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戴维小镇旅游攻略「宝兴县戴维小镇民宿度假村」

导读:宝兴戴维小镇旅游攻略「宝兴县戴维小镇民宿度假村」 人类是什么时候发现大熊猫这个物种的 第一只大熊猫是谁发现的? 第一只大熊猫什么时候发现的? 第一只大熊猫在哪里发现的 第一只大熊猫是在哪里发现的?

人类是什么时候发现大熊猫这个物种的

1869年,以传教土身份进入川西的法国人戴维,在四川雅安宝兴县,看到了大熊猫,并首次收集了标本,做了详细的记录,从而向世界宣布了大熊猫的发现。其实,中国关于大熊猫的文字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秦时期;在四川历代的地方志中,也都屡有记载。

所以可以说是中国人首先在周秦时期发现大熊猫的

第一只大熊猫是谁发现的?

世界上第只大熊猫,是1869年法国传教士戴维在四川雅安宝兴县发现的。

法国人吉恩�6�1皮埃尔�6�1阿曼德�6�1戴维,1816年生干法国比利牛斯的 个小镇。这位自幼酷爱自然,又对探险活动往情深的人,最为卓著的经历,就是在四川宝兴县邓池沟发现属于全世界的自然财富——稀世珍宝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

1869年3月当戴维第一次见到这种奇特的“黑白熊”时,就断定这可能会成为动物学二个有趣的新种。1869年5月4日,戴维的猎手们捉到了一只活的“黑白熊”,当时他想将其运回巴黎,可惜由于山路的颠簸和气候的变化,不幸死于途中,戴维只好将其皮送到巴黎国家博物馆。当时人们看到它那张圆圆的大白脸及眼圈的黑斑,如戴一副黑镜,便断 足这个皮是假的,世上根本没有这种动物,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奇异的熊。后来经博物馆主 任米甘勒�6�1爱德华研究,认为它既不是熊,也不是猫,而是与42年前在中国西藏发现的小 熊猫近似的种大的猫熊,便正式定名为“大熊猫”。自从1869年戴维首次向世人介绍宝 兴大熊猫后,西方国家曾一度掀起过“熊猫热”,许多专家、学者不远万里,不惜千金, 想捕捉到唯独中国才有的这种珍奇动物。戴维当年采集的那具标本作为大熊猫的模式标 本,至今还珍藏在法国巴黎国家博物馆。

第一只大熊猫什么时候发现的?

法国祖父戴维

1862年2月,一个名叫爱尔芒德·戴维的法国神父启程前往中国。

戴维1826年出生在法国比里牛斯山区一个小镇。他从小喜欢大自然,在当地是个小有名气的博物学家。1851年,戴维正式成为天主教会神职人员。一年后,他提出到中国传经布道。但他的请求直到10年以后才获得准许,这一年,戴维已经36岁了。

戴维临走时,法国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米勒·爱德华兹教授交给他另外一项任务:帮助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到中国采集动植物标本。该博物馆是一家享誉世界的老牌研究机构,强调以科学的精神面对物种的发现与研究。

1865年,戴维来到北京,他被这里各种奇异的动植物吸引住了。他经常到北京周边采集动植物标本,并把标本寄回巴黎。

这年夏天,他去北京南部考察,在皇家猎苑里发现了麋鹿。戴维认为这是一个新的物种,他把麋鹿标本寄回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并发表了自己的研究结果。麋鹿的历史相当悠久,但对这一物种的研究却非常薄弱。戴维对麋鹿的发现和研究,对中国的物种保护和对中国的生物学发展有很大贡献。

奇特的毛皮

不久,戴维遇到了一个来自四川穆坪灵宝学院的中国学生。那个学生告诉他,他们的法国院长采集了许多动植物标本,准备运回法国。

戴维当即决定前往穆坪,即今天四川省雅安地区的宝兴县。一路辗转,1869年2月,戴维来到成都。从成都到穆坪,整整走了8天。

戴维到达穆坪的第二天,就翻越大瓮岭,来到位于邛崃山脉中段邓池沟的灵宝学院,这是一个法国人开设的培养教会神职人员的地方。院长对戴维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戴维很快就接替了他的工作。

戴维凭多年野外考察的经验感觉到,这里正是他长久以来苦苦追寻的梦想之地,一个动植物的王国

就在戴维来到邓池沟的第11天,他意外地发现了一种从没见过的动物皮毛。他在日记中写到:“一位姓李人邀请我们去他家……在他家里,我看到了一张从来没见过的黑白兽皮,个体相当大,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动物。”这张奇特动物的皮毛令他十分兴奋,而猎人们还答应带他一起去狩猎这种动物。

就像是命运在冥冥之中的指引,这个法国人忽然之间如此接近一个必将轰动世界的神秘动物。

发现"黑白熊"

在接下来的12天里,戴维焦急地等待着那些在当地雇请的猎人带回来他所热切期待的动物。

12天后,猎人们带给戴维一只幼体动物,但猎人们为了便于携带,把它弄死了。尽管如此,戴维还是感到了极大的快乐和满足。

这只动物的毛皮和戴维在李家看到的奇特皮毛完全相同,除了四肢、耳朵和眼圈是黑色外,其余部分都呈白色。这种动物的头很大,吻短圆,不像熊嘴那么尖长。因此戴维断定,这一定是熊类中的一个新种。它之所以奇特,不仅在其毛色,还在于它的掌下有许多毛。

1869年4月1日,戴维见到了猎人带来的第二只同类动物。他确信,这个熊类新种为中国独有。最后,戴维根据这种动物的皮毛特征命名“黑白熊”。随后,戴维把描述报告 标本寄到巴黎,随即发表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新闻公报上。

人们从兽皮上看到一张圆脸上,眼睛周围是两圈圆圆的黑斑,就像戴着时髦墨镜,还有精妙的黑耳朵、黑鼻子、黑嘴唇,这太不可思议了!于是有人断言,这张皮毛一定是伪造的。此时米勒·爱德华兹教授已担任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长。他经过研究,确信这是一个新物种,但不是熊类,它的骨骼特征和牙齿系统与小熊猫和浣熊相近,因此他将它命名为“大熊猫”。

至此,西方世界为区分在亚洲先后发现的两种熊猫,把喜马拉雅山发现的叫“小熊猫”(如图)或“红熊猫”,把“黑白熊”命名为“大熊猫”或“熊猫”。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稀世珍宝就此撩起了它神秘的面纱。

历史上的熊猫

戴维在中国生活了12年,除了发现大熊猫和麋鹿外,经由他发现的中国特有的哺乳动物还有滇金丝猴等。中国一级保护植物珙桐,又称“鸽子树”,也是他于1869年在四川峨眉山中考察时发现的。100万年以前,珙桐在世界很多地方广泛分布。但到了第四纪冰川时,由于气候剧变,珙桐几乎绝灭。戴维幸运地在四川的崇山峻岭中发现了这种极其珍稀的活化石,为人类研究古生物、古地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考古研究,大熊猫出现的时间自晚中新世起,经历了700~800万年,它们的直系祖先是始熊猫,生活在炎热潮湿的森林里,同时代的动物还有森林古猿。距今60万年前的更新世中期,大熊猫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广泛分布在中国南部、中部西南,向北直达周口店,组成了“大熊猫~剑齿象群落”。

由于地质与气候的剧变,和大熊猫同时代的动物基本上都绝灭了,而大熊猫因为在环境的变动中改变着自己,所以保存下来,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动物活化石。

中国人对于熊猫的认识始终扑朔迷离。在《尚书》和《诗经》中,大熊猫被称作“貔貅”。《尚书》和《史记》中均记载,古代部落首领黄帝下令驯养虎、豹、熊及貔貅等猛兽助战。27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在中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山海经》中,对于熊猫也有记载,认为它专吃铁和铜。西汉时期,在中国第一部专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中,将大熊猫称作“貘”。

露丝的熊猫情缘

随着戴维发现大熊猫,大熊猫顿时名声大噪,它的命运也因此发生了许多悲悲喜喜的改变。

美国人最早到中国猎取大熊猫的是罗斯福总统的两个儿子,他们合作枪杀了一只成年雌体大熊猫。来中国猎杀大熊猫的还有德国人谢弗、美国人塞奇、谢尔登、英国人布罗克赫斯特等,高价收购大熊猫的更是多不胜数。但是,他们谁也没有带走活着的大熊猫。

1934年,一个年轻的美国 女孩露丝对大熊猫开始了向往和追寻。

露丝一个服装设计师,她对探险充满热情,并因此认识了职业探险家比尔。当比尔踌躇满志地告诉露丝,他要到中国西藏寻找大熊猫,并发誓一定要捉到活的大熊猫带回美国时,露丝对此心驰神往。

露丝非常希望比尔能带她一起去中国寻找大熊猫,但在当时,对一个探险远征队来说,女人只是一种累赘。露丝只能失望地等待。

1934年9月,与露丝订婚后,比尔和他的探险小组走了。在露丝焦虑不安的等待中,一年过去了,纷乱的时局阻滞了比尔的行程:当时,中国工农红军正穿越四川,国民党部队围追堵截,西南部地区被完全封锁了。

直到1935年底,比尔才准备从上海动身寻找大熊猫。然而,1936年早春二月,一封电报给露丝带来噩耗:比尔因病在上海去世。一个星期后,露丝从创痛中走出来,宣布要到中国完成比尔未竟的心愿。

发现小“苏琳”

1936年4月17日,露丝只身前往中国。她找到对大熊猫有着比较深入了解的杨昆廷,一个在美国出生、中国长大的猎人。1936年9月,她和杨昆廷从上海出发,开始了寻找大熊猫的艰苦历程。

露丝抱着比尔的骨灰,来到一个叫“草坡”的地方,他们带着抓熊猫用的井套、绳子,还按照当地人的风俗带了一个公鸡去祭山神。

11月9日,正当他们穿越一片大雪覆盖的竹林时,忽然听到一声枪响和动物的叫声。一定是大熊猫遭到伏击,他们迅速往前奔去。从一个枯树洞里传来一种类似婴儿的啼叫声,杨昆廷从里面捧出了一只毛茸茸的小东西。当露丝把这个小家伙抱在怀里时,简直不敢相信,这就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神秘动物大熊猫的幼仔。当时这只大熊猫幼崽只有1公斤多一点,出生才十多天。他们以为这只幼崽是雌性的,就给它取名叫“苏琳”,那是杨昆廷的妻子的名字。

露丝回到上海,像母亲一样照顾着苏琳,特别是当苏琳生病时,露丝常常在夜里去惊动儿科大夫。

当时,由于前往中国猎捕大熊猫和其他珍稀动物的人很多,中国政府已开始采取措施,明令禁止将包括活体大熊猫在内的珍稀野生动物带出中国。在朋友的帮助下,露丝以两美元的“贿赂”,带着苏琳登上了美国客轮“麦金莱总统号”。她提着一只柳条编织的大筐,在海关登记表上填写了如下字样:“随身携带哈叭狗一只,价值20元。”世界上第一只活体大熊猫就这样走出国门。

“苏琳”轰动美国

露丝回国时正是1936年圣诞节前夕。美国人以他们特有的方式来庆贺这件意想不到的喜事,旅馆特地为“贵宾”降低了室内温度,纽约探险家俱乐部为苏琳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罗斯福总统的儿子西奥多看到活泼可爱的苏琳时,动情地说:“如果把这个小家伙当作我枪下的纪念品,我宁愿拿自己的儿子来代替。”他说这话,不知是出于一时感慨,还是由于深深的忏悔。

1937年1月,苏琳被送到布鲁克菲尔德动物园,立即成为芝加哥城的超级明星。人们从四面八方前来观看,最多时一天达四万人,参观人数打破了历史最高记录。苏琳的每一个滑稽逗人的动作,都成了当时报纸和广播的新闻。许多商品的广告上都出现了苏琳的形象。

1938 年,露丝再次来到中国,又幸运地找到一只大熊猫并带回美国。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苏琳只活了一岁多,1938年4月1日死于肺炎。事后经过解剖发现,苏琳不是“小姐”,而是一位“公子”。

第一只大熊猫在哪里发现的

1869年5月4日,神奇的大熊猫在这里被法国人J·A·P·戴维发现�其皮制成模式标本后成为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引以自豪的镇馆之宝,并轰动全世界。百余年来,大熊猫为国际交流和科学研究立下了卓越功勋,雅安也演绎了一连串保护大熊猫的动人故事。

J·A·P·戴维�1826年生于法国巴斯克市�1900年11月10日逝世于法国巴黎�法兰西国家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同时也是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传教士。他一生酷爱动植物研究,在中国从事科研和传教活动的12年,是他一生最辉煌的12年,其代表著作有《中国之鸟类》、《戴维植物志》。最辉煌的时刻是1869年的5月4日,因为那一天他发现了大熊猫,地点在四川省的穆坪地区(今雅安市宝兴县)。

1869年春天的一天,戴维离开他传教的穆坪邓池沟教堂,到深山沟里采集植物标本,在一山村富户家里找水喝时,发现农户家里有一张奇怪的兽皮。这张兽皮黑白相间,作为动植物研究专家的戴维从来没有见过,他问富户主人这种动物叫什么名字,主人告诉他叫“黑白熊”。这张兽皮引起戴维浓厚的兴趣,他断定这种动物很有可能成为科学上一个有趣的新种。他非常迫切地问主人在哪里可以看到这种动物,主人告诉他这山上就有,只要下工夫就能捕捉到。1869年的5月4日,戴维终于捕捉到一只活体“黑白熊”。他亲自指挥工匠们在天主教堂内为“黑白熊”做了个大木笼,将“黑白熊”关在木笼里饲养起来,观察、记录它的生活习性。他根据“黑白熊”的体毛,脚底有毛等特征,认定“黑白熊”是熊的一个新种,他满怀希望要将“黑白熊”带回法国,向世界推荐这种新动物。

可惜的是,“黑白熊”离开了自由自在的野外生活,饲养人员对“黑白熊”的生活习性也不了解,在启程运往国外时得病不治而亡。戴维只好把“黑白熊”的皮剥了下来制成标本,并写下多篇“黑白熊”研究资料, 交给了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兹。

戴维的论文很快在法国一家很有影响的自然历史研究杂志上发表,“黑白熊”标本也在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出。爱德华兹馆长又对“黑白熊”标本和戴维的资料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确定了它的分类科目、种属关系,将这种动物最后命名为“猫熊”(PANDA),命名人仍然是戴维。根据它的体型,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翻译成中文后写成“大熊猫”,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戴维制作的大熊猫标本至今还保存在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雅安作为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被世人公认为大熊猫的故乡当之无愧! 戴维当年工作的邓池沟教堂,始建于1839年,面积1.3万平方米,中西结合砖木结构,至今保持完好。

第一只大熊猫是在哪里发现的?

熊猫憨态可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1600只,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截至2018年11月,全球圈养数量达到548只。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的山区。现在大熊猫在世界各地家喻户晓,你知不知道第一只大熊猫是在哪里发现的?发现的人又是谁呢?

答案是发现地是四川省宝兴县。宝兴县,隶属于四川省雅安市,位于四川省西部,四川盆地西部边缘,总面积3114平方公里。宝兴县东邻芦山,南毗天全,西连康定,北接小金,东北与汶川交界,距成都200公里。

19世纪中叶,一个来自法国的传教士,将他在中国四川穆坪发现大熊猫的故事第一次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公众面前,同时,也把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中国四川这一片云雾缭绕、森林密布的崇山峻岭之中。

1862年2月,身披着传教士服的戴维从马赛登上了远航的海船。他是巴黎天主教遣使会派往中国的传教士,同时还是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法国科学院通讯员、英国皇家动物学会通讯员。

1868年,戴维第二次来到中国。在掌管西部各省教会经费的总管莫尼耶家,一个教会学生向他讲述了四川西部的种种奇特动植物,穆坪这个地名第一次进入了戴维的耳朵,那里的教堂成了他这次中国之行的目的地之一。带着对川西地区强烈的探索欲望,戴维在1869年的1月到达成都。他先拜访了川西地区的平雄主教,这位主教曾在穆坪传教多年,他向戴维介绍了穆坪地区的一些特有生物,特别提到了一种被称为“白熊”的动物。

根据《戴维日记》中的描述,这种“白熊”很可能就是大熊猫。1869年2月22日,戴维和青年传教士库帕一行从成都前往穆坪。这条线路大致就是现在的318国道,沿途风光壮丽,却是最典型的“难于上青天”的蜀道。整整走了六天,戴维才到达了穆坪教堂。戴维一落脚就开始了考察工作,他心心念念的“白熊”却没有一丝踪迹。

直到3月11日,在戴维考察返回教堂的途中,一位姓李的地主邀请他到家里喝茶,在地主的家里,戴维被一张挂在墙上的黑白兽皮所震撼。那张兽皮只有黑白两种颜色,黑毛如漆,白毛似雪。戴维意识到,这是一个从未被世人所知的动物新种。主人见他痴迷地望着兽皮,便告诉他,这是在这一带的高山密林中隐藏的兽类,当地人称之为“花熊”、“白熊”。 戴维已经预料到这种“神兽”会带给他的无限荣光。当晚,他在日记中写道:“找到这种动物,一定是科学上的一个重大发现。”

但是,寻找“白熊”的过程异常艰难。接下来的几天里,戴维像着了魔一样钻进那位李姓地主所说的高山密林里,但所获仅仅是一些当地“松鼠和星鸦”,他还在密林里三次迷路,险些丧命。 无可奈何之下,戴维转而寻求当地人的帮助,他雇佣了十几位出色的当地猎人,悬赏抓捕“白熊”。 这招很快见效,几天后,一位猎 给戴维送来一只幼年的“白熊”。被捕获时它还是活的,但到了戴维手中时,它已经停止了呼吸。

按动物分类学的严格规定,见到了皮毛,甚至见到尸骨,还不足以对这个物种作出鉴定。直到4月1日,猎人捕捉到一只“白熊”活体,终于呈现在戴维面前。

这是一只成年的野生大熊猫。 当天晚上,戴维就在灯下匆匆写下了寄给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米勒·爱德华兹的报告。戴维的兴奋之情依然洋溢在已经发黄的纸页上:“黑白熊(戴维提出的拉丁文新种名),据我的猎人说,其体甚大,耳短,尾甚短,体毛较短,四足掌底多毛。

色泽:白色,耳、眼周、尾端并四肢褐黑;前肢的黑色交于背上成一纵向条带。我前天刚刚得到这种熊的一只幼体并也曾见过多只成年个体的残损皮张,其色泽均相同且颜色分布无二。在欧洲标本收藏中我还从未见过这一物种,它无疑是我所知道的最漂亮可人的动物品种;很可能它是科学上的新种!” 可惜的是,大熊猫离开了自由自在的野外生活,而饲养人员对它的生活习性不了解,在准备启程运往国外时,它得病不治而亡。 戴维只能将这只大熊猫的尸骨制成标本。

1870年《自然科学年报》第5卷发表了爱德华兹的研究成果。他根据熊猫的毛皮和骨架以及戴维的报告作出了结论:这是世界罕有的动物新种,初定名为“黑白熊”,但它并不是熊类,而应单独成立一个新的分类。戴维也因此被认为是“西方发现大熊猫第一人”。阿尔芒·戴维因此成为载入史册的生物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法国地理学会大师”、“大熊猫教父”等称号接踵而至。可以说,大熊猫成就了他。

近些年,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核心区的宝兴,为保护大熊猫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经过多年的守护,如今,在宝兴的山间公路、林区沟边,时常能见到大熊猫萌倒众人的身影。

Hash:ba48c50f1cbbb9a5b762a6e51e3c7cb2881dafc4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