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些风云人物?

导读: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些风云人物? 王国维为什么要自沉于颐和园的「鱼藻轩」?

中国近代史上有孙中山李鸿章曾国藩等等还有很多就不举例子了

方志敏

郭沫若

贺龙

华罗庚

康有为

李四光

梁启超

林彪

刘少奇

鲁迅

毛泽东

聂荣

钱三强

钱学森

任弼时

中山

徐向前

叶剑英

张学良

周恩来

朱德

龚自珍

曾国蕃

洪秀全

林则徐

严复

梁启超

陈独秀

李大钊

袁世凯

张作霖

段琪瑞

蒋介石

精卫

李鸿章

张之洞

慈禧太后

王国维为什么要自沉于颐和园的「鱼藻轩」?

对于王国维的死因,前辈学者们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大致有为清王室殉节、为传统文化殉节、担心北伐军迫害、怕欠罗振玉的钱还不上这些原因。当然,欠钱之说已经被相关学者否掉了,罗振玉和王国维是真正的君子之交,不存在有逼王国维还钱的事儿。

不过,一般来说,还是为清王室殉节和为传统文化殉节这两个显得靠谱点,原因就在于他自杀的地方——鱼藻轩。

鱼藻轩这个名字不是没有来历的,古人起名都讲究风雅,喜欢附丽诗词,鱼藻轩正是得名于《诗经·小雅》里的“鱼在在藻,依其于蒲”一句。

东汉最著名的经学家郑玄,对这句话曾有过自己的见解。藻,水草也,鱼之依水草,犹人之依明王也。

王国维本人是国学大师,对四书五经可以说是烂熟于胸,自然是知道鱼藻轩得名之源以及郑玄的这句注解的,他选择在鱼藻轩自沉,就是表明了他的殉节之志。

当然,说担心北伐军的迫害也不是没有缘由的,毕竟在这一年,北伐军就枪毙了叶德辉和王葆心两位学者,王国维也因此事多次表示不想再受一点辱。

个人觉得,王国维早存死志,北伐军对学者文人的迫害是让他最终选择将心动付诸行动的导火索。所以才会有王国维遗书里开头著名的那句话: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许是因为北伐军的出征让他认清了清朝终已覆灭,许是因为与亲家好友罗振玉的决裂,又许是因为国学文化在那个战争年代的衰败没落……

王国维:学术开明的封建“老古董”?

看到王国维,你最先想到什么呢?

是后脑门上拖着细长小辫子的古怪小老头?

还是90年前跳昆明湖自沉的前清遗老?

亦或是提出读书“三境界”的国学大师?而今天,博库君便要告诉你们一个不一样的王国维。

才华横溢的学术巨子首先,博库君先和大家来分享一下这位学术巨子的重要成就。

王国维先生,是民国时期便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他在文学、美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 等各方面成就都极其卓著。

在「文学」方面,先生编著了《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等著名文集,其中尤以《人间词话》中读书治学的“三境界”最为突出。

先生曾说,读书是有三大境界的:

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坚定追求,即制定一个目标;

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不懈努力,即不放弃不气馁;

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融会贯通,即在长期积累之后的茅塞顿开。

这也与现今人们剖析爱情离合、仕途升迁、财运得失等等不谋而和。洞悉人生,爱情也罢,仕途也罢,财运也罢,所有的成功都需要经历这三个阶段:

确定目标;向目标努力,即使遇到了困难也不放弃不气馁;然后在关键时候,挺过来了,便获得成功。

在「美学、哲学」研究方面,最值得提及的论著仍然是《人间词话》。先生认为我们审美中最需要的能力是“求真”。

王国维以为,每个人在现实人生的痛苦主要都源于我们内心欲望的无法满足。但寻求人生的真正价值和幸福就必须要远离名利欲望的侵扰,思想独立而不矫揉造作,求真务实为最优。

而先生在「古文字学、考古学」方面的成就,则主要在于他对甲骨文的研究上。

民国时期出土的许多青铜器中都刻着甲骨文,这也就成为了鉴别古董真假的重要途径。王国维先生正精于此道。

不少古玩收藏者曾请先生屈驾鉴别古铜器,先生认为是假的,也不讲委婉曲折的这一套,当面直接就说“靠不住的”。

对方自然会觉得有些没面子,便开始从这个古器的色泽青绿、文字精致等方面企图掰回一点颜面。但先生依然不多说,只淡淡地再来一句“靠不住的”。

一个矛盾的封建“老古董”毫无疑问,王国维先生是一个优秀的学者。

他治学严谨细致,博采中西之长;他反对封建科举制度,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在教育教学方面,要求主动学习西方文化中的“体育”与“美育”。

但难以想象的是,这个在学术研究方面强调向西方学习,追赶时代潮流的学者,在生活中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顽固“老古董”。

他对前清王朝和废帝傅仪有一种盲目的推崇与忠诚,也就是所谓的“愚忠”。

正如郭沫若给予的评价——王国维的头脑是近代式的,而感情是封建式的。

1922年,机缘巧合之下,王国维应召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食五品禄,换而言之,他成为了少年皇帝的老师。

在任职“帝师”的阶段,傅仪待王国维确是“彬彬有礼”的。傅仪虽为一国之帝,但却从不以君臣之仪对待王国维,他会与王国维同事同游,甚至连吃饭都叫上王国维围坐一桌。那个时候的清王朝虽然已经岌岌可危,但皇帝仍有皇帝之名,儒学中的“君臣之礼”依然没有完全废弃。可想而知,这对思想本就封建的王国维造成了多大的影响。

所以,在1924年废帝傅仪被驱逐出宫之后,王国维仍旧以“前清遗老”自居。

在北大的校园里、清华的讲坛上,先生的脑袋后面一直拖着一条又细又长的小辫子——那是封建清王朝的标志与象征。

甚至于,在1924年傅仪被驱出宫之时,王国维先生还约上了好友罗振玉等一帮 子的前清遗老,企图跳金水河殉清。

虽然因为家人的阻挠没有成功,但1927年6月2日的上午,在北京颐和园里,他终是一头栽进了昆明湖。

许是因为北伐军的出征让他认清了清朝终已覆灭,许是因为与亲家好友罗振玉的决裂,又许是因为国学文化在那个战争年代的衰败没落……具体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就这么潦草的,王国维先生“在水里将遗老生活结束。”

Hash:5f4b04374fad4731b4d9a4c5c56f5fd520f9c65f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