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东乡“昔归村”荣获《临沧市第二批乡村旅游品牌村》

日前,临沧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公布了临沧市第二批乡村旅游品牌村名单,10个村庄正式成为临沧市乡村旅游品牌村。

让我们来看看有哪些?

原文如下

美丽村庄、传统村落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让乡村“留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近年来,临沧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品牌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临沧处处是美景的优势,积极探索以绿水青山为形,乡愁乡韵为魂的产村融合、农旅融合、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努力提高乡村旅游整体活力,促进乡村旅游全面发展。为强化临沧乡村旅游品牌目的地培育和宣传推广,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2020年起临沧市开始了乡村旅游品牌村评选工作,首批乡村旅游品牌村评选于当年完成,20个各具特色的乡村成为临沧市首批乡村旅游品牌村。目前,临沧市已有30个乡村旅游品牌村。

先来了解一下今年入选的10个乡村旅游品牌村吧。

临翔区博尚镇勐准村

勐准村,被誉为五头神跳象脚鼓舞的地方,除了汉族外,这里还居住着傣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3%。2003年,勐准村被列为“云南省民族团结示范村”,2019被又评为“云南省级美丽村庄”。

依托以浓郁民族风情为主的人文优势和和自然景观优势,勐准村在特色民居、基础设施、景观打造、产业发展等方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来到勐准村,打卡腾龙万花谷,到万尚鲜品玫瑰花加工体验中心采摘玫瑰,亲手制作鲜花饼、泡上一壶玫瑰花茶,在幸福秋千园荡秋千,了解傣族文化,住在茶文化酒店或是特色民宿静静享受乡村时光……这些已经成了人们的必游项目。

临翔区邦东乡昔归村

昔归,坐落于澜沧江畔的一个宁静的小村庄,这里以种植茶叶为主,也因茶出名。全村有古茶园2600亩,树龄在100年以上、地径15CM以上的古茶树有8262株。

昔归不仅有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和茶文化资源,还有远古时代的新石器、近代的古镇、古驿道、渡口、造纸古作坊等遗址,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古茶之乡,邦东昔归茶团制作工艺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临沧市正在规划建设昔归普洱茶小镇,将把昔归自然村打造成健康生活目的地、生态康养胜地、三产融合发展的茶旅小镇。

来昔归,游百里长湖、赏茶园风光、观沧江云海、走茶马古道,在茶海里来一场养心之旅。

云县漫湾镇白莺山村

沿着澜沧江流域寻茶,云县的白莺山是必须要去的地方。

白莺山有着号称“世界茶园基因库”的白莺山古茶园,被誉为古茶园自然博物馆,保留有野生、半野生和栽培古茶树184万株,从山脚到半山腰,散生于村落及田间,形成了漫山遍野是古茶的景象。

传说白莺山古茶最早始种于唐代,唐宋时期,白莺山茶古道旁建有大河寺,因交通便利引来修行的僧众不断在这里云集,僧众们在讲经修行的同时也广种茶叶,为全国各地寺院专供佛茶,“千年佛茶之乡”就此诞生,云南最早的佛教茶文化也在这里得到发扬。

随着白莺山茶声名鹊起,藏在大山深处与古茶树和谐共生的山川溪流也吸引着更多人前来。为实现茶叶保护与开发双赢,白莺山村依托古茶园自然资源优势,打造了集文化体验、古茶树展示、休闲游憩等为一体的生态古茶小镇,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少数民族风情。

凤庆县凤山二道河自然村

二道河自然村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传统村落,村寨依山傍水,有秀美的高山草地自然景观,有小桥流水村庄,更有源远流长的制茶工艺。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村党组织立足资源优势,确定了休闲避暑、农事体验、亲近自然、乡野美食为主要特点的乡村旅游发展思路,把村民组织起来共同发展乡村旅游业,山旮旯里的苗族同胞开门迎来了山外人,端上了乡村旅游新饭碗,走出了一条推动乡村旅游促进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特色民宿、露营看星空、参加户外运动、品尝生态食品,感受苗乡的乡愁乡韵。

凤庆县洛党镇箐头村

洛党镇箐头村,2015年纳入第二批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结合万名干部回家规划家乡的行动,箐头村在石洞寺自然村规划修复了古驿道、打造农家乐、修复水磨、碾子、舂碓、石杵臼、石盐臼、旱磨等传统加工业用具,游客可在这儿体验不一样的乐趣。

以石洞寺古刹和古茶花为起点,箐头村沿原有便道,保护古树、保护古迹、保护性开发奇山异石群及溶洞,建设了特色旅游景观。

不仅如此,箐头村还打造了农业观光休闲园,游客可以观赏千亩茶海、走进茶花园和滇重楼等名贵中草药园,在江边垂钓生态冷水鱼,享受难得的田园时光。

永德县永康镇忙石寨

永德县永康镇坐落着一个以傣族为主的村寨——忙石寨,这里保留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手工造纸技艺。氛围浓厚的文化墙、颇具特色的文化广场、绿意葱茏的绿化……走进永德县永康镇忙石寨千户村,处处呈现美丽乡村的新貌。

忙石寨是个典型的乡村旅游示范村,村庄不仅环境优美,还有着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充足旅游产品和浓郁傣族风情。村内可体验傣族手工造纸技艺、田园观光采摘、垂钓,品尝傣家特色烤鱼、糯米酒、野生诃子酒、傣味农家小菜、农家小吃等美食,购买芒果、荔枝、坚果、百香果蜂蜜、生态鱼及各类农特产品,观傣族文化墙、傣族服饰制作、傣族民居风貌、农耕文化体验、水系景观、文化长廊

镇康县凤尾镇小落水村

小落水村是镇康县唯一的国家级传统村落,“阿数瑟”文化的示范传承村落,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独特的民居风貌和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村民以傈僳族彝族为主,有自己的打歌、射弩表演队,民族文化浓郁。

小落水村是典型的石板房村落,石材的使用是村子民居和整体风貌的最重要特征。当地人就地取材,采用石板屋顶、石墙、石铺庭院搭建起了一座座“一字型”、院落式的石板房,村内道路也用石头铺就。

小落水村还是镇康县知名的绿色生态村,全村有林地 1800 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0%,村里的小龙潭被群山环绕,幽深的山谷参天的树木遮住了灼热的日光,带来清凉和静谧。

村子的后面有一段茶马古道,这里曾经是马帮来往的地方,石头嵌入的道路凹凸不平,似是岁月刻下的痕迹。

耿马自治县孟定镇芒坑村

芒坑村是一个以傣族为主的村寨,村子人虽不多,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马鹿舞”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紧那罗舞”的传承基地。这里节庆文化众多,有二、三月份赶摆节、四月泼水节、七月关门节、十月开门节等。

这里也是美食的天下,你可以品尝到傣家的竹筒煮鱼、柠檬凉拌生鱼片,牛撒撇、生毛肚,火烧猪皮红生凉拌、包烧猪脑,柠檬凉拌竹虫、油煎蚂蚱,刺五加凉拌鸡肉、傣味冷冻鸡肉,豆食煮青菜、竹筒饭,鳝鱼稀饭等。

目前,芒坑正全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情人湖为中心,打造农商文旅融合一体化田园综合体,集旅游、观光、农产品线上和线下交易平台为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

沧源自治县勐董镇永和新村

美丽的西南边疆,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密林丛中鸟语花香,佤山青翠人民幸福,这里便是沧源自治县勐董镇永和新村。它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甩发舞和传统织锦的发祥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厚重。

如今的永和新村,利用千百年来佤族历史痕迹、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形成了集乡村风光体验、民风民俗体验、产业观光、自然景观游览、户外山地穿越、山地自行车骑行、登山步道锻炼等于一体的旅游度假体验。

走进永和新村,整洁宽敞的村道,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别具特色的佤族民居,黄墙红瓦,干净清爽。站在村头,凭栏远眺,美景尽收眼底,仿佛身处世外桃源,静享这岁月悠悠。

双江自治县沙河乡那京村

那京村地处群山腹地,这里青山连绵,绿林繁茂,被誉为“鲜花盛开和孔雀栖息”的村庄。村庄历史悠久,环境幽静,是傣族群众居住的村落。

来到那京村,游客可以乘坐旅游观光车,在村子里绕行,在村口的大榕树下,与村民闲聊,在农田里体验傣族人的农耕文化,穿上傣族服装在民族广场和当地人一起歌舞,泼水狂欢。

除了傣家风情和山水风光,那京村还是一个吃货的胜地,这里鱼塘连片,有大大小小农家乐十多个,还建成了双江第一个青少年野外训练基地。带上家人或者朋友,来这里聆听古老传说,吃山泉水养的生态鱼、放养的土鸡,还有农家自种的无公害蔬菜,经傣族厨师的巧手做出来的腌酸鱼、牛撒撇、杷哈菜炒鸡蛋,傣家手工自制醋拌米粉让人吃后恋恋不忘、意犹未尽。

你还记得临沧市第一批乡村旅游品牌村有哪些吗?

临翔区南美乡南美村南楞田自然村

临翔区凤翔街道中山村大银铺自然村

临翔区博尚镇碗窑村碗窑自然村

云县幸福镇幸福村

云县漫湾镇昔宜村大村自然村

凤庆县凤山镇安石村

凤庆县诗礼乡古墨村新河自然村

凤庆县鲁史镇鲁史村四方街自然村

凤庆县小湾镇锦秀村茶王自然村

永德县大雪山乡勐旨村忙蚌自然村

镇康县南伞镇红岩村刺树丫口自然村

耿马自治县孟定镇遮哈村芒团自然村

耿马自治县孟定镇班幸村大湾塘自然村

沧源自治县勐角民族乡翁丁村

沧源自治县班洪乡班洪村下班坝自然村

沧源自治县勐省镇芒阳村

沧源自治县勐董镇永和社区国门新村

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冰岛村冰岛自然村

双江自治县沙河乡允俸村景亢自然村

双江自治县勐勐镇大荒田村忙而自然村

乡村旅游品牌村的评选在发挥乡村旅游示范带头作用,推进临沧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将助推临沧乡村振兴。

来源:开屏新闻

编辑:杨 晨

审核:段存竹

免责声明:所有作品的著作权均归原

作者享有,如涉及侵犯版权等问题,

请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

之内删除。

Hash:fbd2c7c3289bdcf5e3e7cfe12681f1e209e7112d

声明:此文由 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