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古村旅游景点 邹城古村落

导读:邹城古村旅游景点 邹城古村落 1. 邹城古村落 2. 邹城上古村 3. 邹城古村落上九山 4. 邹城古村落名单 5. 邹城古村落有哪几个村 6. 邹城古村落分布 7. 邹城古村落景点大全 8. 邹城古遗址 9. 邹平古村落 10. 邹城民俗村

1. 邹城古村落

没有370884开头的身份证。有370883开头的身份证,是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

邹城市,山东省辖县级市,由济宁市代管。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行政区域面积1616平方千米,辖3个街道、13个镇,市人民政府驻千泉街道平阳东路2699号。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邹城市常住人口为1166559人。

邹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古县,是邹鲁文化的发祥地和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故里。

主要旅游景区有孟庙、孟府、孟林、峄山风景区、明鲁王陵、上九山古村、凤凰山风景区、铁山公园、护驾山植物园、五宝庵山等。

邹城市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特产核桃、樱桃、食用菌等。形成了以煤炭、电力、机械制造、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有邹城经济开发区、邹城工业园区2个省级开发区。

2020年,邹城市地区生产总值824.12亿元。

2. 邹城上古村

诌不是姓氏。邹才是姓氏。

邹,是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邹城市(原邹县)东南。据《拾遗》所载,黄帝在打败蚩尤以后迁其民至邹屠,根据地名命名为邹屠氏。以国家的名称作为自己的姓氏。上古时有邾娄国为狭所建,战国时鲁穆公改邾娄国为邹国。后来邹国被楚国所灭后有邹氏,亦为山东邹氏。邹氏早期主要在其发源地即今山东境内发展繁衍,至秦汉时期,他们中的有一支迁至范阳,发展成为望族。西汉以后,范阳邹氏逐渐南迁至河南邹坊,成为较强的一支。

3. 邹城古村落上九山

1.上九山景区 AAAA

上九山景区

  上九山村位于山东省邹城市石墙镇西南,始建于北宋初年,因村庄周围有大小山头九座,整个村庄分布在九座山头的西北方,西北在伏羲文化中为上位,故取名上九山。上九山村是国家级传统村落、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最美原生态古村落、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国家AAA级景……

2.竹泉村旅游度假区 AAAA

竹泉村旅游度假区

  竹泉村旅游度假区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铜井镇,景区以竹泉古村为依托,是一处以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为核心,集观光、休闲、住宿、餐饮、会议、度假、娱乐、拓展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区。在这里您可以欣赏到竹林、泉水、古村落的美景;您可以入住星级装修标准的生态民……

3.井塘古村建筑群 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井塘古村建筑群

  井塘古村建筑群位于青州市王府街道,年代为明、清。2015年6月23日,井塘古村建筑群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秧歌古村景区 AAA

秧歌古村景区

  鼓子秧歌——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起源位于孙集镇袁窦村、杨庙一带。坐落其中的秧歌古村,把鼓子秧歌从起源、发展,到兴盛的不同阶段,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带你领略厚重的秧歌文化,体验伞的大气、鼓的浑厚、棒的灵巧、花的优美、丑的诙谐。在秧歌古村,游客能看到诸如……

5.西纸坊·黄河古村 AAA

西纸坊·黄河古村

  西纸坊·黄河古村度假区,位于国家级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里则街道西纸坊村,距滨州市区约10公里。以田园、湿地为基础,集特色高台民宿和柴烧古窑,展现浓郁的鲁北乡村魅力和黄河古渡风情;还有传统工坊、亲子乐园、花田及黄河绿道,是一处碧水环绕又深具黄河文化底蕴的旅游度假宝……

6.招远徐家古村落文化旅游景区 AA

招远徐 古村落文化旅游景区

  徐家村位于烟台招远市张星镇,村域面积2平方公里,占地120亩,户籍人口582人,常住人口465人,以汉族为主。徐家村是目前胶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各类型历史建筑最为齐全的古村落之一。全部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50%。村中东西胡同均与南北胡同相交,街……

7.孟格庄古村落文化旅游景区 AA

孟格庄古村落文化旅游景区

  孟格庄村位于烟台招远市辛庄镇,村域面积3平方公里,占地543亩,户籍人口655人,常住人口605人,以汉族为主。村产值较高的产业为养殖和种植。村落于元代由孟氏所建,明洪武年间刘姓迁入。全部传统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30%,主要为大书铺和二书铺清末民初时期修建的……

8.高家庄子古村落 AA

高家庄子古村落

  高家庄子古村落文化旅游景区是由高家庄子村委投资1500万元开发建设, 于2013年8月正式对外开放。自开业以来,共接待游客2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00万元。景区位于招远市辛庄镇,行政归属于招远市旅游局。高家庄子古村落文化旅游景区是以品读历史、传承文化、民……

9.前城古村 AA

前城古村

  前城传统村落是2015年5月份入围的临沂市13个省级传统村落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和社会价值。2015年7月,桃墟镇专门邀请了山东鲁建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传统村落进行了保护性规划设计。前城传统村落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古村落建设为载体,与被当……

10.中坡地古村落城堡

中坡地古村落城堡

  古韵悠悠的中坡地古村落城堡地处淄川区东南部丘陵地带的中坡地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西河镇东北2.5公里处,史载:该地初以地势低洼名孤坪洲,明初成村,官府将其改称朴地,同时依地形称坡地,清末与东西邻村同被定名为“坡地”,因位居其中,故称“中坡地村”。该村有现存……

4. 邹城古村落名单

没有,但是可以去汽车北站坐邹城的城际公交602,到邹城汽车站,然后再坐去上九山古村落的公交车,经过一个多小时吧,就到上九山。上九山古村落很漂亮,石头房子,石头铺的路,宁静,祥和,来到这里像来到了世外桃源,让人流连忘返,陶醉在此,乐不思蜀

5. 邹城古村落有哪几个村

越峰山风景区,位于邹城市城前镇西南,整个山体呈Y 字形,主峰海拔473米,处于济宁-枣庄-临沂三市交界之处,故有一脚踏三市之称,从主峰顶顺山脊向东,向北划线,所属的东北部分,则属于济宁邹城市,山脊向南划界,西侧则属于枣庄市山亭区,东侧则属于临沂市平邑县,景区共分为南北区域,南有越峰民俗古村落,北有灵泉古寺等。

这里一年四季都是景色优美,空气清新。值得一游!

6. 邹城古村落分布

上九山古村落位于山东省邹城市西南二十公里处,该村距今已1100多年的历史,为国内罕见的石头村落。

7. 邹城古村落景点大全

邹城市共有十三个镇,三个街道,共有892个村居,邹城市是儒家亚圣思想家孟子的故乡,文化底蕴厚重,矿产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美,境内有济宁第一高峰凤凰山,岱南奇秀峄山,森林覆盖率高的十八盘山,更有孟母三迁祠,孟庙,孟府,孟林等名胜古迹。

8. 邹城古遗址

伏羲即太昊,是中国上古时代的帝王,“三皇五帝”中“三皇”之首,“三皇”即伏羲、女娲和和神农(一说太昊伏羲氏、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

伏羲风姓,相传人类由他和女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的, 其出生于古泗河之滨的承匡(承匡山即凤凰山古称。今两城乡驻地西有匡城已没于湖)。《帝王世记》有这样的记载:“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 古谓生于鲁中南,今考生于泗水县华村水库及华胥山和贺庄水库一带。“有巢氏构木为巢、燧人氏钻木取火,伏曦氏驯养百兽,神农氏尝百草、播五谷。”早在6500年前,伏羲创制八卦、制造渔网、圈养禽畜、设立庖厨、发明书契、发明琴瑟、制定历法……,开创了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特别是伏羲“定姓氏、制嫁娶”,使华夏姓氏自此起源。《通鉴外传》记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制嫁娶。”伏羲的“婚姻制度改革”使我们的先人以固定配偶结束了母系社会群居局面,可谓创人伦之始。因为伏羲氏以龙为图腾,华夏子孙因此自称为“龙的传人”。伏羲因其巨大贡献被历代尊奉为“人之始祖”,我国很多地方都建有供奉和祭祀伏羲的庙宇。著名的除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伏羲庙和太昊陵外,还有山东省济宁市邹城郭里镇庙东村羲皇庙(俗称人祖庙、爷娘庙),甘肃省天水市北道区渭南乡三阳川卦台山伏羲庙,甘肃省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庙伏羲像,台北市甘谷街“中华文化始祖太昊伏羲圣帝八卦祖师纪念庙”等。其中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当属微山湖畔的这所伏羲庙。汉时便有记载。《魏书·地形志》记有“高平,二汉属山阳……有千秋城、齐城、高平山、承雀山、伏羲庙。”可见当时伏羲庙就已经作为名胜了。魏晋间医学家皇莆谧《帝王世纪》载:“(伏羲)葬南郡;或曰冢在山阳高平。” 高平即今济宁微山两城一带。微山伏羲庙北依凤凰山,南抱微山湖,始建时间不祥,唐时重修,仅以现存北宋熙宁七年(一说为金明昌四年)重修的伏羲殿而言,也比今天号称羲皇故里的甘肃天水的伏羲庙建筑群(建于明正德十六年)和称羲皇故都的河南淮阳的伏羲庙建筑群(建于明英宗正统十三年)早上几个朝代。据传原微山伏羲庙,前有三圣阁,后有女娲殿,另有蓍草园、渡善桥、钟楼、鼓楼庙门等一组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3000多平方米。鼎盛之时,晨钟暮鼓声声,香火终日绕饶,众多的达官显贵和骚人墨客,不辞辛苦,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或游览观光,或谒祖朝圣。而今因战乱和人为破坏,现仅存面阔五间15.4米、进深三间9.2、高8米的伏羲殿(附图),殿内有元中统二年重修伏羲圣祖庙碑、明万历四十一年重修伏羲庙碑等历代碑刻。1993年和1995年,微山县有关部门曾对其大殿进行维修,2006年9月21日加固维修伏羲庙大殿,更换损坏的瓦件、木件和吻兽件. 据说每年的农历三月三,这里都有祭祀伏羲的古会。孔孟之乡济宁人文积淀深厚,微山伏羲庙传续着绵延数千年的始祖文化,面对天水或者淮阳那边红红火火的祭祀活动,我们期待微山湖畔的这个遗址能够引起人们更多的重视,吸引更多的海内外华人来这里寻根访祖。

9. 邹平古村落

山后寨

汉代已有人在此定居。曾名兴隆镇。后因村处危山之阴,得名山后寨,简称寨子。清代设镇,名危山镇。另据李、张二姓《族》载:汉代,现村西南有一村庄名兴隆镇,罗、吴等姓居此。明洪武元年(1368年),张、彭、高、李等姓先后由冀州枣强、山西洪洞迁居于此,兴隆镇住户也往此集中,因此村在危山之北,乃将兴隆镇改为山后寨。

宋李福

原名李合庄。明洪武二年(1369年),宋姓由枣强迁居城南华家庄。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又迁居该村。李姓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迁居巡检庄。明崇祯年间(1628~1 644年)又迁居该村。二姓合议:改村名为宋李福庄。

丁李福

明代,丁姓从济阳县丁家窝村迁来建村。取名丁李福庄。

鸡山张家

据《张氏族谱》载:“本村原名宋家庄。明初,因水灾,张氏祖先由直隶枣强迁往山东济南府章丘县城西南45公里鸡鸣山东北角下宋家庄。”当时宋姓已无人,因紧靠鸡鸣山,故名鸡山张家庄。

梅 家

原名东宋村。明初,梅姓从枣强迁来,改名梅家庄。

睦 里

明初,只有几家居民,尚不成村。后来靖姓从今相公庄靖家庄迁来,李姓从枣强迁来,两姓很和睦,遂取村名为睦里庄。

黄土崖

明初,傅姓从枣强迁来,在一褐黄色土崖下建村,故名黄土崖。

黄 家

明初,黄姓由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湖广院

据《李氏族谱》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李姓从枣强迁来,取名杏园村。因村庄不发,又迁到湖边(湖已湮没)建村,(新村址)地名‘湖亩滩’,故定村名湖广院。

大柳树

明代,马姓从枣强迁来,在大柳树旁建村,故名大柳树。

蒋 家

明初,蒋姓从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杜 家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杜姓从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陈 家

明初,陈姓从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陈姓无后,村名沿用至今。

蔡 家

明初,蔡姓由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菜 园

此处原为平陵城的菜园,故名。

宋 上

明洪武二年(1369年),宋姓由枣强迁来,在危山脚下建村,名宋上庄。

甄 上

原名小尚庄。明洪武二年(1369年),甄、张二姓迁来,后甄姓成为大族,改名甄上庄。

小 辛

据村南石碑记载:“该村原名鲍刘庄。”元末,天下大乱,居民死亡殆尽。明初,重建新村,故名小新庄。后简化为小辛庄。

小 冶

据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碑载:“该村原称陶冶。”因汉代曾在此冶铁得名。明初,蔡、李等姓由枣强迁来定居,为与埠村镇之大冶东西对称,改名小冶至今。

南 罗

明末,村名张罗店,村民多数会掌面箩手艺。传说:该村原址在村西北200米处,再向西北有一座三官庙,庙产丰富,僧徒恃富而骄,横行不法。村民为避免僧徒骚扰侵害,南迁至现址另建新居。因张罗店在原村北,取名南罗村。

周 家

据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修《王氏族谱》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周姓从枣强迁居本县相公庄。明末,又从相公庄迁此建村,以姓氏命名。”

郭 家

据村碑载:“该村原名盖家庄。明洪武元年(1368年)郭姓从枣强迁来定居。”作为姓氏,盖的读音与郭的读音近,所以村名也随着郭姓的到来转音为郭家庄。

南栗园

据《李氏族谱》载:“明初,李姓从枣强迁来,在栗子园旁建村。”因与北渠园相对,故名南果园。

毕家坡

明洪武二年(1369年),毕姓从枣强迁来,建村在斜坡上,故名毕家坡。

官 庄

以前这里只有几家开店的。唐王东征时,曾到店内喝过茶。后来离此一华里的石门官庄全部迁来,遂取名官庄。

张 官

明洪武初年,张王二姓由枣强迁此居住,村东张姓称张官村,村西王姓称王官庄。后张姓人丁兴旺,占人口多数,乃合二为一,统名张官庄。

孟家窝

据《孟氏族谱》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孟姓由直隶枣强大石桥迁居大冶村。明隆庆六年(1572年),由大冶再迁居于此。”因地形凹陷,故取村名孟家窝。

东 姚

沿革、含义名称由来见西姚庄条。

西 姚

明初,姚姓从枣强迁来建村,取名姚庄。 洪暴发村中冲出一条沟,将村隔成东西两段,该村在西,清末正式改名西姚庄。

孟家坞

据村西南关帝庙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碑载:“明初,孟姓由枣强迁来,选村址于凹形地中,形如坞堡,故名孟家坞。”

王家坞

明初,王姓由枣强迁来建村于凹形地中,形如坞堡,故名王家坞。

阎家坞

唐末,阎姓迁来在一块四面高,中间凹的地方建村,形如坞堡。故名阎家坞。

杨 家

明隆庆元年(1567年),杨姓由今刁镇旧军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杨姓无后,村名沿用至今。

小 雷

村名沿革含义,见大雷庄条。

大 雷

据唐开成年间(836~840年)雷姓遗碑载:“远在唐代雷姓即在此居住,名大雷村。”后洪水将村冲为两截,该村较大,故名大雷庄。

孔 辛

明洪武二年(1369年),孔姓从枣强迁来建村,名孔辛庄。

黄 辛

据清乾隆三十八年(1733年)版《历城县志》载:“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黄姓在此给长山县(今属邹平县)焦桥袁姓大地主种庄子地。后发展成村,取名黄辛庄。”

吴 辛

明洪武二年(1369年),吴姓从枣强迁来建村,取名吴辛庄。

东 省

据清乾隆三十八年(1733年)版《历城县志》载:“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东、西省庄原是一村。清康熙年间(1622~1722年),洪水将村冲成东西两段。”该村是东段,故名东省庄。

西 省

村名沿革含义,见东省条。

王里侯

清初,王姓从章丘城南关迁孙侯里庄东南250米处建村,取名王侯里庄。

孙侯里

明永乐二年(1404年),孙姓从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孙侯里庄。

毕 杨

据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王氏家谱》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毕、杨二姓从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刘 家(刘家、邢家)

刘家:明洪武二年(1309年),刘姓从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邢家:明洪武二年(1369年),邢姓从枣强迁来建村,以姓氏命名。

张乙郎

据《村简志》载:“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张姓从枣强迁来建村,因只有一个儿子,故名张乙郎庄。

北栗园

明洪武二年(1369年),吴姓从枣强迁居吴辛庄。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由吴辛庄南移2公里,在栗子园旁另建新村,又因与南栗园相对,故名北栗园。

10. 邹城民俗村

济宁武家村

武家村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小雪街道,建村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坐落于山东省曲阜市城南九龙山,九龙山有西汉鲁王墓、唐代摩崖造像石刻等名胜古迹。

汉鲁王墓群,西汉鲁王墓。共13座,其中五座位于九龙山南坡山腰,墓门南向;两座位于亭山北坡山腰,北向;六座位于邹城市四基山和云山。均为东西并列,开凿于山岩之中的洞室墓。

九龙山摩崖造像石刻。始建于明永乐3年(公元1405年),墓主名为武兴,祖籍安徽凤阳人,明洪武年间移居山东曲阜,深受乡邻崇敬,在此繁衍生息,成为名门望族。石碑为清光绪34年(1908年)所立,1986年被公布为曲阜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公布为济宁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济宁葫芦套村

济宁葫芦套村位于曲阜市吴村镇风景秀丽的龙山南首,三面环山,一面临水。

村落形成于明代,房屋结构多为石砌、土坯老房,相当部分保存旧貌遗迹,文化底蕴丰厚,历史典故颇多。村内拥有龙山、葫芦湖、葫芦长廊、龙目湾、龙泉亭、十八罗汉石等多个景点。

该村依托原始生态资源,以保留完好的古村落为载体,现已规划建设了观光休闲采摘区、民俗民居体验区、山区景观娱乐区、垂钓水上嬉戏区,餐饮食 宿区等五大区域,成为一处休闲佳地。

济宁龙湾套

龙湾套村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济河街道办事处辖区内,东临踞龙山,西看夹山,南有龙湾套水库。龙湾套是多姓氏村落,以王姓为大姓。

踞龙山历史悠久,《左传》曰:“鲁有大庭氏之库,泗有居龙之宫”,《通鉴外记》云:“太昊命大庭为居龙氏”。《炎黄氏族文化考》载:“曲阜有大庭氏之库、壤地相接,尤为可证知居龙氏即在泗水一带……今泗水治东南十五里有居龙山即此”。

龙湾套水库,是泗水县第二大水库,也是泗水县城市供水的水源地,水库容量5000万立方米,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垂钓爱好者的佳地。

济宁王家庄

王家庄民俗村位于泗水县泗张镇东北部,依山傍水,地理位置优越,是历届泗水桃花旅游节的举办地,被誉为济宁后花园。

王家庄村与圣源度假村、万紫千红生态养生旅游度假村、黄山林场、宋家沟生态园、十八罗汉洞、桃园仙庄相邻。

王家庄村打造了景观石墙、景观水墙和文化广场、仿古入口、特色游步道、拦水坝、提灌站、农家乐、民俗馆、游乐场、农夫菜园等民俗景点,每年都会吸引游客参观体验。

济宁西平村

微山西平村,在微山县城西北十八公里,昭阳湖西侧。村西为沛县大屯镇辖区。

西平村清末聚落初建,东连东明村。原靠一座土寨西门建村,名西门村,后演变为西平村。1984年,由沛县划归微山县。

西平村渔湖产品十分丰富,盛产龙虾、青虾、河蟹、乌鳢等名优水产品,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当地居民的收入之一。

Hash:0df554fff18283cc4e15c09907eda82cde4f2fcd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