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天庭第一“红人”,孙悟空都自叹不如,却曾是猪八戒的下属

谁是天庭第一“红人”,此人如果排第二,无人敢排第一,不光是玉帝,就是元始天尊也对他非常信任,有的时候甚至两位大佬同时给他下命令,让他降妖除魔,可是他又一段时间竟然是猪八戒的下属,那么他是谁呢?

真武大帝

他就是西游记里的真武大帝,关于真武大帝的传说很多,譬如《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记载: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化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长成,遂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

不过西游记里的他曾经是北极四圣之一,而四圣之首就是天蓬元帅猪八戒,显然他那时候是猪八戒的下属,不过很显然,玉帝对他要比老猪要重视的多,让他镇守天庭北门,除此之外,还要让他“剪伐天下妖邪”,这要比玉帝的爱将托塔天王厉害得多了,天下四大部洲的妖怪都由他来消灭,这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真武大帝

那么真武大帝实力如何呢?其实从很多方面可以看到,他除了完成玉帝的旨意后,又接到了元始天尊的命令,内容是让他“收降东北方黑气妖氛”,这些任务难度都是非常大的,可是他依然很快完成了,证据就是“今日静享武当山,安逸太和殿,一向海岳平宁,乾坤清泰”,显然他实力雄厚,把那两位大佬的任务完成后,才能安逸下来。

此外孙悟空的脾气大家都知道,对实力比他强的都非常尊重,而实力比他差的统统看不上,可是当他遇到黄眉大王,觉得自己搞不定的时候,毅然决然的找真武大帝来帮忙,很显然,就是孙悟空自己也认为真武大帝比他要强,不然猴子怎么会开口求援呢?

真武大帝

还有真武大帝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能证明他实力超群,猴子前来请他的时候,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我谅着那西路上纵有妖邪,也不为大害”。咱们知道取经路上妖魔横行,其中孙悟空都搞不定的妖怪也有不少,可是在真武大帝眼里,那些都不算大害,以他的实力收拾这些妖精都不在话下。凭这一点,真武大帝也是三界顶尖的人物。

正因为真武大帝身份尊贵,实力强劲,所以他才不屑于参与如来的取经计划,因此以猴子齐天大圣的身份也是请不动真武大帝的,而三界中能请得动他的只有两位,一位就是三界之主玉帝,一位就是高高在上的元始天尊。

中国唯一龙王入赘地,情节比猪八戒招婿高老庄离奇,真有高小姐墓 猪八戒

武陟县城北2公里,有个村子叫万花庄,这里是传说中青龙招赘人间的发生地,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青龙宫保存完好,每年农历二月二在这里举行的庙会人山人海,规模在10万人以上,成为豫北最大的龙王庙会。 青龙宫原名青龙祠,俗称“龙王庙”,位于武陟城西北万花庄。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奉旨重修,更名为青龙宫。占地50余亩,主要建筑有主门厦古戏楼、拜殿、玉皇阁、后寝宫、龙圣宫、后大殿等。青龙宫历经几百年沧桑,经道光、光绪年间几次增修,成为布局合理、规模宏大的明清建筑群。

宫内现存的道光二十五年碑、明代关公造像碑、光绪皇帝御笔之宝“惠普中州”匾额、清代地方官员撰写三幅楹联等附属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宫“二月二庙会”和“祈雨旧规”于2009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龙宫占地50余亩,古建房屋百余间,主要建筑有龙凤亭、主门厦古戏楼、东西门、拜殿、东西官厅、玉皇阁、东西厢、诚心桥、后寝宫、龙圣宫、后大殿等。主要神像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青龙王、龙母、东海龙王、西海龙王、南海龙王、北海龙王、风伯、雨师、雷公、电母、雪花公主、推云童子、关公、木鲸神等。

青龙宫历经几百年沧桑,经道光、光绪年间几次增修,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明清建筑群。它最大的特点是:房上、墙上、梁上、柱上、门上、窗上到处是千姿百态龙的形象。宫内古柏常青,鲜花盛开,小桥流水,五色金鱼在养生池内悠游自在欢快跳跃,环境幽雅,景色宜人。青龙王龙母在人间所做的善事和归神界惠普中州沐甘露所办的奇事传说比比皆是,历史真实记载的龙文化会使你认为青龙王真是“活龙王”。

青龙宫始源于一个神话传说,清道光版的《武陟县志》卷十九《古迹》篇记载:“青龙王庙(青龙宫)在县治东北路万花庄。旧传青龙神于明永乐时,假身为贫少年,佣力于本庄高氏家,白昼刻木为‘鲸’,夜则灌园田,稼茂异常,高氏瞰其踪迹,见云雾中有一龙在井上,尤是大奇,妻之以女,其后,忽见梦于高氏曰:‘吾以有异汝,若逢旱时,赴青龙洞求雨必应’。尺醒则神已化去,其妻亦逝。所遗即牒文木鲸也,自是有祷必应,建祠记之”。青龙神在明永乐年间假身为贫少年,受雇于万花高家,夜间现身浇灌田亩,高家以女妻之。白青龙归隐云台山青龙峡,高女亦逝,托梦与亲人,凡遭遇旱灾,前去求雨,有求必应。高家为龙王奶奶建冢,官府为龙王建龙王庙,香火旺盛。

据说这青龙宫是武陟香火最为鼎盛的处所,如今万花庄的村口立起来一个大大的牌坊,“万花庄”三个大字书于牌坊上,气势咄咄,据当地老百姓说这牌坊就是青龙宫的香火钱建造的。顾名思义,青龙宫供奉的是龙王,武陟人对河流有天生敬畏,龙王是当地供奉最多的神灵之一。青龙宫原名青龙祠,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清嘉庆十八年因祈雨“应验”,皇帝派豫北三府道台庄振为使臣传“圣旨”拨宫银重修,更名为青龙宫。如今的青龙宫已经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普惠中州,为清光绪皇帝御笔之宝。同治六年,河北彰、卫、怀三府兼管河务兵备道世袭云骑尉长白纶恩敬题并书金字楹联:“自古著神灵几百年御灾捍患,请天恤民二十五县崇德报功”。仔细观察此匾,发现“惠普中州”四字中,“惠”字少了一横一点,成了亩下一心;普字中间成了草书水字,而且此匾不加边修饰。其实,这两个字并不是错字,牌匾也并不是做工粗糙,光绪皇帝有自己的独特的用意,“惠”字的写法,代表皇帝心系天下田亩;“普”字的写法,代表雨露对苍生的救济;无边的匾额,代表龙王之恩浩大无边。

玉皇阁。是清嘉庆十八年,由道台庄振传圣旨携皇银,令知县孙肃元督工修建。上层为歇山式九脊顶,下层前出檐,面阔五间。东厢房,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内塑风伯、雷公、雪花姑娘三位尊神。西厢房,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内塑雨师、电母、推云童子三位尊神。在玉皇阁门口左右两侧,有当时任候补知府武陟县知事荣成孙叔谦写楹联云:“神灵变化作配讵在人间胡至今野妪村翁竸传异迹,云雨施行崇朝可遍天下原此后嵩封洛甸永庇宏庥”。上面这层的门头上悬挂着“玉皇阁”匾额。

玉皇阁后面是后寝宫,之后是龙圣宫、后大殿。龙圣宫原建筑已毁,现在的龙圣宫虽是仿古建筑,但后墙上镶刻的《取水旧规》和祈雨路线图,却再现了当时由官府组织武陟和修武两县民众参与祈雨仪式的规格、规模、路线及相关程序。  

如果说万花庄是青龙神与高小姐的结缘之地,那么远在百里之外的青龙洞则是他们的显灵神宫。

传说青龙谪期满后,玉帝封他居于修武北太行山的青龙洞,继续掌管北方降雨。青龙因思念夫人,就常幻成人形到万花庄看望夫人。这天,二人在家中闲聊,夫人就想让他变成龙形,看看龙究竟是什么模样。青龙先变成一条小青蛇,见夫人不以为然,就又变成了一条巨龙,张牙舞爪地盘在屋梁上。夫人顿时吓得七魂出窃,一命归天。夫人死后,她的魂魄跟着青龙来到青龙洞,成了龙王奶奶。

水有源,树有根,到万花庄祈福禳灾,不能不去有“青龙故居”之称的高员外老宅。这处老宅是后人根据传说复建的,主要建筑有青龙夫人在后院修行的家佛堂和西厢房。家佛堂内东墙壁上,镶有根据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原碑翻刻的《高氏家传遗言记》,上面清楚地记录了青龙化人,“只传姓白,乳名青龙”,高公奇之,以女妻之的故事。佛堂东侧有圆形墓冢,这就是传说中的青龙夫人的墓冢。每年二月二,这里同青龙宫一样,人头攒动,香客如云。

云台山景区的青龙峡谷半山腰有青龙洞,传说万蒶庄的青龙与龙王奶奶飞升后居此,主管北方降雨。洞南500米的山头上建有青龙王庙(又名龙神祠),为青龙峡山区群众和武陟万花村人前来祭祀青龙的地方。青龙原居天上,因一次行雨有误,被玉帝贬到武陟万花庄,并入赘本村高员外家为婿。贬谪期满,玉帝封他居于修武县北山区青龙洞,继续掌管北方降雨。 青龙洞宽数丈,高四尺。入洞三十余步,上石天,下水底,盘曲如龙形,其后有一石门,门高1米,宽0.70米,石门后有一大厅,高1米,宽7~8 米,下方水潭,水深0.8米,厅深多少,没有人测得,用手灯照射不见尽头。一年四季有水从洞内流出,流水之前会发出很大的声音。据专家推测,洞内深处很可能有一个天然的虹吸管道与一个类似大水池结构的地方相连,每隔一定时间,水会自动被管道吸出。据说这里曾被一个凶虐的旱魔霸占着,方圆百十里内没有水吃。青龙王赶走了旱魔,并将堵在水源口的巨石推开,这一带才有了水。现在,青龙峡谷中有块石头叫“老鳖石”,相传就是当年旱魔封堵水源用的石头。此处山岩石缝里生有一种叫樱草的植物,开娇艳的粉红色小花,据说就是当年旱魔逃跑时伤口流出来的血变成的。虽然好看,却味苦有毒,碰到之后皮肤会奇痒难忍。据当地人讲,明朝永乐年间,青龙洞口高三丈三,非常宽敞明亮,后因万花庄人到此求雨时擅入洞内,青龙王非常生气,就将洞连降三丈,才变成了目前这样的低矮。

青龙王和和龙王奶奶飞升后,高员外在梦中得知自己的女婿是条青龙,就在青龙居住的山区购买一处山地作为女儿的陪嫁,所收租谷作为每年祭祀之用。久而久之,这里渐成村落,得名陪嫁妆村。相传此为明初永乐年间之事。据庙内明朝嘉靖六年(1527年)石碣“高氏家传遗言记”记载:青龙峡为明永乐年间万花庄高白宁陪给龙母的嫁妆地,“陪嫁庄”村由此而得名。青龙峡中的青龙洞是青龙王龙母夫妇归天常居之处。陪嫁庄就象一个小小的山寨,有寨必有寨门。进入陪嫁庄村,首先经过的就是寨门。陪嫁庄原来的寨门用青石砌成,有一大两小三个门洞,门楼上设有了望台,门洞旁分列着两只石狮。现在的寨门是村民们在旧址上重建的。在这里的山村,古代都有建寨门的习惯,原因有三:其一,建寨门可以使整个村子更具整体性,使山村浑然一体;其二,建寨门可以加强对村庄的管理和保护,抵御外来侵扰;其三,“进门是一家”,寨门又是一个村庄团结和睦的象征,说明村民团结友好,亲如一家。

万花庄和青龙峡一带周边村庄对青龙极为崇拜,并对他怀有一种自家神仙的特殊感情。青龙峡山区居民在青龙洞南建有青龙王祠,万花庄则在本村建有青龙宫,规模盛大,香火非常旺盛。每年二月初二即民间所谓龙抬头之日和十月初六的龙王奶奶生日天以及春节,万花庄都要举办重大祭祀活动,而且要组织迎神队伍,抬着供品,一路点铳放炮,提前到修武的青龙洞恭请青龙王和龙王奶奶回到万花庄享受祭典。春节,要在年前腊月十九这天来请;二月初二,则提前在正月十九来请;十月初六龙王奶奶过生日,提前来请日期不固定,一般在九月下旬某一天。陪嫁妆村及周边村庄的重大祭祀活动主要在二月二这天,陪嫁妆和双庙村过去每年的二月二都有庙会,平时如有难医之疾或要求子祈福,也到青龙洞前的青龙王庙烧香祷拜。

在万花庄和青龙峡山区,关于青龙王显身或显灵的传说极多,尤其对万花庄和婄嫁妆两地村民,可以说是有求必应。每年的二月二,人们常能在万花庄的青龙宫看到一条小青蛇,传说这就是青龙的化身。1994年,陪嫁妆村民自发重修青龙王庙,传说完工之时已近中午,修庙的众人纷纷收拾工具回家吃饭,但有位村民到家后忽然想起青龙王和龙王奶奶的牌位尚未归位,就赶紧下到青龙王庙,把青龙王和龙王奶奶的牌位摆正。在他下山之前,天还是晴空万里,待他下到庙前,忽然有朵黑云从东南飘来,他刚把牌位放好,黑云正好飘到庙的上空,霎时下起瓢泼大雨,但没多大会儿,就云散雨收。当地村民都看到了这一奇观。

2001年9月29日是青龙峡风景区开景之日,这天秋高气爽,阳光灿烂,整个青龙峡景区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开景仪式所在的山门前更是人山人海,旌旗飘扬。开景仪式正在举行之时,天气忽变,竟然下起了大雨,但也同青龙王庙牌位归正之时,雨来得快,收得也快。这场雨不但没有影响了开景的喜庆气氛,反而被山民们附会成青龙王显灵,喜看山区百姓从此走向富裕之路。最有名的传说当是在光绪三年河南大旱时,当地官府慕名到青龙洞求雨,竟喜得甘霖,此事奏到朝廷,光绪皇帝亲笔御书“惠普中州”两面牌匾,分赐武陟万花庄青龙宫和修武青龙王庙。

数百年来,武陟万花庄和修武陪嫁庄两村村民,犹如姑爷和女婿的亲戚一样互相走动,陪嫁妆村民到万花庄参加祭祀活动,外村人捐钱捐物之人吃的都是大锅饭,而婄嫁妆人不管是否捐钱捐物,都要坐桌吃席,热情招待;万花庄人到陪嫁妆也是如此,景区开景以后,万花庄人到此,无论是游玩还是烧香,凭身份证就可以免费进入景区。这就是相延数百年的奇特青龙民俗文化。

  说起万花庄村名的来历,村里的老人们说,这要从明代大儒方孝孺说起。原来,方孝孺不仅学问大,而且为人方正,刚直不阿,明太祖朱元璋有意把他培养成治理国家的栋梁,将来辅佐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朱元璋死后,明惠帝朱允炆即遵太祖遗训,召令方孝孺进京,并委以重任。朱允炆采取削藩措施,他的叔叔燕王朱棣起兵“靖难”,经过四年战争,朱允炆战败,不知所踪,朱棣进了南京城,准备登上大宝。朱棣仰慕方孝孺才名,就让方孝孺为他起草即位诏书。方孝孺深受明惠帝知遇之恩,不仅不拟写诏书,反而大骂燕王篡位。朱棣大怒,在诛杀方孝孺九族的同时,也把他的学生和朋友全部杀死,史称“诛灭十族”。但是,方孝孺有一个侄子,因为外出办事,侥幸逃过这场屠杀。

据说,他闻知南京的凶信后,就逃到武陟县村北现在的万花庄。他不敢再用原来的方姓,就以当时已有的简化“万”字为姓。“万”字上加一点即为“方”字,这样可以方便子孙记住祖先的姓氏;“方”字上去一点即为“万”字,表示头被砍掉,目的就是向后世暗示方姓曾在当时遭到灭门之灾。这个人有种花的手艺,就在那里以种花为生。慢慢地,他的生意越做越大,那里到处都是花园,又因他姓万,人们就称那里为万家花园。后来,他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人口日繁,那里逐渐发展成了一个村子,人们就叫它万花庄。后来,其他姓氏也有人口迁来,这个村子也就大了起来。明朝后期,方孝孺获得平反昭雪,万姓人改为原来方姓,但这个村名,却没能够改过来,万花庄村名就这样一延续到现在。  今天,万花庄已无方姓人家,但村里保存有一个乾隆二年打制的碓臼,上面刻有方、高二姓共有此物人姓名,说明最晚在乾隆初年,这里还有方姓。

据史料记载,青龙宫的祈雨仪式由分守彰、卫、怀三府二十四县的河北道台亲自主持。道台一般为二品或三品顶戴,可见规格之高。从青龙洞取来灵水后,要唱官戏三台,并由道台大人亲祭。在规模盛上,参与祈雨的村庄有二十多个,总人数达七百人左右。祈雨程序复杂繁琐,取水路途遥远,所需时日较多,长达十一天,即设坛三日,取水来回四日,守坛四日。这十一天里,头三天为设坛,地点在青龙宫拜殿。设坛之后,取出各项祈雨用具进行祭祀,并由武陟知县亲致《祈雨牒文》。

万花庄祈雨仪式由官府主持,两县协力,百姓参与,时日之长,规格之高,规模之大,这在豫北乃至中原地区都极为少见。从明代开始,到新中国成立,这项祈雨活动一直延续了几百年,其中尤以清末最为隆重。目前,这项活动仪式已被确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万花庄和青龙峡一带周边村庄对青龙极为崇拜。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和十月初六的龙王奶奶生日以及春节,万花庄都要举办重大祭祀活动,而且要组织迎神队伍,抬着供品,一路放炮,吹吹打打,提前到青龙洞恭请青龙王和龙王奶奶回到万花庄享受祭祀。春节,要在年前腊月十九这天来请;二月初二,则提前到正月十九来请;十月初六龙王奶奶过生日,一般在农历九月十六或十九来请。陪嫁妆村及周边村庄的重大祭祀活动,主要在二月二庙会这天。

相传有一年大旱,怀覃知府魏炳山与卫辉知府卜中关、山西泽州知府行新动相约,共同前往青龙峡祈雨。他们三人屈膝下跪,头顶火药,上插香火,誓死为民,赤胆忠心,终于感动上苍,天降大雨。后来,三县的老百姓为了纪念三个县官舍身为民请命的壮举,在山洞前给三个县官建了生祠,并刻三人石像供奉。从此,这个山洞就叫成了“三官洞”。现祠虽无存,但仍保留刻有“酬神保安宁,祈圣增百福”的庙殿廊柱。

尽管说龙是一种神异生物,是仅存在于神话故事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虚幻生物,但是,由于其形象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战争和联合,经过演变和完善,被人们赋予了无穷的神力和许多美好的品质,能行云布雨,开河移山,消灾降福,英勇善战,不畏强暴,聪明多智,能大能小,变化多端,所以说它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神秘而又神圣的,对其膜拜,祈求平安,并逐渐成为汉民族共同敬仰的图腾代表。龙象征吉祥雄伟、正直富裕,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汉族的一种习俗。

中国唯一供奉猪八戒的寺庙,村民自称高老庄后代,求桃花运非常灵 猪八戒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里面主要讲述大唐高僧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途中结识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真经,后来普渡苍生,而《西游记》中有很多人物都是有原型的,比如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叫做玄奘,也是唐太宗时期西行的著名和尚。

孙悟空的原型也有极有可能就是印度神猴哈奴曼,毕竟佛教是由印度传过来的,就算是从印度佛教中汲取哈奴曼的形象也很正常。但是让人意外的是猪八戒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有原型的,在中国有一个村庄就是专门供奉猪八戒的,就连旁边的村子也被称为高老庄,我相信不少人都会认为小编为了夺取噱头故意乱编,其实这件事是真的,今天我就和大家说说猪八戒的寺庙

在中国云南保定市西庄村就有一个猪八戒的庙宇,被称为八戒寺,猪八戒是《西游记》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原本是天庭的天蓬元帅,掌管十万水军,后来由于调戏嫦娥被贬下凡投错了猪胎,在跟随唐僧西行取经之后被封为净坛使者,享受人间香火供奉,在云南保山市有一个著名的西庄原本被称为高老庄,其中还有一个著名的传说。

相传猪八戒曾经在人间为妖的时候,就在高老庄一带活动,当时高太公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他就做了上门女婿,可是成亲之后,猪八戒还是一副好吃懒做的样子,这就让人非常反感,猪八戒和高小姐搬到了村子后面的小岭岗居住,经过观音菩萨的点化,猪八戒就拜一个高僧为师傅并且一路西行,在临走的时候,还在这里种了一棵树,高老庄也因此改名为西庄。

猪八戒得道成仙之后,西庄就为猪八戒建立庙宇重塑金身,世代香火不绝,在这座正殿当中,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而在侧殿里面供奉猪八戒,佛龛里面的猪八戒扛着九齿钉耙,穿着蓝布鞋,挺个大肚子非常憨厚可爱,不少周围的村民都过来烧香拜祭,希望能够保佑家人平平安安,特别是当地的桃花运非常出名,只要向猪八戒求取桃花姻缘,那么百试百灵。

这个庙宇的历史已经有五六百年了,可以说当年吴承恩在写《西游记》的时候,其大部分可能就是参照了这个地方的民间传说,而当时猪八戒是跟随神僧去西行,并没有说出到底是不是唐僧,吴承恩就将这个典故融合在自己的小说当中,但历史真相到底如何也就不得而知,但这个庙宇建在这里也可以说明猪八戒的传说在当地由来已久,并不是吴承恩凭空捏造的。

猪八戒自由行旅游攻略

  • 他是天庭第一“红人”,孙悟空都自叹不如,却曾是猪八戒的下属

    谁是天庭第一“红人”,此人如果排第二,无人敢排第一,不光是玉帝,就是元始天尊也对他非常信任,有的时候甚至两位大佬同时给他下命令,让他降妖除魔,可是他又一段时间竟然是猪八戒的下属,那么他是谁呢?真武大帝他就是西游记里的真武大帝,关于真武大帝的传说很多,譬如《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记载: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化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长成,遂舍家辞父

    2022-03-22
    1041 47
  • 中国唯一龙王入赘地,情节比猪八戒招婿高老庄离奇,真有高小姐墓

    武陟县城北2公里,有个村子叫万花庄,这里是传说中青龙招赘人间的发生地,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的青龙宫保存完好,每年农历二月二在这里举行的庙会人山人海,规模在10万人以上,成为豫北最大的龙王庙会。青龙宫原名青龙祠,俗称“龙王庙”,位于武陟县城西北万花庄。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奉旨重修,更名为青龙宫。占地50余亩,主要建筑有主门厦古戏楼、拜殿、玉皇阁、后寝宫、龙圣宫、后大殿等。青龙

    2022-03-22
    764 78
  • 中国唯一供奉猪八戒的寺庙,村民自称高老庄后代,求桃花运非常灵

    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西游记》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里面主要讲述大唐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途中结识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真经,后来普渡苍生,而《西游记》中有很多人物都是有原型的,比如唐僧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叫做玄奘,也是唐太宗时期西行的著名和尚。孙悟空的原型也有极有可能就是印度神猴哈奴曼,毕竟佛教是由印度传过来的,就算是从印度佛教中汲取哈奴曼的形象也很

    2022-02-12
    482 99
  • 在我国唯一供奉猪八戒的寺庙,这里的村民自称猪八戒后人!

    中国有很多寺庙,几乎每一个寺庙都会供奉着一些人物。这些人物一般都是中国神话里面出现过的,比如观音啊,太上老君啊、四大金刚啊之类的比较多。在我们国家的云南省保山市的一个小山村里就有一座供奉着猪八戒的寺庙。这座寺庙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供奉猪八戒的寺庙。而且听说小说里的猪八戒的原型就是出自这里。猪八戒的形象一直不是足够的正面,他没有师傅的虔诚,没有大师兄的上进悟性,沙僧玩儿起心机来也会把他玩儿得团团

    2022-02-12
    508 70
  • 中国最“奇葩”寺庙,竟供奉着猪八戒,且香火已延续数百年

    在我国关于《西游记》相信大家应该都很熟悉吧,在这部影视剧中,师徒四人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在这四个人中,最不喜欢的应该就是猪八戒这个角色了,好吃懒做,遇到事情就退缩,并且还非常的能吃,一点都没有孙悟空的英雄气概,但让人没想到的是在中国竟然还有一座寺庙是专门供奉猪八戒的。因为这座寺庙供奉人物的特殊性,也被大家称之为是中国最“奇葩”的寺庙,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座寺庙的香火已经延续了数

    2022-02-12
    1788 1
  • 中国唯一供奉猪八戒的寺庙!比《西游记》还早!寺庙香火鼎盛,据说很灵验!

    众所周知中国有很多的寺庙而且寺庙里供奉着不同的人物有的寺庙供奉观音菩萨有的供奉玉皇大帝还有的供奉关公……不知大家可曾听说过国内居然有一座寺庙是供奉猪八戒的提到《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可谓是家喻户晓猪八戒的形象就是好吃懒做并且十分好色在天上好好的天蓬元帅不做偏偏要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后投胎做了猪但是大家有

    2022-02-12
    706 74
  • 我国唯一供奉猪八戒的寺庙在哪里?天蓬原型就出在这村子?

    (蜗牛看西游第3214期)说起寺庙我们脑海里出现的都是各佛祖啊、观音菩萨啊、妈祖啊、这个神那个神的,而且这些神仙往往形象都很正面高大,还拥有各自的“传记”,很多玄幻小说中一个真神的法力、有没有钱。都是和自己寺庙被人供奉的程度有关。我要是说中国有个地方供奉猪八戒,并且香火旺盛,估计很多人又骂我骗子了。是不是骗子,得看完文章再下定论也不迟,对吧?猪八戒的形象一直不是足够的正面,他没有师

    2022-02-12
    1139 54
  • 云南又一景区走红,我国唯一祭拜猪八戒的庙宇,网友:是高老庄?

    旅行是从一个烦恼的地方到另一个烦恼的地方,美了一双眼睛,苦了一双脚,累了一颗心。我们现在外出游玩的时候,选择的景点方向也逐渐变得多样化,不止是和之前一样只是针对于一些自然景点。近几年来,随着宗教文化的不断发展,在我国开始建造了很多的寺庙或者是道观,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外出游玩的景点之一,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在云南就有这么一处庙宇,是用来祭拜猪八戒的,就是我们在《西游记》中所认识的天蓬元帅,

    2022-01-06
    1556 62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