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学人馆酒店总机 中山大学招待所
导读:中大学人馆酒店总机 中山大学招待所 1. 中山大学招待所 2. 中山大学南校区校内招待所 3. 中山大学珠海招待所电话 4. 中山大学招待所电话 5. 中山大学招待所电话号码 6. 中山大学学人馆
1. 中山大学招待所
中山大学校内的酒店有紫荆园宾馆和西苑宾馆。 中山大学西苑宾馆(原西区招待所)是中山大学后勤集团的属下企业。位于中山大学西校门内东侧约100米,紧靠中大地铁B出口,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现有客房100多间,床位200多个,设有豪华套房、豪华房、标准双人房、标准三人房。 中大紫荆园宾馆,地址:中山大学南校区南门内100米处,住宿消费300元左右,由于其比较靠近广州轻纺城,房间供应可能会比较的紧张。
2. 中山大学南校区校内招待所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不是说那个最好,而是那个最配你的胃口。我在这里给你介绍一个,你看一下,是否称心。
华东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座落在中山公园旁,学院内大树参天,草皮绿绿。大部分建筑都是一百多年的美式建筑,有邹韬奋先生读书的大楼,叫韬奋楼,有中山先生演讲的老礼堂,等等,等等。还有一座上海唯一的校园桥,横跨普陀长宁二区,上海美的母亲河就在校园中穿过,这是全中国的大学中少有的特色,好比英国的剑桥。
整个校园都是被各种树木包围中,在深林中还有许多百年小洋楼,这些都是教授办公的专家楼。这些个小楼造型独特,各有千秋。它的前生,是美国人在上海开办的教会学校,在从前也是大名鼎鼎的圣约韩大学,中外知名!
还有一幢特别有历史价值的大楼,以前叫交谊楼现在改成了会场,但还是老称呼,交谊楼以前是亇跳交谊舞的舞厅,内部装潢非常漂亮。而更重要的是这个楼是解放军,解放上海的大本营,是陈毅后来的上海市长指挥所。凡是华东政法大学的教授教师,员工,学生都是值得骄傲的!
扯得那么远,还没介绍校内的招待所呢。招待所原来叫留学生楼,是专门接待外国留学生,整个建筑是现代化的,内部装修和摆设是四星级的,底楼还有精至的小餐厅,校内还有大食堂。外部环境好,一边是公园,一边是母亲河,招待所的前方是图书馆。后面是花园式校区,住在那里好比是住在了十八世纪的美国。不知上海还有那个校园招待所可比?!
交通更是方便,正对着校门口就有一辆公交车92l路车,这车专门为学校服务的,要想乘坐地铁,门口走上十分钟就可乘坐2,3,4号地铁,甚是方便。好了不多啰嗦了。不知你可满意?!
3. 中山大学珠海招待所电话
中山市入住宾馆、酒店和其他有住宿功能的场所要严格查验入住客人 康码、行程卡。
发现行程卡有涉疫地市旅居史人员,须督促现场通过健康申报平台或拨打村(社区)防疫电话进行报备,严格落实疾控部门要求的健康管理措施。希望各位来中山的外来人员严格遵守。
4. 中山大学招待所电话
没有宾馆,学校对面有个华美招待所,50元一晚。
好点的酒店要到龙洞,在学校门口搭公交车,4各站,约5-10分钟就可以到了。5. 中山大学招待所电话号码
校内
蒲园食堂和与校办餐厅共用厨房,出品精致但是贵。该食堂早茶尤其出色,略逊于上下九广州酒家但是好于陶陶居,平均水平好于小北门“丘大6仔记”,但是偶尔会出现重大失误(凤爪都被碱泡苦了!)。其它各校办餐厅味道都还可以。
“水煮鱼乡”的水煮鱼(其实这种一锅油的传统上应该叫沸腾鱼)是目前吃过广州最好,北京烤鸭也还行。
西门
西门出门右手边有一系列连锁餐饮,“八合里”还行(潮汕牛肉谁不喜欢?)
西门对面百佳里面也有很多连锁餐饮。其中“二师兄”酸菜鱼还不错,有鲈鱼,比标准化的太二稍差但是差距不大,有时候叫外卖比堂食便宜很多。“大师兄”的西北小吃还可以。
再往远一点到怡乐路,晚上11点后街边会有烧烤,我认为比小北门那些要好。
小西门(百度地图上叫西侧门)与西北门
西侧门在蒲园区673号楼附近,出去是一个小城中村,敢不敢吃就见仁见智了。
西北门在化工院背后。
西侧门出去往北走或者西北门出去往西走都能到江怡路。
路上有“旺金鸽”是主打乳鸽的传统粤菜,味道不错。
还有“紫燕百味鸡”,全国的凉菜连锁,其实可以叫外卖不一定要专门跑过去买。
小北门(百度地图上叫东北门)
门外是每个大学门口都有的堕落街,同学们反映“芋缘”的绵绵冰好吃。
往东南走到上渡路有“凤厨顺德荟馆”和“上渡食家”,传统粤菜,很多学生喜欢去那边聚餐,我个人认为不如旺金鸽有特色。
沿滨江东往东稍微走一点有“丘大6仔记”,是白天鹅的原白案(点心等)师傅丘卫国开的店,然而只保证了点心最基础的调味正确,再往上是一点都不讲究,只能说在特价时段馋点心了去吃吃是划算的。
然后继续往东走(骑车吧不近但是绝对值得去)到广州大桥下有“海晏楼”,是白天鹅的原红案师傅开的店,出品精致,菜品多是把白天鹅等高级宾馆的学院派粤菜简化下放的产物,获得米其林餐盘奖、点评网黑珍珠一钻。
南门
南门出门向东走有“大富贵茶餐厅”,试过一次烧鹅叉烧双拼饭出品精致,另外凤爪排骨可以,流沙包一般,整体不输湾湾的连锁一星茶餐厅“鹅夫人”。然而价格也不低,中午食简餐买饮料有优惠,另外目前外卖满减力度不小。
南门对面是全国最大的城中村,敢吃的话自行探险。有一家湖北菜“楚灶王”味道不错,而且餐厅内有厨房的视频监控,可以图个心理安慰?
东门
鹭江地铁站有“萨莉亚”,出品各种半成品店内加热的西式食物,能吃,主要是便宜和食堂差不多价。
鹭江地铁站D口再往东一点可以看到敦和路,是广州的韩国人聚居区,各种韩国家常菜都能吃,但是东北烧烤“宾宾烧烤”里面的棒子比各种韩国铁板煎肉(我不能接受那叫烤肉)里面的棒子还要多,可见味道还不错。
6. 中山大学学人馆
爱国、自强、创新、唯实
栉风沐雨一百年 砥砺奋进新征程
——在南昌大学办学100周年发展大会上的致辞
校长 周创兵
(2021年5月2日)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前不久视察清华大学的重要讲话精神,热烈庆祝南昌大学办学100周年。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体师生员工和海内外广大校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校庆前夕,省委书记刘奇、省长易炼红分别来校视察,对学校办学100年来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清华大学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狠抓“双一流”建设,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为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跨越百年的南昌大学将以更加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加宏大的格局视野,传承好百年办学精神,凝心聚力,砥砺奋进。
百年光阴流转,办学初心不改。南昌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国运相系,与时代同行!一个世纪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价值追求,始终坚守救国报国、兴赣强赣的使命担当,培养了52万多各类优秀人才,为地方和国家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走出了一条在革命老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求索之路。
100年前,有识之士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军阀割据的20世纪初,百姓饱受战乱、疾病之苦,社会急需医学专门人才。何焕奎等爱国志士怀揣“济世利民、广育英才、服务桑梓”的办学情怀,历经五次艰难申办,终在1921年创立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尽管当时校舍极其简陋、师资严重匮乏,但她以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孕育了江西现代医学教育的雏形,开启了江西医学院的文脉。
抗战时期,民族危亡,兴学救国。1939年,南昌沦陷。师生员工不畏艰险、千里跋涉,历经七次搬迁,辗转新余、赣县、南康、宁都等地,直至抗战胜利后才结束“流浪”生涯。国立中正大学组建于1940年,在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校长的主持下,学校发展迅速,成为当时国内有影响的19所国立大学之一。在那颠沛流离的年代,师生员工勇担救亡图存之大任,诠释了爱国报国之忠诚。
新中国成立,弦歌 辍,薪火相传。国立中正大学先后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和“南昌大学”。在1952年的高等教育院系调整中,“南昌大学”被撤销建制,相关学科并入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急需各类建设人才,江西大学和江西工学院于1958年应运而生。至此,形成了现在南昌大学的三支主要源流:江医、江大和江工。改革开放后,三所学校焕发了蓬勃生机,在培育英才、繁荣学术、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发展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世纪交替,抢抓机遇,发愤图强。20世纪90年代初,江西省做出了“江西大学与江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南昌大学,集中精力建设一所全国重点大学”的战略决策。从1993年到2012年,学校走过了三校融合、建设发展的两个十年。第一个十年,两校合并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第二个十年,完成了新校区建设,成功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2005年,与江西医学院融合组建新南昌大学,揭开了学校发展壮大的崭新一页,形成了文理工医学科门类齐全的办学格局,成为了江西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头雁。
新时代,革故鼎新,奋楫争先。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注重内涵建设与特色发展,明确了“学术立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人为本、德为先、学为上”的育人理念,确立了“压规模、调结构、转机制、提质量、强服务”的工作主线。2014年率先在全国地方高校启动教育综合改革;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成为江西省唯一的整体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2018年又迎来了教育部与江西省合建南昌大学的重大机遇。从而形成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和部省合建“三位一体”的建设布局,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的育人质量、创新能力及社会影响力,为学校下一步冲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奠定了基础。
百年学府,世纪华章。从1921到2021,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南昌大学诞生于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成长于社会动荡和变迁之中,壮大于江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之时。南昌大学的百年办学历史,见证了江西高等教育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历代南昌大学人坚定执着、攻坚克难的创业史,也是一部赣鄱儿女励精图治、报效祖国的奋斗史。一百年来,历代南昌大学人不忘办学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形成了“爱国、自强、创新、唯实”的大学精神,它根植赣鄱大地,传承红色基因,广纳文明精髓,是学校与时俱进、开拓未来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生生不息、坚韧前行的不竭动力。
回望学校百年奋斗历程,我们深深感受到南昌大学人“明德至善、树人兴邦”的爱国情怀。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赓续发展的主旋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学校医学教育以“惠民济世”“德高医精”“崇德佑民”为宗旨。青山湖校区那幅 “读书乃为养正气、问学不敢忘国忧”的对联激励着莘莘学子发愤图强、爱国奋斗。无论是98抗洪、03抗 “非典”,还是08抗震,每当国家有召唤,师生立马有行动。在2020年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学校485名医护人员义无反顾驰援湖北,涌现出了张伟、祝新根等一批先进典型。明大德、求至善,始终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鲜明导向;爱国奉献、与国同进始终是南昌大学的精神底色!
回望学校百年奋斗历程,我们也深深感受到南昌大学人“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自强品格。在革命老区办大学,基础弱、经费少、条件差,但我们始终坚定执着追理想、艰苦奋斗攻难关。医学教育初期的“流浪”生涯和“重建”历史彰显了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江大、江工初创时期,师生们自己动手修建了数公里长的“江大南路”和“红专”大道,自强奋斗的岁月成为了几代学人的集体回忆。潘际銮院士担任南昌大学校长时已年逾花甲,但他不畏艰难,与周绍森书记并肩奋斗10余载。那10年不仅重构了办学体系,激发了办学活力,结束了江西“无院士、无博士点、无重点高校”的历史,还获批了国家级重点学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其后,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学校又相继实现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高端平台以及本土培养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零的突破。
回望学校百年奋斗历程,我们还深深感受到南昌大学人“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从早期的两校合并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先河,到率先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探索“学科特区”与开展教育评价改革,彰显出南昌大学人解放思想不停歇、敢为人先开新局的精神境界。江风益教授心怀“国之大者”,聚焦我国LED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从基础研究,一直做到产业化,虽历经无数次失败,但坚持坚守19年,永不言败,终于打造了国际LED第三条技术路线,一举打破了日美技术垄断,实现了该领域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为确保我国巨大照明市场的战略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也因此成为第一批被美国列入危险“实体清单”的中国高校。此外,像黄克智、邱定藩、丁健、钟登华、陈晔光、郑泉水、管轶、饶毅等一批杰出校友在各自领域都做出了第一等的业绩,为国家科技进步奉献了智慧力量,也为母校赢得了无限荣光!
回望学校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同样深深感受到南昌大学人“勤勉严谨、明辨笃行”的唯实学风。中华民族历来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道。江西自古就是“文章节义之邦”,江西人素有“好读书、会读书”的美誉。南昌大学向来倡导严谨治学、学以致用、敢于质疑以及“不唯上、不唯书、不唯洋、只唯实”的学风。在医学界广泛认同的“江医现象”,究其本质,是对学校优良学风及医学人才培养成效的赞誉。上世纪90年代,学校推行以学分制、淘汰制、滚动竞争制为核心的“三制”改革,强化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三基”教学。进入新时期以来,学校狠抓内涵建设,推行“三化、三制、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立了际銮书院、焕奎书院,构建了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提升”为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开展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觉成长的学生“四自”教育,学风建设成效显著。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南昌大学办学10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发展壮大的每一个进 无不凝聚着党和国家的关心关怀,教育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教育厅等省直单位和南昌市的鼎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寄语学校“前景无限”,鼓励学校走创新发展之路,勉励青年学子“用青春铺路、让理想延伸”。上世纪90年代初,老省长吴官正三上清华邀请潘际銮院士出任校长,省政府将原本办公大楼安装空调的资金用于支持学校“211工程”建设。新世纪初,南昌市将红角洲重点发展的地块划给学校,建设了环境优美的前湖校区。近年来,教育部关心、扶持南昌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行列。“十四五”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举全省之力办好南昌大学”的战略部署,学校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此时此刻,我们无比感恩习近平总书记,感恩党中央!衷心感谢每一位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友人;真诚致敬为学校建功立业的历任领导和每一位默默耕耘的教职员工,以及在不同领域自强不息的每一位校友;深切怀念每一位为学校呕心沥血的先贤和已故老同志!在此,我提议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各位领导、嘉宾、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在红土地建设一所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是4600万赣鄱儿女的殷切期盼。这既是我们应尽的历史责任,也是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从长远看,要把南昌大学建设成为具有江西底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从短期看,争取早日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我们要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抢抓历史机遇,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更大力度的创新、更高水平的开放,奋力开启“双一流”建设新征程。
展望未来,我们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大学要回归教育本位,教师要坚守育人本分。我们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根本标准”的价值导向。构建新发展阶段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实施“一流本科卓越计划”“研究生教育攀登计划”,继续办好际銮书院、焕奎书院及未来技术学院,使之成为部省合建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试验田、示范区,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望未来,我们要坚持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勇争先的工作定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必须提高站位、拓宽视野、充满自信,必须凸显“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有机统一。我们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要要求,努力创建兼具江西地域特色、产业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学校学科专业体系。我们要切实推动“举全省之力办好南昌大学”行动方案落细落地。我们要加快实施学校“一流学科高峰计划”,凝练出若干个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并有望取得重要进展的学科主攻方向,打造新的学科长板,构建团队、平台、项目等要素联动的学科建设新格局。
展望未来,我们要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 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南昌大学时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们要健全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包括研究方向、创新团队、创新平台、产教融合等。我们要强化科研方向特色化、创新团队结构化、创新平台功能化、组织模式协同化、科技合作国际化及学术生态规范化的“六化”建设。我们要面向重大需求,推进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到成果转化全过程、有组织的科研活动,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贡献度。
展望未来,我们要实施人才强校、特色创新、产教融合的发展战略。人才强校既是学校的办学理念,也是学校发展的首要战略。我们要启动“人才队伍引领计划”,建立人才“引育留用”机制,建设一支乐于教学、勇于创新的优秀教师队伍。我们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诚邀各类人才加盟南昌大学,并真诚地关爱人才、珍惜人才、成就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作为学科生态系统是优势,但全而不强反而是劣势。我们要错位竞争、差异化发展,走特色兴校和创新发展之路。要以重大需求为导向,主动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供给侧改革,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提升。
展望未来,我们要提升“高层次、实质性和可持续”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境界。国际交流与合作不仅要服务于学科建设、学者发展和学生成长,还要着眼于教育国际化及外事外交需求。我们要提升交流合作层次,做实交流合作项目,建立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我们要全面推进“国际教育拓展计划”,拓宽合作办学渠道,搭建国际人才交流平台,把青山湖校区打造成为国际教育校区。我们要加强国际人文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贡献。
各位领导、嘉宾、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百年华诞,是南昌大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我们迈向未来的历史新起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融入教育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凭借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地方支持,进入新发展阶段,南昌大学开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奋力在部省合建高水平大学中作示范,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勇争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Hash:7d5b39ce58cfbe12e3f72eeaf3a1de303acc10a8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