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昆山镇境内的这座遗址,你了解吗

文物保护,指的是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留物采取的一系列防止其受到损害的措施,这个过程叫做文物保护。保护历史文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与使命。小编今天带您了解一下这座遗址文物的历史。

在2007年至2011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在小昆山镇陆家埭村与石湖荡镇交界处有一座铁路引桥以及雕堡,2013年6月8日公布为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斜塘沪杭铁路戊申年引桥遗址”。它地处小昆山镇陆家埭村沪杭铁路斜塘桥东堍北侧,现存铁路引桥。桥墩上有“光绪戊申年建”等字样,此桥为史量才在江苏铁路公司时监督建造,同时也是清末苏浙绅商拒借英款、自办铁路的爱国“保路运动”的历史见证。其附近有抗日战争日伪军营房、碉楼互相联通。清水作,碉楼三层,位于营房东北角,碉堡位于营房西南角。营房西北角内凹。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在中国军队的英勇抗击下,日军的进展非常困难。日军统帅部急于在上海方面取得预期战果,于10月20日,决定从华北抽调第6第114师团和即将派往中国东北的第18师团约3万人编成第10军,妄图在杭州北岸金山卫登陆,以策应在上海的进攻。11月5日凌晨,日军第10军趁迷漫大雾,在杭州湾北岩江浙交界的全公亭、金山卫、曹泾镇等多处同时登陆。11月8日,松江失守,沪杭铁路切断,淞沪地区的中国军队陷于腹背受敌。

日军登陆后,即按预定计划,一部向东北直驱上海,其主力向沪杭铁路推进,妄图占领铁路线的重要城市松江、嘉兴。然后,从松江向青浦、昆山地区推进,从南面对上海进行迂回;占领嘉兴,以图控制住杭州湾至太湖南岸的战略要地,切断中国守军的退路。当日军妄图分兵侵犯平湖时,连夜赶到平湖独山、虎啸桥、广陈镇一线布防的第79师,在师长陈安宝率领下打退了日军一次次进攻将士们越战越勇,坚守该线阵地达10天之久。

据《小昆山镇志》记载:11月11日,驻松日军100余人,驱两艘机船从斜塘河至汤村登陆,沿横山塘(走马塘)抵小昆山山后附近,用迫击炮、重机枪向留守小昆山顶的国民党军队猛烈轰射,国民党军队予以坚决还击。战斗历时2小时,日军伤亡多人,狼狈逃去,临行时烧毁民房多间,有5名平民遇难。

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日军从杭州湾登陆占领松江,为加强军事占领,在沪杭铁路34号桥头海端线路南侧修建碉堡工事群,其他几处分布在石湖荡镇、新浜镇内,见证了日军侵华罪行。

供稿单位图/文:文化活动中心

编辑:松江区融媒体中心小昆山镇分中心

Hash:f879c6bba49fad5f214331cc11c46a840504eee4

声明:此文由 美丽小昆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