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魏县旅游景点介绍(河北魏县旅游景点介绍大全)
魏县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公元前7000年前魏域已有了人行路。大禹治水,陆行乘车,由回隆入魏域,形成了境内贯穿南北的车马大道。商朝七迁其都,河亶甲时迁于相(今内黄县),境内形成了殷都至曲周太平仓、沙丘行宫之间的官路,这条古道南起殷都(今内黄县),自宋村入魏境,经今泊口、马头、双井、德政、罗庄等16个村出境,长约70里,俗名“殷路”。早在商代中国即有邮驿制度,每隔30里,按规模大小设“邮、亭、驿、传”四等驿站,魏县设有蒋村、双井、西寺堡、棘针寨乡前屯村、方里集、北皋、罗庄、集村等10个驿站,为“晋齐燕赵吴楚通衢”。
于村古城。史称汉城,于968年建制。位于今魏城镇东北13千米处,是西汉至唐代的县治,建于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古城墙规模宏大,周长近万米,以沙石焦土砌筑,曾是西汉都尉府驻地。地下5米深处存断续城墙基。
旧县庙古城。于329年建制,史称唐城。位于魏县县城东北14千米处,唐天宝三年(744年)建。规模不详,有旧县庙碑一道。
洹水古城。于297年建制,史称宋城。位于魏城西南15千米旧魏县村,宋熙宁六年(1073年)建,原为洹水县治。
五姓店古城。原城址即魏县县城,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古城垣初为夯土墙,周长2600米,高7米、宽8米,护城河深5米,设东西南北四门。弘治四年(1491年)建门楼4座,东为“迎恩”、西为“南宾”、南为“望远”、北为“拱辰”。城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各种庙宇18处、衙门5处、牌坊8处、古桥梁5处、古塔1处。古城存387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毁于水灾。
崔维雅墓
崔维雅,字大醇、号默斋,顺治三年举人,历任浚县教谕、河南仪封知县、广西布政使、大理寺卿。著有《河防刍议》、《明刑辑要》等书。死后葬于今沙圪塔村南500米处,其墓占地12亩,墓前左右两侧排列有石人、石马、石羊、石猪、华表等石像24件。
观音寺
观音寺遗址位于魏县北皋镇蒲谭营村南500米处,占地东西宽150米、南北270米。观音寺遗址于2004年发掘,出土的文物有铁佛像4尊(1尊完整、3尊缺头),明代碑刻3通,东厢房遗址 大量屋顶构件及砖瓦。截至2009年,已知但尚未发掘的有观音寺碑林、西厢房遗址、大殿遗址、山门遗址。据碑文记载,观音寺曾于明代永乐、弘治、万历年间重修。
河北魏县有什么好玩的旅游景点
古驿道
公元前7000年前魏域已有了人行路。大禹治水,陆行乘车,由回隆入魏域,形成了境内贯穿南北的车马大道。商朝七迁其都,河亶甲时迁于相(今内黄县),境内形成了殷都至曲周太平仓、沙丘行宫之间的官路,这条古道南起殷都(今内黄县),自宋村入魏境,经今泊口、马头、双井、德政、罗庄等16个村出境,长约70里,俗名“殷路”。早在商代中国即有邮驿制度,每隔30里,按规模大小设“邮、亭、驿、传”四等驿站,魏县设有蒋村、双井、西寺堡、棘针寨乡前屯村、方里集、北皋、罗庄、集村等10个驿站,为“晋齐燕赵吴楚通衢”。
古城遗址
魏县境内古县城有4处,即于村、旧县庙、洹水、五姓店古城。
于村古城。史称汉城,于968年建制。位于今魏城镇东北13千米处,是西汉至唐代的县治,建于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古城墙规模宏大,周长近万米,以沙石焦土砌筑,曾是西汉都尉府驻地。地下5米深处存断续城墙基。
旧县庙古城。于329年建制,史称唐城。位于魏县县城东北14千米处,唐天宝三年(744年)建。规模不详,有旧县庙碑一道。
洹水古城。于297年建制,史称宋城。位于魏城西南15千米旧魏县村,宋熙宁六年(1073年)建,原为洹水县治。
五姓店古城。原城址即魏县县城,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古城垣初为夯土墙,周长2600米,高7米、宽8米,护城河深5米,设东西南北四门。弘治四年(1491年)建门楼4座,东为“迎恩”、西为“南宾”、南为“望远”、北为“拱辰”。城内文物古迹众多,有各种庙宇18处、衙门5处、牌坊8处、古桥梁5处、古塔1处。古城存387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毁于水灾。
崔维雅墓
崔维雅,字大醇、号默斋,顺治三年举人,历任浚县教谕、河南仪封知县、广西布政使、大理寺卿。著有《河防刍议》、《明刑辑要》等书。死后葬于今沙圪塔村南500米处,其墓占地12亩,墓前左右两侧排列有石人、石马、石羊、石猪、华表等石像24件。
观音寺
观音寺遗址位于魏县北皋镇蒲谭营村南500米处,占地东西宽150米、南北270米。观音寺遗址于2004年发掘,出土的文物有铁佛像4尊(1尊完整、3尊缺头),明代碑刻3通,东厢房遗址及大量屋顶构件及砖瓦。截至2009年,已知但尚未发掘的有观音寺碑林、西厢房遗址、大殿遗址、山门遗址。据碑文记载,观音寺曾于明代永乐、弘治、万历年间重修。
魏县景点
魏县的景点有故城墙遗址、洹水古城、神龟驮城公园、礼贤台、五姓店古城等。
1、故城墙遗址:是西汉至唐代的县治,建于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规模宏大,周长近万米。
2、洹水古城:位于魏城西南旧魏县村,宋熙宁六年(1073年)建,原为洹水县治,规模不详,现存2米高石狮一座。
3、神龟驮城公园:位于县城西北省道S313旁,南北横跨邯大公路,西依民有河,占地面积190亩,整体外观状如龟背驮城,故名神龟驮城文化公园。
4、礼贤台:位于县城东北方,是魏国开国王侯魏文侯访贤、礼贤、敬贤之杰作,始建于公元前445年,与徐州的挂剑台和临漳的铜雀三台(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等齐名。
5、五姓店古城:原城址即今魏城,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古城垣初为夯土墙,护城河深5米,设东西南北四门,弘治四年(1491年)建门楼4座,城内文物古迹众多。
北魏名窟石拱寺 北魏
雕琢精美的石拱寺石窟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珍贵的文化沉积闻名于西北。它位于平凉市南部83公里的华亭市上关乡半川村,石窟凿在坐北向南的半山崖上,隔汧水支流上关河与中国道教名山龙门洞遥遥相望。窟群雕凿在距地表5米~10米的黄砂岩石崖上,现存14个窟龛。其中2号、6两个大窟空间约10米,存留部分造像残迹和石窟南壁门窗两侧的数十尊供养人及金刚、力士遣像。1号大窟造像惜于早年山崖崩塌时被毁,其余11个均为0.5米~2.5米的中、小型窟龛尚完整,从雕凿艺术角度看,尤以11号窟雕像最为精美。它位于整个窟雕的中心部位,顶部有四组八尊飞天,形象飘逸飞动,似仙女从天而降,南壁供养人造像栩栩如生。特别是7、8两窟雕有释迦、多宝二佛对坐说法雕像与佛传故事,造型尤为动人,其艺术造诣可与南北朝时期雕凿的我国最大的雕凿艺术宝库山西云冈石窟相媲美。
据有关史料记载,佛教文化自东汉传入中国以来,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逐渐发达,到隋唐时产生了天台、华严、禅宗、净土、密宗等具有中国文化色彩的众多佛教宗派。佛教文化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民间风俗及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那些年代,佛教在我国的宗教文化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从帝王将相到庶民百姓,都把雕凿石窟寺、石造像作为公德事业而倾力为之,朝廷把佛教作为中国的国教来尊崇。民众也雕凿石窟、石佛、石造像、制造像砖等用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家门和顺、子孙兴旺发达。石拱寺石窟正是在佛教兴盛的北魏晚期雕凿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石拱寺石窟虽历经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但现存的圆雕和浮雕造像,也很精美,写实中有夸张,静态中有灵动,细节极为传神。它是我国西北地区北魏晚期最具有代表性的窟群之一,对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
正因为拥有特殊的文化含义,石拱寺石窟具有一定的旅游开发价值。它距宝鸡市北部、陇县西北的融宗教与森林公园为一体的名山龙门洞2公里,距风景秀丽的景福山不足5公里。陇上公路从石窟门前穿过,关山支脉清凉山横亘东南,东邻安口古瓷窑遗址35公里,南接宝鸡北部重镇陇县30公里,西邻海龙洞20公里,北距县城33公里,且境内群山环抱,气候温和,山、水、林、田、路、村密布,人文与 自然景观辐辏,交通便利,是人们休闲、旅游、观光、度假的好去处。
来源:华亭文旅
全球唯一一座比故宫还要神秘阴森的博物馆 北魏帝王给它“看门” 北魏
故宫博物馆历史悠久,见证了中国历朝历代的衰亡,无数皇妃宫女丧命于此,所以当你走进故宫博物馆的时候,会感到背后寒气袭身,觉得阴森恐怖。但世界上还有一座博物馆比故宫还要神秘阴森,北魏帝王都要给它“看门”!
这座博物馆坐落在具有十三朝古都(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元魏、隋、唐(包括武周)、后梁、后唐)之称的洛阳,占地面积130余亩,建筑面积8200余平方米,展区分为地上、地下。而地下那部分正是神秘之处的来源,可以称为一大绝观!
它就是洛阳古墓博物馆,现在叫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1987年建成对外开放,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古墓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的第一座古墓博物馆。 博物馆分为历代典型墓葬、壁画馆、北魏帝王陵三大展区。历代典型墓葬展区分为地上、地下两部分。这里搬迁复原上自西汉,下到宋金时期的代表性墓葬25座,陈列文物总计约600件。
历代典型墓葬展区位于博物馆的东部,整个展区建筑是一组仿汉朝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从外往里走,会先经过汉白玉石门阙、馆表; 再往里面走是“太虚”大殿,殿前左右两侧放着两只面目狰狞的辟邪兽:建筑的后面搭建了一座“琼阁”,琼楼里有洛阳历代的古玩字画,参观者走累了可以过去休息、也可以买东西。该展区25个墓葬总计陈列文物597件,诸如两汉、魏晋、北魏的陶俑和生活器皿、唐代三彩等。
壁画馆展区的壁画涉及西汉、东汉、魏晋、唐宋和金元等多个朝代,壁画的内容记录了皇帝、嫔妃、达官贵人、地方小吏以及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壁画题材涵盖天文、 地理 、人事、 神灵等,堪称中原地区的“敦煌莫高窟”了!
北魏帝王陵墓展区位于博物馆西部,整个展区建筑仿造北魏建筑风格建立。该展区以北魏世宗宣武大帝景陵为主体,景陵封土呈圆形,墓室内风格朴实,色调雅素,可使人们系统了解北魏帝王陵墓的基本面貌,其中,元悻墓墓室顶部绘有一幅天象图,画中有300多颗星辰,亮星之间有线相连,银河纵贯全图南北。这幅图比《敦煌星图》早约400年。而陵墓展区门口放着一口石棺,据说是北魏世宗宣武大帝的尸棺,但详情还有待考证!
如果真的是北魏世宗宣武大帝的尸棺,那就太大手笔了,用一代帝王展区“看门”,也不知谁有这么大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