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县张庄旅游景点 - 武城县风景区

导读:武城县张庄旅游景点 - 武城县风景区 1. 武城县风景区 2. 武城县风景区介绍 3. 武城的风景名胜 4. 武城县公园 5. 武城县风景区有哪些 6. 武城县旅游 7. 武城县风景区旅游景点 8. 武庙风景区

1. 武城县风景区

获嘉,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西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县境东连新乡县,南接原阳县,西邻武陟县、修武县二县,北与辉县市隔大沙河相望,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获嘉历史  传说时代(约公元前2070年以前)人们生存的地球形成于46亿年以前,之后的10亿年内地球上有了生命。800余万年前,人类直接的祖先——腊玛古猿诞生。170万年前,中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诞生。80万年前,境内有人类活动,且已开始直立行走。50万年前,境内人们已经懂得制作简单的生产工具。10万年前,境内人们完成了向智人的过渡,逐渐由猿人向现代人进化。   石器时代,境内人们打制的石器由简单、粗大向规整、细小发展,种类也不断增多,学会了取火、用火,开始使用犁耕技术,农作物的品种和产量均大有增加。约从公元前(以下简称为前)6000年开始,境内的农耕、畜牧比渔、猎、采撷变得更为重要,从东张巨、大清、羊二庄等地龙山文化遗址发掘的灰坑、土坑墓、红烧土和大量陶片、石器,表明当时社会已走向新的文明。前2600~前2070年,三皇五帝时代中的神农炎帝为发明医药而遍尝百草,在境内留有他的足迹,后人为纪念他,在今冯庄镇新安屯村的西北隅建有“神农庙”(现新安屯村存有故址和残碑一通)。   夏朝(约前2070~前1600) 县境,属夏部落管理。境内人民积极参与治理为害多年的洪水(苏章营村,今存有群众为纪念尧舜禹在此治水有功而建的“尧舜禹三元宫”,今名“尧舜禹纪念馆”)。全国分为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共九州,县境属冀州,称宁邑。   商朝(前1600~前1046) 前1600年,商建立,县境称宁邑,属冀州。从境内东张巨遗址发掘的石斧、石铲、带齿蚌镰、骨簪、骨锥、大鹿角、动物牙齿化石等文物来看,当时境内的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前1046年初,周武王姬发怀抱其父文王木主,率领八百诸侯在孟津北面渡过黄河来到境域(当时的宁邑,今获嘉县)。不料恰遇“天降大雨”且“三日不休”,儒雅相父(姜子牙)说这是“天润我军”,武王遂命令全军驻兵于宁邑“修兵练武”,为灭商作准备。在大战前夕,周武王率领八百诸侯在今县城东北2.5公里处让士兵积土成丘(即今天的“同盟山遗址”,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丘上设坛盟誓,为“牧野大战”取得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历史上称此丘为中华第一坛,后人称此丘为“同盟山”,并在山上修建武王庙,以示纪念,此庙为周朝第一庙(全国唯一)。前1046年2月5日,周武王亲率佩甲之士4.5万人、敢死队3000人,并与早已跟武王结成联盟的其他封国军队相配合,在殷都的郊外牧野与纣王的军队展开了生死大决战。   西周(前1046~前771) 西周建立之初(前1045~前1041),周武王为纪念在“宁”修兵练武,遂更“宁”为“修武”,封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并把其分管区域设为邶、卫、鄘三个小诸侯国,分别由武王弟管叔、蔡叔、霍叔治理,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境域属鄘国,后属凡国。前1038年,“三监叛乱”被平后,遂撤“三监”并为卫,封武王弟康叔为卫侯,境域属卫国。前1035年,周朝进入“成康之治”的强盛时期,境域内政治、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当地民间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产生了大量的歌谣并且广为流传,以致于到了春秋能吸引大圣人孔子游历卫地,并将流传于此地的部分民歌、民谣收集编入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其中《鄘风》篇中的诗歌就直 接产生于境域广大地区的民间。前841年,各诸侯国推举共国(今辉县市)国君共伯姬和代理朝政,史称“共和元年”,境内开始使用确切纪年。前827年后的“宣王中兴”时期,施行“不藉千亩”,废除藉田典礼,境内农业得到发展,冶铜和铜制器具在境域先后出现。   东周(前770~前221)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初,境域称宁邑,属卫国。卫武公(卫康叔10世孙)任卫国的国君时期(前770~前757),将其子季亹(为宁姓的受姓始祖,张巨乡李村东北角有季亹墓,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封到境域内的邑治(今徐营镇宣阳驿村),食采于宁。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于蔡丘(今兰考、民权之间),制定修筑黄河堤防盟约,由武陟经获嘉、新乡、延津到封丘的黄河堤防筑成(今县境南部有其遗址,旧志称其为古阳堤、太行堤,西自张堤村,经梁堤、固县、古墙、忠义、亢村、刘固堤、郭堤、山头王至李道堤出境)。前635年,周襄王“将阳樊、原、攒茅之田赐给晋文公,包括修武(今获嘉),通称南阳(今南阳屯村有其遗址),属晋国。楚国有个大夫叫伯贲,因犯罪被杀,其子贲皇逃到晋国,晋国国君就把晋的南部苗邑(即世传的“苗庄王城”,今张巨村西的齐州故城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封给贲皇作食邑,陈庄就是苗庄王的花园。前602年,黄河第一次南迁大改道。前507年,孔子的著名学生十哲之一——卜子夏,在时称晋国南阳的南阳城出生。前498~前484年之间孔子在境域活动约五、六年之久,居住在卫国贤大夫籧伯玉退隐时的居住地(今巨柏村)。当孔子在卫国不能展其志,便带其部分弟子从获嘉出发,顺驿道沿黄河北岸到境南18公里处(今亢村),其弟子陈亢病卒于此,其村名遂改为亢村。前570年,晋大夫祁黄羊,任人唯贤,外举不避仇,荐自己的仇人解狐任南阳令,境内传为佳话。战国前期,前403年,韩、赵、魏三国分晋,境域属魏。期间,各诸侯国连年争霸,最后出现“战国七雄”,各国纷纷实行变法,富国强兵,壮大自身实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在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前400年,卜子夏逝世,在世期间对《诗》、《书》、《易》、《礼》、《春秋》皆为之注疏,并为《诗》作序,在《礼》中著有“礼仪丧服”,与冉雍等合著《论语》一书。他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今邓庄村有其陵墓,城内新华小学对面有其祠堂。春秋末期,宁氏族中宁赢、宁子、宁跪、宁静、宁俞、宁相、宁殖、宁喜皆为大夫,宁戚则被齐桓公拜为相卿。前273年魏割南阳于秦,境域仍名南阳,属秦国。   秦(前221~前206) 前221年,秦王朝废除周代的分封制,代之以郡县制,境域时称修武县,隶属于三川郡(今洛阳市东北)卫州(今卫辉市)。前215年,秦王朝对战国时期各国分管的黄河堤防进行统一治理,“决(疏)通川防,夷(铲)去险阴”,境内的黄河堤被建成驰道。前214年,境内大量民工被秦王朝征发北疆去修筑万里长城。   西汉(前206~25) 刘邦继承秦制,兼采周法,设司隶部,部统郡,郡统县。前205年,境域修武县,隶属司隶部河内郡(今武陟西南)。前203年,项羽进兵成皋,刘邦与夏侯婴渡过黄河向东逃到张耳、韩信的驻军地小修武城(今齐州故城遗址)并在其西边(今高庙村)设坛祭天。112年,南越(粤,今广东省一带)国相吕嘉叛乱,杀死汉使终军、魏臣及南越王赵兴和王太后,武帝遂调遣汉将路博德、杨仆率师五路去讨伐吕嘉。次年,武帝东巡到汲县的新中乡( 新乡县西南张固城村),恰逢路博德平息叛乱并派人送来了叛相吕嘉的首级,武帝大悦,故取擒获吕嘉之意,遂于新中乡置县建城,取名“获嘉”,属司隶部河内郡,割汲县、修武两县部分属之,是获嘉称县的开始。   东汉(25—220) 25年,冯柱之子冯石继承其母获嘉长公主爵位,称获嘉侯,境内部分属获嘉侯国,部分属修武县,均隶属于司隶校尉部河内郡。获嘉侯国治所仍在张固城村,修武县治所在今南阳故城遗址。期间,境内名人辈出:26年,卫飒因政有名绩,迁桂阳(今湖南郴州市)太守;149年,张歆任桓帝三公之首司徒;149年,张导任钜鹿(治所在今河北平乡西南)太守,因治水有功,当地群众为他建庙并立“漳河神坛碑”(《水经注》上有载);蔡湛,“举孝廉辞让”,181年,任并州(治所在晋阳)刺史,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184年,张延(张歆之子)任灵帝三公之一太尉。太山村在光武帝时属邙山余脉,世传为古北邙。自古道:“生长苏杭,死葬北邙”,今太山村古墓随处可见,出土的文物有空心砖(俗称光武砖)、陶砖、陶罐等。   三国(220—280) 境域中的军屯、民屯,给境内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220年,境域隶属魏国的司州(今洛阳)河内郡,仍名修武。黄初中期,河内郡析置朝歌郡(郡治在今淇县),境域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朝郡。获嘉县仍在今新乡县张故城村,隶属朝歌郡。其间域内有杨俊,任南阳太守(五品);张范胞弟张承,官拜议郎,后升职为伊阙(古关名,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伊阙山上)都尉,胞弟张昭,当时也为仪郎。张范,张承弟兄二人是魏文帝曹丕“执子孙礼,举动必咨”的政界大红人,为魏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两晋(265—420) 265年,司马炎对地方行政机构进行调整。266年,复置汲郡,境域仍名修武,隶属司州(司隶校尉部通称为司州,治所在洛阳)汲郡。获嘉县仍在今新乡县张固城村,也隶属司州汲郡。武帝太康前,竹林七贤在域中活动频繁,太康年间,七贤之一刘伶定居县南亢村镇东刘固堤村,是域内名吃饸饹条的创始人。370年,域内属前燕。370年,前燕皇帝慕容暐使其弟藏,在获嘉故城(今新乡县张固城村)东北筑新乐城(原新乡县老城)。晋末废获嘉县,时获嘉县域属时修武县(今获嘉县),仍属汲郡管辖。域内人杨览,杨俊孙,任汝阴(郡名,治所在今安徽合肥县)太守;杨沈,杨览子,任散骑常侍;张攀,汉朝太尉张延之后,仕前燕慕容垂,先任御史中丞,后任兵部尚书。   南北朝(420—589) 境域属北朝时的魏国。493年,域内开始实行改革官制、禁胡服、禁鲜卑语、改姓氏、改籍贯等一系列的汉化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大融合。499年,复置获嘉县,治所移至新乐城(今新乡市内老新乡县城),治今新乡县,境域仍属修武县,统属司州汲郡。526年,以地形分置北修武于清阳城(今修武县五里源乡李固村),境域为南修武,南修武县治设在今徐营镇宣阳驿村。534年,北魏分为东、西两魏,获嘉县治今新乡县,境域名南修武县,统属东魏。550年,齐王高洋灭东魏,建北齐,获嘉、修武皆属之。556年,获嘉县治所由新乐城迁往共县城(今辉县市),境域仍名南修武。578年,以南修武置修武郡。获嘉仍治共县。期间域内佛教盛行,分为曹洞、临济、沩仰三宗,建寺、造塔、刻石成风,如“许和叔墓铭”碑、“部行造象记”碑、“李洪演造象”碑等均为当时高水准的石刻产物。   隋(581—618) 584年,域内废修武郡,获嘉县治所从共县城移到南修武城(即修武郡,今宣阳驿村),此 为获嘉县治理今地的开始,隶属冀州。586年,割出域内东部、汲县西南部的部分属地合在一起,取汲之“新中乡”首尾两字“新”、“乡”作为县名,县治所设在新乐城内。596年,又在获嘉县设置殷州,辖获嘉、新乡、共县、修武等县。炀帝大业初废殷州,保留获嘉县。607年,又改为郡、县两级,获嘉县属河内郡。次年,域内被征出动大量民工开挖千里大运河的工程之一永济渠(今县北大沙河),主要利用沁水、丹水与卫河、黄河相接,南通余杭(今杭州),北达涿郡(今北京)。获嘉时为南北水陆交通要道,域内经济、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交流与发展。   唐(618—907) 619年,王世充囚李育德之兄厚德于获嘉,厚德与其守将赵俊颖驱逐殷州刺史段大师,以城投降李世民,李世民命李厚德为殷州刺史。621年,地方设州、县两级,在获嘉县城内又设置殷州,辖获嘉、修武、共县、新乡、武陟五个县。全县民户均以100户为一里,5里为一乡,4家为邻,5家为保,并规定男女刚生下来为黄,4岁为小,16岁为中,21岁为丁,60岁为老。627年,殷州被废,获嘉县属怀州,隶河北道。630年,全国进行行政区划,获嘉县城从宣阳驿村已搬迁至今获嘉县老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县城内始建的儒学宫。758年,大将郭子仪引兵自杏园渡(在县西南屯街村一带)渡过黄河,在获嘉打败了安太清。768年,历史上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哲学家韩愈出生在境域宣阳驿村(《中国人名大辞典》第1704页第一栏“韩愈”条有载),村中有“韩愈故里”碑。晚唐著名爱情诗人李商隐,因其父李嗣时任获嘉县令,于812年生于获嘉县城。   宋(960—1279) 宋朝初,境域先属河北路怀州。1026年,改属河北路卫州。1069年,全县出动大量民工疏浚境内大沙河,使其与卫河畅通,农业、水利和漕运事业进一步发达。太山村以皮薄、声脆、味鲜的“四月八,鲜黄瓜”而著名,太山黄瓜也因此被定为北宋贡品,年年进京。元佑年间,在县城西北隅重建儒学,教育、文化也有新的发展,象石佛、石柱、八面经幛等碑刻相继面世。   元(1206—1368) 获嘉隶属于行中书省燕南河北道卫辉路。境内水陆要道相继修建驿站。1320年,庙学被修缮一新。境内蒙、汉居互迁,实行民族融合政策。狮子营可姓、陈孝张姓、大洛纣冯姓的始祖睿公,就是从辽宁省辽阳市军屯于此的蒙古族。1337年,朝廷在县境搜掳童男童女送往蒙古当奴婢。   明(1368—1644) 境域隶属河南布政使司卫辉府。军事上属宁山卫西屯之前所和中所,辖域内18个百户所。冯、夏、吴、李、张、石、陈、包、蒋、孟等10个百户属中所,杨、周、吴、闫、施、两李、王等8个百户属前所。从1369年开始,在历洪武、永乐两朝长达48年的时间里,因军迁或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而迁入县域的有112个姓氏275个始迁祖,这些移民为医治域内由战争留下的创伤做出了卓越贡献。1370年,时任获嘉县令的熊邦基,招集迁民筑城建社,创学宫,建官署、邮传,逾年功竣。1377年,获嘉县被撤销,并入新乡县,三年后复置,仍隶属河南布政使司卫辉府。1440年,杜村社(今冯庄镇古墙村)人汪仲诚捐麦1010石“用助赈饥”,皇帝特“赐敕奖谕”,“劳以羊酒,旌为义民,免本户杂派差役四年”。1462年,黄河自获嘉境南徙原武(今原阳县)界。1466年,黄河泛滥,冯村人郭政“应诏罄所有输官以济饥”,时任获嘉县令的邢表,“奉旨征文勒石,旌表(郭政)为义民”。1482年,县令吴裕,为政务宽和,劝农课桑,规划学校,出俸金助教营建社学27处,为域内教育事业 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明朝,全县共出了17个进士,弘治到崇祯年间就占了15个,出现的祖孙进士、父子进士、兄弟进士堪为获嘉历史之最。1539年,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夏言随嘉靖帝南巡,过县南亢村驿,于渡河之日作《大河东去》词一首(该词刻碑立于今亢西村,碑尚存)。1596年,北京故宫中的乾清、坤宁两宫遭火灾,获嘉籍人贺盛瑞以工部营缮司郎中身份,主持修建两宫,招募乡人中的大量工匠参与,为获嘉建筑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1603年,由彰德府同知管获嘉县事张蕴道编次,教谕陈禹漠纂修的《获嘉县志》刊印出版(县志办存有影印本),为获嘉县存世最长的一部县志。在明朝的276年间,曹昌、王胄孺、冯上知、贺盛瑞、岳凌霄、张可光、贺仲轼、冯兆麟、徐培植、王纳忠等纷纷著书立说,县档案馆现藏有贺仲轼的《约族俚言》、《广俭约》、《祠堂四世位次议》、《耕余漫记》、《经史致曲》、《八卦余生》、《春秋归义》、《冬官纪事》等八部,以《冬官纪事》最为珍贵。   清(1644—1911) 1645年,获嘉隶属河南省河北道卫辉府。1659年,由知县李玳校梓,郭猷吉、王政举纂修的清朝第一部《获嘉县志》刊印。1684年,县城城墙改为长方形的砖砌墙,周围652丈,高2.5丈,宽1.25丈。同年,知县冯大奇创义学3处。1686年,由贺振能、郭元暹纂修的清朝第二部《获嘉县志》刊印出版(县志办存影印本)。1703年,康熙帝出巡回京途经获嘉,大悲院僧人超玉迎驾,深得康熙帝的欢心,遂敕封其为“大和尚”,赐其七言诗一首并书赠“行苦神秀”横幅和“净云寺”匾额。1727年,县令寿致浦奉文疏浚丹河(又称运粮河),当时煤炭、杂货俱可由境内运至天津和塘沽,境内贸易繁荣,经济发展迅速。1756年,由知县吴乔龄修、浙人李栋纂的清朝第三部《获嘉县志》刊印成书(县档案馆存有)。1823年,同山书院在县城内建成。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全县最大的私营商号“义盛长”由陈位庄陈恒书投资白银6400两,在天津、上海、武汉等大商埠均设有办事处。冶炼、纺织、食品等手工业和商号、银行不断涌现。二十世纪初基督教、天主教先后传入县境。1903年,道(口)~清(化)铁路修至县境,东起李村,西至黄楝堤共17.6公里。(史庄镇)邓庄人贺怀秀带领域内大批工匠参加铁路沿线站台、票房等建筑物的施工。1906年,芦(沟桥)~汉(口)铁路全线通车,在县城南三十里的郭堤村入境,至职王村出境共13公里。身受帝国主义和清政府双重压迫的全县人民被迫举起反抗和斗争的大旗,以李占彪为首的获嘉联庄会在县南登觉寺举起义旗,反捐、反征夫、反派草料。捻军与清地方武装战于县南王井村、张堤村以及寺营、孝合、张莫、东彰仪、西彰仪等村。  旅游资源  3000年前,武王伐纣会盟诸侯于此誓师,谋成牧野之战,奠定周朝之基。有武王庙(即同盟山)2000年前,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国丞相吕嘉叛乱,武帝讨伐,平息叛乱,获吕嘉首级,逐以其地置县,名“获嘉”。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3处。 毗邻南太行八里沟旅游区10公里,距离国家地质公园焦作云台山风景区30公里。   1.武王庙   同盟山、武王庙是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获嘉县城东三公里。因武王伐纣牧野大战前八百诸侯于此设坛誓师而得名。现存山门、二门、拜殿、武王大殿、东西文武臣廊、文王殿、太公殿、圣母殿(文母邑姜)、周公殿等王侯公卿殿堂和诸侯饮马池,同盟指路碑、古井、唐槐、历代碑碣;另有召公殿、碧霄宫、钟鼓楼、太公校阅 、夷齐叩马处、同盟坊、演武坊、八百米御道等遗迹。   2.获嘉饸饹条    传说是商纣王听闻苏护之女苏妲己相貌奇美,德才俱佳,下诏纳其为妃,苏妲己就由其兄嫂护送前往国都朝歌,途中路经获嘉,下榻于当地驿馆,妲己之嫂颇通玄术,夜观天象知道会有妖魔不利于妲己,于是下厨用面粉佐以祛邪镇灾之物作了一碗面,亲自给小姑妲己端过去, 走到门口,已经晚了一步,正好看到受女娲之命来秽乱殷商的九尾狐狸精正在吸取妲己的元神,其嫂法力有限,眼睁睁的看着九尾狐狸幻化成妲己模样,与妲己肉身合二为一,惊恐的说不出话。假妲己笑吟吟的问嫂嫂所端面食叫何名字,妲己之嫂见天命如此,痛心疾首,只是喃喃道“活啦,活啦……”。获嘉饸饹条由是留名。流传到民间的饸饹条虽然用料简单了许多,不过倒真的是由祛风避寒的功效,尤其是寒冷的冬天,一碗饸饹条会吃得身子暖呼呼的,要是就着大蒜再放点辣椒,保准会让你吃的通身冒汗,舒舒坦坦。   获嘉饸饹条因其味道鲜美,好吃不贵,成为闻名全国的食品。   3.十月物资交流大会 大会图片[8]  获嘉县十月物资交流大会,始于明朝嘉靖七年,由最初的祭祀庙会逐渐演变而来,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八到十八日举办,会期十天。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刚开始,各种物品还比较奇缺,平时买不到的生活用品,在大会上都能买的到,周围四区八县的人们潮水般涌向大会,对获嘉县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获嘉人民文化生活。   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十月大会物资交流的功能已经被逐渐淡化, 但是它依然是每一个获嘉人心中的无可替代的盛会。   。

2. 武城县风景区介绍

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德州减河,澳德乐,董子园风景区,德州动植物园,锦绣川景区,武城四女寺风景区,宁津德百蟋蟀谷,平原琵琶湾公园,陵城湿地公园,齐河欧乐堡,齐河泉城海洋馆,德州水上乐园,希森欢乐岛,琼霞圣女宫,都是好玩的想象不到的快乐?

3. 武城的风景名胜

不是。自流入海。

漳卫新河从山东省德州市四女寺村起,沿冀、鲁边界,途径山东省武城县、德州市、宁津县、乐陵市、庆云县、无棣县,河北省吴桥县、东光县、南皮县、盐山县、海兴县,在无棣县大口河入海。全长257公里,为山东、河北两省界河。漳卫新河流域物宝天华、人杰地灵。“九达通衢”之德州、杂技之乡吴桥、徐福东渡之始千童镇,皆国之名镇;苏禄王墓、东光铁菩萨、碣石名山、板堂河故道、大口河入海口皆国之名胜;东方朔、李之仪、王翱、张之洞皆历史名人;德州扒鸡、保店驴肉、乐陵金丝小枣、庆云海岛金山寺名扬天下。

4. 武城县公园

郁南属于云浮市。

1、郁南县,隶属于广东省云浮市,位于广东省西部、西江中游南岸,与肇庆市的封开县、德庆县隔江相望,介于北纬22°48′一23°19′,东经111°21′一111°54′之间,总面积1966.2平方公里。郁南县位于北回归线南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节气明显,无霜期长。截至2018年,郁南县辖15个镇、177个行政村、23个居民社区,常住人口41.61万人。

2、郁南县秦属桂林郡,汉隶苍梧郡,晋初为端溪县析地。晋太康元年(280年),从端溪县析出设置都罗县;南北朝宋元嘉年间,撤销都罗、武城两县,置立都城县;明万历五年(1577年)正式设置西宁县;民国3年(1914年)改名为郁南县;1958年与罗定县合并为罗南县;1959年1月改称罗定县;1961年4月恢复郁南县建制;1994年归 浮市管辖。南广高铁贯穿郁南全境,县内设有郁南站、南江口站,G80广昆高速、S26深罗高速穿境而过。境内有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湾南江古民居文化旅游区、兰寨南江文化创意基地、磨刀山遗址等主要景点。

3、2018年,郁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99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41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35.18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52.40亿元,增长3.1%。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46亿元,比上年增加0.21亿元,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06亿元,比上年增长23.6%。

5. 武城县风景区有哪些

到德州知道怎么走吧?到了德州走南环,走105国道,然后看到武城方向,走254省道,过了武城收费站,就能看到四女寺风景区的牌子,按照指示就到了。

全程应该80公里左右,有一个收费站。说的够清楚吗?

6. 武城县旅游

德州有德城区和陵城区两个区,县分别是夏津县,武城县,平原县,禹城县,乐陵县,临邑县,庆云县,宁津县,齐河县,九个县,庆云县是德州最小的县,但是经济旅游却很不错,乐陵市和禹城市是德州的两个县级市,经济和历史都很悠久,所以成物也!欢迎来做客!

7. 武城县风景区旅游景点

不要门票,因为现在还没建完。

有些景点已经成型,但是不多。

8. 武庙风景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凡县邑皆有“八景”、“十景”之说。

郧西县城古称“南门堡”,有“天造城郭”美誉。郧西古“八景”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为明末清初,“八景”有:黄山隐树、张相灵池、漏滴绣佛、转晶奇石、千工士堰、五里交河、北隅沃壤、广顺晴昆。二为清末至民国时期,“八景”有:悬鼓青嶂、天池映月、雷门激浪、老人石峰、柳桥渡春、黄山晚照、韭崖新雨、北隅耕烟。三为1949年以后,历经世事变故,“八景”中的一些景点消失,只留悬鼓观、韭菜崖、渡春桥、黄山晚照、北隅耕烟、老人石峰等景观。

沧海桑田,所谓“八景”、“十景”亦随之变迁,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清末时期的郧西“古八景”。

悬鼓青嶂

“悬鼓青嶂”为郧西“八景”之冠,通称“悬鼓观”。崖下建有元武庙,坐落在城西南天河坪,距城5里,始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历经兵灾烽火摧残,几度兴废。

悬鼓观,相传为“娲皇炼石补天,余石寄此”,优美的神话传说,为悬鼓观增光添彩,使景点更加秀丽,风光奇异,为历代游客赞叹不己。

观庙坐西面东,上顶“悬鼓”蓝天,下临古森村舍,左有天河环绕,右有“老人石峰”,背靠悬崖石穴,面对天池映月。登观顶上慢坡数里,沿途风光绮丽,游人至此诗意盎然,旧志说:“庙左悬崖园磨如鼓。崖隙衔片石,不知几千百斤,空悬于隙外者。大半游人过此,唯恐石坠。”有诗云:“崖悬一石圆如鼓,惜无铜鱼不可敲,粼粼多少系空隙,欲坠不坠真奇迹......”

悬鼓之妙,丹青难绘。元武庙有一系列亭院楼阁,像一幅剪纸画贴在崖上,呈半圆形,崖横长近百米。

走近观门,有一小庭院,内依石壁,外立花墙。正殿长数丈,宽二丈,沿石壁深凿石洞方丈,内有元武神像,头搭红布,常年香火不断。

正殿四周石壁留下了历代游客发自肺腑的赞美诗句,不下千百首,至今字迹犹见,已收入县志内的就有40首。庙右侧建有“六角亭”,为文人墨客饮酒赋诗观景处。前清邑司训张叩轩(汉川举人)提笔云:“悬鼓之南山上山,数椽茅屋白云间,亭高不碍诗人眼,万里春风手自删。”

连年战火使悬 观屡毁屡建,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悬鼓观的殿、庙被拆去十之五六。改革开放以后,重建悬鼓观提上议事日程,修建悬鼓森林公园使其重放异彩,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松、柏、杉、枇杷、银杏等20多种名贵树木,藤本、草本植物一年四季郁郁葱葱。

2011年12月23日,郧西天河风景区通过国家4A级验收,悬鼓山景区是天河风景区的核心景区。景区内部有山有水,有休闲有娱乐,有佛教谈禅有道教养生,可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信仰的游客们个性化需要。

天池映月

“南山绝顶有天池,池里窥天天更奇,任许尘埃飞不到,惟涵秋水一连漪。”这首来自清末襄阳训导陈之斌的七言古诗,把人们带进了“天池映月”这一奇妙的风景胜地。

天池庵,坐落在城东南约7里的小山顶石壁上,一面临水,三面环山。南侧“悬崖万丈,古木怪石”,一旦“风雨之夕,猿嘀鹤唳,崖谷皆声,闻者心惴惴然”。

据县志记载:天池庵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几乎和郧西县城同时建立。前后有两幢殿宇,其间有长方形的宽敞庭院,左前侧有六角小亭和各类花木。院内有石基天然水池,长两丈,宽丈余,深八九尺,四周有十二石柱栏杆。后殿名“如来庵”,有佛像,面东而坐,殿后有古松婆娑其顶。天池“水不雨集,亦不泉涌,数百年无盈竭”,常泛青波,明澈如镜。诗谓“月上天池池上月,倚栏人在碧琉璃”,正是月景的写照。

在天池庵,每遇明月当空,来此欣赏“天池映月”的墨人骚客甚多。在他们的许多诗篇中,多以吟咏自然为题。如“苍茫夜色扫云间,池凿山颠月在天。素魄影涵千仞顶,澄波光浸一轮园。露寒挂宇飞金镜,人立松风俯石泉。万籁声无霄已半,不妨凭栏涤尘魔”。至于“天池”是否人凿,水从何来,已无从考察。

雷门激浪

雷门,即今石门湾处石门的古称,在城南5里,原是一座数丈的悬崖峭壁,面对着激浪河,迎水耸立。由于两山夹水,滩流险急,每逢夏秋河水泛涨,则触石雷鸣,声飞数十里,形成一个绘声绘色的天然景观。“雷门激浪”因此而得名。

据郧西县志记载:早在五百年前,当郧西县城刚刚建立的时候,“雷门激浪”就被人们重视了。那时环抱山城的激浪河和天河水数倍于今,河床既窄且低,怪石林立,加之波涛汹涌,尤其浪击礁石,飞出白涟数丈,这就自然形成巨大的声响。每当船只过此,必十分小心,否则有葬身鱼腹之险,正如清诗中记载的那样:“两山夹水水奔流,急湍倾泻下滩头。搏击石门如雷吼,十里闻之惊不休。”

如今,“雷门激浪”的情景已不复存在,礁石被炸,河床升高,乱石淹没,水流量逐年下降,浪击雷门的声响自然小于往年。但是,“石门湾,石门开,心恶之人莫进来”的优美传说故事,至今还广为流传。

老人石峰

“老人石峰”是郧西颇有特色的八景之一。

据县志云:“邑南之巅有石峰,状若老人,隐约有口鼻之具。”相传此山在古代又名“文笔峰”。这位石头老人高丈余,在万山丛中,面南立,犹如铁汉,千年不衰;酷似武将,英姿勃勃,并且“旗鼓在前,天马在后”,左绕天河,右回激浪,其威武之势,可谓壮观。

古今不知有多少人为其吟诗作画,赞颂不己。其中有七言古诗云:“南山之顶石巍然,状若老人立危巅。盘古开天生在此,出世已经千万年。身长丈余形容脆,气吞日月吸云烟。西津文笔峰奇绝,钟毓灵秀起英贤。”寥寥数语把老人石峰写得活龙活现,跃然纸上。

相传此老人石峰乃是“牛郎织女” 的化身,牛郎为追寻织女上天,被王母划道天河,相隔天河两岸,留下了千古美谈。如今这牛郎织女仍为人们所尊敬,人们纷纷敬香祭奠,它虽然“独踞崖巅忘岁月,不超尘世阅沧桑”,但可惜的是它已经“六庚不全”了,其头部已被人削去了一半。

其因何在?据县志载:因为它“口食房县,粪肥郧西”,“曾被房人缺其口,缺痕俨然,亦异闻也”,至今仍为人们所叹息。故清人李鼎作《老人石峰歌》时已有所暗示,最后一段云:“吁嗟乎,山城垤(音叠,即小土堆),海成沟,尘世变迁殊难求,寄音老少姑少待,十万年后我重游。”更为可惜的是,1985年8月9日中午,在一阵暴雨到来之前,突然一声巨响,一个炸雷劈去了“织女”的头颈,碎石滚至山下大河,“织女”失去了原形。众人闻之,殊称憾事。

Hash:3c0399bd5c8ceeb245ac4bf92a76a167bb57f90e

声明:此文由 Scarlett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