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城必去的景点 钓鱼城的景色

导读:钓鱼城必去的景点 钓鱼城的景色 1. 钓鱼城的景色 2. 钓鱼城的景色怎么样 3. 钓鱼城的景色作文 4. 钓鱼城的景色特点 5. 钓鱼城著名景点 6. 钓鱼城风景名胜区 7. 钓鱼城景区介绍 8. 钓鱼城的风景 9. 钓鱼城的景色描写

1. 钓鱼城的景色

不要门票

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古名巴山。是7000万年前“燕山运动”造就的“背斜”山岭。山间白云缭绕,似雾非雾,似烟非烟,磅礴郁积,气象万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古人称“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山。

缙云山与嘉陵江小三峡、合川钓鱼城一并被定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缙云山总占地面积76平方千米,海拔350米-951米。缙云山景色宜人,植物资源丰富,素有北有缙云、南有石笋之美誉。

2. 钓鱼城的景色怎么样

十月四日,爸爸、妈妈带上我,冒着毛毛细雨,开车前往合川钓鱼城古战场游览。

  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就到了钓鱼城城门口,购买了门票,并请了一位导游。导游带着我们上山,在停车场(原来这里是阅兵操练场)停好车,便开始游览钓鱼城古战场。首先,导游带我们看了看钓鱼城的地图,让我们对钓鱼城有个大致的了解。钓鱼城占地约2。5平方千米,三面据江,峭崖拔地,自然景观壮美。现在钓鱼城已经修复好了五分之一的景区,另外的需5年后才能修复完毕。

  紧接着,导游带我们向护国门走去。途中,导游向我们讲述了钓鱼城的历史故事:公元1243年到1279年,南宋合州军民在守将王坚、张珏的率领下,凭借钓鱼城天险,春则出屯田野,以耕以耘;秋则运粮运薪,以战以守。而蒙哥大汗(元宪宗)、总帅汪德臣、东川统军合剌、四川总帅汪惟正等80多名叱咤风云的蒙、元将领,率领7万大军,号称10万大军的铁骑大军视钓鱼城为“弹丸”之地,长期围城强攻。双方于此殊死搏斗,浴血奋战,历经大小战斗200余次,共同创造了钓鱼城36年攻防战争罕见的奇迹,延续了南宋的寿命。

  走了一会儿,我们便到了护国门。护国门右边,有许多不深的圆形的小洞,据说原来这里沿着山壁有栈道,为了防止蒙军来犯,守将王坚命人将栈道拆下,并用圆木作为武器攻击近处的蒙军,再用火炮攻击远处的蒙军。蒙军大汗蒙哥在一次战役中被炮击伤,不治而亡。

  看过护国门,导游又带我们去参观钓鱼台。传说合洲发生山洪,那些绝望的百姓来到钓鱼山上,以求神仙相助,由此感动了上天,就派神仙把嘉陵江中的鱼赐给百姓,钓鱼台上的洞据说就是神仙留下来的脚印呢。

  随后,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悬空卧佛和千佛石窟所在地。悬空卧佛是在石壁上雕刻的,但与下面的岩石之间有1米多的距离,是中国唯一保留至今的悬空卧佛。千佛石窟是工匠花了23年才筑成的,上面每个佛的头面目表情各不相同,栩栩如生。可是,在文化大革命时,遭到了红卫兵的破坏。现在只有上面的几排佛的头因为太高而幸存了下来。

  最后,我们来到了放映厅,看了修复以后将会开放的景区,欣赏到了钓鱼城的壮丽景色,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看完影片后,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钓鱼城,驾车往家驶去。虽然我人离开了钓鱼城,但钓鱼城的美景在我心中回荡着

3. 钓鱼城的景色作文

Hechuan Diaoyu City, a national AAAA tourist attraction, a national scenic spot, a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unit, and one of the ten cultural symbols of Chongqing today

4. 钓鱼城的景色特点

始建于南朝刘宋景平元年。

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古名巴山。与嘉陵江小三峡、合川钓鱼城一并被定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

景区素有“小峨眉”之称,是观日出、览云海、夏避暑、 冬赏雾,饱览自然风光的最佳去处。缙云山又是具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佛教胜地。山中缙云寺,始建于

南朝刘宋景平元年(423),后曾称“相思寺、” “崇胜寺、” “崇教寺,曾受到历代帝王封赐。寺中自古办学,名为” “缙云书院。

5. 钓鱼城著名景点

合川避暑胜地首推云门山。

云门山山高,周围又平,在加上一条大河围绕在不远的地方,所以感觉到凉快。因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夏季平均气温25度,云雾多,日照少,雨量丰富,湿度大。

云门山位于重庆市合川区云门街道,是一座周边陡峭、山顶平坦的桌状山脉,远望犹如列车横卧。云门山属华蓥山余脉向西的延伸段,长约5千米。嘉陵江和渠江绕山而过,并在山底的渠河嘴汇流南下。云门山林木茂盛,也是夏天纳凉避暑的佳境。身临其间,漫步松林,野炊烧烤余味无穷,旅游观光、野营度假其乐无限,令人流连忘反。

6. 钓鱼城风景名胜区

合川钓鱼城,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嘉陵江南岸5公里处,占地2.5平方公里。

传说有一巨神于此钓嘉陵江中之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山由此得名。

钓鱼城峭壁千寻,古城门、城墙雄伟坚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面环绕,俨然兵家雄关,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1259年发生在潼川府路合州钓鱼城长达36年的“钓鱼城保卫战”,不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生死决战。

更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之战,创下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钓鱼城因此被誉为“上帝折鞭处”。

7. 钓鱼城景区介绍

重庆市合川区的钓鱼城是宋蒙(元)战争时期的古战场遗址,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改写世界历史进程的奇迹之城”。

钓鱼城位于合川城区东北约5公里处的钓鱼山上,最高处海拔391米,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山顶东西部地势倾斜,台地层叠,西南、西北角和中部山地隆起,形成薄刀岭、马鞍山、中岩等平顶山峦。整个山顶东西长1596米,南北宽1960米,山下沟壑纵横、小堡环拱,东面有脑顶坪、梭子岭、孙家湾、簸箕岩、放牛坪、喊天堡、石子山;西南有艾家湾、小白塔;北面有朱家沟、白鹤庵、鹞子岩;南面有嘉陵江畔的黑水函、卷耳子渡口。

钓鱼城上扼嘉陵江、渠江流经要道,下控涪江、嘉陵江汇入长江要津,处于钳形江流、三面临江的险要地势之中。

“钓鱼城”之名从何而来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蒙古发动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的进攻,为保护四川、保卫重庆,南宋四川制置副使彭大雅修筑重庆城时,于嘉熙四年(1240年)派太尉甘闰于合州钓鱼山筑寨,作为合州官民临时避蒙古兵峰之所。淳祐三年(公元1243年)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王,采纳播州人冉琎、冉璞建议,在钓鱼山筑城,并迁合州及石照县治所于其上,作为重庆屏障,以抗蒙古军队的侵犯。钓鱼城始成,其名也始于此。

“钓鱼城之战”的大幕由谁揭开淳祐十一年(1251年),蒙哥登大汗位第二年,蒙军休止十余年的侵宋战事再次打响,“钓鱼城之战”大幕揭开。宝祐二年(1254年),蒙古军侵合州,被合州守将王坚击退,七月,宋王朝任命王坚为兴元都统制兼知合州。王坚知合州后,调集州辖石照、铜梁、巴川、汉初、赤水5县17万军民再增筑钓鱼城,且屯兵积粮,作长期抗战谋划;宝祐四年(1256年 ),王坚凭钓鱼城之险势,击退来犯的蒙古兀良合台舟师于嘉陵江上;宝祐六年(1258年)十二月,川西北府州惧陷,蒙哥遣降人晋国宝赴钓鱼城招降王坚,王坚执杀晋国宝于钓鱼城内阅武场。

开庆元年(1259年)正月,蒙古军屯兵距合州百里的武胜山,命宋降将杨大渊率兵突袭合州,初三日,蒙古军攻钓鱼城,初七日攻破一字城,初九日强攻镇西门,受挫退去;五月,王坚率领健卒,频频夜袭蒙古军营,是蒙古军夜不安枕,人人自危,军心涣散。六月初,蒙古元帅汪德臣,夜袭钓鱼城外马军寨,杀寨主与守城者,钓鱼城内军民已飞石回击作答,钓鱼城之战愈演愈烈。

蒙哥大汗怒极,亲命人筑台于脑顶坪上,以窥钓鱼城内情景。七月二十一日,蒙哥亲临脑顶坪台下指挥了望。钓鱼城主将王坚下令炮击台楼,蒙哥受重伤,撤还石子山,二十二日,

蒙哥伤痛迸发留下遗言“日后攻下钓鱼城,当尽屠城中之民。”二十三日,蒙哥大汗死于合州城下。

蒙哥战死钓鱼城 宋廷修筑钓鱼城蒙哥死后,忽必烈从鄂州撤军回草原争夺汗位,西征蒙古各军也纷纷撤归。此时的形势是合州之围解除,又为南宋政权之复苏带来希望,也解除了被蒙古大军奴役的欧亚人民,从而坚定了打败蒙军的斗志和信心。

但南宋权臣误国,忌贤妒能,从钓鱼城调走王坚,解除其兵权,调派庸碌无能的马千守合州。蒙古驻守青居的南征都元帅钦察,乘机再向钓鱼城进逼。忽必烈继汗位,用南宋降将原泸州安抚使刘振的策谋,以主力军攻荆襄,从长江中流突破南宋防线,在四川境内屯田、积粮、筑寨、扩军以围宋军,钓鱼城成了被蒙古重兵困围的孤岛。

景定四年(1263年)十月,宋廷命原钓鱼城统制张钰接替马千,担任主帅,并三次修筑钓鱼城,规模宏大,建成沿城一圈与直贯嘉陵江的高二三丈不等的石砌城墙16华里许。沿城墙置八道城门,分别名:始关、小东、新东、青华、出奇、奇胜、镇西、护国门。在奇胜门左侧100米处,修有水洞门,是作钓鱼城排水之用,门外悬崖无路可通。城南小东门处与城北出奇门处,各由山上延筑一道城墙直接进入嘉陵江中,名"一字城",当地人称“横墙城”,一字城江边修有码头,又称皇堤。在城北出奇门左上侧一高地修筑指挥台,旧名插旗山,台前是练兵用的较场。较场东北面修建的是皇城,据传是为逃亡中的宋室所筑的。皇城东南面为军民住宅和小巷。在护国寺和奇胜门内还修有水池,称大小天池,另外凿井92眼,供山上军民食用水需要。

“钓鱼城之战”平息标志——王立举城降元咸淳元年(1265年),张钰率军击败蒙古元帅按东侵犯钓鱼城劲旅;咸淳三年(1267年)四月,张钰在嘉陵江中填石沉船结为水城,于款龙溪大败蒙古之帅赛典赤进攻钓鱼城的数万水军;咸淳六年(1270年),蒙古军总帅汪为正于嘉陵江边立武胜军,并在嘉陵江与渠江汇合处,昼夜监视钓鱼城;咸淳八年(1272年),蒙古东川统军合刺,于渠江之北的云门山嘉陵江西岸虎头山立二寨,进一步扼制钓鱼城。

景炎元年(1276年)十二月,重庆元兵围解,张钰入重庆,张钰走后,钓鱼城以王立为主帅;景炎三年(1278年)春,重庆城被赵安出卖陷落,张钰率军巷战不支,出走涪州,途中被元军俘获。从而东川各路元军毕集钓鱼城,胁迫王立投降;祥兴二年(1279年)正月,李德辉率军数百人至钓鱼城下,王立举城降元。

钓鱼城遭毁 八道城门几乎荡然无存元大德二年(1298年),钓鱼城寺庙及房舍遭兵火毁灭。民国初期,川军二师军械处,曾置火药 造坊于山上。抗日战争年代,国民党中央军校特别训练班迁合川后,曾一度驻山上。钓鱼城经长期自然剥蚀及人为的破坏,至1949年合川解放时,原先八道城门的门楼及堞垤几乎荡然无存,从宋代至清末的碑刻,只二十余块可记读,其他多被湮没。

“文化大革命”期间,钓鱼城里残存的遗址、石刻、建筑等,再遭破坏。直至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钓鱼城始得重新开发。

从4A级旅游景区到“申遗” 钓鱼城一步步走向世界1961年,钓鱼城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10月,有全国史学专家参加的首届“钓鱼城历史学术讨论会”在合川召开;1982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缙云山风景区的组成部分;合川县政府于1985年决定成立了“钓鱼城管理处”,制定了恢复建设钓鱼城的总体规划;至1985年止,已修复古城墙1500余米,于原址新修了始关门,恢复了护国门和新东门城楼,重建了“护国名山”和“独钓中原”石坊,设置了“钓鱼城历史文物陈列馆”;2012年10月,钓鱼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5月,钓鱼城入选《“十二五”期间重要大遗址名单》;2013年10月,钓鱼城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如今,合川各单位部门正在积极筹备钓鱼城“申遗”工作,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迄今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战场遗址,钓鱼城吸引了众多海内外游人士上山游览,领略昔日英雄气概的同时,欣赏其雄奇险秀的大自然风光。

8. 钓鱼城的风景

钓鱼城坐落在重庆市合川城东5公里的钓鱼山上,其山突兀耸立,相对高度约300米。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传说有一巨神于此钓嘉陵江中之鱼,以解一方百姓饥馑,钓鱼山由此而得名。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南、北、西三面环水,地势十分险要。这里有山水之险,也有交通之便,经水路及陆上道,可通达四川各地钓鱼城是驰名中外的古战场,为抗击蒙古军入侵,历史上的宋朝人婴城固守,浴血奋战36年,并且击毙元朝宪宗皇帝-蒙哥汗,改写了蒙古人入侵欧洲被迫辙军的历史事件,这次战场上的辉煌胜利,迄今影响着中外的书写历史。钓鱼城古战场遗址至今保存完好。主要景观有城门、城墙、皇宫、武道衙门、步军营、水军码头等遗址,有钓鱼台、护国寺、悬佛寺、千佛石窟、皇洞、天泉洞、飞檐洞等名胜古迹,还有元、明、清三代遗留的大量诗赋辞章、浮雕碑刻。1982年,钓鱼城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9. 钓鱼城的景色描写

句子如下

1、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庆大足石刻及龙水湖温泉湖泊山岳风景区

2、世界自然遗产的重庆武隆天生三桥、芙蓉洞、芙蓉江大峡谷、仙女山景区

3、涞滩、中山、瓷器口重庆三大古镇之一游。涞滩古镇曾被评为中国十大中国最美村镇之一,里面还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中山古镇的古镇氛围、优美山水则更为出色;瓷器口古镇的最大看点在于它是中国大城市闹市中唯一保留完整的千年古镇

4、黑山谷、金刀峡、神龟峡等绮丽峡谷风光

5、游重庆四面山、金佛山、缙云山、仙女山这四座名山之一

6、到合川看世界最著名的战争遗址、被欧洲人称为“上帝折鞭处”的钓鱼城古战争遗址。

Hash:37dd0f89e3b905386075c7db476493f81638b6b7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