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苏州景点介绍 - 苏州景物描写

导读:描写苏州景点介绍 - 苏州景物描写 1. 苏州景物描写 2. 苏州景物描写动静结合,小练笔 3. 苏州的景物 4. 苏州的景物描写 5. 苏州景物描写动静结合 6. 苏州有哪些著名的景物 7. 苏州园林的景物描写 8. 描写苏州美景的美文 9. 描写苏州的景色的句子

1. 苏州景物描写

苏州园林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苏州园林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

苏州园林景色简洁古朴,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胜,而以自然为美。

真可以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2. 苏州景物描写动静结合,小练笔

苏州的小艇真的是很漂亮,一头尖尖的,小巧玲珑,二个人可以左右划浆,就像一片绿叶漂在水面上,你可以在水面上看看二面的风景,很是心情舒畅,愉悦!

3. 苏州的景物

1、【吴门望亭】

望亭是京杭大运河进入苏州的第一镇,传承了4000多年的稻作文化,享有“稻香小镇”之誉。拥有古长洲苑、月城、皇亭碑等古址遗存。望亭镇至常州奔牛镇的运河,开凿于春秋时期,距今已2500多年,是京杭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河道。

2、【浒墅关】

先有浒墅关,后有苏州城”。千年古镇浒墅关因大运河而繁盛。浒墅关镇位于高新区北部,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明宣德四年设钞关,景泰元年成为全国七大钞关之一,遂名浒墅关。

浒墅关镇历史经济繁荣、商贾骈集,素有“江南要冲地,吴中码头”之称。浒墅关地处江南水网地区,白灵、草席、蚕桑久享盛名。

3、【枫桥夜泊】

枫桥风景名胜区唐诗《枫桥夜泊》而闻名中外。枫桥风景名胜区位于苏州古城之西,运河之畔,是京杭大运河进入苏州古城的重要入口。

枫桥因诗而起、因河而兴。得益于古驿道和大运河,南北舟车在此交汇、漕运繁忙。明清时期的枫桥是全国最大的米豆集散地,古谚云“打听枫桥价,买米不上当”,枫桥米市的“枫斛”成为全国度量器具的标准。

4、【平江古巷】

平江历史街区又名平江古巷,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苏州现存最典型、最完整的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

平江历史街区内纵横街巷有20余条,古桥13座,这些古桥大多有800多年的历史。状元府洪钧故居、清代乾隆大宅礼耕堂潘宅、顾颉刚故居等堪称中国民居建筑珍品,古巷中流传着“潘家献鼎”“洪钧与赛金花”等传奇佳话。

5、【虎丘塔

虎丘是苏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有2500多年历史,素有“吴中第一名胜”之称。《史记》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

虎丘山有“江左丘壑之表”的风范,绝岩耸壑,气象万千,并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云岩寺塔剑池和千人石。

6、【水陆盘门】

盘门景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南隅,拥有久负盛名的瑞光古塔、全国唯一仅存的水陆城门、享誉海内外的吴门古桥。

盘门曾是苏州西南交通枢纽,是范成大笔下“人语嘲喧晚吹凉,万窗灯火转河塘”的热闹之地,也曾是商贸云集的繁华地区。塔现瑞光,法鼓自鸣,白龟听禅,枯竹暴青等神奇传说,把我们带到了当年“佛声浩浩若潮生,人如磨蚁香如雾”香火旺盛的瑞光禅院。

7、【横塘驿站

横塘驿站位于胥江小岛南端彩云桥堍,系京杭大运河和胥江交汇处,“背城面河,气势宏敞”。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使其成为京杭大运河沿线为数不多的水陆两用驿站。

古时,作为接待旅人、传递邮件、提供食宿的重要水陆码头,官吏们送往迎来的场所,南来北往,风物宜人。

8、【宝带桥

宝带桥是大运河吴中段核心历史文化遗产点。全长316.8米,53孔连缀,是目前国内桥身最长、孔数最多的古代连拱石桥

宝带桥的建造确保了漕运畅通,又能防止洪涝,长、宽、平的桥面也方便纤夫行走背纤,在保证实用价值的同时,还为寻常百姓留下了“宝带串月”的景观,被百姓誉为古代吴地的民心工程,更有乾隆《宝带桥》诗“印公豪敚苏公物,飞作吴中第一桥”的赞语。

9、【石湖五堤】

石湖位于苏州古城西南,是太湖湖湾之一,与七子山一起构成苏州古城四角山水的西南角。

石湖以吴越遗迹田园风光见称,是太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十三个景区之一,吴堤、越堤、石堤、杨:堤和范堤五条堤坝横卧水面,范公祠、楞伽塔、越城遗址行春桥、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物景观散布其间。在大运河水的浸润和滋养下,蠡墅酿酒刺绣眼镜、造船行业闻名一时,留下了繁华又不失宁静的岁月记忆。

10、【平望·四河汇集】

平望镇位于吴江区中部,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素有“天光水色,一望皆平”之美誉。京杭大运河自此向南到钱塘一分为三,与太浦河纵轴交汇,形成了四河汇集、四水共流独特禀赋,造就了水运时代“大商巨舶”“百货凑集”“可与通都大邑等量齐观”的“巨镇”。

4. 苏州的景物描写

苏州园林的特点是:

(一)讲究亭台轩榭的 布局。亭台轩榭在布局上“绝不讲究对称”,作者将苏州园林的布局与中国传统建筑作比较,以图案画与美术画打比方,说明苏州园林具有充满自然之趣的布局美。

(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有自然之趣,让人忘却其为假山。池沼则“大多引用活水”,是因为活水才有生趣。“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往往安排桥梁”,讲的是因地制宜,印证了前面所说的“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

(三)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花草树木的映衬同样“着眼在画意”。作者先介绍花草树木栽种的良苦用心:既讲究树木的错落有致,又照顾到季节的变化。

(四)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巧妙运用花墙和廊子,使苏州园林显得层次多,景致深,景物不是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游览者的面前,而是逐次展露,游览者可以领略到移步换景的乐趣,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更为深长。

(五)历代园林各具自然的、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特色。从宋代起经元、明、清的千余年来,苏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独树一帜的私家园林。

(六)所有这些古典园林,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遗迹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构成了苏州古典园林的总体特色。

(七)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5. 苏州景物描写动静结合

苏州是一座园林城市,描写苏州的古诗词有很多。其中“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描写了苏州的小桥流水,该诗的作者是杜荀鹤。“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描写苏州河的风景,,该诗的作者是张继。“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

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描写了苏州城的风光,该诗的作者是白居易

6. 苏州有哪些著名的景物

1、苏州市金鸡湖景区 5A景区

金鸡湖景区,与园林古城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苏州旅游“古韵今风”的双面绣。景区总面积11.5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7.4平方公里,区内14公里的环金鸡湖步道串联其中,5座风格迥异的水上栈桥,让市民游客走进金鸡湖,在湖中观景,游览湖畔风光、体验低碳健康。

2、苏州园林 世界遗产5A景区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建筑的代表流派之一,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园林建筑风格,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古典园林更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截止2018年8月7日,苏州园林总数达到108座。苏州园林独特的造园手法,为我们带来“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的艺术境地。

3、苏州市周庄古镇景区 5A景区

周庄古镇,始建于北宋,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享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美誉。走进古镇,水巷之间,驳岸、拱桥、粉墙、黛瓦,保存完整,吴韵厚重,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着14座建于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桥。800多户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旧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吴侬软语,阿婆茶香,橹声欸乃,昆曲悠远,“小桥流水人家”如入画卷。

4、苏州市同里古镇景区 5A景区

同里古镇,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典型水乡风格的古镇,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赢得“东方小威尼斯”的美誉。古镇风景优美,镇外四面环水,镇内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由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像一颗珍珠镶嵌在同里、叶泽、南星、庞山、九里5个湖泊之中。

5、苏州吴中区太湖景区 5A景区

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位于苏州市西南隅的太湖之滨,是国内以“太湖”为主线,串连太湖古镇、江南山丘、生态自然村落以及半岛等文化元素的完整太湖主题景区。旅游区占地面积为21.5平方公里,囊括了太湖古镇古村、太湖丘陵、太湖自然村落等因素,包括了东山景区穹窿山景区、旺山景区、太湖湖滨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周边太湖公园西山景区、光福景区等8个景区、景点

6、苏州市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 5A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位于富有“鱼米之乡”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常熟境内,旅游区以江南山水文化为依托,融人文、生态、休闲为一体。虞山是国家森林公园,因商周之际吴地先祖虞仲卒葬于此而得名,是中国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尚湖与虞山相依,因商末姜尚在此隐居垂钓而得名,湖内湿地遍布,鹭鸟翔飞。沙家浜因京剧《沙家浜》而闻名,形成了革命传统教育区、红石民俗文化村等景点,沙家浜旅游度假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 示范基地。

7. 苏州园林的景物描写

1、园林是美丽的。夜晚,雨点下在园林的小河里,如同一首轻快的乐曲。丝丝缕缕的月光洒在小河上,如同闪耀的灯光,为在小河里畅游的小鱼增添了几份美丽。

  2、微风拂过,菡萏和着风声浅吟低唱,露水在如玉盘的荷叶上来回滚动。再向远望,满眼的荷花淡淡地微笑,风声如水汩汩,诉说着古色古香的拙政之园,诉说着如诗如画的古韵苏州。

  3、园林的东边有一个庭院,庭院里栽满了鲜花,开的花朵不是很大,从远处看星星点点,颜色有黄、红、白……还散发着阵阵清香,庭院里装修的富丽堂皇。园林的西部主要是假山。假山重峦叠嶂,设计的十分逼真,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真山里游览,栩栩如生。园林的北部有个小树林,里面种有竹子杏树桃树、铁杉等等。夏天在此遮凉避暑是最好不过了。

  4、一条气势雄伟的长龙又盘旋在了我们的眼前,定眼一看,原来是一条曲折蜿蜒的长廊,这长廊古香古色,很是好看。一阵风吹过,我好像听见了龙的怒吼声;一束阳光照过,我好像看见了龙在展示他的绝技--神龙摆尾。说这条廊子是龙,实在是形象:以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亭子为准,亭子是龙头,那弯弯曲曲、不知去向的长廊便是龙身,可是,龙尾却一直不肯露面,像一位害羞的姑娘用面纱遮住了自己的脸。这可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呀!

  5、我抬头望去,这四座亭子造型各异、各不相同,分别是:春、夏、秋、冬亭。每座亭子里都有每个季节明显的代表性事物,真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呀!我又来了劲儿,这儿跑跑,那儿看看,不得安稳。我发现,春亭的窗棂、屏风上雕刻的喜鹊花纹尤其好看,他们象征着喜上眉梢、富贵吉祥、出门见喜……亭子的顶上也分别雕有不同的图案,十分精致,于是,我变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着每一处图案……

  6、我最喜欢的地方就属长廊了。长廊好像彩带一样,把各个景点紧密地连接起来,它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走廊,长廊还是一条优美的画廊,走廊间的每根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各不相同。彩画色彩鲜明,内容多为山水、花鸟以及四大名着中的情节。它还被收进吉尼斯纪录呢!

8. 描写苏州美景的美文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我们苏州不但人杰地灵,而且小吃的历史也十分悠久了,有充满江南风味的乡软糯,滑鲜黄天源.朱鸿兴的苏帮面.粉小笼蟹包……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哑巴生煎

一天,我和爸妈一起去吃哑巴生煎。我在等待的时候,看到了传说中的大师傅,师傅名叫俞二媛,因为他又聋又哑,所以他做的生煎馒头叫做“哑巴生煎”只见他手拿两张白帕,转锅开盖.撒葱花.点芝麻< /a>.喷凉水.淋油……一刻不停,火候到位后马上起锅装盘,动作干净利落。

服务员把生煎了端上来,只见葱香芝麻点缀在白面金黄的表皮上,皮面很薄金黄的那面有一些厚看上去比较脆。生煎香味扑鼻,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口生煎,轻轻咬上一口,鲜香的汤汁就从薄薄的皮子里流了出来,吃在嘴还有一股芝麻和葱的香味,鲜之外也有一点点甜丝丝.肉质爽口。烫嘴的温度将馅的精华顺着身体里的所有管道肆意地流淌,有往下流的,有往上冲的,各种复杂的感受交杂好像做上了神仙一样。咬一口肉馅,比加了面粉的炸肉圆还要软滑,比不加面粉的鱼丸还要韧有弹劲。在舌头与牙齿的完美配合下享受着.快乐着.回味着.陶醉着……让人感觉是吃上一口就舍不得将筷子放下。

啊!哑巴生煎真是人间美味。啊!吃了之后令人翩翩欲仙.回味无穷,不愧为苏州最好的生煎馒头

9. 描写苏州的景色的句子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1.好句:

左边是园,右边是园。是塔是桥,是寺是河,是诗是画,是石径是帆船是假山。

苏州是一种诱惑,是一种挑战,是一种补充。在我们的生活里,苏州式的古老、沉静、温柔已经变得越来越陌生。

苏州的刺绣,沉静的创造。苏州的菜肴,明亮的喜悦。苏州的歌曲,不设防的温柔。苏州的园林,恬美的诗情。

苏州的街道,宁静的梦幻。而苏州的企业和企业家,温雅的外表下包含着洋溢的聪明生气,这一切都是怎么发怎么留存的?也怎么样经历了那大起大落大嗡多灾多难的时代。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2.地位: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3.构造:苏州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于一身,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1997年12月,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世界遗产的园林有: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

参考资料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519/16/15911988_379074846.shtml

Hash:da13b47b5d0567e155d345e55f7d30d75aa469ce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