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网红景点的简单介绍

导读:武穴网红景点的简单介绍 武穴市陈高那有什么好玩的 湖北武穴有什么景点的 武穴哪有好玩的? 武穴市景点

武穴市陈高那有什么好玩的

武穴市陈高好玩的如下:

武穴可以去太平山顶【扯旗山】游玩哦,是旅游必去的景点

仙姑山风景区,仙姑山一峰独秀,群岭拱卫,林木葱茏,石洞山泉,与泉塘水库相应成辉。山上寺庙、石洞、古迹遗址、花木林果、水上娱乐等七大旅游景区。

武穴市龙门花海景区:龙门花海景区有牡丹杜鹃紫薇、桂、荷、梅等13个花卉区,桃、李、杏、桔、葡萄等15个水果

湖北武穴有什么景点的

1、水府古寺

建于东晋末年,原址在太白湖西庙儿咀上。其寺历史悠久,饱经沧桑,几迁几废,记载资料残存。现仅存洮绪卅提重伸长寺序一篇,序中云:太白湖滨水府古刹者,东晋城宋公飞仙来梅驻锡之始地也,飞仙去后,乡人修以祀之,盖二千余年。旧址残垣中,发现元朝皇庆年间断碑一块,碑身残缺,字迹斑驳仿佛能辨认隋开皇庙儿咀、青莲庵等字样。又据前清黄梅县志载:唐武德九年,诏沙罗咀建庙,足见水府古刹建立之久,实属道教圣地。

历史上北方移民向南大迁,并没有多少人在太白湖定居下来,说明太白湖之水乡泽国极度荒凉,从南北朝到残唐五代,从金乱到宋元之间,北方难民大多逃到江南去了,成为客家人。直到明代,特别是永乐年间之后,政局较稳定,许多人又从江南迁回到江北,在各地寻觅定居点,太白湖也开始被许多姓族看中,才有了沿湖十三姓。太白湖方圆几十里之遥,鱼肥莲茂,资源丰富,在封建时代,湖面由沿十三姓管理,水府寺乃十三姓之公庙。据郑公塔残碑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湖西北沙路咀就建有寺庙,专供梅同福主,因为沙路咀地势高,定居的人们较早,后在唐初武德年间,唐高祖李渊曾下诏在沙路咀窑下墩重建庙堂,仍供梅山福主。

明末清初,水患连年,庙宇多次崩塌,后来一直因陋就简,随塌随修。到清光卅年,因山洪突发,把整个寺宇推走。适值沙罗咀(水府西寺)被兵火所焚,于是两岸沿湖的群众(同属黄梅太白镇)集议于沙罗咀东垸,决定重修水府寺,把东西二寺合并一起。在湖南龟山头上,破土动工,建起前后两栋万字垛大佛殿,座山临湖。拥有田园柴山数十亩,僧徒十数人,还铸造一口四百斤的大钟,二百斤的铁签筒。为富主神像出游,特铸一乘三百六十斤的大铁轿。自此,香火日盛,名振黄广。当时,太白湖襟连长江,上通江汉,上下连皖、浙,商船军艘频繁不绝,若逢阴雨连绵,风狂浪恶,来往船只,借助天灯,明确方向,船公渔人,焚香朝拜,飞仙之誉,盛满东南。

清末民初,水府庙就是太白湖渔业的议事厅。解放后,湖山大改造,龟山寺院改建捕鱼指挥部。一九五五年黄冈地区建太白湖养殖场时就住在水府庙里,一直到文革时,庙堂才全部被毁。

水府寺又名水府庙,即现在太白湖成鱼队所在的位置。现重建在武穴市花桥镇向垸村,距太白湖成鱼队1.5公里。

2、郑公塔

郑公塔原名椿山塔,位于郑公塔镇东约300米的太白湖滨。号称鄂东第一塔。1985年被湖北省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塔石基砖身,高19.74米,七层八角密檐式,用10余种型号的砖和9种型号的瓦筑成。底层周长18.5米,墙厚1.05米,高3米,对角内空3.8米,成锥体形。内有三层木楼至顶,每层安有神像供祀,外墙正壁嵌有古朴花纹图案,各层由不同式样的琉璃青瓦铺盖,顶部为葫芦形三级铜铸塔顶,为国内罕见。铜顶由八条铜链系至八角,每角产吊铃。八角垂挂着金链,每角悬有紫铜吊铃,遇有微风拂过,发出清脆悦耳的风铃声,倘若一人-这寂静安谧的旷野中,静听风铃,仿佛天籁之音。塔身青灰,约20度倾斜。因此有鄂东“比萨斜塔”之称。此塔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年间(936—941年),明宣年间僧人行铨在原址重建,明成化三年(1467年)10月又由僧人继寿重修。迄今塔形完整,图案犹新,铜铸塔顶尚存。塔顶上还长着一棵四季葱绿的胡椒树。

相传为当地一郑姓人氏所建,故名郑公塔。清同治壬申《广济县志》载,“因郑公者不知其名,宦居兹土,舍地建塔,名椿山塔,俗呼郑公塔”。郑公塔山峦拥后,湖水绕前,湖光山色,景趣盎然。《广济县志》有诗咏 此塔:“一塔犹今古,孤危耐雨风;湖山环锁外,烟月影笼中;阅历经唐晋,周围半桧松。”

如今,此塔连着“禅居寺”,伴着“功德桥 ”,形成了'脚踏新月”、“塔顶银盘”、“寺塔映霞”、“斜塔吊月”、“顶溢蕉香”等多种景观 ,令无数文人墨客、善男信女慕名而至。

郑公塔座落在华阳水道太白湖滨,渐成为南来北往的点点帆船灯塔标识。郑公塔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港口。郑公塔方圆百里,居民稠密,集市繁荣。港内帆樯林立,米市、猪市、鱼市人头攒动,为华阳水系一颗明珠。沧海桑田,随着长江航道南迁,昔日繁荣的华阳水道只留下串珍珠样的湖泊。点点白帆停留在历史档案,作为古时的灯塔郑公塔风韵犹存,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成为华阳水道上太白湖滨一处名胜古迹

郑公塔和胡椒树

郑公塔塔顶上长着一棵四季葱绿的胡椒树。塔前有一条河,金沙银水。 塔的四周,青松绿柳,风景迷人。

传说这座塔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时,有个大财主想造庙建塔,以保郑公塔这一块风水洪运不衰,财气 不退。 建塔要用童子伢儿奠基。这大财主选了一个九岁的小姑娘,把她活埋在塔基之下。说也奇怪,那天晚上 ,三更时分,建塔的匠人、民工听到这小姑娘的哭声。于是,这消息马上就传开了。打从那天起,天天晚上可以听到小姑娘悲惨的哭声,直到第二年立春那天,塔顶上长出了一棵胡椒树来 ,才没听到哭声。那胡椒树见风就长 没多久就长大了。每到深夜,你若走到塔前,就可以闻到那散发出来 的香气。大财主听到,跑来看树。他走到塔前,刚闻到那香气就昏倒了,险些跌死。大财主醒来,气得要命,叫狗 腿子放大火烧树,那树却越烧越发,青枝绿叶烧不死,郑公塔上的那棵四季飘香的胡椒树至今还在。

3、武山

古名青林湖。《尚书》载:“江水过九江,至于东陵,西南流,水积为湖。”湖西有青林山,故谓之青林湖。这在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里是有记载的。武山湖是因为武山得名,又叫午山湖。穴在《尔雅》里是水道的意思,而《元和郡国志》和《尚书》(禹贡里武穴被称为东陵,因为黄冈旧称西陵。禹贡载,东陵是扬州荆州的分界)里面称武家穴为九江第一穴。武山湖收受梅川、大金、铁石等河来水以及黄泥湖的水,经丰收大港入太白湖,或经武穴大闸入长江。湖底高程13.2米,常年水深1.2米。原有水域面积3.09万亩,经70年代初垦殖后,减至2.27万亩。

此间远避尘嚣,试听岸畔渔歌,川原牧笛,蝉吟鸟唱,涧响泉鸣,万簌谱成协奏曲;

这里别有天地,且看寨上春山,湖中秋水,稻黄棉白,雪素梅红,四时绘出自然图。

第一次阅读这副对联的时候,武山湖便牵扯了我审美的神经。后来又通过报章了解到武山湖的传说。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大战陈友谅之时,兵败退至武山湖畔。但见湖水茫茫,前无渡船,后有追兵,朱元璋仰天长叹:“天助我生,天绝我死!”话语未了,只见两条大鲤鱼,一青一红飞快游来。朱元璋慌不择路,一步跨到红鲤背上。那鲤鱼摆动尾巴,驮着朱元璋疾驰而去。青鲤紧紧跟随。陈友谅策马追至湖边,急忙放箭。说时迟,那时快,只见那青鲤往水面一跃,挡住了那支射来的箭,正好射中鱼腹。那鱼顿时变成一座孤岛,这便是今天的武山寨。这湖便称作武山湖。传说有无历史根据,我无意去考证,但神奇的武山湖却一直让我有亲近她的冲动。鸡年初夏,我到武穴,正好有了一个亲近它的机会。

武山湖位于武穴市南部四望、石佛寺、阳城之间,古名青林湖。《尚书》载:“江水过九江,至于东陵,西南流,水积为湖。”湖西有青林山,故谓之青林湖。这在北朝郦道元的《水经注》里是有记载的。武山湖是因为武山得名,又叫午山湖。穴在《尔雅》里是水道的意思,而《元和郡国志》和《尚书》(禹贡里武穴被称为东陵,因为黄冈旧称西陵。禹贡载,东陵是扬州和荆州的分界)里面称武家穴为九江第一穴。武山湖收受梅川、大金、铁石等河来水以及黄泥湖的水,经丰收大港入太白湖,或经武穴大闸入长江。湖底高程13.2米,常年水深1.2米。原有水域面积3.09万亩,经70年代初垦殖后,减至2.27万亩。

这里风景秀丽,水肥鱼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自然风光如诗如画。四周畴野膏腴,水系与长江相连,泥层深,水质良,浮游生物丰富,宜青、宜草、宜鲫、宜鲤,尤为鲢鳙养之乐 土。所产鲜鱼个大体肥,味道鲜美。传说以该湖之水煮该湖之鱼,不需添加任何调料,汤水便会浓如奶汁,用筷子挑得出丝来;味道纯正自然,酽稠得可以粘得住嘴色。改革开放以来,这里成为武穴举足轻重的商品鱼基地。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其水产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该湖注册的“武山湖”牌鳙鱼、鲢鱼、黄颡鱼获得国家绿色A级产品认证。

4、横岗山

位于市境北部,最高峰815米,素有鄂东屏嶂之称,横岗山茂林修竹,郁郁葱葱,隋唐开山,寺庙林立,景点多而集中,横岗山耸翠为古十景之一,1988年经省民宗局批准,正式开放佛寺活动。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成立“横岗山森林公园”,成为毗邻省、县(市)宗教活动和旅游观光 的名山胜地。东西长6.4千米,南北宽1.5千米,纵观全园,酷似一条巨龙,头东尾西,横跨武(穴)蕲(春)两市县,武穴境内地属余川镇、梅川镇、森林公园等三处管辖,东有太平乡近年修扩的盘山公路18千米直达山顶,西南有三条便道,多为石砌梯道,约23千米人行步道通达各主要景点,近有800罗汉石窟建筑成功正待开光,与庐山可比美,可称“吴有匡庐,楚有横岗”。

5、双善洞

位于武穴市田家镇山上村笠儿垴西侧。隔江与半壁山相望,相传石时有一对仙男仙女常出入此洞,专施善福于人间,故名。洞门高2米,宽约1.5米,上方刻隶书“双善沿”字样,门外石辟8处刻有诗文,明朝名士吴国伦作有《游阳城洞记》,记叙其景,此洞分三洞十八重之多,层层相连,洞洞相通,洞中因里外气流流动缓慢,终年四季如春,云雾缭绕,故为避暑胜地。

武穴历史悠久,据考古学家最近在境内大金镇尺山遗址发现,远在新古器时代3000-5000年以前,武穴就有人类活动。在夏商周时代(公元前20世纪--公元前11世纪)属荆州管辖;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属楚国;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前)属九江郡;汉(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属江夏郡(《湖北通志》载:“广济为汉蕲春浔阳二县地);三国(公元220--265年)属吴,隶属蕲春郡。

武穴哪有好玩的?

武穴山川钟秀,境内旅游景点颇多,旅游资源呈现六大特点:奇峰峻岭,水库点缀其中,景色优美;奇洞异窟,卡斯特地貌,鄂东独有;田镇要塞古迹,历代古战场,胜迹独特;家族墓地,名人题词荟萃,黄冈独有;城区区位,山水湖库俱全,地貌独佳;风俗曲艺,地方风味饮食,武穴独特。北部的横岗山(海拔815米)林隐寺被省政府确定为重点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是著名的佛教旅游圣地。目前已开发建成横岗山旅游公路、太平桥避暑山庄,并连接荆竹水库、太平一尖山(海拔1063米)、南宋名将余蚧墓、鲍照读书台为一体,基本形成武穴市的旅游休闲避暑胜地。新建的武山湖度假村依托武山湖以及武山寨的秀丽景色,成为新的娱乐休闲佳地。距武穴城区9公里的笠儿垴主峰一带有数处溶洞群,其中的双善洞、灵泉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瑰丽奇绝,为华中地区罕见的大溶洞。境内的黄冈市级旅游区仙姑山,一峰独秀,群岭拱卫,观光游客络绎不绝。广济文曲、黄梅戏等风俗曲艺,特色清新,名扬海内外。武穴旅游业逐步成为支柱产业,宾馆、酒店、旅行社等20余旅游企业已形成接待规模。已形成一湖二洞(双善洞、灵泉洞)三山太平山、仙姑山、横岗山)多点(小龙潭公园、魏高邑观光农业园、葡萄山庄、梅川水库、荆竹水库)的旅游开发格局。

武穴市景点

广济时光景区、横岗山、浴佛井、龙湫寺、东冲山等。

1、广济时光景区:原名武穴市滨江公园,于以“盈彩水岸、大美港城”定位,2016年1月16日开园,2018年1月9日获批国家4A旅游景区。

2、横岗山:为大别山南端一峰,位于湖北省位于蕲春、梅川镇重峦叠嶂,宛如龙卧其巅,故名“横岗”,最高峰815米。横岗山寺庙始建于隋初,禅宗上祖道信幼年曾在此出家,卓锡七年。

3、浴佛井:位于武穴市梅川镇今粮管所右侧,又名清净井。人们为纪念道信诞生,把每年三月初三定为庙会日,还把那口井取名叫“浴佛井”。浴佛井内圆外方,井口长0.6米,宽0.53米,一块正六边形的青石井圈覆盖其上,井壁上端由一圈花岗石镶嵌而成。

4、龙湫寺:坐落余川镇干仕垸附近,寺祀费季龙君偶像,神座下有暗泉一眼,游人投以铜钱,则叮当作响,串串不绝。寺侧有名为螺丝旋溪涧一曲,干旱不涸,溪水淙淙作响,静中谛听,如雨声淅沥。故名之曰:“龙湫夜雨”。

5、东冲山:主峰名一尖。海拔1063.4米,系县境最高点。其东面一山峰,白沙裸露,状如银屑,山高风急,沙随风飘,蒙盖东冲一尖,皑皑皆白,终年有如积雪不化,入夜翘首仰望,俨如“明月照积雪”,寒光闪烁,冷气逼人。其侧有南朝宋代杰出诗人鲍照读书台遗址。故名之曰:“东冲积雪”。

Hash:92a1923cf81f77dbbc9bfbcb21bc891187d8f96b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