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都江堰风景区图片大全 成都江都堰风景图片

导读:四川都江堰风景区图片大全 成都江都堰风景图片 1. 成都江都堰风景图片 2. 成都都江堰的风景 3. 都江堰图片 全景图 4. 都江堰景色的图片欣赏 5. 四川都江堰景区图片大全 6. 四川都江堰风景图片 7. 都江堰全景图片大全 8. 成都都江堰风景区图片 9. 都江堰的风景图片 10. 都江堰图片风景图片高清

1. 成都江都堰风景图片

都江堰市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都江堰市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都江堰市是山水园林城市,都江堰渠首傍城,五条河穿城而过,灵岩山城区矗立,山水城林堰相融,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市域林木覆盖率达70%,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年平均气温15.2℃,空气质量和水质常年保持国家一级水平。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2. 成都都江堰的风景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境内,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枢纽工程,也是现有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工程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水运、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成都平原因此富庶,自古有“天府之国”美称。都江堰始名于宋代,宋以前称都安堰、湔堰或犍尾堰。

都江堰水利工程由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范围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66.87万公顷。

3. 都江堰图片 全景图

都江堰工程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以及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景点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1、秦堰楼:秦堰楼原为观景台,站在秦堰楼上凭栏远眺都江堰全景,鱼嘴分水堤、飞沙堰、离堆、玉垒关、松茂古道、安澜索桥等尽收眼底;

2、安澜索桥:是我国著名的5大古桥之一,全长320米;

3、伏龙观:伏龙观位于离堆公园内。其下临深潭,伏龙观传说因李冰治水时曾在这里降伏孽龙在离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龙观”。现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内还有东汉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时的遗物——飞龙鼎。伏龙观又名老王庙、李公词、李公庙等。

4、离堆公园:离堆公园占地90余亩,1932年建成,是成都市都江堰景点之一。

5、二王庙:二王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百花岭路,坐落于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是纪念中国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的祀庙。二王庙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初建于南北朝,初名崇德祠,清以后改用今名,是四川的游览观光胜地。每年农历6月24日至26日都会举行以李冰父子为主题人物的庙会活动。

两千多年前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 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工程位于都江堰市城西的岷江干流上。

都江堰常规路线为:景区入口-伏龙观-观景亭-碑亭-人字堤、金刚堤-安澜索桥-二王庙-步云梯-玉垒阁-松茂古道-玉垒关-景区出口。景区内有游览车,路线:碑亭-鱼嘴。但距离较近,如不是赶时间,无需乘坐。

4. 都江堰景色的图片欣赏

普遍来说,去任何一个地方都会首先想到景点,别的地方我不太清楚,但是都江堰的景点你只要去了就会感叹什么是古人的智慧。景点的话:

1.都江堰水利工程,站在玉垒山上看下去,你会惊叹古人的智慧。(玉垒山里面有个很长的电梯,说是什么亚洲最长,虽然我没坐过但还挺想去试试。电梯尽头是玉垒阁,可以看全城景象。)2.南桥,夏天的话晚上去坐着吹吹风,照几张照片特别舒服。3.青城山,道教圣地,静心。爬着也挺累,不过你可以选择坐缆车下山。【从离堆公园景区坐101路公共汽车可以直接到青城山】4.道解都江堰大型演出5.虹口漂流【下雨最好就不去虹口了,不太安全】以上说的地方除了青城山,虹口远点,其他都差不多在市中心,交通很方便的。其次就是不是景点的地方~1.天和盛世(很多年轻人一有空就去这里...),古城区里面瞎逛就挺舒服的(西街南街这些,不过你只要去南桥就要去这些街)。

2.百伦广场(买东西的地方,商场那种,但是楼下也有小吃)。

3.如果你想去图书馆之类可以了解都江堰的...你可以去壹街区,虽然大部分是住宅区,但是里面还是有文化宫那些。啊...差不多这些,我想起来再补充~希望可以帮到你~补充一下,个人以为夏天吹风最凉快的地方不是南桥,而是南桥下面那个小一点的仰天窝桥(问一下本地人都知道),真的凉快的不摆了

5. 四川都江堰景区图片大全

都江堰8月22号景区是开放的,但全程配带口罩,高风险地区游客不接待。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防疫提示,为进一步做好景区疫情防控工作,保障游客安全舒适游览,现根据最新疫情防控相关要求,结合青城山-都江堰景区实际做如下入园温馨提示:青城山-都江堰景区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请提前预约购票,预约成功后无需取票,刷身份证入园即可。

6. 四川都江堰风景图片

都江堰景区是民族的瑰宝,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每年前往观光游客很多。个人觉得都江堰景区观光车有必要存在,身体健康的游客可以不选择乘坐观光车,自行游玩。老年游客或者带小孩的游客游玩时,感觉体力不支时,需要观光车接送游览。

特别是身患疾病或者肢体不方便的游客,他们也有观赏美好景观权利,景区不让外来车辆入内,观光车对于这种特殊群体更有存在必要,没有观光车,这个群体就不能游览都江堰的美好景色和鱼嘴的宏伟气相了。

7. 都江堰全景图片大全

都江堰工程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以及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把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引水灌溉。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景点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玉女峰、灵岩寺、普照寺、翠月湖、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1、秦堰楼:秦堰楼原为观景台,站在秦堰楼上凭栏远眺都江堰全景,鱼嘴分水堤、飞沙堰、离堆、玉垒关、松茂古道、安澜索桥等尽收眼底;

2、安澜索桥:是我国著名的5大古桥之一,全长320米;

3、伏龙观:伏龙观位于离堆公园内。其下临 潭,伏龙观传说因李冰治水时曾在这里降伏孽龙在离堆之下,故于北宋初年改祭李冰,取名“伏龙观”。现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内还有东汉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时的遗物——飞龙鼎。伏龙观又名老王庙、李公词、李公庙等。

4、离堆公园:离堆公园占地90余亩,1932年建成,是成都市都江堰景点之一。

5、二王庙:二王庙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百花岭路,坐落于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是纪念中国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的祀庙。二王庙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初建于南北朝,初名崇德祠,清以后改用今名,是四川的游览观光胜地。每年农历6月24日至26日都会举行以李冰父子为主题人物的庙会活动。

两千多年前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全世界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也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工程位于都江堰市城西的岷江干流上。

都江堰常规路线为:景区入口-伏龙观-观景亭-碑亭-人字堤、金刚堤-安澜索桥-二王庙-步云梯-玉垒阁-松茂古道-玉垒关-景区出口。景区内有游览车,路线:碑亭-鱼嘴。但距离较近,如不是赶时间,无需乘坐。

8. 成都都江堰风景区图片

都江堰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特点。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以此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特点。

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

9. 都江堰的风景图片

你好,我是超级奶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原灌县)境内,是世界现存的年代最久、唯一留存、至今仍在一直使用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由秦蜀守李冰主持修建,距今已有两千二百余年。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都江堰的修建背景及过程。

修建背景

被誉为“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却是一个旱灾重地。诗人李白在蜀地之行后有感而发写下了《蜀道难》,其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便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然而造成这些的原因,与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是有密切关系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它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交界的岷山山麓,流经多雨的四川盆地西部。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就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发展的一大障碍。再说当时的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的改革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国郡守。李 上任后,首先提出要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于是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了都江堰大型水利工程。

修建过程

都江堰由宝瓶口、分水鱼嘴和飞沙堰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下面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一下修建过程。

修建宝瓶口

李冰父子邀请许多治水经验丰富的农民对地形和水情做了详细地实地勘察,决定凿穿玉垒山引水。但当时火药并未问世,他们便以火烧石,是岩石爆裂,最终在山上凿了个山口,因为形状酷似瓶口,故命名为“宝瓶口”。宝瓶口的修建使岷江水能够向东畅流,解决了东边地区的干旱问题,同时减少了西边的流量,使西江水不再泛滥。这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修建分水鱼嘴

宝瓶口虽然起到了分洪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能够使宝瓶口充分发挥作用,在开凿完宝瓶口后,又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把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称为外江,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称为内江。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

修建飞沙堰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决定在鱼嘴分水堤尾部,宝瓶口的附近修建了分洪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杂的泥石流便会通过江水环流流入外江,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名“飞沙堰”。

都江堰名称由来

建堰初期,都江堰叫“湔堋”,这是因为都江堰附近的玉垒山以前叫做“湔山”,而周围的氐羌人把堰叫做“堋”,所以都江堰就叫“湔堋”。

三国时期,都江堰地区设置都安县,都江堰叫作“都安堰”,因县得名。也叫“金堤”,这是以堤代堰,为了突出鱼嘴分水堤的作用。

唐朝时期,筑堤的材料和办法主要是“破竹为笼,园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就是说竹笼装石头,称为楗尾。都江堰就改称“楗尾堰”。

宋朝时期,《宋史》:永康军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从宋代开始,把整个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工程概括起来,叫都江堰,较为准确地代表了整个水利工程系统,一直沿用至今。

以上就是都江堰的信息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0. 都江堰图片风景图片高清

1、清人朱云骏有诗(《灌县》)云:

沃野自兹始,浮云喜乍晴。江源来绝徼,岚翠朴孤城。

庙享尊疏凿,铙歌洗甲兵。使君欣旧雨,珍重劝春耕。

2、清人吕元亮的《都江堰》:

啮山喷怒雪,垒石卧寒云。禹绩真堪补,双流此地分。

3、宿都江堰

青城落霞渐收红,

岸上黄桷唱晚风。

玉垒森森拥山月,

岷江滚滚入苍溟。

4、清人吴文锡(《都江堰》):

龙是何年伏,江流滚滚来。神功名永著,山势斧分开。

作堰敢辞瘁,慰农愧少才。眷言秦太守,一步一低回。

5、陆游《十二月十一日视筑堤》

江水来自蛮夷中,五月六月声摩空。巨鱼穹龟牙须雄,欲取闤市为龙宫。

横堤百丈卧霁虹,始谁筑此东平公。今年乐哉适岁丰,吏不相倚勇赴功。

西山大竹织万笼,船舸载石来亡穷。横陈屹立相叠重,置力尤在水庙东。

我登高原相其冲,一盾可受百箭攻。蜿蜿其长高隆隆,截如长城限羌戎。

安得椽笔记始终,插江石崖坚可砻。

Hash:a036458be5c60cb505858cf7a798c6a7f3ecf56f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