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国的广大农村,除了发展旅游业,还有哪些路可以走的?

1、特色农业产业

国家一直在鼓励发展特色农业比如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市场竞争力小,但市场需求大,利润高。不过在对特色农业项目进行选择时,要注意其是否具有强大的商品化能力。

另外要注意,多数类型的特色农产品不像大宗农产品一样,人人皆知,人人皆需。多数类型的特色农产品市场认知都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在市场推广这一块,你得做好商品包装,稳定积累消费者。

2、农业生产性服务产业

现在都在往农业规模化发展,在农业生产环节中,必然涉及到一系列的服务,如土地流转、田间管理代理、农资供应、技术推广、农机作业、疫病防治、金融保险、产品分级、储存和运销等。

3、农村生活性服务产业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观念的转变,也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农村的养老托幼产业、物品维修产业、批发零售业、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生活性服务业都是可以作为备选创业项目的。

4、乡村传统特色产业

这一块可以分局地方特色细分为很多个方向,比如竹编蜡染、剪纸、木雕、石刻、银饰、民族服饰等传统的手工业,卤制品、酱制品、豆制品以及腊肉腊肠、火腿等传统的食品加工业,既传承了文化,又具备独特的产业价值。

5、从事养殖行业

在一些城市周围会有一些农民,从事养殖行业,甚至会出现有一些农家乐,其实现在从事这个养殖行业的前景还是可以的。毕竟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喜欢去农家乐吃一些果园鸡。尤其是在一些节假日的时候,这些农庄会出现一种人流饱满的现象,主要是现在的果园鸡都是经过绿色无污染的养殖,现场抓鸡让人吃得更放心。

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除了发展旅游业,其实还可以发展农业,或者是畜牧业中,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水果都是可以的。

特色保护类村庄为什么适合发展旅游业 发展旅游业

由于地形的不同,就产生了一些富有特色的乡村小镇,这里的景色与物产有别于其它地区。

但是由于地形的特殊性,并不适合大规模开发,为了因地制宜地解决当地人的就业生活。就适合发展特色类型的保护村的旅游业。这是一举多得的发展之路。

发展特色保护类村庄乡村旅游业,必须在充分认识不同乡村不同特色的基础上,在大力保留和提升原有旅游资源、旅游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富有创意的设计开发,让特色乡村旅游真正成为一个游客喜闻乐见桃源之乡。

乡村旅游大部分是以农民农村资源为依托,因此要切忌盲目,充分做好规划,协调各方利益,最终实现共赢。

发展旅游业的自然条件

(一)旅游的资源

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及合理搭配,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前提。结合原有的优势资源,再加上适度开发新项目,就会不断提级旅游资源,使旅游业走向持续发展之路。

(二)旅游交通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的命脉;旅游交通促进了旅游路线,旅游点、旅游网的形成和发展。畅通的旅游交通,即方便了游人,更为旅游业创造了巨额收入。

(三)旅游服务设施

完备的旅游服务设施,为游人提供了周到的服务,使旅游更舒适、方便、安全。同时,通过提供设施服务,旅游业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显示了旅游业的接待能力和发展水平。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均以良好的宾馆、饭店和购物设施赢得了恒久的美誉。

(四)旅游环境

旅游接待地本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周边地理、经济、文化、客源环境在旅游业展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具有优势资源打造景观亮点,吸引人群旅游观光。

特色保护类村庄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发展中,要切实保护村庄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全面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

规划部署:

第一:采取多项措施保护当地的传统建筑,保护村庄的格局和风貌以及自然景观

第二:优化村庄的整体布局和空间;

第三:尊重原住民的生活习惯,改善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卫生环境;

第四:在保护的基础上,利用村庄的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及其他的特色产业。逐步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融合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

关于利用地方特色发展旅游业的例子 发展旅游业

黑龙江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阶段及问题
发展阶段
根据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过程
,
舒伯阳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
:
早期萌芽阶段
,
属自发式
,
旅游
主题不明确
,
仅作为休闲调剂
,
投资与经营主体是个人或小群体
,
市场供求关系模糊
,
以个人需求
为导向
;
初级经营阶段
,
仍属自发式
,
有一定的旅游主题和活动安排
,
中小旅行社也主动参与经营
,
市场以短期赢利为目的
,
并以产品为导向
;
成熟的经营阶段
,
属开发式
,
有明确的主题和系列活动
策划
,
投资与经营主体为大型a686964616fe78988e69d
(
旅游
)
企业集团
,
市场以长期投资收益为目的
,
以项目投资为导向。
据此判断
,
目前我国旅游观光农业已发展到成熟的经营阶段。
龙江的旅游观光农业起步较晚。近几年
,
哈尔滨等大中型中心城市郊区出现了“现代农
业示范基地”、“绿色农业实践基地”、“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形式的旅游观光农业项目
,
此外
,
还有部分个人或集体参与投资经营的“风情园”、
农家乐”等项目
,
但是从其投资与经营
主体、
开发规模、
功能等方面分析
,
并以舒伯阳的旅游观光农业三阶段论来判断
,
黑龙江的旅游观
光农业正处于从初级经营向成熟经营过渡的阶段。
目前
,
黑龙江很多地区投入运营、在建或者拟建的旅游观光农业项目较多
,
按其内容不同
,

分为
5
种类型
:
综合农科知识类
:
如黑龙江北方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
哈尔滨的
“绿山川
生态园、
龙山现代高效农业科技成果展览园等
;
瓜果品尝类
:
密山市绿色观光农业走廊等
;
民俗生态类
:
大庆胜利民族风情园等
;
花卉养植类
:
鸡西润丰绿色园区等
;
种养殖产业类
:
如大庆国家级现
代化农业示范基地、
牡丹江大湾农业科技园区等。
其中
,60%
以上的旅游观光农业项目都是属于综
合类型
,
即集农业、科普、观光、餐饮、经贸等于一体
,
进行农、
林、果、
牧、
渔等立体综合开发。
存在问题
从目前黑龙江旅游观光农业项目的现状来看
,
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
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
初步的基础
,
但是并没有摆脱目前旅游观光农业普遍存在的规模小、品牌不突出、配套设施不齐
全、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
尤其以下列三大问题较为突出
:
规模较小
,
而且地域分布不平衡。
根据国外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经验
,
当旅游观光农业区半径
大于
29.5
公里的区域
(
面积
)

,
才能发挥最佳经济效益
,
而黑龙江的项目绝大多数小于这个数字
,
因此项目主要集中于经济较繁荣、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附近
,
尤其以哈尔滨和大庆一线较

,
资源相对丰富的中部
北部地区较少。
随着其它地区经济的崛起和山区脱贫
,
其发展潜力不
容忽视。
目前黑龙江的旅游观光农业景点大部分是由地方政府或非旅游企业投资兴建和管理。
政府缺
乏对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和指导
,
很多项目又缺少周密的市场论证和发展规划
,
造成投
资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
,
使一些地方旅游观光农业项目的主题开发重复、
雷同或近似
,
景区缺
少总体布局规划
,
往往同一景区中各个旅游景点不相协调。这给今后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埋下了隐

,
同时
,
造成后期农业旅游经营和管理的困难
,
更难以进行深度开发。
项目的市场定位、建设主题定位不够准确
,
缺少鲜明的北方农业特色和传统的文化基础。许
多项目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
评估审查
,
投资者按照自己的理解或单纯模仿别人的模式
,
并没有
将种、养品种的新、奇、特和传统文化底蕴做实、做强、做大
,
是造成市场范围狭小、客源不足
的直接原因。此外
,
有的地方没把旅游观光农业看作是建立在农业经营基础上的农业与旅游业的
有机结合
,
单纯依靠旅游或门票的收入来维持园区的发展
,
而客源的组织又以当地散客和学生为

,
与旅游组织联系不紧密
,
许多参观学习都是免费接待
,
因此
,
很多的旅游项目入不敷出、
举步维
艰。
黑龙江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
旅游观光农业项目发展的基本思路
黑龙江旅游观光农业的发展
,
应以超前的眼光
,
改革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来进行整体规
划和宏观调控
;
应从发展大旅游的角度来实现黑龙江特色鲜明、
种类丰富的旅游资源的整合
,
实现
旅游观光农业产业链的拉伸
;
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
,
坚持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兼
顾的原则
,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提高综合效益
;
应以农业为核心
,
以生产为本
,
走特色品牌、
精品项
目之路
;
应以科技进步为动力
,
以人力资源建设为保障
,
稳健地发展黑龙江的旅游观光农业
,
既为
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黑龙江的支柱产业做出贡献
,
也为黑龙江省的农业现代化起到长足的推进、示
(window.cproArray = window.cproArray || []).push({ id: u2280119 });
范作用。
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的项目模式
根据黑龙江省农业结构的特点和区域优势资源
,
并借鉴国内外观光农业的发展经验
,
其旅游
观光农业项目的发展主要可采用以下几种模式
:
农业主题公园
农业主题公园是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
,
以大农业或农业的某一领域为题材
,

农业生产场所、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
,
以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建
设项目。
在功能上
,
可建立粮油、
果品
花卉等专业性农业公园
;
在利用方式上
,
可将作物的观赏、
采摘、制品及其有关的文艺活动、节庆活动等融为一体
,
提高其经营效益
,
丰富游览乐趣。
农业生产基地
有先进生产水平的、
有较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
,
本身隐含着较高的观
光游览价值
,
广阔的田野、
大群的牲畜、
食品的生产流程等
,
都是看点。
例如密山的绿色观光农业
走廊就是属于这种类型
,50
万亩的“走廊”上
,
建有白瓜生产基地、西红柿示范区、绿色水稻
范区、
果园示范区等。
这种项目的旅游服从于生产、
服务于生活
,
利用现有的生产项目开展旅游
,
并利用旅游客流对企业的形象、产品、理念等进行宣传推广
,
相得益彰。
农业科技示范区
农业科技示范区是一个集科研、开发、创新、示范四个方面主体功能于一
体的农业综合大学科。
在示范区自身的科研、
生产设施的基础上
,
开发旅游观光农业项目
,
并把农
业科技普及工作溶汇到游览中去
,
是现阶段旅游观光农业项目的主要模式之一。例如哈尔滨农业
高新技术园区
,
不仅担负着
“设施绿色蔬菜生产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
等科研任务
,
还被哈尔滨市
委宣传部和市教委联合确定为“哈尔滨市青少年绿色农业实践基地”。

发展旅游业自由行旅游攻略

  • 对于我国的广大农村,除了发展旅游业,还有哪些路可以走的?

    不过在对特色农业项目进行选择时,要注意其是否具有强大的商品化能力。多数类型的特色农产品市场认知都有一定的局限。农村的养老托幼产业、物品维修产业、批发零售业、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等生活性服务业都是可以作为备选创业项目的。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除了发展旅游业,其实还可以发展农业,或者是畜牧业中,一些比较有特色的水果都是可以的。


    2023-03-11
    1649 60
  • 特色保护类村庄为什么适合发展旅游业

    就适合发展特色类型的保护村的旅游业。发展特色保护类村庄乡村旅游业,必须在充分认识不同乡村不同特色的基础上,在大力保留和提升原有旅游资源、旅游元素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富有创意的设计开发,让特色乡村旅游真正成为一个游客喜闻乐见桃源之乡。特色保护类村庄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逐步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融合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


    2023-03-11
    350 83
  • 关于利用地方特色发展旅游业的例子

    据此判断,目前我国旅游观光农业已发展到成熟的经营阶段。目前黑龙江的旅游观光农业景点大部分是由地方政府或非旅游企业投资兴建和管理。这种项目的旅游服从于生产、服务于生活,利用现有的生产项目开展旅游,并利用旅游客流对企业的形象、产品、理念等进行宣传推广,相得益彰。


    2023-02-25
    1218 5
  • 就保护文化与发展旅游业的关系 谈谈看法

    文物被破坏后,必然降低文物所在旅游点的吸引力,影响其经济效益。这样,大批文物就可得到抢救和保护。3.任意改造文物,造成文物被破坏的悲剧。车、船等交通工具排出大量的废气,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空气。旅游基础设施中排出的废水、废渣以及船舶泄出的油污等严重污染了旅游区的水源。3搞好文物保护、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 保护文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文物,发挥其作用,实现其价值。


    2023-01-28
    1853 40
  • 河池市近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吸引了众多外地

    河池市应多加鼓励和调动各类资本在该市投资发展的积极性,拓展旅游新市场,为现有旅游产业提供政策及资金支持,推动全市旅游业加速跨越发展。河池市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应以文化旅游为市场导向,积极推广红色旅游、民族文化节庆等活动,并且坚持绿色发展,促进河池市旅游生态文明建设。河池市作为广西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绝佳的地理优势,是发展旅游业的宝藏之地。


    2023-01-24
    1644 33
  • 旅游景点如何提高文化「如何发挥这些特色文化发展旅游业」

    旅游景点如何提高文化「如何发挥这些特色文化发展旅游业」 景区如何做提升?景区提升的方法有哪些?如何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


    2022-12-30
    881 60
  • 贵州旅游发展数据 目前贵州发展旅游业发展数据

    贵州旅游发展数据 目前贵州发展旅游业发展数据 1. 目前贵州发展旅游业发展数据2. 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3. 贵州旅游经济报告


    2022-12-13
    957 30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