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口网红打卡地景点(瓷器口古镇攻略)
去重庆磁器口旅游,除了吃吃喝喝,还有什么可看的?
来重庆旅游的游客逐渐增多,重庆最有名的网红打卡地,磁器口古镇也是人潮涌动。
这里到底有哪些好吃好玩的呢,就跟着游品的步伐一起来看看吧!
从磁器口的大门进入,不远处就有一个钟家院,是一栋有上百多年历史的清代民居,是用木头、石头、砖块打造而成的,非常古朴。
在钟家院子内部有一处池塘,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盛开的荷花,再喝上一杯盖碗茶,也能在旅途中享受片刻的休闲时光。
磁器口古镇聚集了重庆各个区县的美食,这6样是必吃的!
石板烤糍粑:是重庆江津地区的特色美食,手工打出来的糍粑,再放到烧热的石板上烤制,再加入黄豆面,吃起来软糯香甜。
充满儿时记忆的糖画:用手在右边的转盘上一推,就选中了一个糖画的造型,手艺人马上就舀起一勺糖,三两下就做好了。
当然,你也可以花钱指定其中一款,比如旁边的小孩儿就选择了一个小猪佩奇的糖画,可爱极了。
特色麻辣串:重庆街头最热辣的小吃,价格便宜,味道巴适,吃起来麻辣鲜香,游品一口气能吃10串!
名声最大的陈麻花:一条街连着开了好几家店,每一家门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虽然本地人也分不清哪一家才是正宗的,但这并不重要,好吃就行了,每一家陈麻花都提供试吃,大家可以选择最符合自己口味的那家。
龙须酥:是一道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民间小吃,主要的食材是麦芽糖,通过反复的操作,拉扯成丝状,再攒成一团,吃起来层次丰富,香酥可口。
搅搅糖:是每一个重庆人的童年不可缺少的美味,两手拿着小木棍,一边舔舐一边搅拌,糖的颜色就会变得越来越深,有趣极了。
在磁器口古镇的街头,许多商家为了吸引顾客,会在店门前增加一些表演,像川剧、变脸这一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十分常见。
虽然重庆磁器口已经成为了网红打卡地,但还隐藏着一些连本地人也不知道的地方。
在宝轮寺旁就有一处这样吊脚楼,基本保持着原来的模样,在整个重庆城也算是独一份了。
这所小学名叫“磁器口小学”,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因为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母校,所以也被称作“丁肇中小学”。
这样的重庆磁器口,你们见过吗?
重庆磁器口古镇好玩吗?
洪崖洞与磁器口并称为重庆初代“网红”,可以说重庆能够在现在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城市,这两个景点功不可没。
2020年洪崖洞推出全新玩法,在5楼和6楼分别设立了复古的“重逢1980街区”、“巴渝十二景”实景体验区,展开了洪崖洞文旅的全新之路,玩法复古又时尚,一跃成为了新的网红打卡地。
相比之下,位于沙坪坝区的磁器口古镇就有些黯然失色。
自走红以来,磁器口古镇在本地人和外地游客中就非常有争议,因为磁器口古镇的名气相当大,又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人们便会对它有更多的期待。
想象中的磁器口古镇,应该是清幽古典,充满着小镇独有的韵味,红墙绿瓦,如果遇到下雨天,就能重现戴望舒写的《雨巷》中的场景。
可实际上的磁器口古镇,大多数形似古镇的建筑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建的,虽然秉承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但终归避免不了商业的侵蚀。
因此,本地人只要去过磁器口古镇都难免会感到失望,若是遇到耿直的重庆人,绝对不会推荐亲朋好友去玩;而站在外地游客的角度,作为一个景点并不算太差,但最终留下的印象大多都停留在:磁器口古镇只是一条美食街。
久而久之,关于磁器口古镇是“假大空的网红”的流言便逐渐传开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游品前前后后至少去过10次磁器口古镇,每次都有新的发现,不管是位于巷子深处古老建筑,还是各种手工艺品小店,都令人感到惊喜。
还记得第一次在磁器口古镇看到了重庆传统的吊脚楼,那种震撼永远无法用语言形容。
当然,磁器口古镇对于网络上的这些流言蜚语并非能够视而不见,为了给游客们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磁器口古镇也展开了一系列的新动作。
首先,磁器口古镇列出了“负面清单”,1200余家商户在3年内被禁止入驻,这些商户大多都是一些油炸、烧烤类食品经营店铺,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开张盈利,但对于环境和品质都有较为负面的影响。
目前,磁器口古镇实行“只减不增、只出不进”的政策,将油炸、烧烤类商铺从原来的30多家减少到5家左右。
除此之外,磁器口古镇还鼓励文创店铺入驻,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等标识,越来越多的游客愿意在文创店铺体验重庆传统文化和技艺。
据了解,目前磁器口古镇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产品50余个。
根据磁器口古镇发布的消息,新建的1949大剧院顺利封顶,预计在2021年7月建成开放,该剧场建成后,将与磁器口古镇周边的红色文化景点进行合作,举行大型实景演出。
同时磁器口古镇也扩大了规模,新建的磁器口后街约有15万平方米,投资超过18亿元,建筑延续了仿古的风格,地上共4层。还将在这里建立一个吊脚楼广场,展示独具巴渝特色的吊脚楼文化,令人十分期待。
而原先因为嘉陵江防洪护岸整治工程受到影响的磁器口老码头,也进行了改造和恢复,总面积达2.8万平方米,设有龙隐广场、白岩广场、叠翠花园、清水溪等景点,预计春节前完工,开放给市民和游客。
这样的磁器口古镇是不是跟你们想象中的不一样呢?在游品看来,磁器口古镇还有许多潜力值得挖掘,加上得天独厚的位置和条件,相信未来将会越来越好。
重庆磁器口古镇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 说起重庆的龙隐镇应该有很多人不知道甚至有点陌生,但要说磁器口古镇应该有很多人都听过这个名字,其实龙隐镇就是磁器口古镇,只不过是拥有两个名字罢了,你有去过磁器口古镇吗?
磁器口古镇简介
磁器口古镇是位于重庆的一条老街,也是一条名街,这条老街凝聚了重庆多种特色文化,来到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老重庆人的热情好客,明清风格的建筑才是这条老街的特色,而且这里距离重庆市区不远,也正因为距离市区不算远很多重庆人放假都会来自游玩,是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磁器口古镇有什么好玩的
古镇虽然不大,但镇上的景点还真不少,比如有千年历史的宝轮寺和九宫十八庙的圣地的文昌宫,要是赶上节日那来这两处敬香祈福人是络绎不绝,还有小重庆碑、吊脚楼、钟家院、翰林院、古码头、九石缸河滩等景点都值得一看。
距离2022年春节越来越近了,每年春节古镇上都要举办一场磁器口庙会这项独具特色的传统活动,而且每年都会吸引数万市民前来参观游玩,那时候的古镇热闹非凡。
古镇老街两旁有许多家大大小小的茶馆,来到茶馆中不仅可以坐下来品茶还能听戏说书,也是独有一番风味。
古镇上有那么多好玩好看的,怎么能少了没有美食相伴呢,街上有多种特色小吃和美食,来到古镇可以让游客从街头吃到街尾。
一天之内打卡重庆网红景点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
磁器口是第一站,建议早点到,早上的时候这里游客没那么多,更有古镇的味道。
重庆磁器口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街,也是重庆的“新巴渝十二景”,是领略巴渝民宿文化不得不去的地方。 磁器口古镇历史悠久,始建于宋代,拥有独特的“一江两溪三山四街”地貌,是绵延的嘉陵江上重要的码头之一,有诗云“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曾经繁盛一时。
“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 磁器口古镇一直都是重庆旅游的一张响亮的名片,每年迎来大量的各地游客,近来成为了网上爆红的网红景点之后,更是吸引了数不清的游客前来打卡。即使周一的磁器口也依然是熙来攘往,人流如织。
走过陈麻花一条街,景象依旧,老店顾客排起了长队,其他几家相比之下生意要差许多。陈麻花一条街是磁器口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之一,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有太大的变化。
磁器口成为网红景点之后,还是新增了很多网红元素, 比如 摔碗酒和冒气的冰激凌,算得上是与时俱进了。
磁器口之所以能一直受到大家的喜爱,是因为它保留了许多老重庆的东西,用时髦的词来说叫做“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磁器口的大街小巷,你能够看到捏面人、抽死、榨油、制糖、川戏等等传统表演项目,也能够品尝到麻花、小面、酸辣粉等各种传统小吃,当然火锅底料肯定不会缺席,如果非要推荐磁器口的特产,毫不犹豫的说“陈麻花”和“火锅底料”。
磁器口主街上有几条分岔路,进去之后是一些相对较窄的街道。相比于主街而言,我更喜欢这些小街。相对来说,小街上人流没有主街多,但里面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店铺。
磁器口主街上的各类商铺鳞次栉比,热闹非凡,但古镇的深处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打开磁器口正确的方式,除了领略主街上各具特色的建筑和文化产品外,走进这些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巷一样是不可缺少的体验,甚至也许这里才是磁器口的真谛。
在磁器口里面吃点小吃估计差不多也饱了,如果没饱的话可以在磁器口找一家生意好点的餐厅解决午饭,接下来就去世界级的网红轻轨站——“李子坝”。交通非常方便,从磁器口站上车,坐到大坪之后换成2号线到达李子坝站下车即可。
重庆因为地势的原因,轻轨也是一会儿在天上飞,一会儿在洞里钻,极具特色,且也是魔幻 重庆的一大特色,许多游客因为一张轻轨穿楼而过的照片就千里飞奔到 重庆 。在轻轨站下车后,可以现在站台两边看看感受一下,拍拍照。
在李子坝站前方不远处就是牛角沱站,两个站相隔非常近。下图是轻轨驶过长江大桥,为城市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和魅力。
在牛角沱站观看轻轨穿楼而过更加的直观,而且牛角沱站的风景也非常好,推荐去转转。
偶尔驶过一辆五彩的轻轨,喜欢这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如果真的喜欢李子坝,那么推荐打个车到李子坝轻轨对面的观景平 ,在那里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轻轨穿楼而过的场景。如果耐心的等一等,还能看到两辆地铁交汇而过的场景。
而从观景台上遥望牛角沱枢纽,某些时刻甚至能看到三辆轻轨交汇而过,在重庆生活越久,就越喜欢这座城市。
重庆轻轨站除了比较有名的李子坝,还有很多很有特色的站或者线路,其中2号线应该毫无疑问是沿途风光最好的,强烈推荐有时间的童鞋试试,白天和晚上风光完全不同,夜景真的惊艳。
网红轻轨打卡相信可以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但传统景点还是有不得不去的理由,接下来就去重庆解放碑打卡,然后去等洪崖洞的夜景。
重庆地标——解放碑步行街
解放碑以前是重庆的中心,那时候重庆 还没有这么多区,那时候从沙坪坝区到解放碑去叫“进城”。随着城市的发展,虽然每个区都有了自己的商业中心,但解放碑仍然毫无疑问是重庆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之一,几乎所有到过重庆的游客都去过解放碑。
解放碑白天晚上都有很多人,一般是拍拍照留个念,打个卡就行了。解放碑附近的商铺主要以各类奢侈品为主,附近有一条美食街(八一路好吃街),离碑不远,问问就能找到,吃货可以去看看。另外解放碑附近还有很多售卖特产的商店,童鞋们可以视情况购买,别被宰就行了。
在解放碑玩大概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就可以撤了,正常情况下,这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比较推荐去洪崖洞等夜幕降临,洪崖洞虽然本身没什么内涵没什么好玩的,但是夜景确实非常漂亮。解放碑到洪崖洞步行距离700米左右,打车的却要走3公里多,看个人情况可以走路或者打车前往。
中国网红景点排名第二?——洪崖洞
洪崖洞是重庆保留重建最为完整的吊脚楼群落,这种建筑文化现在已经消逝在了时间的长河里,只有一些代表性的东西被刻意的保留了下来,再加上现代灯光技术对氛围的烘托,就形成了如今的洪崖洞。
洪崖洞是不要门票的,但是里面几乎是完完全全的商业化运作,各种店铺,卖纪念品的、衣服的、餐厅,甚至还有赌石的。洪崖洞里面只推荐一些物美价廉的小吃,比如:凉面、冰粉这些东西,其他的大家记得看看就行。除此之外就是洪崖洞的夜景,的确是一绝,对于各位到重庆来的童鞋来说,不容错过。友情提醒一下,洪崖洞停车极为困难,尽量打车或者坐公交车去吧。
洪崖洞这个地方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夜景,就是顶楼演唱的流浪歌手了,偶尔能听到很好听的歌,每次都会吸引很多游客驻足。
然后可以走到千厮门大桥上从另一个角度看洪崖洞。自从洪崖洞随着某软件火了之后,千厮门大桥已经被游客占领,在过去不久的五一劳动节,为了让游客更方便的上千厮门大桥看风景,大桥禁止车辆通行了。
如果你是摄影爱好者或者比较会折腾的童鞋,那么打个车到江对岸去把,那里的风景更美。
在洪崖洞看够了夜景,就到了晚上,这时候一定要体验重庆独具特色的夜生活,在重庆只有一个地方能够满足这个要求,那就是号称重庆不夜城的“九街”。洪崖洞离九街大概8公里左右,打个车过去是最为便捷的。
九街位于江北区核心商圈观音桥附近,是重庆著名的不夜城之一,晚上十一点来到这里,你会觉得这里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九街火起来之后,甚至分走了一部分观音桥步行街的人气,主要因为九街娱乐项目太齐全了。这里有各类餐厅可以品重庆美食,吃完饭可以唱ktv,可以看电影,可以泡酒吧,九街也有很多的酒店,当然,九街还有很多高颜值的小哥哥小姐姐。
有外地朋友来重庆玩,晚上可以去九街吃串串,推荐选择这家网红串串店——怒火八零串串。怒火八零位于九街的端头,是新晋的网红串串店,据说在成都都开了分店,生意火爆到不行。
吃完串串大家都很饱了,然后步行到九街走了一圈,可以唱歌,可以泡酒吧,或者一起去看电影,直到晚上十二点钟,九街却依旧灯火通明,人流如织,很喜欢这种感觉。
我们玩九街主要是为了吃,电影也不是九街的特色,这里有烧烤、夜啤酒、大排档、KTV、酒吧、夜总会,应有尽有,马云爸爸来重庆就在九街的某酒吧停留过。每个到九街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乐趣,这里也从很大程度上代表了重庆的生活方式,来重庆的童鞋一定不要错过九街,只不过一定要切记白天别来,夜晚才是九街正确的打开方式。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摘抄,仅供参考)
磁器口古镇成为网红打卡地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交通便利,人们都热情,环境还好。
重庆记忆博物馆重庆记忆博物馆展示中心围绕记忆与新生的主题,集中展示项目的文化传承保护情况和古镇蝶变。
磁器口,重庆必打卡的地方之一,坐着犹如过山车一样的轻轨,穿楼过江,不一会就到了。
景德镇瓷器厂景点 景德镇瓷碗景点 瓷器
1. 景德镇瓷碗景点
不值钱,是我们景德镇市东风瓷厂生产的,几年前倒闭了
2. 景德镇陶瓷大碗景点
我国明代瓷器哥釉大碗底足的特征有以下这些:
明代哥釉大碗底足的特征是5.4cm口径,13.1cm底径,4.2cm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釉面开片,明代哥釉大碗底足的特征是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明代时期,景德镇成功烧制哥釉器。从永宣至成化,明代哥釉大碗底足的特征是已经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尤以成化仿哥釉瓷瓶、斗笠碗、炉等为主流,釉层莹润,光泽内敛,也成功烧出了金钩铁线。
明代哥釉大碗底足的特征是细碎的纹片,肥厚的釉层成为当时瓷器争相效仿的宠儿。哥釉玉质般的表面,使古典与皇室相得益彰,互为衬托,极为美观,价值极高
3. 景德镇瓷碗在哪里
景德镇大碗建筑位于景德镇市昌南拓展区。这只大“碗”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中庭采用全挑空结构。高80米,最上口直径80米,底径40米,被称为“景德镇昌南里文化艺术中心”。
4. 景德镇瓷碗景点图
这应该是景德镇出品的影青瓷碗,底款为英文落款,按照出口的瓷器的款式,应该是清中期以后,大量出口时的瓷器,因为清早期时瓷器出口量非常少,所以那时的瓷器的品质比较高,在中晚期以后这样瓷碗就开始大量的出口到欧洲,所以你的这件瓷器碗最早是清中期以后,价格应该在500元左右。谢谢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
5. 景德镇瓷碗地标
大清乾隆八仙过海粉彩瓷碗是国家一级文物,粉彩瓷叫软彩瓷,是景德镇窑四大传统名瓷之一,是以粉彩为主要装饰手法的瓷器品种,粉彩是一种釉上(在瓷胎上)彩绘经低温烧成的彩绘方法,粉彩瓷器是请康熙晚期在五彩瓷基础上,受珐琅彩瓷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造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
6. 景德镇瓷器旅游景点必去
景德镇现代十大名窑
1.艺林堂 2.春风祥玉 3.自牧堂 4.九段烧 5.小雅瓷器 6.赏瓷观窑 7.铭经草堂 8.陶人临古 9.立明堂瓷器 10.余寅窑
景德镇三大名窑之一,春风祥玉起初叫贵和堂,因邹俊祖上原本是做中药生意,当时的药品包装是要用到瓷瓶类的,因此便在景德镇开立了窑口,嘉庆年间创办贵和堂,至道光年间,他们已拥有贵和堂、贵和栈和贵和轩三家堂口。
1989年邹俊自创品牌便沿用了贵和堂名,直到2000年改名为贵和祥,“贵和祥”商标在被他人抢注之后,其创始人邹俊先生在2008年重新注册了“春风祥玉”这一品牌。
2、小雅主要以茶具、文房为主,是公认的小件之王。小雅工艺考究,只选景德镇本地陶土,高档原矿青花钴料,从泥巴,拉坯,利坯,绘画,上釉等等都是全手工制作。每一款小雅作品,画工细腻,精致,构图一流,仿古而不复古,极具艺术价值。
3、 段烧拥有景德镇一千多年的瓷器底蕴,在九十年代初已负盛名,近20年来引领了陶瓷饰品潮流,是景德镇瓷器茶具三大名窑之一。九段烧擅在茶器方寸之地描摹人物,以高超的绘画功力著称,被业内称为景德镇的“段家样”。
7. 景德镇瓷器景点
景德镇——它有1700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宋代以景德镇瓷器闻名于世,因制瓷业发达,有“瓷都”之称。参观【丝绸瓷路】或【富玉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既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区的传统手工制瓷展示,也有现代工业的规模化生产线。在这里,能看到传统制瓷工艺与高科技产业的珠联璧合,手工业文明和后现代工业文明的交相辉映。
8. 景德镇瓷碗图片大全
一般都是双人或者多人的,陶瓷的质量不一样,价钱也不一样,一般手绘的比较贵,印花的比较便宜。 不过一套齐全的餐具搞搞价300-400就能拿到了。
9. 景德镇瓷碗建筑的介绍
景德镇玉凤窑是景德镇一个非常著名的瓷器品牌,地址位于景德镇新T东一路,它所生产的玉风牌餐具和各种青花茶具享誉中外,产品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10. 景德镇最大瓷碗风景区
1278年,元政府将'官窑'正式落户景德镇,
这个城市最辉煌的时期,就此开启,
并且一直延续了近700年,横跨了元明清三代。
虽然景德镇之名可能并不是来源于真宗亲赐,但是景德镇在宋代的辉煌却不可否认。宋时所产的青瓷和白瓷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历史价值,正是景德镇闻名于世的历史开端,2007年在中国广东省海域打捞出水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其中便有很多景德镇的青、白瓷器,足以说明宋代景德镇的瓷器早已蜚声海外,甚至已经成为中国文明的一种代表。
到了元代,景德镇制瓷业到达了巅峰。景德镇元代所产的瓷器花色以青花和釉里红为主,但以“元青花”最为著名 ,我们最熟悉的一件文物即“鬼谷子下山图”这件元青花,于2005年7月12日在英国伦敦拍卖的时候,其成交价高达2亿3千万人民币,创造出世界陶瓷产品拍卖价的历史最高记录。此外,由于元代疆域辽阔,所以景德镇瓷器的销售范围也空前扩大,这极大的传播了景德镇的影响力。
11. 景德镇陶瓷碗介绍
针对当今市场中式快餐快速发展的现状,结合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与饮食习惯的改变。以白领和学生为主要消费人群,以其消费心理与物质追求为依据,“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指导,提出并设计了组合形式的餐具。
餐具是家居生活的必需品,它有着同人类饮食文化同样渊远的历史,随着饮食文明的演变和发展而逐步完善和丰富起来。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餐具具备各自明显的时代和地域 特色,是特定文明语境和艺术造型的缩影。从这个意义来讲,设计精美的高档餐具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餐具设计也将会成为产品设计的新热点。
景德镇高档餐具
饮食文化是中国值得自豪,也是最容易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一环。中国正置于一个全球化的背景中,古老的设计文化很单纯,随着设计艺术的不断发展,那些单纯隔绝的艺术已经不复存在了。半坡的陶瓷设计很单纯、金字塔的设计文化很单纯,然而这些单纯的文化已远去了。所有的具有发展前途的艺术设计文化都是充分利用开放和互溶的优势,在和异质艺术设计的融合和碰撞中产生的。这给我国本土餐具行业带来了巨大震撼和冲击,我国的餐具设计大多无法摆脱实用功能的制约,在造型样式上尚待突破,一味套用固有形式,设计语言和文化内涵不够丰富,无法与人们日益追求“非物质”、“高附加值”的时尚趋势接轨。
此外,忽略了全球文化思想带来的新鲜空气,不善于利用现代多元化,新概念的信息渠道,造成设计陈旧、单一等等,这些都是目前我国餐具设计面临的问题。然而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可丢弃的宝贵财富,如何冲破“形式规律”的重围,如何积极的吸取中西方传统文化元素,把握时代特点,设计具有民族特色的经典餐具,是新一代设计师们所面临的问题。
作为餐具设计者要深刻理解文化背景下的饮食文化,因为中西方传统饮食文化以及传统餐具设计思维对现代餐具设计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而餐具造型设计是作为餐具设计者对餐具文化最直接的理解与表现。通过餐具造型设计能够更好的将餐具文化与民族特色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食物已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于一些家庭。餐具一直被视为是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可以说是饮食文化的一种延伸,也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产物。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中讲求“色、香、味、皿、形、温”六要素,皿是绝对不能忽略的。食物与餐具之间的完美匹配是在追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时代必备的饮食法则。倘若说食物精美而餐具简陋,那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直接影响着美食的口味、观感、档次、流派,自然撩不动食者的食欲。
“色香味”早已不能涵盖当前的餐饮要求,进而发展到“色香味形养”,但这仍然是对菜品本身的要求。从诸如韩国、日本等相邻国家菜品发展道路来看,菜品的外延,即“器”和“境”,即用餐环境,各个餐饮企业都在室内设计上下功夫,不论精力还是财力都消耗颇多。而“器”,即餐具,却普遍重视不够。一方面,目前各个菜系都存在着明显的餐具同质化现象;另一方面,从餐饮企业的文化品牌发展需要来说,能通过餐具设计的特色诉求,使之臻于与品牌道路一致。而就餐饮企业的餐具设计而言,目前基本上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如今的餐具,已经不再像早期那样只具有盛食物的意义。越来越多造型独特,款式新颖,材料多样的餐具正征服着人们的眼球。白色陶瓷餐具,给浓艳的川菜起到了对比和陪衬的作用。祖彤系列的菜品用竹具做餐具,营造了一种融融乡情。紫砂小餐具,描金攒盒、异形菜盘,则体现了一种精细、考究的公馆饮食文化风格。此外富于个性化的造型,不规则形状的杯子、碗、碟等餐具,上粗下细型、喇叭型、下方上圆形的杯子是现代年轻一族的最爱。
在这一点上日式餐具具有代表性,日式餐具是近年来日本料理渐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我们所看到的日式餐具都是以陶器为主,色调有黑褐色、深青色、深褐色。日式料理注重细节,故餐具的形态种类颇多。如盖碗,带盖的小碗,常见青花、粉彩、珐琅彩及其他单色釉等品种。在日式餐具中,盖碗更多地作为盛食物的器皿。典雅的盖碗不但大大的增强了餐具器皿的时尚感,更能使人们在用餐的时候油然而生舒畅的好心情。
近年来,古朴的中式餐具的再度兴起,被看作是中国人文化上的回归,一款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神韵的古朴创意设计,往往可以像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一样丰富细腻,令人回味无穷。将中国文化中的图腾,婚俗等运用到现代餐具设计中,有意无意地简留下制作过程中的手工痕迹,突出其民族韵味和人情味,复古中夹杂着创新理念,古朴中透露出时尚风姿从时尚融合的特色。
选用古木、藤条、陶瓷等材质,采用具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利用现代电脑技术,设计出古色古香、庄重秀美的中式餐具。如青花瓷风格的中式餐具,蓝幽幽的中国青花瓷古朴雅致,仿佛具有生命的气息,别有一番味道,既增添了古香古色的文化情趣,又给餐厅增添了一份温馨。再如北欧麦田设计公司设计的一套青瓷餐具,乳浊的青釉深沉古朴,釉层略带透明,白色的小鱼图案给餐具增添了一份灵动和时尚。
现代餐具的设计应该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在短暂的用餐时间里让用餐者的功能需求和情感化需求都得到满足。现在不少人会选择方便、快捷的用餐方式,或是为了节省时间,或是以餐會友,或是借用餐的形式继续进行短暂的商务活动,把餐桌充当会议桌或谈判桌,这种用餐方式推动了中式快餐的发展。
在这个追求物质和精神双重生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材料、色彩、概念被运用到餐具设计,餐具设计的方向也呈多方面发展。不同的设计代表了设计者对餐具文化的不同理解。而多样化的餐具也给消费者更多地选择与认知。
新型材料的运用使餐具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在造型还是功能上,能够有更大的体现。色彩的运用不但丰富了餐具文化,更深化了餐具额外的功能。其中观赏收藏价值是最直接的体现。当一个产品具有本身的概念时,则会更好的为消费者所接受,而概念设计无疑给餐具设计带来一个新的领域。
东阳小山坡上扒出一件瓷器,竟发现一个大秘密! 瓷器
秘色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盛唐时期诗人陆龟蒙的一首《秘色越器》,让人们知道了一种神秘的瓷器——秘色瓷。
东阳小山坡上扒出一件瓷器,竟发现一个大秘密!
因为此诗吟诵的是越窑瓷器,千百年来,人们以为秘色瓷一直只为古代的越窑即今天的浙江慈溪上林湖一带(原属余姚)所特有。随着时光流逝,越窑秘色瓷那种青中微带黄色及青水般湖绿色,犹如千峰碧翠的美好色泽,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版图上无人破解的千古之谜,构成了永恒的魅惑。
东阳小山坡上扒出一件瓷器,竟发现一个大秘密!
2018年的一天,东阳一位老陶工的后代周马剑前往南马镇瑶仪自然村勘查古窑址。在村外的小山坡上,密密麻麻的碎瓷片裸露于阳光下,折射出星星点点的光芒。年轻的周马剑随手一拨拉,一件青中泛黄的葵口碗残件呈现于眼前。碎裂之处,可以看出白中带灰的胎体细腻坚致,薄薄的釉层透明而质如玻璃。碗沿和碗底内壁划刻的弦纹圈精细流畅而又刚劲有力。欣赏良久,周马剑忽然想起此碗的造型与纹样,和他在苏州博物馆看到的一件秘色瓷器高度类似。经过搜索比对,他确定此碗与历史上的秘色瓷归属同一体系。
难道,东阳历史上也曾产秘色瓷?
东阳小山坡上扒出一件瓷器,竟发现一个大秘密!
东阳小山坡上扒出一件瓷器,竟发现一个大秘密!
吴越时期
东阳曾产秘色瓷
周马剑的发现与猜测并非毫无根据。在出版于1984年的第26期《景德镇陶瓷》里,时在金华地区文管会供职的贡昌就提出了一个为学术界认可的观点:“五代、北宋时期的浙江越州、婺州窑青瓷,誉为秘色瓷。”贡昌还摘录了清代蓝浦所著的《景德镇陶录》作为例证:“秘色窑,吴越烧造者。钱氏有国时,命于越州烧造,为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秘色。”
由此可见,“秘色”既是一种色泽,更大程度上则是一种礼制,即供皇家专用。
上世纪80年代,金华地区文管会曾开展大规模的婺州窑址调查,发现整个金华地区(含衢州)共有窑址三十多处。其中,五代、北宋婺州窑青瓷窑群在东阳就有7处,分别是葛府窑群、苞竹窑群、陶村窑群、上安恬窑群、东庄窑群、歌山窑群、燕山窑群,数量居当时的婺州各府县之首,主要集中于今天的南马、歌山和虎鹿等镇乡。
东阳小山坡上扒出一件瓷器,竟发现一个大秘密!
唐代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对全国所产的青瓷作了排名:“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婺州窑所产的青瓷质量被排在第三位。
“我曾经去过余姚上林湖越窑遗址,无论是窑址规模还是遗留的碎瓷片面积,都无法和东阳的葛府、苞竹等窑群比较。而从此次的发现看,东阳所产的青瓷品质并不亚于越窑青瓷。”周马剑自信地说。五代时,闽人徐夤曾在《贡余秘色茶盏诗》中用“古镜破苔”“嫩荷涵露”来形容秘色瓷的特点,用“明月”和“薄冰”来形容秘色瓷的润泽。虽然旧时东阳所产的青瓷佳品已不复可见,但从窑址上的残件与东阳博物馆中的部分馆藏瓷器来看,可以确定它拥有秘色瓷的各种基因。
东阳小山坡上扒出一件瓷器,竟发现一个大秘密!
贡昌的论文同时提示,五代时期的婺州属于吴越国,在钱俶统治下,受战事影响甚小,经济相当繁荣,农业和手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商品生产大大超过了唐代。钱氏能够偏安东南沿海,避免战事,保住“小皇朝”,与他历年向五代中原皇朝与宋皇朝进贡有关。据文献记载,仅在宋建国之初,从开宝到太平兴国十年间,贡宋瓷器竟达17万件之多,其中太平三年就两次各进贡瓷器“五万事”。这么多瓷器仅靠越窑当时的规模无法完成,因此邻近的婺州窑分担了大部分。当时的浙江青瓷还是浙江对外贸易主要商品,为此,钱俶专门在越州和婺州置官监窑,以确保供应贡瓷和对外贸易的需要。
东阳小山坡上扒出一件瓷器,竟发现一个大秘密!
东阳小山坡上扒出一件瓷器,竟发现一个大秘密!
葛府窑群
声誉冠冕婺州窑
周马剑发现“秘色瓷”的瑶仪窑址,是葛府窑群的组成部分。金华市博物馆副研究员赵一新在其论文《解读葛府窑》中指出:“东阳的葛府窑就是婺州古瓷在五代到北宋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窑口。”
葛府窑址在今南马镇葛府村至东庄自然村长约十余华里的东北侧山麓一带,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着葛府村的伏虎山、来龙山坡,苞竹自然村的黄草山、上前山、银棠山、馒头山、下前山、官桥山、前蔡山,瑶仪自然村的窑山头、前山头,下格村的金塘坞、荷花蕊、红墩岭,下和自然村、下安恬村的圆蓬山,东庄自然村的后山头等山坡窑场,共16座山30多处窑址,保护面积达163450平方米。其中的核心区为来龙山坡和山脚下的蔡大塘,面积约65450平方米。其中,仅来龙山坡上就有6条龙窑,均长50米以上。关于蔡大塘,当地一直流传说是挖瓷土形成的塘,面积超过50亩,解放前一度被称为东阳南乡最大的水塘,由此可见之前葛府窑瓷业之盛。从塘的地势看来,这里的瓷土层埋藏较浅,只要挖两三米就可以见到优质瓷土。
东阳小山坡上扒出一件瓷器,竟发现一个大秘密!
虽然葛府窑址至今未开展科学发掘,但仅根据地表遗留的瓷器残件,可以确定这里主要出产碗、碟、杯、盘、粉盒、盏托、执壶、灯盏、蟠龙瓶、渣斗、高脚碗、小盖罐、莲瓣尊、烛台、钵等十几类产品。这些瓷器造型优美,胎骨灰白,胎釉结合良好,釉层或厚或薄但都非常均匀,而且釉层玻化程度很高,釉色青绿,釉面光洁滋润。
“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行走在葛府窑遗址,触目所及这些口朝上堆放的瓷器,也许,它们也会在夜半时盛载露水,在月光下发出清冷的光,缅怀曾经的繁华吧。
葛府窑所产的瓷器质量上等,除了当地优质的瓷土、上佳的水质、丰富的松材等原材料,还与烧制技艺有关。在窑址上遗留着众多匣钵和垫具。赵一新等人提出:“用匣钵装烧是婺州制瓷业发展的一种标志。在唐代中、晚期之前,没有匣钵装烧,因此所制造的瓷器比起唐代中、晚期之后就显得粗糙。在唐代中、晚期之后使用了匣钵装烧,使得婺州窑制瓷业很快发展。葛府窑是继承唐代中、晚期的歌山窑后充分体现了这种成就的主要窑口。
匣钵装烧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一个匣钵装烧一件瓷器,这类瓷器对质量要求极高;另一类是一个匣钵装烧多件瓷器,这时就需要用垫具把它们分隔开来,免得粘连在一起。
1963年,城区法华寺内的中兴寺塔倒塌,塔身夹层中出土了一批破碎的青瓷器。专家认定,这批瓷器中的碗、盘等器物与葛府窑下层产品的胎色、釉色、造型、纹饰完全一致,应为当地产品。巧合的是,捐建中兴寺塔的“金主”葛仁皎,正是葛府窑的重要产权人。
东阳小山坡上扒出一件瓷器,竟发现一个大秘密!
东阳小山坡上扒出一件瓷器,竟发现一个大秘密!
龙窑烧制
婺州瓷鼎盛代表
在贡昌和赵一新等专家看来,葛府窑瓷器堪为婺州古瓷鼎盛期中的代表。从中兴寺塔出土的瓷器看,这批青瓷器多为灰白色胎,瓷土淘洗比较精细。各种器物造型规整,制作精致,胎体较薄,釉色均匀。装饰方法以刻花、划花为主。刻花多为仰莲瓣,刻于碗外壁,层次分明,花纹微凸。划花工整秀丽,构图简练,多施于盘心。釉色多呈淡青色,部分略泛黄,釉层均匀,开细裂纹,基本不见聚釉、漏釉现象,可见工艺水平较高。
葛府窑所产的瓷器,有一点引起了许多考古专家的注意,就是瓷器的玻化程度都比较高。专家指出,这与窑温有关系。而窑温往往与窑炉的形制密切相关。从调查时地面所遗留的窑口看来,葛府窑都是龙窑,就是顺着山坡而建的长条形的窑。对于龙窑,长度是非常重要的。在金华范围内,汉代以前的龙窑长度一般为十余米,到唐中晚期延伸至30米左右。但葛府的龙窑长度都在50米上下。龙窑的长度越长,窑温就越高。正因为如此,葛府窑的窑温要高得多,因此所产的瓷器玻化程度较高,釉层看上去带着玻璃样的透明感。
东阳小山坡上扒出一件瓷器,竟发现一个大秘密!
藏品送拍JXY9105198
因为龙窑,当地还传说葛府遭难是因为朝廷夜观天象,发现这里火光熊熊,将有“真龙天子”现世,故而诛葛氏
九族。其实,这只不过是对明成祖一手造成“葛诚靖难”事件的别样演绎。
此外,葛府窑的胎质比婺州地区的其他窑口要洁白细腻,这是因为当地的瓷土含铁量低,同时淘洗精细,降低了灰度,显得洁白。同时,葛府窑瓷器的釉更厚且偏绿,也使最终成品更加接近“千峰翠色”。当这一抹青翠的光芒闪耀时,该是何等的摄人心魄!
正是独特的龙窑烧制技艺,加上优质的瓷土和釉料,才在万千瓷工的巧手下,化成了中国瓷器史上最神秘的那抹“秘色”,成就了婺州窑巅峰辉煌。
因为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严格保密,秘色瓷已经失传。但是,以周马剑为首的一批年轻“窑工”正以葛府窑瓷器为标本,致力恢复古老的龙窑烧制技艺,以东阳瓷厂老员工徐旭红为代表的一批“瓷人”也在孜孜研究婺州窑文化。随着两大项目被列入东阳市级非遗名录,两股力量的融合,正在推动婺州窑文化复兴,推动秘色瓷回归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