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黄陵地宫旅游景点图「唐王陵旅游介绍」
有哪些唐朝皇陵地宫已经发掘可以旅游参观了
现已完成乾陵、顺陵、建陵、贞陵、崇陵、桥陵、泰陵的考古勘探和前6座陵的考古调查工作。
发掘的唐皇陵还没有,仅仅能参观下陵区。
唐代主要的帝王陵墓有:高祖李渊的献陵,太宗李世民的昭陵,高宗李治的乾陵,中宗李显的定陵,睿宗李旦的桥陵,玄宗李隆基的泰陵,肃宗李亨的建陵,代宗李豫的元陵,德宗李适的崇陵,顺宗李诵的丰陵,宪宗李春的景陵,穆宗李恒的光陵,敬宗李湛的庄陵,文宗李昂的章陵,武宗李炎的端陵,宣宗李忱的贞陵,懿宗李淬的简陵,僖宗李儇的靖陵。
唐宪宗景陵地宫有发掘吗?
目前唐朝的皇陵都是开放地面建筑,没有发掘开放的地宫
注:
清朝皇帝的绝大部分陵墓应经被发现,并挖掘。
明朝皇帝除了定陵被挖掘外,都尚被保存。
唐朝的地宫基本上都未被发掘,只是大概知道位置。
唐昭陵地宫是否已发掘?
唐昭陵地宫还没有进行挖掘,但在五代时期就被军阀温韬盗掘了。
《新五代史·温韬传》:“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韬悉取之,遂传民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旧五代史·温韬传》:“唐诸陵在境者悉发。”《资治通鉴》亦载,“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唐帝诸陵发之殆遍。”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城西北22.5千米的九嵕山上,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从唐贞观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743年),昭陵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周长60千米,占地面积200平方千米,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关中“唐十八陵”,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选址背景
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皇后长孙氏病危,临终之时遗言薄葬。唐太宗遵照长孙皇后的遗言,在皇后崩后,把她临时安厝在九嵕山新凿之石窟,陵名昭陵。并决定把昭陵也作为自己的归宿之地,等他驾崩后与皇后合葬,随即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工程。
唐太宗选择九嵕山作为昭陵陵址有着浓郁的文化背景和政治背景。中国古代所谓的陵墓堪舆风水之说,伴着姓氏的不断扩大及五行阴阳之说的流传而逐渐完善,至南北朝时基本形成了一套评定风水好坏的理论。
九嵕山满足了堪舆家认为帝王陵墓应具有的所有条件,自唐以降,堪舆家普遍认为昭陵的风水为中国历代帝陵之最佳者。
除此,唐太宗选择昭陵还有附加的政治背景。按照唐太宗最初的想法,帝王陵寝要完全效仿汉高祖刘邦的长陵,务从丰厚。但精通经史的虞世南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汉制既劳费了民力,还使盗贼生心,所以汉陵大都被盗,帝王的尸骨也被抛弃荒野,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
他建议太宗应当向尧帝那样,因山为陵,陵内不藏金玉,并在陵外立碑予以说明 [9] 。虞世南所说的“因山为陵”既能节俭民力又能防盗的建议,为唐太宗最终决定选择九嵕山作为昭陵陵址,起到了思想和理论的启迪作用。
因山为陵
唐太宗以九嵕山建昭陵,并诏令子孙“永以为法”,开创了唐代帝王陵寝制度“因山为陵”的先例。
昭陵自贞观十年(636年)首葬长孙皇后起,便开始了大规模的营建工程。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埋葬唐太宗,营建工程才基本结束。除主陵墓道地宫以外,还在陵山周围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10]
历代祭祀
唐时昭陵有宫人供养,官兵守卫,护陵军官的军衔为将军,还专门设立五品陵令管理。每年春二月,朝廷还要委派重要的大臣来昭陵祭祀。遇有太宗诞日、忌日,还安排大臣到昭陵侍奉太宗灵魂“起居 ”,仪仗蔽路,从不间断。
《唐会要·亲谒陵》载,有唐一代,高宗皇帝和玄宗皇帝曾亲谒昭陵,拜奠先帝。永徽六年(655年)正月一日,唐高宗亲谒昭陵,庄严肃穆,规模空前。这次祭奠活动结束后,高宗诏令免除了醴泉县当年的租赋,并将护陵的将军、郎将进爵一等,对陵令、丞加阶赐物,又诏令在陵侧修建佛寺。
唐高宗时,唐军远征凯旋而归,献俘仪式也常在昭陵举行。依照中国古代传统礼制,献俘通常都在太庙、太社举行,但高宗为了慰藉先帝未灭顽敌的遗憾,将献俘仪式移至昭陵。
《唐会要·献俘》载,显庆三年(658年),苏定方俘叛将阿史那贺鲁,于十一月十五日献俘于昭陵;乾封元年(666年),李绩灭高丽擒高丽王,于十月二十一日献俘于昭陵。
唐时昭陵陵区严禁随便出入,至于陵区内的一草一木就更不得损坏。《资治通鉴》载,仪凤二年,左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误斫昭陵柏树,按律当除名。大理寺奏报高宗,高宗大怒,“特命杀之”。
大理丞狄仁杰奏道:“二人罪不当死。”高宗说:“善才等斫陵柏,我不杀则为不孝。”多亏狄仁杰依法力谏,又罗列古代先贤事例,并明确表态:“臣不敢奉诏。”高宗怒气稍解,将权、范二人除名,流放岭南。
开元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唐玄宗亲谒昭陵,规模可能较高宗亲谒昭陵为小。唐玄宗这次祭奠昭陵,有高力士陪伴,史载高力士见到寝殿里太宗生前所用过的梳子等物,深为太宗的节俭所感动。
从唐代开始,历代帝王都委派官员代表朝廷祭祀昭陵。由于昭陵正南方献殿前的空地不多,加之道路崎岖,石料搬运不便,所以,历代的祭陵碑都立于北司马院内,久而久之,人们习惯把北司马院称为“祭坛”。已知历代皇帝祭陵碑30余通。
最早的祭陵碑是唐肃宗平定“安史之乱”后所立,碑上尚存“监察御史赐绯鱼袋臣韩云卿述并书”15字。其次是明洪武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员所立的“御制祝文”碑。
在30余通祭陵碑中,立碑最多的是清代康熙皇帝,至少有7通,其次是清代乾隆皇帝,至少在3通以上。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当中,唯昭陵在其以后形成了“祭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唐昭陵
唐昭陵旅游地宫可以进去参观吗?
地宫估计是不行的,不过有昭陵博物馆,昭陵博物馆内,除李勃墓外,包括两个碑石陈列室和出土文物、雕刻绘画展厅。除展出近年来发掘出土的十多座陪葬墓中文物外,主要陈列昭陵范围出土的各式唐代碎石与墓志铭。
博物馆位于陕西省礼泉县烟霞镇北部,西距西安市70公里,咸阳市30公里,咸阳国际机场25公里。
希望对你有用!
昭陵是在哪?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九嵕山的主峰上,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昭陵距西安市70千米,咸阳市30千米,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5千米。
从唐贞观十年(636年)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昭陵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周长60千米,占地面积200平方千米,共有180余座陪葬墓,是关中“唐十八陵”,也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规模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
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 昭陵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唐太宗因病去世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生病(一说是服用天竺长生药导致暴疾),医治最终无效,命李治到金掖门代理国事。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太宗驾崩于终南山上的翠微宫含风殿。初谥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加谥文武圣皇帝,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加谥文武大圣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昭陵
山东济南唐王井家村!古庙祠堂有特色!贞节牌坊孝义故事感人传奇 唐王
李克用后唐是正是邪,唐王室心知肚明,洛阳墓志狠抽文士一个耳光 唐王
△李克用
沙陀人的后唐与中原人朱温的后梁,二者谁为正统?这个问题是北宋初年以来的热点问题,持续争论已经上千年了。很多支持后唐正统的人认为沙陀人匡复李唐、鞠躬尽瘁,自古夷人忠贞王室者无出其右,其心可昭日月。但2004年洛阳发现的一方墓志却甩了一个大大的耳光。
△支谟墓志拓片 网络配图
◎2004年发现的支谟墓志,表明李唐王室对沙陀人的真实态度
2004年10月,洛阳北邙山的孟津县南陈庄出土了一方唐代墓志,长达3162字。墓主名为支谟,与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同时代。此人家世显赫,堪称李唐王室的股肱势力。他的外叔祖为清河崔氏的崔能,为元和中兴时代的名臣之一;其后妻韦氏,乃平定西南的韦皋之女。
△元和天子景陵
支谟家族本身也不同凡响,其先是月氏人,后来定居于龟兹。在汉末出了一批佛教译经僧,支谶、支亮、支迁等,五胡乱华时期石勒手下猛将支雄是他的直系先人,墓志中明确提到了“后赵光禄”。谈到这些身世,是为了说明:支谟家族是李唐王室和唐代门阀集团的圈内人,他对沙陀人的态度,一定程度上就等于王室的态度。他的墓志不会不经审核,李唐王室对他的肯定态度是非常明确的。
△月氏高僧 支谦画像
他的墓志里大书特书对李克用父子的征讨战争,明确指出此父子二人是扰乱大唐的奸人,甚至直接用了沙陀人的本姓“朱耶”,没有用赐姓,称其父子为“二凶”。
➤《支谟墓志》:于时沙陀恃带微功,常难姑息,逞其骄暴,肆毒北方。朱耶克用,屠防御使一门,率盐泊川万户。其父但谋家计,靡顾国章,啸聚犬羊,虔刘边鄙,太原屡陈警急,雁门不足隄防。……那期晋政多门,曹翔作伯,移公于大同宣谕。寻有后敕,讨除二凶。……克用桀逆有素,猃顽叵当,统乎日逐之师,欲为天柱之举。轻骑诡道,次于平阳。北都巨防,莫敢支碍。
△唐代壁画 沙陀人
◎沙陀人朱邪家族的反迹和支谟的军功
墓志又反复提到沙陀朱邪氏狡猾异常,反唐之心早已昭然若揭。李唐和支谟本人的判断依据,是李克用父子在平定庞勋之乱后的异常表现。
当时,徐州一带派往桂林防御南诏国的1000余唐军士兵忽然叛乱(868年),一路过关斩将杀回老家,其首领名为庞勋。这伙人水陆并进,旅程长达2000余公里,如入无人之境,竟然没有人能够阻挡。唐懿宗无奈之下只能再次召集胡人军团,朱邪家族的1万骑兵平定了此次叛乱,得到赐姓,朱邪赤心改名为李国昌,其子改名为李克用,但随后朱邪家族就强行占据了山西北部。
△晚唐军队 壁画
因为在战争中沙陀人已经完全看穿了唐朝,更看透了所谓的元和中兴完全是虚有其表。他们的1万甚至3000骑兵就足以纵横天下,还怎么能把唐朝当一回事情?李克用窥知其父的心思,果断在山西扩大地盘,竟不惜灭掉了大同防御使段文楚一家。
➤《新五代史》:国昌子克用,尤善骑射,能仰中双凫,为云州守捉使。国昌已拒命,克用乃杀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据云州,自称留后。
△乾陵蕃臣
此事既说明沙陀人暴虐异常,也说明他们太过急躁了。唐朝军队不行,但不是说就没有其他力量。支谟的功劳正在于此,他以河东节度副使、大同宣谕使的身份,“激劝赫连铎弟兄,优其礼秩;厚抚吐谷浑部落,寘彼腹心“。联合吐谷浑部,无疑是支谟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吐谷浑部和唐军联合围攻太原,终于给了沙陀人重创。支谟得以功成名就,但奇怪的是,他在稍后的朝局纷争中被调离河东。支谟此人忧心国事,知道自己一旦离去,形势将不可控制,竟忽然忧愤而卒。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唐朝末期的形势之复杂,远远超过后世想象。至于后唐的所谓正统问题,根本无法成立,因为沙陀人朱邪家族与黄巢一样,都是大唐灭亡的罪魁祸首。他们一南一北,正式开启了乱世模式。(完)
△北魏壁画 吐谷浑人驯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