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吊粟裕墓要付95元门票?!官方通报来了

(观察者网讯)3月17日,有微博网友称近日赴安徽黄山瞻仰粟裕将军墓,但墓园所在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竟然收费95元。19日凌晨,中共黄山区委黄山区人民政府信息办公室官方微博@黄山区发布 发布情况通报称,立即进行全面核查,研究整改措施,责令军博园项目停业整顿。

通报解释,该纪念馆系私人投资建设,馆内所展陈物件均由业主从民间收集而来,于2011年7月正式运行。由于未列入国家免费对外开放纪念馆范围,为保障运营,该馆于2015年增设军事体验设施,开发军博园旅游项目,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实行明码标价、有偿开放。

粟裕将军墓不属于军博园旅游项目,但由于墓址与纪念馆在同一个区域,造成了瞻仰将军墓需从军博园进入的现状;今后将迅速整改,开辟专门通道,方便瞻仰。

截图来自@黄山区发布

稍早前据观察者网消息,事情的起因是,网友@tt-白露为粥 17日来到粟裕骨灰撒放处之一——红军北上抗日先遣纪念馆扫墓,却发现进园区扫墓,要先付全区门票95元。随后致电旅游局和门口牌子上挂着的安徽省委组织部确认收费事宜,但没有得到回复。

该网友称,当时有其他游客看到园区门口的收费指示后就走了,但园区工作人员以为是被其和同行者劝走的,于是和该网友起了争执。

微博相关视频中显示,一名身穿黑色外套的女性工作人员不时用手指着网友,语气强硬地称“这个地盘就是我的”,“我投资了几千万下去,你贡献了我一分钱了?”

看到网友拍摄,该工作人员则表示,“你拍吧,看谁有道理”,随后回到园区内。

事后,该网友打了投诉电话,但对方却让其不要把事情闹大,甚至询问是哪个学校的等等。

@tt-白露为粥 在微博称,粟裕墓于2011年重修,某点评网站上显示2016年还有网友表示这里是免费的。同时展示一份安徽物价局的文件,认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纪念馆的这一做法违反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做好红色旅游景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

此外,@tt-白露为粥 3就景区纪念馆的规范和收费情况,在微博咨询了同为红色纪念馆的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馆长@茅山孙志军。后者转发了相关视频,并对收费表示疑惑,并称收费的话可能是私人纪念馆。

此外,@茅山孙志军 还在微博就此事发表了身为同行的一些看法:

根据安徽黄山区政府的通报,目前已成立调查组,进行全面核查,责令军博园停业整改,后续也将对外界人士参观粟裕将军墓开辟专门通道。

另据新京报18日消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馆长罗文田当天回应记者称,自己是当地农民,因对革命先辈抱有感情,将自己收藏的6500多件文物对外开放,在此建立纪念馆。该纪念馆为民营企业,为了保持正常经营收取一定费用。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纪念馆对现役军人、残疾人、儿童、以及65周岁及以上的老人免费,大学生被予以半价优惠。此外,对于烈士家属、烈士后代和前来凭吊烈士的游客,与门口工作人员沟通后会被予以免费。但该当事女子并未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仅称“红色经典是不应该收费的。”

罗文田表示,工作人员骂人的确不妥,会将其调离现岗位,并将组织景区工作人员参与教育学习,对景区规章进一步完善,并在门口公示。

独家揭秘:粟裕大将墓为何安放在安徽黄山 粟裕

两让司令,三次先遣,六次负伤,七战捷传。

鲁苏豫皖,闽沪浙赣,戎马一生,八省征战。

九死一生,首嵌弹片,卅年冤屈,胸里撑船。

十全文武,百胜百战,一抔英灵,与卒同眠。

4行的64字小诗,囊括了开国大将粟裕的一生功绩和辉煌、品德和心胸。

在他死后,部将按其遗嘱,将他的骨灰洒落在他认为一生中最重要的地方,其中一处就是安徽黄山谭家桥。

谭家桥,对于征战南北,百战多省的粟裕来说,究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或者不能释怀的心结呢?

而在今天,回顾这革命元老的故事,又该怎么体会到什么不一样的情感呢?

从北伐战场到参加南昌起义,从井冈山会师到三次反围剿,粟裕的军事才能在战场上被认可。

作为战场的指挥官,粟裕的想法很简单:战争是残酷的,但是不能因为指挥官的愚蠢让战士白白的牺牲。

而在黄山的谭家桥战役,粟裕经历了人生最痛苦的抉择,以至于谭家桥成了粟裕心中难以释解的心结。

谭家桥之役:粟裕一生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1934年,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央苏区陷入了越来越危险的境地,长征成为唯一的选择。

而面对百万国军的围剿,怎么走出去,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是最早被派出的一支部队,目的是游击的方式,为长征作为掩护,它的远征就在实践上拉开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序幕。

粟裕在这支6000余人的军队里,只是个参谋长,却没有实际的指挥权。

在5个多月的时间里,辗转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四省几十个县的国民党统治腹地,在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浴血奋战,英勇斗争。

在谭家桥,粟裕遇到了人生的对手,国军将军王耀武。

12月中旬,红十军团与国民党三个团的兵力在黄山东麓谭家桥地区接火。红十军团领导决定利用乌泥关至谭家桥段公路两侧有利地形,打一场伏击战,争取歼灭孤立突出的敌补充第一旅大部。作为参谋长的粟裕立即作了安排。

因为王明错误军事思想的影响,就是冲锋、冲锋、再冲锋。在当时的大部分情况下,红军一旦冲锋,国民党军的常规动作就是溃退。

但是王耀武部不是如此,他的人马迅速缩回,而没有溃散。同时开始了迂回,占据了630高地。

红军两个师协同不力,最终溃败,此战寻淮洲身先士卒冲锋,负重伤,转移中牺牲。此外,红军损失了300人,8名师以上干部负伤,八十七团团长黄英特阵亡。

谭家桥之战的失利,整个方志敏部,只有粟裕带领少数部队突出重围,继续坚持游击战争。

为了永远怀念这些革命先烈,铭记这段悲壮的历史,1984年粟裕将军立下遗嘱,把部分骨灰埋在谭家桥战斗遗址上,和牺牲在这里的战友们永远长眠相伴在一起。

谭家桥的王耀武:粟裕一生最“神交”的朋友

谭家桥的战役是王耀武和粟裕的第一次交手,结果王耀武大获全胜。不过,当时的粟裕只是参谋长,没有真正的军事决策权,左右不了战局。

但粟裕在此战中表现出来的军事谋略引起了王耀武的注意,此后,王耀武开始研究粟裕,竟形成了一大摞研究资料。

而粟裕也将王耀武当做自己学习的楷模和对手.

后来的解放战争时,在莱芜战役,王耀武主政山东,其主要对手是陈毅和粟裕将军。粟裕和王耀武再次在战场相逢。

最终粟裕报的当年谭家桥的仇怨,却对王耀武的佩服更上一层,粟裕说:没有谁比王耀武连失败都败的不留痕迹。

两场战争,粟裕记忆犹新,他在战后总结道:“王耀武性格大胆果断...此人为蒋军中指挥较有才干者。”

而在蒋介石部队中能够获得粟裕的“较有才干”的评价也只有薛岳和王耀武二人而已。可见,名将之间,尽管远隔千里,却也能彼此洞穿肺腑。

骨灰留在谭家桥,将军守候英灵

粟裕将军的遗嘱中有一句话:牺牲的烈士数十万,而我却无耻的活着。

“我在革命战争年代,在党的领导下,身经数百战,在和我共同参加战役、战斗的同志中,牺牲了的烈士有十数万,而我还无耻地活着,见到了革命的胜利。在我身后,不要举行遗体告别,不要举行追悼会,希望把我的骨灰撒在曾经频繁转战的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江苏上海、山东、河南几省市的土地上,与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们在一起。”

这个老人就是粟裕,死时只有77岁,不“年轻”,但也并不很老。

中国历史上,立这样的遗嘱,说出“我还无耻地活着”。

这样雷人之语的,怕就只有粟裕,也只有他粟裕能这样阔达,这样对待他一同战斗中死去的同胞了。

如今在谭家桥,人们为这位将军建立了一处墓碑,如今,又在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黄山纪念馆旁建设了粟裕将军纪念馆。

迟浩田将军还曾专门题字。如今已经成为黄山人文景观之外的红色风景线。

从粟裕和黄山之间的情感,可以想象到在几十年前的中国,正是多少浴血奋战的英灵才有今天美好的生活。

活着,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历史,却需要记住那些为之流血以及献出生命的人。

不忘苦痛,才有愿景。

徽脸文化

“以人物带动人文,用文章传递文化”,徽脸文化,致力于发扬安徽文化,宣传安徽人物。为徽文化代言,打造安徽文化第一微刊。

回复日期如:2016121,可推送对应的日期文章。

1、

2、

3、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㉚ | 粟裕带领红军挺进师在此冲出包围圈,重返浙西南 粟裕

当前,全市上下正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为守好"红色根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党史胜迹中,遴选并公布了100家温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其中40家获评浙江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详情点击➫这里 查看)

对此,温州发布特别推出“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主题系列报道,带领小伙伴们打卡温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一起去寻访红色“印记”,感悟温州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家国情怀。

5月20日起,小布带大家打卡了

温州多地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大家对哪家的印象最深呢?

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

位于泰顺的三家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浙南红色体验实践基地

泰顺县岭上湾革命纪念公园

泰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浙南红色体验实践基地

浙南红色体验实践基地位于 革命老区泰顺县三魁镇卢梨村、三魁省级森林公园的主体景区内。其四面群峰耸立,山峦连绵,空气纯净,有着浓厚的“红色文化”。

1934年,闽东党组织到卢梨村进行秘密活动,发展地下党员并建立秘密交通站。1935年冬,刘英、粟裕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到卢梨,以吃住在革命房东家(老东家)这种特殊的革命工作方式在卢梨开辟根据地。挺进师在淡竹垟设立办公场所,开展党组织建设和宣传工作,以“亲引亲,邻带邻”的方式发展党员,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支持挺进师作战。

1937年4月下旬,国民党浙保二、三、四团从三面向卢梨包抄上来,粟裕率领红军挺进师机智灵活,捉迷藏似地与敌人兜圈子,在卢梨及周边各村地下党和交通员的紧密配合下,挺进师转了几个圈子后,挥师向北,冲出包围圈,重返浙西南

近年来,卢梨村积极做好“红+绿”文章,立足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建设集红色研学、红色教育、红色体验、主题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基地。基地现存寨顶战斗旧址、红军古道等多处革命遗址旧址,建有红色记忆园、老东家党群工作主题馆、老东家体验馆、红军学校、红军广场、寨顶战斗纪念碑等红色体验平台,保存有近5000件革命历史实物珍藏品。作为泰顺县委党校分校,基地设有“十个一”党员教育红色研学等课程。

红军学校、寨顶战斗纪念碑

地址:泰顺县三魁镇卢梨村

泰顺县岭上湾革命纪念公园

1934年2月闽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中共闽东党组织开始向泰顺发展。3月,中共福寿县委第一(含溪)区委在泰顺县罗阳镇洲岭社区上庄村建立了泰顺境内第一个党支部——岭上湾党支部,雷德如任书记。同月,福寿县苏维埃政府在此建立了泰顺境内第一个红色政权组织——岭上湾苏维埃政府,魏朝金任主席,岭上湾党支部和苏维埃政府划归泰东区领导。

1935年5月,泰东区组建了游击队,潘世龙任队长,队员共70多人。从此,岭上湾党组织从隐蔽活动转向公开对敌斗争,并通过打土豪、分田地、烧敌碉,使其成为闽东苏区的可靠后方。

特别是1935年8月之后,闽东的红军和地方游击队多次进入这一地区作战,拔除了国民党在寿泰边界地区的28座碉堡,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和反动地主、土豪修筑的封锁线。1936年,由于闽东苏区遭到严重破坏,闽东的一些组织和领导人转移到该地区,这一地区的革命斗争进入鼎盛时期,多数群众参加了革命,并分享到分青苗、分土地的革命成果。但在1937年1月后,这一带遭受了国民党军的多次“清剿”,当地革命群众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仅原洲岭乡牺牲的革命烈士就有52人。

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根据老红军和当地群众要求,2004年岭上湾革命纪念馆在泰顺县洲岭乡(现为泰顺县罗阳镇洲岭社区)上庄村正式落成。公园占地100余亩,由岭上湾苏维埃政府旧址(岭上湾革命纪念馆)、岭上湾革命纪念碑、烈士墙等组成。2004年5月,时任省委副书记的梁平波同志为洲岭乡岭上湾革命纪念馆纪念碑题词。

岭上湾革命纪念馆是一座五间二层楼木结构民居,二楼设岭上湾革命历史纪念馆展览厅,由老红军张文碧题写馆名。纪念馆陈列了岭上湾革命的相关历史资料、革命人物的介绍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图片资料等。包括岭上湾革命斗争史简介,闽东苏区在泰顺境内的苏维埃组织示意图,刘英、叶飞、范式人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简介、中共福寿县泰东区委和泰东区游击队的成员及事迹等等。

岭上湾革命纪念公园于2009年4月被中共温州市委、温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公园正在进行改造提升,重新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地址: 泰顺县罗阳镇洲岭社区上庄村

泰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泰顺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由纪念碑、汪精卫夫妇跪像等组成。入万罗山公园大门,经三级台阶一平台,纪念碑矗立于平台中心。纪念碑正面阴刻隶书“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后二面分别刻着“泰顺县各界抗战建国纪念大会”和“中华民国廿七年七月七日立”。碑前约2米处置二石跪像,石像背面分别刻着“汉奸汪精卫”“汉奸陈璧君”等字。

1938年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一周年之际,泰顺县各界人士在县城隆重举行抗战建国纪念大会,会上为纪念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将士,特竖立此碑,并请当时县内著名学者许笃仁先生书写碑文。纪念牌立于县衙大门对面的山脚之下,以警醒人们,牢记血泪,勿忘国耻。先后被列为泰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泰顺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被列为浙江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 泰顺县罗阳镇万罗山公园

重温红色故事

汲取奋进力量

明天小布将带大家继续走进

位于泰顺的三家党史学习教育基地

敬请期待

100家!温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出炉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① | 温州人民永远铭刻的记忆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② | 点进来,带你探访温州的革命历史与温暖印迹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③丨藏在大山深处的革命故事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④丨温州城区,有着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⑤ | 400余年话峥嵘,这里曾是温州人的“长城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⑥ | 这间7平方米的地下密室,诞生了浙南革命火种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⑦ | 这里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点燃“包产到户”的星火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⑧ | 在这里,用档案追忆红色故事,重温浙南革命斗争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⑨ | 这里是东海海防要塞,见证了保家卫国的历史和荣耀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⑩ | 飒!东海一抹“海霞红”!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⑪ | 这些静默无言的碑亭,藏着人世间厚重的思念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⑫ | 这支不打新四军番号的新四军部队,是浙南地区的抗日中坚力量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⑬ | “平民夜校”里藏着不平凡的秘密,这里诞生了乐清最早的党组织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⑭ | 血染的“红色堡垒”,诉说着那段暗潮汹涌的革命历史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⑮ | 百名英烈长眠于这座丰碑下,化作最亮的星照耀我们前行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⑯ | 在国旗设计者的故乡,忆往昔峥嵘岁月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⑰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见证了游击纵队解放浙南的历史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⑱ | 百名志愿军老兵筹款建了一座纪念馆,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⑲丨重温红十三军的革命岁月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⑳ | 永嘉最“红”的革命圣地,这里铭刻着586位革命烈士的英名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㉑丨带你重返那段战火中办报的峥嵘岁月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㉒ | 革命的火种在这片红色沃土上传播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㉓丨温州抗战史上一次战绩卓著的战斗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㉔丨踏上红色热土,重温革命先烈刘英的英雄故事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㉕ | 胡家六兄弟为革命捐躯,他们的故事代代相传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㉖丨走进“浙南红都”,追溯红色血脉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㉗丨这块摩崖题刻背后,藏着英烈壮举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㉘丨十三年烽火历程!浙南特委在这里成立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㉙丨听,80余年前的读书

来源:温州发布

资料:泰顺县委宣传部、温州日报、 温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编辑/版式:陈迪

大家都在看

➤ 温州再部署境外输入疫情防控工作:努力在最短时间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 三段改两段,录取、投档时间调整!这份高考录取进程指南收藏好

➤海内外聚焦!今天,永嘉昆曲“实红”!

➤ 看见传奇温州,与世界分享精彩中国!

➤ 温州S2线有了新进展,首条越江隧道贯通!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小布都喜欢!

粟裕自由行旅游攻略

  • 凭吊粟裕墓要付95元门票?!官方通报来了

    (观察者网讯)3月17日,有微博网友称近日赴安徽黄山瞻仰粟裕将军墓,但墓园所在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竟然收费95元。19日凌晨,中共黄山区委黄山区人民政府信息办公室官方微博@黄山区发布发布情况通报称,立即进行全面核查,研究整改措施,责令军博园项目停业整顿。通报解释,该纪念馆系私人投资建设,馆内所展陈物件均由业主从民间收集而来,于2011年7月正式运行。由于未列入国家免费对外开放纪念馆范

    2022-03-15
    595 74
  • 独家揭秘:粟裕大将墓为何安放在安徽黄山

    两让司令,三次先遣,六次负伤,七战捷传。鲁苏豫皖,闽沪浙赣,戎马一生,八省征战。九死一生,首嵌弹片,卅年冤屈,胸里撑船。十全文武,百胜百战,一抔英灵,与卒同眠。4行的64字小诗,囊括了开国大将粟裕的一生功绩和辉煌、品德和心胸。在他死后,部将按其遗嘱,将他的骨灰洒落在他认为一生中最重要的地方,其中一处就是安徽黄山谭家桥。谭家桥,对于征战南北,百战多省的粟裕来说,究竟有什么

    2022-03-12
    1484 87
  • 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㉚ | 粟裕带领红军挺进师在此冲出包围圈,重返浙西南

    当前,全市上下正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为守好"红色根脉",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从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党史胜迹中,遴选并公布了100家温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其中40家获评浙江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详情点击➫这里查看)对此,温州发布特别推出“沿着红色足迹学党史”主题系列报道,带领小伙伴们打卡温州市党史学习教育基地,一起去寻访红色“印记”,感悟温

    2022-03-10
    1784 76
  • 仲尼:高邮这里竟然曾有一座军校,粟裕任校长,你听说过没?

    9月13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党委常委、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曾勤少将一行16人,来到位于运河岸边的高邮市界首镇,开展“不忘初心,寻根铸魂”主题活动,举行了向老区界首捐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教育基地”揭牌、为“华中雪枫大学旧址”揭碑等仪式,以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凝聚转型发展的正能量。由汉白玉石材制作成的“华中雪枫大学旧址”石碑,矗立于旧址展馆的东侧,高1.

    2022-02-04
    597 25
  • 胡琏的第11师多强?五大王牌主力之一,粟裕的评价也很中肯

    20世纪中期,25个半旅在薛岳的率领下,兵分四路攻打共产党解放区。这25个半旅,分别从东台、淮阴、宿迁、峄县四个方向出发,向前进攻我们的盐城、涟水、沐阳、峄县以东地区。敌军兵分四路,其中有两个整编师盘踞在宿迁,分别是胡琏第11师与戴之奇的第69师。这两支队伍是由徐州晋绥公署副主任吴奇伟率领指挥的,吴奇伟却是个冒进、昏庸的指挥员。吴奇伟为了能够取得头功,指挥不当,居然让胡琏率领整编第11师进

    2022-01-18
    1987 11
  • 粟裕攻城打援,指挥华野逐鹿豫东!

    1947年7月解放战争已进入战略反攻阶段解放军三路大军相继挺进中原后蒋介石随即集中南线全部兵力于中原和三路大军搏杀由于国民党军在兵员数量和技术装备上仍有相当优势中原战局形成了反复拉锯的僵持状态而粟裕将军的英明决策打破了中原战场的僵持局面为日后解放军的成功渡江打下了良好基础粟裕1907年出生于湘西会同。1927年春,受到通缉逮捕的他投笔

    2022-01-18
    1600 42
  • 粟裕是如何让杜聿明30万大军精准地掉进包围圈的?太惊险!

    1948年11月25日,中原野战军一举把敌黄维兵团12万人马包围在双堆集。黄维跑不脱了。于是,敌杜聿明在徐州的兵力的下一步动向,就成为淮海大战的关键了。对此,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粟裕认为杜聿明下一步行动,有两个可能:一是固守徐州,一是突围出逃。但是,蒋介石已无机动兵力,因此杜聿明放弃徐州的可能性最大。而后者正是解放军求之不得的。为什么?因为,杜聿明如果固守徐州,以坚固设防的大城市

    2022-01-10
    920 76
  • 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除了粟裕,还有一位顶级名将的墓

    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除了粟裕,还有一位顶级名将的墓


    2022-01-04
    955 19
  •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