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药用价值的是什么蜈蚣。
]
蜈蚣又名天龙,因为它的足很多,故又有百足的美称。在动物分类上属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唇足目、蜈蚣科。 蜈蚣体长12--20厘米,从上面的照片可以看出,蜈蚣身体扁平,红头黑背,分头和躯干两部分。
1、头部 头部背面两侧有一对集合眼,每一对集合眼包括若干单眼,头部的腹面有口器,为蜈蚣的摄食器官。头部的附肢包括1对触角、1对大颚和2对小颚。头部成为感觉和摄食的中心。
2、躯干部 蜈蚣的躯干部有20个体节,较长和较短的体节互相间隔,第1节的附肢称颚足,甚为发达,其末节成一利爪的毒爪,爪内有毒腺,爪的末端有一毒腺开口,用来毒杀小动物和作为防御外敌的武器。第2~19节各具1对7节的附肢,称足,是蜈蚣爬行的器官。第20节是生殖孔所在的地方,其附肢与其他19对步足不同,特称生殖肢。可见,蜈蚣躯干部的结构成为蜈蚣的运动中心。
3、外骨骼 蜈蚣身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几丁质的外骨骼,分布在躯干部每节的背面者称背板,腹部的为腹板,背版和腹版靠两侧的膜状薄板相连接。 外骨骼不仅有保护内脏器官及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接受刺激的功能,并且还能和附着的肌肉一起完成各种运动的动作。外骨骼的形成限制了蜈蚣身体的继续生长发育,因此蜈蚣在生长过程中便有了蜕皮现象。蜈蚣蜕皮时,体内分泌一种几丁质酶将外骨骼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的几丁质溶解,因而使外骨骼破裂,整个身体从中钻出,并重新形成外骨骼。蜕皮时蜈蚣用头顶主池壁,先顶破头板,然后依靠自身的伸缩运动逐渐使身体连同步足由前向后一次剥脱,最后脱离尾足。每次蜕皮需要2~3个小时。
蜈蚣的内部结构
1、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食物从口腔进入消化道,经机械作用和化学分解过程,才能够被蜈蚣吸收和利用。 消化道简单,从口到肛门为一条纵贯身体中央的直管道,口后为膨大的咽,它的收缩有利于吸吮食物。咽后的消化道为前肠、中肠及后肠三部分。前肠及后肠都很短,中肠却很长。前肠主要起着接受、运送及初步消化食物的作用。中肠是食物消化及吸收的主要场所,后肠担任形成粪便及运送至尾节的肛门排出体外的任务。 消化腺为一对葡萄状的唾液腺,通过唾液管开口于前肠,唾液腺能分泌含有消化酶的唾液,能够湿润及初步分解食物。
2、呼吸系统 蜈蚣以气管系统进行呼吸。 气管是体壁内陷而成的弹性管状构造,壁上具有几丁质的螺旋丝,可支撑气管以利气体流通。气管有许多分支,分布在体内体壁的细胞与组织之间。 气管在身体两侧有与外侧相通的开口——气门,它是气管形成时留下的陷口,蜈蚣共有气孔6对,分别在第4节、6节、9节、13节和15节,其他各节都退化了,仅保留一点痕迹。各气门有关启装置,使气门可开闭,开启时气体出入无阻,闭合时可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及外物入侵。
3、循环系统 蜈蚣的循环系统为开管式循环,但比较发达,管状的心脏在消化管的背方,贯通躯干部,并有围心膜包围,由后向前进入头动脉通向头部各个器官。除前行的背血管外,还有一对侧动脉包围了消化管并在消化管的腹面汇合成神经上血管,这些血管有分支进入血腔。此外,蜈蚣除末端几节外,在每节有一对心孔,心孔为血液从血窦进入心脏的开孔。
4、排泄系统 蜈蚣的排泄气管为马氏管。它是
着生在中后肠交界处的不分支的盲管。马氏管的盲端游离在血腔中,并自血液中吸取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把它送入后肠,经后肠重新吸收水分后,由肛门连同粪便排出体外。
5、神经系统 蜈蚣的神经系统和蚯蚓相似,属链状神经系。包括1个脑神经节,由神经分布到触角和眼,有两条神经连食道下神经节,食道下神经节有神经连大颚、2对小颚和颚足。此后则为2条后行的腹神经索和每节一对神经节,随体节的愈合神经节也愈合,每对神经节又发出神经到每个体节,以调节身体的活动。
6、生殖系统 蜈蚣为雌雄异体。 蜈蚣生殖系统的生殖腺均在消化管的背方,是单一的卵巢或精巢,由一条生殖管,即输卵管或输精管,后来分为两条,绕消化道而下,分别开口于雌雄生殖孔。此外还有两对附性腺通生殖管的末端,雌蜈蚣有2个受精囊,雄蜈蚣有2个储精囊,它们皆通到输卵管和输精管的末端。 雌蜈蚣在卵粒成熟时充面体腔,临产前的母体,在受精囊内储有精子,使发育完全成熟的卵子在排卵时能与精子结合,成为受精卵而排出。
蜈蚣的生活习性
1、喜群居,胆小怕惊 蜈蚣喜群居,同群的蜈蚣能和睦相处,很少发生斗殴而自相残杀的现象,如果栖息地太小,蜈蚣太多时,老的蜈蚣会自动走开另寻栖息地。 但是蜈蚣胆小怕惊,稍微受到惊吓就会停止摄食、舍窝亡命逃走或卷曲不动,正在产卵的蜈蚣会立即停止产卵,而孵卵的蜈蚣受惊后则一反常态会把卵吃掉。所以人工饲养蜈蚣的地方一定要选择安静的环境,饲养场所要尽量保持清静,减少对蜈蚣产生不必要的惊吓干扰,影响蜈蚣的正常生长活动。
2、喜欢阴暗潮湿,但怕光怕渍水 野生的蜈蚣大多栖息在山坡、田野、路旁、杂草丛生的地方,或栖息在柴堆及屋瓦隙间,也常在厨房墙角边等阴暗角落里栖息,在猪舍、鸡舍周围的砖瓦下面也常见到蜈蚣的足迹。
3、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爬出来活动,觅食及交配 晚上8时~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一般到凌晨4时前陆续回窝休息,天亮以后就难于见到蜈蚣了。 蜈蚣的视力很差,稍微远一点的东西都看不清楚,因此难于觅食及防御敌害,它只靠一对细长的伸向前方的触角探路行动。晚上也要靠触角来捕猎物进行觅食。
4、具有舔舐的习性 蜈蚣用第一小颚末节及基节突起上的稠密绒毛、第二小颚末节背面上刷状的刚毛,以及口中吐出的唾液,经常舔舐触角、步足外,也会把自己窝穴舔舐的干干净净,这种习性可以排除寄生性小动物和细菌、真菌对蜈蚣的侵害,是防御病害的一种表现。 蜈蚣这种舔舐习性,也表现在舔卵上,抱卵的雌蜈蚣也会舔舐卵粒,保持卵的清洁,防止霉菌的危害,保证卵能正常孵出小蜈蚣来。
蜈蚣的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
辛,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应用】
1.用于痉挛抽搐。蜈蚣辛温,性善走窜,通达内外,有比全蝎更强的息内风及搜风通络作用,二者常相须为用,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痉挛抽搐,如止痉散。经适当配伍,亦可用于急、慢惊风、破伤风、风中经络口眼歪斜等证。
2.用于疮疡肿毒,瘰疬结核。本品以毒攻毒,味辛散结。以本品同雄黄、猪胆汁配伍制膏,外敷恶疮肿毒颇佳,如不二散,与茶叶共为细末,敷治瘰疬溃烂;若以本品焙黄,研细末,开水送服,或与黄连、大黄、生甘草等同用,又可治毒蛇咬伤。
3.用于风湿顽痹。本品亦有与全蝎相似的通络止痛作用,可与防风、独活、威灵仙等祛风、除湿、通络药物同用。
4.用于顽固性头痛。本品搜风通络止痛,可与天麻、川芎、白僵蚕等同用,治疗久治不愈之顽固性头痛或偏正头痛。
【用法用意】
煎服,1~3g。研末吞服,每次0.6~1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服。
备述:
1.《本经》:“敢诸蛇、虫、鱼毒……去三虫。”
《别录》:“主治心腹寒热结聚,堕胎,去恶血。”
《本草纲目》:“治小儿惊痫风搐,脐风口噤,丹毒,秃疮,瘰疬,便毒,痔漏,蛇瘕、蛇伤。”
2.本品含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此外,尚含脂肪油、胆甾醇、蚁酸及组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等多氨基酸。蜈蚣对戊四氮、纯烟碱和士的宁等引起的小鼠惊厥均有对抗作。蜈水浸剂对结核杆菌及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蜈蚣水蛭注射液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对网状内皮细胞机能有增强作用。
人不风流枉少年!贫僧这厢有礼了...^_^...
被沉睡在深山的蜈蚣桥,500前马帮成群结队寻找古驿道抽空去看看 蜈蚣
2017年9月13日拍摄的蜈蚣桥,静静地横跨在修文县谷堡乡的乌栗接壤处的猫洞河上,这座500古桥与奢香夫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蜈蚣桥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洒坪镇,距修文县城25公里,东临天生桥景区,西、南与修文县谷堡乡的乌栗接壤,北与小坝村毗邻现今地属蜈蚣桥村。
蜈蚣桥古驿道是明洪武十七年(1384)奢香夫人开龙场九驿时修建的。九驿指贵阳到毕节之间的9个驿站,而在这9个驿站中,在修文境内的就有龙场和六广两驿,而蜈蚣桥村是就是这两驿的必经之路。
蜈蚣桥。蜈蚣桥为3孔双心石拱桥,桥面长40米,宽10米,高9米,孔高8米,孔距7米,桥身采用很大的方墩修砌,桥身两侧各竖有23根方形望柱,柱顶雕有石狮,柱间镶有22块长方形透雕与浮雕相结合的波浪纹、镂空云纹石栏板,工艺精湛。
蜈蚣桥历经数百年,饱经风霜,巍然屹立。1982年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蜈蚣桥对研究明代古驿道、水道、当地环境风貌、人文风情以及古代桥梁建筑等具有一定的价值。蜈蚣桥是古迹,更是一座丰碑。
蜈蚣桥下的水源是长江水系乌江支流猫洞河流的支流,猫跳河峡谷谷深350米,长5公里,宽50米至300米,谷内有“犀牛望月”、公鸡山、白龙洞等自然景观,两岸四季常青,或奇山异石,猴声、鸟声、水声交织。峡谷上端有一桥名曰天生桥。
沿天生桥瀑布顺流而下,不多远便是漩塘,洲塘下游100多米处又是一级高约40米、宽约25米的大瀑布,名“回龙潭”瀑布,
瀑水飞入深20余米、面积数千平方米的回龙潭中,然后流经蜈蚣桥,注放六广河。回龙潭两岸石崖陡峭险峻,灌木丛生,芦苇密布,形成壮丽的自然风光。
沿着回龙潭瀑布往下走,迎来的是渐变宽阔的河谷地带,连片的良田展示着村民的幸福,孱孱的溪流寄托着农家的希望。蜈蚣桥村现已成为市民们游览、休闲的好去处。
静卧深山的蜈蚣桥见证历史的发展,蜈蚣桥也让现代人还念记奢香夫人
奇特的“飞天蜈蚣”——竹节蓼 蜈蚣
中国之大,无奇不有,在我国的土地上有很多有价值的植物,尤其在农村,因为这里的环境非常适合它们生长。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长得很奇怪的植物,被称之为“飞天蜈蚣”,还有人叫它“千足虫”,它其实是竹节蓼,因为长得一节节的,很像竹子,因而得名“竹节蓼”。飞天蜈蚣来源于其小枝密被黄棕色针刺,犹如蜈蚣飞天。
1、植物介绍
竹节蓼(学名:Homalocladium platycladum (F.Muell.) L.H.Bailey)别名很多:蜈蚣竹、百足草、蜈蚣草、观音竹、扁竹花、鸡爪蜈蚣、对节草、竹节山草、百脚山草都是它,它是蓼科竹节蓼属多年生直立草本,高1-3米,茎基部圆柱形,木质化,上部枝扁平,呈带状,宽7-12毫米,深绿色,具光泽,有显著的细线条,节处略收缩,托叶鞘退化成线状,分枝基部较窄,先端锐尖。叶多生于新枝上,无柄,互生,叶片菱状卵形,羽状网脉。花小,两性,簇生于节上,具纤细柄;苞片膜质,淡黄棕色;花被5深裂,淡绿色,后变红。瘦果三角形,平滑,包于肉质紫红色或淡紫色的花被内,呈浆果状。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2、生长环境
竹节蓼原产于所罗门群岛。中国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喜阳光,喜温暖、湿润及通风的环境,不耐寒。较耐阴,忌阳光直射。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旱,需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
3、应用价值
竹节蓼最特别的是它的茎。大家都知道,一般植物有五大基本器官,即根、茎、叶、花和果实。在正常条件下,这五大器官分得清清楚楚,并且各自履行着相应的功能。然而,有些植物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为了生存,部分器官的形态和功能就发生了变化,这便是植物学上所说的“器官变态”。竹节蓼的茎就是变态茎,这多节、绿色、形似叶片的是它的叶状枝,是茎扁化成叶状,但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叶片披针形,或退化成数枚小叶或全缺。竹节蓼的扁化茎与竹叶很像,都有平行脉。扁化茎上还有一节节的分节,在分节的地方,也会有一些小叶子,这些叶子在干旱的环境里很快也会脱落,只留下披针状叶。
竹节蓼株丛繁茂,嫩茎扁平,亮绿色,形态奇特。一般在温室盆栽,供室内装饰用;在暖地也可于庭园栽培,布置园景;也可摆设在窗台、通道口等处观赏。竹节蓼以全草入药,性味甘、淡,平。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痈疽肿毒,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育苗手段愈发不能满足日益增大的苗木需求速度,采用新的、高效的繁育方法是我们目前所追求的,为此开源创众农业已将竹节蓼列入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的研发列表。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TERNPC)是个全新的植物克隆新系统,完全离开实验室条件,能无变异、低成本、短周期、大规模、产业化大规模快繁生产,生产季节长,繁殖系数高,大规模生产成本低,适应性极广,无论南方北方,一年四季都可以用此技术进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