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兵马俑旅游攻略视频「兵马俑旅行攻略」

导读:印度兵马俑旅游攻略视频「兵马俑旅行攻略」 华清池兵马俑旅游攻略。 兵马俑一日游攻略 去兵马俑的最佳路线 兵马俑有什么姿势 游客参观兵马俑,兵马俑竟然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华清池兵马俑旅游攻略。

1. 骊山 索道

骊山没什么好去的,仅有一座山,还有索道什么的,并无多大意义。

2.华清池

先到华清池,70元/人,各种证件可以半价。华清池内主要景点:贵妃池、五间厅和兵谏亭等。

多个朝代的度假胜地却有迷人之处。可以请一个讲解员,50元/位,但是可以讲价到30元/位。个人认为蛮有价值。

华清池也可浴足泡温泉。泡脚20元/人。泡温泉是以房间计价,200多,300多,500多不等。但是温泉水都是一样的,价格的不同只因房间的豪华程度不一。

每年4.1日到10.1日,都有大型歌剧《长恨歌》的表演,全露天。票价好像从100元到999元不等。我这次没能看到,反正在西安上学,打算抽个时间专门去看长恨歌。

3.兵谏亭

兵谏亭就在华清池背后的山上,如果要上去,还另有70元门票。其实没什么好看的,也就只有一块捉蒋石,说白了就是块石头。但是时间经费充裕还是值得一看的。

4.兵马俑

门票110元/人,各种证件半价。

不过有一个入口是要做代步车的,20元/人,不要从这个口进,转角过去,走大概15分钟,有一个正门,从这里进去。其实并没有多长的路程,两边还有风情店,出售特色小吃,特色商品等,蛮多趣味的。

兵马俑讲解员大概是90元/位。

5. 秦始皇陵 秦陵地宫

不建议去,意义不大。

6.购物

建议买一些蓝田玉。不过一定要有眼力,蓝田玉是中端玉,并不是太高级的,不能和新疆和田玉或者缅甸翡翠相媲美。买一只玉价格其实一般在100元到200元左右,不论你看到的是标价多么昂贵的玉。

如果从华清池坐出租车去兵马俑,司机一般会拉你去一个玉器厂家。里面的玉可以看,但是还价是尽量压低,因为真的不是那么值钱的。

兵马俑一日游攻略

在西安火车站就有去兵马俑的公交,路上会路过骊山,华清池,本人觉得还是值得去玩玩的,学生证可以半价,从华清池出来就直接去兵马俑,路过的秦始皇陵和地宫都不好玩,本人去过觉得有点不值。到了兵马俑建议在门口找个导游带你们进去玩,自己玩没有意思的,很多典故和历史你不知道,纯是看热闹,导游费你们三个人给60就可以,淡季还可以便宜。我当时买了墨玉的镯子和玉佩,说是可以养人的,在兵马俑里面的购物点买的,镯子100,再贵就不能买了,都是导游带你们去买的。西安的小吃还是值得尝一尝的,在鼓楼那边有小吃街,晚上很热闹,西安的公交车到晚上12点,很方便。,其实西安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有时间的话,在那玩3到4天,能玩的不错。

去兵马俑的最佳路线

西安

就住在离火车站和钟楼大雁塔距离居中的位置,比如民乐园、大差市附近,各种档次酒店都有。

早上9点下火车,先乘公交车到达民乐园,找好住宿的酒店。距离火车站在1.5公里左右。然后沿着东新街步行两站路至永兴特色小吃旅游街区吃饭。中午可以去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携带身份证免费领票,参观大约2个小时,;之后去大雁塔大唐芙蓉园,距离陕西历史博物馆一站路距离。

第二天,去临潼。坐公交到火车站东广场乘坐旅游专线车到达,秦始皇兵马俑、华清池、蒋介石骊山兵谏亭等景点,大约一天时间。晚上回来市区,到达鼓楼回民街小吃一条街。

第三天,去东门城墙、沿着城墙往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南门、朱雀门、含光门等南向路线走。看完了之后可以去文昌门底下的碑林博物馆、南院门看看,最后下午去钟楼看看。

兵马俑有什么姿势

出土的兵器主要以长兵器和远射兵器为主。长兵器主要有矛、戟、长剑和铍等。材料均为青铜。矛通身长7米左右,手持这种矛的士兵一般是依靠协同作战的方阵来获得冲击力。戟,一般通身长3.5米,使用这种长度兵器的战士一般注重于单兵的格斗技巧。铍在之前并无固定的尺寸规定,但在俑坑中发现的铍原应为2.8米左右,以来弥补矛和戟在长度上的不足。剑长78厘米,属于战国时期各国中最长的剑。远射兵器是弩,分三排,其中的各零部件可以互换。其弩机设计的十分精巧,具有让人轻松射箭的作用。

军士俑

车士,即战车上除驭手,驾车者之外的士兵。一般战车上有两名

秦始皇兵马俑

军士,分别为车左俑和车右俑。车左俑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胫着护腿,头戴中帻,左手持矛、戈、戟等长兵器,右手作按车状。车右俑的装束与车左俑相同,而姿势相反。他们都是战车作战主力,但据文献记载,他们在兵器配置和作战职责上有着一定的区别。从秦俑坑战车遗迹周围发现的兵器看,秦代战车上的车左和车右均手持戈、矛等格斗用长兵器及弓弩等致远兵器,说明战车上车左、车右的分工并不十分明确。在战车上,除了矛驭手和车左、车右俑外、还发现有指挥作战的军吏俑。军吏有高低之分,负有作战指挥的职责。

立射俑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兵种,出土于二号坑东部

秦兵马俑

武器为弓弩,与跪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身着轻装战袍,束发挽髻,腰系革带,脚蹬方口翘尖履,装束轻便灵活。此姿态正如《吴越春秋》上记载的“射之道,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儿,此正持弩之道也。”立射俑的手势,与文献记载符合,说明秦始皇时代射击的技艺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种动作已形成一套规范的模式,并为后世所承袭。

跪射俑

跪射俑与立射俑一样,出土于二号坑东部,所持武器为弓弩,与立射俑一起组成弩兵军阵。立射俑位于阵表,而跪射俑位于阵心。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发髻,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表现出一个持弓的单兵操练动作。在跪射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让后世的观看者从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浓郁的生活气息。

并且,跪射俑是所有出土的兵马俑中,惟一的发现时就极其完整的兵马俑。他身后的铠甲上还有红色,令人惊叹。

武士俑

武士俑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约1.8米。作为军阵主体,在秦俑坑中出土数量为最,可依着装有异分为两类,即战袍武士和铠甲武士。他们作为主要的作战力量分布于整个军阵之中。战袍武士俑大多分布于阵表,灵活机动;铠甲武士俑则分布于阵中。两类武士皆持实战兵器,气质昂扬,静中寓动。

军吏俑

军吏俑从身份上讲低于将军俑,有中级、下级之分。从外形上看,头戴双版长冠或单版长冠,身穿的甲衣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军吏俑除了服饰上与将军俑不同外,精神气度上也略有差异,军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将军俑体魄丰满魁伟,但整体上比较高大,双肩宽阔,挺胸伫立,神态肃穆。更多的表现出他们勤于思考,勇武干练的一面,有的思念家乡。

骑兵俑

骑兵俑出土于一、二号坑,有116件,多用于战时奇袭。由于兵种的特殊,骑兵的装束显然与步兵、车兵不同。他们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袖、交领右衽双襟掩于胸前的上衣,下穿紧口连档长裤,脚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铠甲,肩上无披膊,手上无护甲。衣服短小轻巧,一手牵马,一手持弓。从这种特殊的装束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从古代骑兵战术出发,骑士的行动敏捷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二号坑出土的骑兵形象,是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史上发现的最早的骑兵实物。因而对研究当时骑兵服饰和装备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

驭手俑

驭手俑为驾驶战车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他们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臂甲长及腕部,手上有护手甲,胫着护腿,脖子上围有颈甲,头上带有巾帻及长冠,双臂前举作牵拉辔绳的驾车姿态。由于古代战争中战车的杀伤力极强,因而驭手在古代战争特别是车战中,地位尤为重要,甚至直接关系着战争的胜负。

军吏俑

军吏俑,俗称将军俑,在秦俑坑中数量极少,出土不足十件,分为战袍将军俑和铠甲将军俑两类,其共同特点是头戴鹖冠,身材高大魁梧,气质出众超群,具有大将风度。战袍将军俑着装朴素,但胸口有花结装饰,而铠甲将军俑的前胸、后背以及双肩,共饰有八朵彩色花结,华丽多采,飘逸非凡,衬托其等级、身份,以及在军中的威严。

百戏俑

与宫廷杂耍、表演有关。已修复的几件陶俑,举止神态各异,滑稽可笑,有的像是持竿者,有的像是角斗士,有的还有“啤酒肚”,腰间系着小裙子,为当时杂耍打扮,呈现出明显的百戏特色。百戏俑坑平面呈“凸”字形,坑体东西长40米,西端宽16米,东端宽12.3米,该陪葬坑总面积约800平方米。

秦俑

兵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光是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兵马俑雕塑采用绘塑结合的方式,虽然年代久远,但在刚刚发掘出来的时候还依稀可见人物面部和衣服上绘饰的色彩。在手法上注重传神,构图巧妙,技法灵活,既有真实性也富装饰性。正因为如此,秦兵马俑在中国的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已整理出土的一千多个陶俑、陶马来看,几乎无一雷同。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陶人在神情上的区别和脸型上的差异。军吏一般表情严肃,年纪也大一些,有的额头上还塑有皱纹。武士的表情相当个性化,不但表现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甚至可以体会到明显的地域性——很多秦俑的相貌特征与现代的陕西人十分接近。

兵俑们个个凝目聆听、镇静机智,且仪态英武,有一种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灭六国,天下一”的雄壮军容。从身份上区分,主要有士兵与军吏两大类,军吏又有低级、中级、高级之别。一般士兵不戴冠,而军吏戴冠,普通军吏的冠与将军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铠甲也有区别。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骑兵、车兵三类。根据实战需要,不同兵种的武士装备各异。

铜马车

秦陵铜马车出土于秦始皇陵西侧20M处,1980年局部试掘铜马车坑时,在一木椁内 出土一前一后纵置的两辆大型铜车马,出土时已残破,经修复后恢复原状。 铜马车主体为青铜所铸,一些零部件为金银饰品。各个部件分别铸造,然后用嵌铸、焊接、粘接、铆接、子母扣、纽环扣接、销钉连接等多种机械连接工艺,将众多的部件组装为一体。通体彩绘,马为白色,彩绘时所用颜料均为用胶调和的矿物颜料,利用胶的浓度塑造出立体线条。车、马和俑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它完全仿实物精心制作,真实地再现了秦始皇帝车驾的风采。

游客参观兵马俑,兵马俑竟然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秦始皇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时间各地都有许多人曾经慕名前去参观。可是在2006年的时候,一个女游客却发现了一个活的“兵马俑”,但是经过仔细排查,却发现这是一个外国人的恶作剧。

在2006年的时候,许多游客前来兵马俑一号坑周围游玩参观。各种手机摄像头以及摄像机发出的光不断闪烁。就在这时,有一位女游客发现了异常:因为她看见其中一个兵马俑居然动了一下!她再仔细观察却发现,那个活的兵马俑,竟然拿着相机不停的拍其他兵马俑。而且还不时地在坑中跳来跳去,这场面令人觉得匪夷所思。难道真的是兵马俑活了?

旅游客太震惊,于是立刻报了警。警察对此非常重视,判定有人混入其中意图不轨,马上赶到了现场,而由于当时目击者早已离开,再加上兵马俑数量最多,为保证不受损害,给查找工作带来巨大的难度,在经过地毯式搜索之后,那个山寨兵马俑被警察成功找了出来。

原来这个“兵马俑”是一位来自德国的狂热的兵马俑爱好者。他太痴迷于中国的兵马俑,才做出了这么一件幼稚可笑的事情。并且因为这位兵马俑痴迷者的动手能力十分强,由他制作的而成的兵马俑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异常逼真的。甚至连兵马俑脚上的方形踏板都有,当他站在坑里动也不动,眼睛也不眨的时候,根本没有人可以分辨出来。

Hash:081188626c67098ca583db5a2b5e99905173cd4d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