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之首朱总司令朱德诞生地,原来在这么一个狭小的仓屋
【朱总司令朱德故居揭秘系列1】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李家湾丁家院子,始建于清乾隆末年,是一座土木穿斗结构、青瓦房面的川北典型民居三合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建筑面积216平方米
1882年(清光绪八年),朱德祖父从地主丁邱川家佃了80多亩地,并率全家租住在地主家废弃的李家湾丁家院子
丁家院子正房高大宽敞。堂屋左右两间歇房分别是朱德祖父母、大伯父大伯母的住房,正房右边转角处是朱德三叔和幺叔的住房,里面一间是家里临时煮酒的小作坊
东厢房是朱德大哥和二哥的歇房,家里的零杂东西也都堆放在这里
西厢房中间有一阴暗狭小、面积仅16平方米的木板仓屋,这里就是朱德父母的住房。窗户是去掉一块装板后,做成的栅栏式简陋窗
1886年12月1日(农历腊月初六)早晨,朱德诞生在这间狭窄矮小的木板仓屋里。直到1895年底迁居琳琅山东面的朱家大湾老屋,朱德并在丁家院子生活了九年
1981年,朱德诞生地被仪陇县认定为县级文保单位。1994年,被南充市认定为市级文保单位。2006年,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正房堂屋现辟为“朱德与母亲陈列室”,堂屋正中按仓屋式样仿造装饰,塑有二尊仿铜塑像,再现了当年朱德看着母亲纺线的情景
堂屋东西次间陈列着朱德母亲钟太夫人的简介,玻柜里存放着簪子、帽子等遗物。东转角房内陈列着朱德与夫人康克清怀念母亲的图片,以及在延安朱德悼念母亲的场面介绍
朱德生母钟夫人是一位能干娴熟、和蔼善良的家庭主妇,对待子女严格而慈祥,毛泽东称之为"伟大之母性"。童年时代的朱德受母亲的精心教养,与母亲情感笃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朱德总司令
⑰ 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 总司令
江西孕育了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留存着诸多见证峥嵘岁月的史迹物证。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江西省博物馆、江西广播电视台影视旅游频道承办“守初心 担使命——百件革命文物说江西”系列活动,一百件革命文物,一百个红色故事,一档节目,一个展览,一本读本。追根溯源守初心,砥砺奋进担使命!红色革命旧址,见证峥嵘岁月,目睹百年风雨,历经沧桑,依然矗立。让我们跟随“百件革命文物说江西”第二季踏上红色之旅,发挥江西红色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文化传承创新高地。
17
第一次反“围剿”胜利指挥所
年代:清代中期
建筑面积:644㎡
风格:中式
2013年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君埠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旧址位于永丰县君埠乡君埠村中央,原为祭祀道教许真君的祠宇建筑——万寿宫,始建于清代中期,后屡废屡建。现存旧址为民国重修建筑,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大三开间,一进二栋,前栋二层,上层为戏台,下层为通道;后栋三层,为观戏台;中间为“四水归堂”式天井,两边有廊厢与戏台和后栋相连,于廊厢与后栋连接处设宽板木梯供人上下。面宽17米,进深39米,总占地面积663平方米。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多次“进剿”与“会剿”。至1930年夏,中国工农红军已发展到约10万人,在十余个省先后开辟了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中国工农红军的迅速发展和革命根据地的日益扩大,震动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蒋冯阎军阀混战刚刚结束,蒋介石就调集军队,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反革命“围剿”。中央根据地成为“围剿”的重点。
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亦称“中央红军”,简称“红一方面军”,是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之一。1930年8月,由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会师组建,共约有4万人。面对敌人即将展开的大规模“围剿”,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新余罗坊召开紧急军事会议,讨论反“围剿”作战问题,并最终同意了毛泽东提出的“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在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下,红一方面军主力从袁水流域退却到赣江以东地区开展群众工作,整训部队,筹措给养。
11月5日,敌人开始向袁水流域推进,扑空后又向赣江东岸进击。红一方面军按照既定方针,以少数兵力配合地方武装和人民赤卫军迟滞、消耗、迷惑敌人,诱敌进入预定范围,主力则向根据地中部山区实行“求心退却”策略,于11月26日全部退到东固、南垄、龙冈地区。12月1日,又秘密转移到黄陂、小布、安福圩地区荫蔽待机,积极准备反攻。利用敌军向根据地中心区进攻时,战线被迫拉长、兵力分散的弱点,12月24日和26日,红军主力军两次在宁都小布设伏,试图歼灭敌第五十师谭道源师。但谭道源部按兵不动,于是,毛泽东同志当机立断,目标西移,准备先消灭敌江西省“剿匪”总指挥张辉瓒的第十八师。
12月29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总司令部从宁都迁驻到永丰县君埠乡万寿宫内,毛泽东住在君埠源发药店,朱德和总部其他同志就住在万寿宫二楼。当晚,得知张辉瓒部已孤军窜到龙冈,红一方面军立即在万寿宫内召开了“就近军以上干部紧急会议”,研究分析敌情,决定次日继续西进,歼敌于运动战之中。毛泽东、朱德同志在这里签发了《攻击进攻龙冈之敌张辉瓒师的命令》,即“红色十二号令”。
第二天,毛泽东、朱德等红一方面军领导人从君埠街出发,登上小别村东面黄竹岭,指挥了震惊中外的第一次反“围剿”龙冈战斗。红军采取四面包围之谋,进行严密部署。发起攻击后,红十二军沿龙冈南侧占领表湖及其附近各山头;红四军和红三军团一部沿龙冈北侧插到张家车,截断龙冈之敌与东固、因富等地之敌的联系,钻到敌人背后发起猛烈攻击;红三军团主力切断敌军从西南方向的增援和龙冈之敌向西南方向突围的道路。敌第十八师主力被四面包围,近万人被歼,张辉瓒被活捉,红军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决定性胜利。
第一次反“围剿”黄竹岭指挥所旧址
紧接着,红一方面军主力又挥戈东向,于1931年1月3日在东韶地区歼灭逃敌谭道源部半数,俘敌3000余人。此时,其它各路敌军因怕遭受我军打击也慌忙东逃北撤,至此红一方面军在五天内连打了两个大胜仗,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第一次反“围剿”纪念碑
第一次反“围剿”是红军由游击战向游击性运动战实行战略转变的第一个大战役。此役,红一方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在中央根据地人民的支援下,共歼敌1个师部又3个多旅约1.5万人,取得了反“围剿”作战的重要经验,巩固和扩大了根据地,为粉碎敌人的下次“围剿”创造了有利条件。1931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央给中国红军及各级党部训令》中这样说:“红军一、三集团军与江西劳动群众,在苏维埃政权之下的一致行动,得到了出人意外的结果,他们在伟大的中国革命史上,已经写上了新的光荣的一页。”
1983年10月,旧址被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革命文物处、江西省博物馆、永丰县博物馆
视频: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编辑:伍文珺
湖南工农义勇军总司令部旧址纪念雕塑在雨湖区姜畲镇落成 总司令
揭幕仪式现场。
揭幕现场。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年,缅怀革命英烈,讲好雨湖故事,挖掘雨湖人文资源,11月20日,湘潭市雨湖区在姜畲镇举行湖南工农义勇军总司令部旧址纪念雕塑落成仪式。
湖南工农义勇军总司令部旧址位于雨湖区姜畲镇联眏村。1927年5月21日,反动军官许克祥在长沙发动反革命的“马日事变”。湖南省农民协会秘书长柳直荀与湘潭党组织负责人取得联系,于5月23日在湘潭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成立湖南工农义勇军总司令部,并通电全省各县集中工农武装迅速围攻长沙,镇压叛乱,于是在湘潭发生了被柳直荀称之为“湘潭起义”的革命行动。
此后,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中,无数的烈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赴汤蹈火,舍身取义,矢志不渝,用宝贵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革命遗址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的特点,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是对广大党员干部和共产党员进行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当天,大家齐唱国歌,表达了对革命英烈的崇高敬意,还为湖南工农义勇军总司令部旧址纪念雕塑揭幕并重温了入党誓词。随后到杨度故居旧址进行了瞻仰,以表敬意。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这里设立纪念雕塑,主要是为了落实区委“创新引领 开放崛起”战略,进一步讲好雨湖故事,铭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让大家传承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
作者:赵鑫艺 王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