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许仙姑云游四方经过仙游,竟做了这些事!
圣泉村(旧称孝仁里郑宅)
位于仙游鲤南镇,
是唐御史中丞郑良士的故里,
境内圣泉宫是闻名中外的
法主仙妃文化信仰发祥地。
据清《仙游县志》载:圣泉在县南七里,一名“龙井”。曰圣泉者,唐时有法主圣妃以铁鞭所引之泉也,今立宫以祀之,亦曰;圣泉宫。《旧经》云:“其泉秋浅微冬枯涸,春农将作、设祭方涌,灌田千余畆。”明弘治乙未年,大旱。沙县人来此请水有验。
法主圣妃,俗姓许,又称许仙姑,云游四方,唐昭宗乾宁间经入仙游,行至巩桥郑宅,视此间钟灵毓秀,乃向郑家祖妈求赐宅地。郑家祖妈慨然与之,并寄望仙姑助修水利,造福后代,以拯万民。圣妃概然相许。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年),唐御史中丞郑良士长子礼部尚书郑元弼公,为感念许仙姑兴修水利,济世救民的功勋,特舍地捐资在草庐原址上创建宫殿,号“圣泉宫”,又称“圣泉祖殿”,奉祀许氏仙姑,尊称圣泉妈,后敕封为法主仙妃,分灵宫又称圣祖妈、圣祖娘娘、圣祖仙姬、法主娘娘等。
圣泉祖殿历史悠久,代有修葺,清道光癸已年(1833年),里民林有惠捐资重建,其规模基本定局。宫殿模式,庄严堂皇。地处盆地,群山含翠,秀水环流,环境奇丽。后远靠大蜚山,稳如泰山;前峰雄鹰展翅,狮象保口;西有飞凤衔书,九龙抢珠;东连笔架山,八仙过海,日月辉映。宫殿坐北向南,五间两进,穴号飞蝶,中间三间为“金桶”、“四窗”、十八对柱之石土木结构。两边上下为厢房,廊前一对石柱,镌刻清名家手书“灵山不远,惠水常流”对联。宫前遗有仙妃祭法所用“文房四宝”,石皿法器,天然妙成。其中“水池”,系后唐代古水井,患者在井中吸水饮服,有水到病除之效,曾有“飞蝶苏命”之誉。宫庭前方为文化广场,文化戏台、老人文化活动中心和仙妃亭;左侧有法主仙妃手植的一棵古樟,主干需十多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树龄1108岁,现列为“福建省一级古树名木”。宫的右侧还有仙妃祭法引泉的井亭边井、庐陂桥下井、大龙井等七井泉脉,依然福泽万民。
1984年经仙游县人民政府批准,圣泉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1月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8月,“圣祖母信俗”被列为泉州市第二批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展示点名录;2015年10月,法主仙妃圣泉妈信俗列入莆田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1月,法主仙妃圣祖妈信俗列入泉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圣泉宫已成为海内外香客和法主仙妃信众旅游朝圣观光胜地。
来源:今报通讯员 游心华 郑建鹏 文/图
编辑:余立凡 陈慧贞 审核:蔡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