千山规模最大风水最好的皇家寺院沦落为默默无闻,寺名都没保住

作者:龙二

谁都知道,千山五大禅林之首当属龙泉寺。其实不是,在古时候,千山规模最大的寺院是祖越寺,而且是一座香火旺盛的皇家寺院。不过,现在沦落为默默无闻,没人在意了。

#走遍千山#辽宁千山风景区长白山支脉,以佛道共生共存一山而闻名,素有“千山五大禅林”一说。众所周知,千山五大禅林之首是龙泉寺龙泉寺奇峰环抱,古松成林,还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古代寺庙建筑群,是游人必去的景点。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在古代千山最大的寺院不是龙泉寺,而是另有一座寺院,只是如今很少有人提起和关注。这个寺院就是祖越寺。

祖越寺位于千山正门一进去看见的第一个寺院,却全被游人忽略了。这里有一个游览车站“祖越寺站”,游人只把它看作是一个车站,很少有人注意旁边的寺院。寺院门前有一个凉亭“来鹤亭”,人们也只把它当作歇脚纳凉之处,从不会去关注祖越寺。其实,祖越寺曾是千山建寺最早规模最大风水最好的一座皇家寺院,也可以说是古代千山五大禅林之首。经过历史变迁和自然灾害,沦落为现在默默无闻,寺院规模也缩小了很多。

千山风景区祖越寺古刹 摄影 龙二

01、祖越寺曾是规模最大风水最好的皇家寺院

祖越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唐代,原名灵岩寺。辽金时期,形成相当宏大规模,成为一座皇家寺院。元代蒙古人信奉喇嘛教,轻视佛教,祖越寺开始衰落。明代初年,山洪暴发将寺院大部分殿堂冲毁。明隆庆六年(1572年),高僧续澄重选庙址再修殿堂,复建祖越寺。经过几代主持高僧的努力,到了清康熙六年(1667年),祖越寺成为千山最大规模的寺院。整个范围包括了现在无量观的全部和灵岩寺的大部分。

寺院建筑依山傍水,群山环抱,门前溪水潺潺。寺院内有正殿、韦驮殿,配殿有钟鼓楼,东西对称。还有胡仙堂、客堂。山门旁是一堵50多米的高耸石墙,刻有“南无阿弥陀佛”。祖越寺的景点主要有八宝琉璃井、鹁鸽崖、弥勒峰、正直松、灵岩峰、来鹤亭、玲珑塔、无幢塔等,以弥勒峰最为有名。现在无量观和天上天景区玉皇阁罗汉洞八步紧、夹扁石、一步登天、天上天等有名的景点,原来都属于祖越寺范围。

山风景区祖越寺钟鼓楼 摄影 龙二

祖越寺在辽金时期形成千山最大规模的寺院,金代更是成为一座皇家寺院。那时叫灵岩寺,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灵岩寺。相传,金世宗完颜雍生母贞懿李氏皇后早年丧夫,独自抚养完颜雍长大成人。为了逃避女真族的旧俗,寡妇要嫁给同族兄弟或晚辈的命运,逃离皇宫,来到千山灵岩寺削发为尼,清心静修。金世宗完颜雍曾多次来千山灵岩寺看望生母,使得灵岩寺香火达到鼎盛。史书记载,贞懿皇后出家到灵岩寺期间,大起浮屠。也就是建了很多佛塔,至今祖越寺是千山有佛塔最多的寺院。

千山风景区祖越寺古建筑群 摄影 龙二

02、祖越寺原来叫灵岩寺,绝非现在看到的灵岩寺

祖越寺原名灵岩寺,经过历史变迁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到了明代初年寺院年久失修,残破不堪。明代中期,高僧续澄开始重修此庙,逐渐恢复了从前的辉煌。寺庙修建期间,有一高僧传古祖师路过此地,在此开坛讲经,传播佛法。讲经之时,出现了“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的天象奇观。这种奇妙景观好似佛祖降临吉祥之兆,天降祥瑞,佛光普照。寺庙建成后,遂将灵岩寺改名为祖越寺。祖越寺现存建筑多为明代遗留和现代修复结果,更早期的建筑痕迹已经荡然无存,消失殆尽。

现在的灵岩寺位于祖越寺(原灵岩寺)的旧址上,是2000年以后千山风景区动员社会力量和信众重新修建的现代建筑。寺院内以佛教建筑为主,也融合了道教、儒教元素,体现了千山儒释道共处一山,和睦共存的和谐特色。也就是说,灵岩寺与祖越寺没有任何关联。

千山风景区祖越寺外墙 摄影 龙二

03、祖越寺从鼎盛到衰败的历史演变经历了3个阶段

祖越寺从唐代兴建起,经历宋代到辽金时期达到鼎盛时期。后来,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开始衰落。

第一阶段就是元代外族进入,佛教不被推崇,蒙古人信奉喇嘛教。祖越寺香客减少,香火不旺,寺庙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加之明代初年,山洪暴发冲毁了祖越寺大部分庙堂。

第二阶段就是道教强势进入,分走了祖越寺大部分地盘。千山道教祖师刘太琳来到此地,传播道教,曾借住祖越寺。时间长了和尚们发现刘太琳到处化缘聚敛钱财,想要自建道教宫观。和尚们便把他撵到后山看守罗汉洞,饿了吃点松子,渴了喝点山泉水,哪里有钱建道观呢。刘太琳不死心,找到师傅诉苦。师傅就找到在京城做官的俗家弟子洪姓将军帮忙。洪将军出钱想买下罗汉洞这块宝地建道观,可祖越寺和尚就是不卖。于是,洪将军买下辽阳县灵山一块40顷土地与罗汉洞置换,祖越寺和尚还是不换。这下洪将军发火了,亲自告到辽阳县衙。最后,辽阳县令判祖越寺必须将罗汉洞 换给刘太琳,还要求不能上诉。祖越寺被逼无奈,忍气吞声交出了罗汉洞,在灵山建起了灵山寺,作为祖越寺下院。刘太琳依靠县衙强势建起了无量观,并逐步圈占周边地区,道观规模远远超越了祖越寺。祖越寺范围越来越小,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

千山风景区祖越寺石刻 摄影 龙二

第三阶段就是社会变革,祖越寺地盘丧失殆尽,仅存寺院本身和周边可怜的几小块地方。解放前,祖越寺占地357亩,还有荒山400多亩。土改时期,将部分土地分给了周边农民,寺僧也得靠自己种地维持生活。1966年文革期间,寺僧更是全部搬到了五龙宫。随后,祖越寺佛像被砸,经书被毁,经历一场浩劫。1978年以后,祖越寺得以重修,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祖越古刹当年的辉煌不再,难怪被很多游人忽略了。

千山风景区祖越寺后山 摄影 龙二

随着祖越寺规模逐渐缩小,也只能屈居千山五大禅林之末。但祖越寺的有些景点还是值得一看,尤其是弥勒峰。祖越寺后山有一座山峰,两块天然巨石叠加一起,犹如弥勒坦襟露腹,称之弥勒峰。石壁上刻有明巡辽御史盛泰宇题字“独镇群岳“。似乎从这里还可以看出当年祖越寺辉煌壮观的一点影子。

只顾游山,忘了玩水 来一次辽宁千山一定要去看看“千山七潭”

Hash:0b8736447e17f1ea63ba99516463d962b2d8bee4

声明:此文由 龙二行天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