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宁都曾是早期的江西文明。大量的谱牒研究和田野调查证实,中原汉人唐宋时期南迁进入客区,最早定居在宁都一带,站稳脚跟养足实力后,逐渐向闽西,然后向粤东推进。宁化客家公祠所列一百多个客家姓氏中,有好几十个是自宁都迁入的,如赖氏、廖氏、邱氏等。到2012年全县客家姓氏130多个,客家人口占总人口的98%。孙中山先生前35代先祖孙誗于唐朝末年被封为东平候,定居宁都。那么宁都有哪些好玩的呢?我们小编给您详细说说:

翠微峰自然保护区

翠微峰自然保护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

翠微峰景区,古称金精山区,似一颗明珠嵌于中华东南大地,位于江西省赣州地区东北部宁都县城西北郊5公里处,总面积78平方公里。南距行署所在地赣州市168公里,北抵省会南昌320公里。景内地质丹霞地貌,石山林立峭拔、峰险岩奇、洞幽水秀,自然景色绮丽奇特。道家福地金精洞,宋代受徽宗赐封“灵泉普应真人”龙匾,列为天下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至清,先后有朱熹的得意门生生理学家曾兴宗,著名诗人、“江湖吟社”的组织者曾原一,以及清初的“宁都三魏”、“易堂九子”等隐居于此,授徒造士、著书立言,历五百多年之久,留有亭、堂、庐、阁遗迹20余处,诗文30余种、上千卷之众。翠微峰成为集风景、宗教、文化名山于一身的千古名山,已载入当代《中国名胜大辞典》,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江西省风景名胜区,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小布镇景区

小布镇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宁都县小布镇景区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山脉纵横交错,群山起伏连绵,水源丰沛,山青水碧,风光旖旎,拥有山地面积18.3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71%,有海拔1191.7米的钩刀咀、海拔1224 的牛牯嵊、海拔1233米的竹篙嵊等高山,有闻名遐迩的岩背脑瀑布,有生态茶园5000多亩,是休闲、观光、登山、品茶,回归大自然的天然休闲游览胜地。有独具地方特色的“蓝衫剧社”,农历每月初一、十五都会在万寿宫开锣唱戏,承载着古老的地方文化风俗。

宁都小布镇景区位于小布镇中心,有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地以及中国工农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诞生地等18处红色旧址,形成了赤坎红色旧址景点群。此外,该镇还拥有始建于清朝嘉庆十八年(1813年)的万寿宫,是除南昌万寿宫外保存最为完好的万寿宫。万寿宫周边参照云南丽江建筑风格复建的鱼行古街,构成了集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出售、地方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古色景点群。

小布古街

小布古街建村开埠于南宋庆元年间(1195年—1201年),明清时期成为圩场。原包括鱼行街、横街、米市街、草鞋巷、线香巷、肉行里、姜行里、纸行里、鸡行里、柴坝上、万寿宫、老官庙、酒楼下等,范围逾百亩,有大小店铺百余家。2017年改建后,设横街、鱼行等街,共有店铺130家。

红12师师部旧址

红12师师部旧址位于宁都小布镇景区北侧,原名宁氏家庙。整个建筑原占地面积160多平方米。后倒塌,仅存前部。民国十八年(1930年)11月底至民国十九年(1931年)2月,肖克率红12师师部驻此。

朱德旧居

朱德旧居位于宁都小布镇景区北侧,旧址名邱氏宗祠。始建于清末。占地面积1133平方米。民国十八年(1930年)12月底至民国十九年(1931年)2月下旬,朱德居此。

龚氏宗祠

龚氏宗祠位于宁都小布镇景区北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占地面积3024平方米。

民国十九年(1931年)1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于此成立。民国十八年(1930年)12月底至民国十九年(1931年)2月下旬,毛泽东、项英、曾山、徐特立居此。毛泽东居此期间,整理了《兴国调查》《寻乌调查》,并写下了这两篇调查的前言,填就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上半阕。旧址大门外墙有舒同当年手书革命标语两条。

龚氏宗祠

龚氏家庙位于宁都小布镇景区北侧,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2008年由原总参三部修缮,并复原陈列。

民国十八年(1930年)12月底至民国十九 年(1931年)2月下旬,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驻此。民国十九年(1931年)1月6日,红军通过半部无线电台(收报机)在此首次侦收到国民党通讯社消息,标志着红色电波的发源。

炉下古桥

炉下古桥位于宁都小布镇景区东侧小布河,清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由小布圩周边民众捐建,为石砌拱桥,3孔,长30余米,宽4.5米。

万寿宫

万寿宫位于宁都小布镇景区小布河南岸,始建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由小布、黄陂、大沽、洛口、钓峰、永丰县上溪等8乡村民捐资兴建。万寿宫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内有三官堂、谌母殿、土地祠、白马庙、天蓬、戏台、钟鼓楼等建筑。

民国十八年(1930年)11月底至12月初,彭德怀率红三军团军团部驻此。

鱼行街下街门楼

鱼行街下街门楼位于宁都小布镇景区中心,系黄如金宅门楼。始建于清末。后塌废。现仅存门楼。

2018年1月,宁都小布镇景区被江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评为4A级旅游景区。

宁都海莲寺

宁都县海莲寺

海莲寺位于江西省宁都县城繁华路段长庚门,始建于元朝元贞二年丙申(公元1296年),矩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原名“海莲庵”,民国二十六年改为今名“海莲寺”。原址地域宽广,莲花祖师、殿堂林立、肃穆庄严、街环水抱,景色宜人,素有“九曲桥下碧波涌,七宝池中夏莲香”之美称。几经岁月沧桑,饱尝时代忧患,历来为外宾现访,信众拜谒,僧侣往来必经之地。系宁都县重点佛教活动场所,中国佛教百大名寺之一。

解放前后,“海莲寺”曾为宁都专区管辖的宁都,广昌石城于都瑞金会昌、寻乌、兴国等八县佛教驻地。由本寺月净法师任会长。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由时任国家-长戴传贤(季陶)先生欣然命笔,亲赐墨宝,题写寺名“海莲寺”至今寺匾犹存。 近八十年来继月净法师之后,先后由普莲、宁学、海云、彰钦、会荣、证寿、证藏、法诵、印慈、会明、耀辉、证柱,常妙、任住持。德高望重的印慈老和尚,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省佛协副会长,省政协委员等职。

历史悠久,兴衰有时。景色宜人的“海莲寺”,每当风云变幻,时过境迁,地域逐代蚕蚀,只剩亩余道场.殊为不易的文革劫难,该寺备遭罹毁,寺院被占作民房。幸有当时常住老尼印珠尽力固守,延续香灯,维护寺权,苦行度日。才使该寺1982年得以拨乱反正,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嗣后,印慈法师,将自己下放养蜂积攒款及补发的生活费,倾囊捐出,对颓败不堪的古寺作了初步整修。

1993年以来,释常妙承檐住持,面临资金短缺,地盘纠葛,各方舆论压力,再加重建古寺必须保持古色古香的建筑原貌,而本地施工队伍与这一要求不相适应等一系列困难。面对困难,我寺在党的宗教政策的指引下,在县委-部门的支持下,在众多诸山长老,大德高僧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如今的“海莲寺”谱写了新的篇章;

首先我寺四众弟子,一面组织正常宗教活动,一面坚信办道创业、前景广阔、艰苦奋斗、勤俭办寺、利于世人、不辞其劳、走出寺门、求助赞助。招商引资,对颓败不堪的古寺,进行全面重建,历时十年,最终从汇浙、上海香港等地爱国居士引进赞助资金300余万元,聘请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公司,作全面规划设计。新建成了巍峨大雄宝殿,千佛楼、钟鼓楼三圣殿观音殿、念佛堂、斋堂、厨房、客堂、接持室、寮房、法物流通处和山门等。使得几经沧桑的古寺初具规模。同时从泰国请回玉佛六尊,从浙江请回1106尊铜佛像。从福建请回光明灯一对,为道场增光添色,重现当年风采。从300多平方和不足100万资产的“海莲寺”至今已建成2000多平方,超千万资产的“海莲寺”。并择吉于公元2002年6月1日,隆重举行了落成庆典,一座金碧辉煌,庄严肃穆,香烟缭绕,钟鼓震宇,梵声悠扬的古寺,焕发出熠熠光彩,为宁都县城新添一道亮丽的人文景现,为我县的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其次重建整修后的“海莲寺”面临新的课新。那就是全面整体推进场所自身建设,树立爱国爱教,活动正常、管理规范、继续为社会主义服务和推进三个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多年来,我们按照创建“五好”场所作了如下工作:

第一、坚持民主管理、健全组织、建立了学习,议事、财务、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实行民主议事、民主理财、收支有帐、帐目公开,接受广大信众监督。从而在信教群众中提高威望和树立好形象。

弟二、遵纪守法、全体教职人员爱国爱教,执行党的宗教政策、拥护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对个别违纪居士不接持。对违纪四众弟子勒令离寺。讲经说法健康文明。

第三、正常活动、坚持正常宗教活动,不传播封建迷信,自觉抵制各类-组织、并引导信教群众、经常深入开展揭批“0功”活动。保持了队伍的纯洁性。

第四、服务社会。多年来对来朝拜的善男信女,传播爱国爱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传统,重伦理道德,兴办慈善事业,扶危济困,反对-、爱好和平的传统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自利利他、慈悲喜舍的道德追 。“海莲寺”服务社会助残捐款5000多元,水灾捐款1000元,收养孤儿五人耗资15万多元,捐资不多服务社会精神是可贵的。

第五、注重环境安全,重建后的“海莲寺”坚持天天清扫,清洁卫生,耗资万元绿化美化寺庙,保持殿堂庄严、僧房整洁,时时防火防盗,清查安全隐患。

2003年12月26日中国佛协会长——一诚大和尚为本寺亲笔题写楹联。近年来本寺被市县评为先进道场。

“海莲寺”虽初具规模,但离古寺规模,丛林化建设相距甚远。我们为了不负祖师重托,争取扩建到原来的范围,乃至更进一步,我们几年前已经选择了离本专15公里的一个具有600余年历史古寺的空白地,占地50亩,(该寺年久失修已成废墟一片),计划逐年兴建大雄宝殿、念佛堂、讲堂、藏经楼、现音殿、斋堂、钟鼓楼、延生堂、功德楼、海莲宾馆、客堂、接待室、寮房和山门等。建筑面积将达4万平方,预计需要资金8千万元以上。

慈悲济世,不遗余力,任重道远,再谱新篇,我们决心高举爱国爱教的先辉旗帜,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身为佛子,欣逢盛世,自觉把握好难得的历史机缘,做好佛教自己的本份事,扩大寺院规模、一曰办道,二曰-、三曰利生,继承传统,面向当代,与时俱进,坚持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世界和平,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宁都青莲古刹

江西省重点佛寺——青莲古刹座落在宁都城西20公里的莲花山。蜿蜒5公里的莲花山,翠峦叠嶂,气势磅礴,逶迤回环,状如莲花。山上古木参天,茂竹蔽日,山泉淙淙,鸟鸣空谷。随季节的变化,时而去雾缭绕,山色朦胧;时而烟消雾散,碧空如洗;常年呈现出幽深雅静、扑朔迷离的景色。

古刹历史悠久,高僧辈出。据县志及寺碑记载,青莲古刹是由开山始祖青莲和尚(派名智遁)在西晋泰始二年创建的,历时1700余年。明朝无际大师(派名觉悟)曾受明英宗器重,于正统六年二月二十二日下旨召见,封“万寿禅师”,并赐半副銮驾。清朝无伪法师(派名真惠)德高望重,于干隆十三年奉知县暨全县缙绅公举为本寺方丈,其善行悉载《传灯支录》。解放后,全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释印慈担任过住持。

青莲古刹开始建在现寺宇左边二百余米远的大窝底,历时一千多年,至宋被毁。数百年后移至现处,复建寺宇,经400多年,保留至今。其间,天灾-,屡经沧桑,多有修葺。从现存寺碑记载中得知,明嘉靖、万历年间和清道光、同治年间都重修或扩建过寺宇。“文革”后,陆续修建,先后新建了伽蓝殿、客房、厨房、招待所、方丈室等。尤其昌在1990至1993年间,新建起藏经楼和大雄宝殿,全用金黄色琉璃瓦,飞檐翘顶,溢彩流金,与古朴庄重的明清建筑互为衬托,相映生辉。

寺宇坐西北,朝东南,整个建筑联成一体,占地面 3200多平方米。建筑群体分前、中、后三幢十殿。主体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右边有三圣殿、斋堂。左边有观音殿、韦驮殿、祖师堂、伽蓝殿。傍出建有方丈室、招待所。天王殿是寺宇的门面,大门上方出自古人之手的“青莲古刹”四个隶书大字,引人注目。殿内正面中央,弥勒佛盘腿而坐,形象憨厚慈祥,笑容可掬。威武英俊的韦驮,手持金刚杵,背靠弥勒佛,屹立其间,威风凛凛,按佛家所说,他时刻警卫着寺庙安全,保护着佛、法、僧三宝。两旁高丈余的四大天王,铠甲耀眼,金刚怒目,且透出一股慈善之意,使人可畏又可敬。大雄宝殿庄严肃穆,宗教文化色彩浓厚。高悬在殿门与殿堂上方的“大雄宝殿”“佛日增辉”两块楷书大匾额,分别是清代翰林书法家谢远涵和清代书法家李惟修题写的,属古代书法精品。高大的木质殿门,精雕细刻,玲珑剔透,古色古香“文革”后重塑的三宝大佛和十八罗汉,庄严慈祥,心形逼真,金碧辉煌。佛像后面的佛光,座下的乐座及殿中的龙泉香案,均耗尽艺人心血,幅幅浮雕中的人物故事,飞禽走兽,花卉鱼草,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装饰大殿的刺绣品——幔、幡、宝盖,色彩斑斓,巧夺天工。整个大殿中的装潢陈设,一件件都是具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藏经楼宽畅明亮,简洁大方,有海外捐赠价值20多万元的缅甸玉石卧佛和《藏经阁》陈列其间,为古寺增色不少。

该寺坚持丛林清规,僧容整齐,道风严正。常年香烟缭绕,熏化心境;焚声悠扬,触感人心;晨钟暮鼓,空谷传音。朝拜进香者常年不断,每逢农历八月,更是热闹非凡,人如潮涌,高峰时竟夜宿2千。不分派别门庭的丛林制,吸引着诸多的佛门弟子,云游挂单的僧尼络绎不绝。这里历来是宁都的佛教活动中心,也是全省有影响的古刹。常住的40多位僧尼居士,发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佛教优良传统,农禅并重,劳作耕种,育菜种茶,粮食产量3万多斤,蔬菜茶叶均可基本只给。

伴随着古刹度过的漫长岁月,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稀世的珍宝,奇特的胜迹。诸如“遇莲则开”,“袈裟占山”,“潭涌神运之木”,“殿架无楔之梁”,“仙女飞升”等传说,早已脍炙人口。留至近代的“四宝”金钗钟、玉石香炉、甘露宝树、鲤鱼梆,惜遭人为破坏或无声消失。金钗钟,相传开始铸造时,一连三次均未成功,后有一位小姐摘下一枚金钗投入炉中,钟才铸成。此钟声宏异常,通体金光灿烂。抗战时,被离任的专员强行夺走,由水路外运,途中风起浪掀,船翻钟沉。玉石香炉,来自京都,重百余斤,高八寸许,宽一尺多,厚约一寸,色泽光亮,纹理细密,红脉交错。香炉在“文革”中被毁,今剩20余斤的残块。甘露宝树,原长在寺前空坪上,枝 叶茂,状如华盖,每当炎炎烈日,树底下便飘洒着霏霏甘露。后因香客互传剥此树皮煮水喝能治百病,苏区时,树皮全被剥光,树也枯死。其树桩,不腐不蚀,至今还在。鲤鱼梆,外形刻成鲤鱼状,内中掏空,发音清脆,历时千年,何时丢失,不得而知。寺内现存文物,有20多块明、清碑刻,一只清道光铸造的大钟,沿用数百年的大鱼饰木梆。惜在“文革”中,还砸烂了一尊铁铸大弥勒佛像,一只明造大钟和许多历代碑刻。欣喜的是,莲花山十四景:莲峰凌霄,天湖浴仙,高山览胜,甘泉永注,祖植古树,镇山宝树,青莲古刹,月池荷香,灵塔生辉,半山梵宇,鳌鱼拜佛,洞喷灵风,太平奇洞,双龙护庵仍保留至今。供人思古,溯源,探奇,览胜,吸引历代的骚人墨客、信众游人。

悠悠古刹,不仅以其历史见长,香火鼎盛,规模较大而名闻遐迩,成为一处佛教圣地。同时,这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互为掩映,美如图画;神话传说,神密离奇,引人入胜;世所罕见的当代“中国奇尼”释宏青辟谷多年,名扬海内外;更有那清新的空气,偏低的气温,使人心旷神怡,凉爽惬意;清甜的山泉,飘香的绿茶,使人精神倍增,舒适无比,青莲古刹又是一处人们理想的旅游胜地。

东龙古村

在客家人最早聚居发展的宁都、石城两县交界处,有一块海拔500米左右的山间盆地,盆地四周青山环抱,清溪环绕着一座千年古村——宁都县田埠乡东龙村

唐代,这里叫东屯。客家先民从宁都东面去福建,东屯隘口是捷径。北宋乾德初年,在石城半迳定居的李翊俊来东龙打猎,看中了这块青山福地,举家迁至此地定居。因其“东南有一脉群山,蜿蜒起伏,形如卧龙”,改名东龙。

倚山傍水巧布局

历史上的东龙富甲一方,以“千年古村、百座祠堂、百口池塘、百间大屋”而名动江西,有江南第一宗祠村的美誉。日前,记者登上东龙岭城墙上的古寨堡,东龙全景尽收眼底。村中,星罗棋布的祠堂、民宅、庙宇、古塔石桥、寨堡等古建筑,依东龙岭和南桥岭两条山势而建,南北各有一条清溪蜿蜓曲折流过村庄,串着一口口波光粼粼的水塘西去,整个东龙村融入在青山绿水之中。

据“东龙通”李良景老师介绍,北宋开基建村时,李氏祖先选择了众多山岭中来路最长、山势最雄伟的东龙岭和南桥岭为村庄的两大龙脉,依其走势,一处建民宅,另一处建宗祠,与宗祠对应处则建神庙,由此形成 居、祭祖、敬天三个相互独立的空间。而各空间之间又用阡陌道路串连起来,组成一个看似零散实际统一的整体。同时,为了提高村庄的排水和防火功能,人居区还挖掘出100多口形状各异的池塘,并且从南、北两面的高山之上引出两条清溪,弯弯曲曲从村边流过,形成山环水绕之势,从而把整个村庄融会在一片青山绿水中,使“以人为本”的村落布局与“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得到充分体现。

百座祠堂经风雨

东龙村全盛时期,有大大小小百座祠堂,经过风雨侵蚀,现存48座,另有书院、义仓各2座,古塔1座,庙宇3座,凉亭5座,石桥、寨堡各4座,隘口4处,店铺和民居建筑共140多间,均保留着赣南客家的传统建筑风格。

西南塅上的“东里一望”,又称“仁方公祠”,总面积达4300多平方米,由李仁方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分前院、后院、东圃、西园和仁方祠五大部分。因有祠堂、议事厅、金银谷物仓库、廊房、厢房、绣花楼、私塾、仆人房、庭院、雕楼等100多间房屋组成,故称“百间大屋”。

西北兔形山下的李氏下祠,建于明代正统年间,府第式砖木框架结构,室内采用宫殿建筑的“梁挑介柱”技术,由75根圆杉木及纵横交错的横梁支撑,斗拱及榫部均饰有鲤鱼、莲花、龙凤麒麟等图案。

明代晚期的慎斋祠是一座房祠,内设上下厅、左右厢房,上下厅以屏风相隔,整个祠宇外观庄重,内部精巧。村中心的位上祠,是座典雅的文官祠,呈围屋状,有厅堂、厢房、院落、护墙。大门是木制栅栏,上部装有方格的拼木板,下部用竹木拼齐钉紧,木撑装饰成大象的头部,取“太平有象”之意,给人庄严肃穆之感。其旁边的俊人祠,是座武官庙,有许多精湛的人物雕刻,表达着主人对后代为官清廉、爱民如子的殷切希望。

罕见的百间大屋建筑群述说着客家先民创造的辉煌,东龙这块青山福地,还用一方山水养育了无数俊杰,在世代崇文重教的“耕读文化”氛围中,东龙英才辈出,清初著名文学家“易堂九子”之一的李腾蛟、清代理学家李大集、南海舰队政治部原副主任李学南等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东龙村古朴威严的祠堂和客家建筑的精美让人赞叹不已,而虹桥锁水、罗汉晒肚、塔影湖水等自然景观也令人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已到了傍晚,夕阳映红了天边,西山上的文峰宝塔璀璨耀眼。千百年过去了,古塔依然直指苍穹,尽显恢弘气势。

江背古村

宁都县石上镇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山川秀美,风光无限。客家人世世代代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自然留下许多古文化的历史印记,石上江背村就是其中之一。

江背村坐落在石上镇的西北方向,距石上镇约有9.5公里。早在公元949年,从山西、河南一带为避战乱迁来的了七八户刘姓人,在这里居住了六七十年后,他们认为这里山高路不便,生产发展不起来,又迁往别处了。但到了公元1107年左右,辽、金两国争战,因此,又有从山东逃往宁都琳池定居的曾姓人,因始居琳池的曾姓人繁衍较快,后就分了30多户曾姓人迁到东山坝的小源村,其中有一名叫曾霸公的又从小源来到江背。在他眼中,江背这里山好、水好、土地好,活像一个小盆地,风水也不错,所以就从小源村带着他的家人、兄弟等,先后有十八九户人家迁徙在此定居开发,直至现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经过世代的繁衍生息,曾姓族氏已在江背开基有四十多世祖,现拥有270余户,1400多人口。

江背从明清时期就建造了20多栋大屋和十一个祠堂;村口还建有一座石拱桥,桥面上加建了一个凉亭,名为“进士亭”;在这石拱桥旁还建了一个“白石仙庵”和一个有六层屋高的水口阁,并且村口建有一座“汉帝庙”等建筑。

这些大屋、祠堂、水阁、寺庙等建筑,风格别致、工艺高超,刻有不少木雕砖雕壁画等珍贵图案。据说当年那些富家门第、有财之翁常怀感恩之心,好做善事,更能救困济贫,使得整个村里历来就有困难相帮、和谐平安之习俗,故村口建的“水口阁”,又名为“慈恩阁”。此阁早已被县、市文物单位列入了重点古建筑保护。

另外,村里人为感念先人的功德,在村子周边还种上了17棵樟树,以表示村里出了17户大富翁,同时也美化了村庄的环境。如今你一进村就可看见那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参天古樟树,依然是那么青翠茂盛。由于这个村的自然环境优美,人们才说此处风水好。村里还流传有四句顺口溜来概括江背景观:“三面青山一江流,龙腾虎跃霸水口。水阁压在虎身上,万年富村青山楼。”

江背村,在历经千年之久的历史长河里,还有过许多美好的传说,如“牛贩子与白石仙”、“长工赖子与出酒井”、“七个后生寻红军”等等,都的脍炙人口的佳话。

江背村人尤其尊崇汉帝王,自村里建起了汉帝庙后,特别制作了一种灯饰,叫做“扛灯”,用来在节日里拜谒汉王时,进行游灯活动。这种灯有四层,高达1.8米左右,围宽1.3米;它的外观全都是用各种精美的花样剪纸裱糊的,有古代的才子佳人、神话故事人物、名花贵树、百鸟动物等图案,把这“扛灯”装扮得花红柳绿,美轮美奂。这“扛灯”内设有二十多只油碗,当 年正月元宵节时,“扛灯”游村就把所有油碗灯点亮,凭借火的热能,推动灯饰上的各种图像自行转动,整个“扛灯”则会呈现出一幅幅动画般的美丽画面。同时,在游灯活动中,还有不少的菩萨轿及鼓乐队,排成阵阵长龙,徐徐跟进。游灯时,村里还会点放神铳,家家户户燃放鞭炮,以示庆贺。晚上村里还请戏班唱戏,整个村里热闹非凡,节日气氛十分浓郁,更彰显出客家民俗的无穷魅力。

Hash:b26dfdc35caea92e48efb9185d5bcb04ba10f413

声明:此文由 赣南自媒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