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国百强县排行榜?
《2019年赛迪百强县》榜单中,东部地区占71席,中部地区占19席、西部地区占7席,东北地区有3席。前十排名:昆山市、江阴市、张家港市、常熟市、晋江市、长沙县、慈溪市、宜兴市、太仓市、龙口市。
7月19日,由工信部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2019赛迪县域经济百强研究》及 “县域经济100强(2019年)榜单”正式发布。这是县域经济研究最为权威的排行榜之一,常常成为衡量区域经济的重要参考榜单。
报告公布的2019百强县榜单显示,百强县以不到全国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25%的县域GDP,10%的全国GDP;30县进入千亿方阵。
百强县的区域分布格局极不平衡。百强县东部地区占71席,中部地区占19席、西部地区占7席,东北地区有3席。
一、百强县分布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
2019年,百强县仍呈现东多西少的分布态势。东部地区稳中有降,占到7成左右(71席);中部地区逐步上升,占到2成左右(19席);西部地区保持平稳,稳定在8个席位左右;东北地区开始反弹增长,年均增加1席。县域经济区域间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东部地区县域显著强于其他地区,发展优势明显,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东部地区
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马承恩指出,今年的百强县中,东部地区入榜数稳中有降。长三角地区的县域依然雄踞百强县榜单前列,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区域协调等方面,引领全国县域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入榜总数的减少是由于其他地区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东部县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部地区
中部地区入榜数逐步提升。中部经济总量约占到全国的20%左右,同百强县占比基本相当。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特别是河南、湖北两省县域经济增长明显。成渝、长江中游、中原等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将带动中部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
西部地区
西部地区入榜数量保持平稳。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平稳发展,入榜数量稳定在8左右。随着我国产业转移、区域协调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落实,广阔的西部县域未来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阵地。
二、GDP超过1000亿元的百强县已达30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百强县中GDP超过1000亿元的已高达30个,其中,有5个GDP超过了2000亿元。30个千亿级县域中近九成分布在东部沿海省份,且县域间的GDP最高有近4倍的差距。
百强县整体发展头部带动效应明显,近一半的GDP由前30强的县贡献。
前30强的GDP增速高于同期重点省份和全国平均值。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主要力量,前30强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除个别指标略低于广东外,均高于同期其他重点省份和全国平均,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百强县的GDP总量由2016年的8.2万亿增加到2018年的9.6万亿,增幅近17%。报告认为,这种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百强县实现了由主要依靠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的“粗放式增长”,向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集约式增长”的快速转变,充分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和特色,在技术、管理制度、人力资本、规模报酬、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全面推动了百强县工业经济的发展质效。
马承恩指出,百强县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约十分之一的GDP,以占全部县域不到3%的土地,11%的人口,创造了县域约四分之一的GDP。
百强县的人均GDP、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消费支出,比全国分别高出56%、12%、61%和72%,充分体现了百强县对于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所做出的努力与成效。
三、百强县对人口和资金的吸引能力显著提升
百强县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与山东省相当,但低于其他同期重点省份,说明县域经济在吸引资金的能力已达到一定水准,但与一些省份还存在差距。
通过分析东部主要县域发现,排名越靠前的县域人口密度越高,对人口的集聚能力越强。因此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吸引集聚人口,特别是高素质人口,将是影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
固定资产投资仍是当前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百强县中7个县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大于100%,54个县域介于50%-100%之间,说明在当前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整体县域来说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力量,而对于那些固定资产投资相对饱和、增长缓慢的县域来说,转变发展动力,依靠消费和服务提升经济发展则十分必要和迫切。
四、百强县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方面,百强县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第二产业,占比高达52.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1.7个百分点。百强县的第二、第三产业年增速均高于同期的重点省份和全国平均值,且第三产业增速明显高于第二产业,报告认为,这说明百强县在产业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这将有利于提高百强县未来的城镇化水平、产业附加值和科技创新活力。
湖北三大百强县角逐:枣阳、潜江和仙桃,谁的未来更有前途呢? 百强县
众所周知,湖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实力数一数二的省份,为推动中部地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省会武汉作为一个“新一线城市”,不断散发着千古名城独特的魅力,也向省内其他城市传播着自己先进的发展经验。
今天小编带大家来到湖北省,因为在这里不仅城市们光芒万丈,连城市下的区县都突出了重围,登上了“全国百强县”的光荣榜,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三座百强县,谁的发展潜力更大呢?谁的未来更有前途呢?
首先我们来到的第一个城市叫做枣阳市,它是襄阳市下的一个优秀县级市,是汉朝开国皇帝刘秀的家乡,一座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历史名城,随着文化旅游逐渐兴起,白水寺风景名胜区的热度越来越高,九连墩楚墓风景区也毫不逊色。
这些旅游景点都为枣阳市招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在旅游业发展上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力。在2019年的GDP为705亿元,在“全国百强县”的榜单上位列第61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黑马”县级市。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第二个地方叫做潜江市,是湖北省的直管市,也是我国著名作家曹禺的故乡,曹玉文化旅游区的名声十分响亮,潜江市还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地方,坐拥着我国是大油田之一的江汉油田,在第二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
如今潜江市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开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龙虾之乡”的盛名让许多游客闻讯前来,在2019年的GDP为780亿元,在“全国百强县”的榜单上位列48名,发展的速度令人惊讶。
最后我们前来打卡的地方是“湖北第一强县”仙桃市,是湖北省的另一座省辖市,由于紧邻省会武汉,因此受到武汉市的带动作用更为直接。
另外,仙桃市的交通是十分发达便利,不仅拥有仙桃西站和天门南站两座火车站,武汉天河机场就在城市的附近,当地三大产业优势更容易得到发挥。仙桃市在2019年的GDP为868.47亿元,在“全国百强县”的榜单上位列45名,未来的发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经过小编的叙述,相信你对于湖北省的认识更加全面了,那么你认为以上三个地方谁才是湖北最亮的“新星”,未来的发展空间最为广阔呢?
山西最失落县城,曾是省内第一个百强县,如今跌落数十年 百强县
山西是中国著名的人文旅游省,这里的自然风景虽不如南方那么美,但人文景观却引以为豪,每个景点都是中国文化的历史,最耀眼的珍珠。
山西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西省现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2处,位居中国第一,其中,大同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五台山为世界文化遗产。中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山西境内,享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的美誉,著名的有恒山悬空寺、太原晋祠、芮城永乐宫、解州关帝庙、祁县乔家大院等。
河津市,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古称绛州龙门,幅员总面积593平方公里,人口38.9万人,下辖2个街道、2个镇、5个乡。河津经济发达,商业繁茂,曾经为全国百强县之一。
河津市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集居。河津之所以能够成为百强县,原因之一离不开当地的矿产资源。河津市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主要矿藏有16种,其中被开发利用的9种,以煤炭资源最多。煤炭贮藏于市域西北部,属乡宁煤田的延伸部分,面积约68km2,地质储量约6.8亿吨。同时土地资源也不是不容小觑,河津市共有土地870154.3亩,其中农用地403484.4亩,含耕地35635.7亩,林地32385.1亩,园地14767.0亩,牧草地16.6亩,建设用地135678.0亩,含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5013.7亩,交通用地20664.3亩,未利用地229477.2亩,水域用地101514.7亩。
河津市存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20多处,麟岛上的真武庙金碧辉煌;回音似鸟鸣的镇风塔;雄距虎岗的薛仁贵寒窑;司马迁坟,王通弹琴山,王绩隐居洞等古朴神秘各有千秋;禹门口钢桁铁路桥、悬索公路吊桥、斜拉钢丝桥、圆拱石桥、小半径高层引桥等以“五桥并架一处”遐尔闻名。河津的汾河湖潮村段,每年夏天吸引成千上万的天鹅野鸭,游客纷至沓来。薛仁贵寒窑位于河津市区东五公里的修村,寒窑坐东向西,长、阔、高均不过3米,是平辽王薛仁贵与柳英环夫妇当年住过的地方。窑内的土炕、灶迹,为明末清初时重修,景点有寒窑、白袍洞、射雁塔。
同时,河津人才辈出,春秋时晋国上大夫郤缺夫妻相敬如宾为人称道,河津别名“如宾乡”即源于此。代表人物有屡立战功的唐朝名将薛仁贵,辛亥革命首义太原的总司令姚以价,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其武等,明朝官员、理学家薛瑄。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河津市大不如从前,逐步被后来居上的孝义市代替,孝义市城镇化率62.0%,居山西省各县市第二位。孝义矿产资源丰富,地质条件好,便于开采,河津的发展不如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