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皮影戏有什么特点
导读:孝义皮影戏有什么特点 甘肃环县道情皮影有什么特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孝义皮影戏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因流行于山西省孝义市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雕簇者存在,说明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发展成熟。据专家考证,孝义皮影起于战国,是我国最早的皮影发源地之一。
皮腔是皮影戏的曲调,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
孝义皮影以麻纸糊窗作屏幕,凭借悬吊在纸窗后的麻油灯亮影,因此亦称“灯影儿”、“纸窗子”。一般纸窗面积为1.75m×1.21m。纸窗糊制有严格的裁纸、毛边、对口、粘贴、平整等5道工序,其窗平整无皱雪白无瑕。
孝义皮影在明代之前以羊皮为雕刻材料,体高58~60cm,俗称“二尺影”。到清代,皮影体高缩至42~48cm,俗称“五尺影”,三岁牛皮为雕刻上等材料。孝义皮影造型粗犷,简练夸张,线条遒劲有力,极富韵味。
明清时为孝义皮影的鼎盛期,孝义境内皮影班社多达60多家,随后逐渐衰落。1956年成立孝义市木偶皮影艺术团,“文革”时期撤消。1978年恢复皮影戏演出,曾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赴英国交流访问演出。1995年,孝义皮影中的武将形象作为邮票图案被全国人民认识。孝义皮影剧目丰富,现收藏有200余本,这些剧本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极具学术价值。对孝义皮影戏形成和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探讨中国戏曲发生和演变的内在规律,了解皮腔原生态的唱腔结构。
皮影戏,这个曾经广泛流传于民间且被称作“中国最古老的电影”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历史长河中,从默默无闻到繁荣兴盛,又渐渐淡出……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热情的高涨,皮影戏出现了可喜的“回归”。
甘肃环县道情皮影有什么特色?
甘肃环县道情皮影正在申请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道情”:西北民歌的一个种类,类似的种类还有信天游、花儿、爬山调等等。道情皮影戏文就是唱道情,陇剧也是以此发展而来。
甘肃环县为道情皮影的发源地。因为甘肃陇东地区贫困落后,很多地方不通电,所以道情皮影艺术得到了比较完整的继承,并保持了其原生状态。 道情皮影民间农民艺术家一行来北京申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想借此机会在几所高校中做一下演出。这将是活的具有生命力的民间艺术与众多高等学府的一次意义重大的交流和碰撞。在那些没有通电的小村庄,就是这样的面朝黄土北朝天的农民把自己对艺术质朴的热爱和惊人的才华倾注在这精雕细刻的皮影中,和着他们淳厚的唱腔为自己的父老乡亲带来无限的喜悦与欢乐。而这些为最辛劳的人们流传着的最朴实也是最地道的艺术不也正是我们黄土地上最宝贵的财富,是更值得我们珍惜、保护和为之骄傲的民族瑰宝吗
该答案来自南北游旅行网官方网站
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
Hash:31385ce8836799b86b9a576b309199e8a8900b2b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