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有多少个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追日,逐鹿之战,火神头撞不周山.西游记,封神榜,牛郎与织女,粱祝.愚公移山.女娲造人,宝莲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等。
关于女娲补天类型的民间神话传说故事
中国神话故事
1 嫦娥奔月 下载 电信网通
2 盘古开天 下载 电信网通
3 仙山的传说 下载 电信网通
4 孔融让梨 下载 电信网通
5 狼来了 下载 电信网通
6 女娲补天 下载 电信网通
7 女娲造人 下载 电信网通
8 花木兰 下载 电信网通
9 花仙子 下载 电信网通
10 农博巨人 下载 电信网通
11 后翌射日 下载 电信网通
12 后翌除害 下载 电信网通
13 打虎英雄武松 下载 电信网通
14 曹冲称象 下载 电信网通
15 斑鸟 下载 电信网通
16 白尖鸟和海鸥的故事 下载 电信网通
17 宝莲灯 下载 电信网通
希腊神话故事 后记
古斯塔夫·施瓦布(Gustav Schwab,1792—1850)是德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生于符腾堡宫廷官员家庭。曾任席勒的老师。1809—1814年在蒂宾根大学攻读神学和哲学,结识乌兰德等著名文学家。1815年去德国北部地区考察旅行,结识歌德和霍夫曼等人。他在文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发掘和整理古代文化遗产,曾出版《美好的故事和传说集》、《德国民间话本》和《希腊神话故事》。他的主要诗集有《博登湖上的骑士》、《马尔巴赫的巨人》等。
《希腊神话故事》为读者敞开了一扇观察和认识古希腊乃至欧洲文化的窗口。作为反映古希腊神只和英雄故事的《希腊神话故事》的确给人类的文化生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古代“希腊七贤”之一的哲学家泰利斯·封·弥勒特曾经说过:“神充斥一切!”他指出,古代的希腊人几乎都认为世界是神只创造并由神只统治的。尽管哲学家们把神只从形象到内含都解释得十分抽象,可是这一切并不影响人们对神只的信仰,因为对希腊人说来,没有神只的世界那是不可理喻的。认为神只就在身旁的意识逐步发展,最后成为希腊宗教。当然,希腊宗教并不是社会生活的特殊领域,它不仅作用于某一些时刻或者某一些隆重的场合,而且还具备穿透一切的力量。从这层意义上讲,希腊宗教成为孕育希腊文化的母体。
中国有什么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
在遥远的太古时代,宇宙好像一颗硕大无比的鸡蛋,里面漆黑一片,没有东南西北,也没有前后左右。就在这样的世界中,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英雄,他的名字叫盘古。
盘古在“鸡蛋”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多年,终于苏醒过来。当他睁开朦胧的睡眼时,眼前除了黑暗还是黑暗。他想伸展一下筋骨,但“鸡蛋”紧紧包裹着身子,他感到浑身燥热不堪,呼吸非常困难。天哪!这
该死的地方!
盘古不能想象可以在这种环境中忍辱地生存下去。他火冒三丈,勃然大怒,随手操起一把巨大而锋利的斧头,使出浑身气力,大吼一声,奋力挥舞开来。
“哗啦啦啦——”一阵巨响过后,“鸡蛋”中一股清新的气体散发开来,飘飘扬扬升到高处,变成天空;另外一些浑浊的东西缓缓下沉,变成大地。从此,混沌不分的宇宙一变而为天和地,不再是漆黑一片。人置身其中,只觉得神清气爽。
天空高远,大地辽阔。但盘古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担心天地会重新合在一起,于是叉开双脚,稳稳地踩在地上,高高昂起头颅,顶住天空,然后施展法术,身体在一天之内变化九次。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尺,天空就随之增高一尺,大地也增厚一尺;每当盘古的身体长高一丈,天空就随之增高一丈,大地也增厚一丈。
经过一万八千多年的努力,盘古变成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而天空也升得高不可及,大地也变得厚实无比。
盘古仍不罢休,继续施展法术,不知又过了多少年,天终于不能再高了,地也不能再厚了。
这时,盘古已耗尽全身力气,他缓缓睁开双眼,满怀深情地望了望自己亲手开辟的天地。
啊!太伟大了,自己竟然创造出这样一个崭新的世界!从此,天地间的万物再也不会生活在黑暗中了。
盘古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慢慢地躺在地上,闭上沉重的眼皮,与世长辞了。
伟大的英雄死了,但他的遗体并没有消失:盘古的左眼变成太阳,照耀大地;右眼变成浩洁的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千万缕头发变成颗颗星星,点缀美丽的夜空;而他的四肢和身躯却变成三山五岳,给大地以雄壮;鲜血变成江河湖海,奔腾不息;肌肉变成千里沃野,供万物生存;骨骼变成树木花草,供人们欣赏;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供人们使用;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供人们收藏;汗水变成雨露,滋润禾苗;呼出的空气变成轻风和白去,汇成美丽的人间风光…… 盘古生前完成开天辟地的伟大业绩,死后永远留给后人无穷无尽的宝藏,成为中华民族崇拜的英雄。
汉中这座山上的奇景居然还有这样的神话传说 神话传说
“晴天夜雨”是天台山的奇景,人们又叫它“天台夜雨”,无论天有多么旱,每晚在天台山的古柏下都会下一阵雨。
在天台山古柏下,矗立着五块一丈高的大青石碑,其余四块刻着药王爷的千首药方。人们有了病就从这些碑上查找药方。碑上的药方百灵百验,救活了无数病人,人们都说这药方极为珍贵,千两黄金都买不到的,人们又叫它千金要碑。
一天,梁州地界来了个叫达士温的人,爱财如命,专盗民间的金银财宝。达士温得知千金要碑的事,就对他的同伙说:“我一定要得到这千金宝。”在一个静静的夜晚,他借着月光偷偷的上了天台山,来到古柏下偷抄千金宝碑上的全部药方。达士温抄完后把青石碑上的字统统凿掉,然后打起了他的如意算盘。有了这些贵重药方,何愁得不到金银财宝。午夜,月明如昼的天空忽然飘来一朵乌云,达士温大吃一惊,口中叫道不好,使出他的隐身法偷偷的溜掉了。原来南海观音在莲台室座上正在闭目养神,突然心血来潮,举目一望只见天台山上一团邪气,忙驾起祥云来到天台山上空,落下云头一看,见有人盗取了青石碑上的药方,不禁大吃一惊,只见石碑歪倒着,上面砸的却是棋子般大小的伤痕,只有梅花碑上的梅花还是原样,两旁的题词也被盗走了。梅花碑失去了灵妙的红光,南海观音忙从玉瓶中降了三分甘露,洒向梅花。
天亮了,来了许多治病的人,叹息着摸抚着青石上的疤痕,咒骂凿毁碑字的坏人,人们哭成了泪人,把泪水洒向大青石。过了几天南海观音又来到天台山,见朝山的人也少了。梅花仍是没有灵光。每当夜深人静时她就降下甘露雨,可降了又降仍没有挽回那失去的灵光。后来人们把观音每晚夜间降的甘露雨叫“晴天夜雨”。那四块大青石碑,到了清朝由学士杨进善领工,新修了药王大殿,碑石也重新磨光雕成现在见到的碑文,而“千金方”也就失传了。
来源: 馆藏《汉中民间故事集成》
蜀王神话传说系列-蚕丛 神话传说
神秘的古蜀王国,起源于上古时期,在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深远浩瀚的古蜀国历史,却因为缺乏类似于中原历史那样的官方记载,而鲜少有文学资料可查。历经十三代而终的古蜀王,同样也背负着许多趣味纷呈的传说。
在诸多传说中,与中原神话传说最密切的一个,莫过于古蜀国的开国之王蚕丛的身世之谜。《说文解字·虫部》一书中,曾对“蜀”字做出这样的解释:“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诗》曰:‘蜎蜎者蜀’。”这就说明,古蜀国的国名与养蚕缫丝有关。
四川地区至今仍然闻名遐迩的蜀绣工艺,实际上在3000余年前的古蜀时期就已经十分盛行。蜀绣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三星堆文明,东晋以来,蜀锦被誉为“蜀中瑰宝”,其特色在针法种类繁多,衣锦线量大丰富,绣品细腻传神。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立人,其服饰上繁复的花纹,经专家考证,正是由蚕丝制作的刺绣制品。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据中原古史传说所言,嫘祖是西陵氏女,也是后人公认的先蚕之神。王祯在《农书》中也明确提到:“黄帝元妃西陵氏,始劝蚕事。”由于中国自古以来“男耕女织”的社会生产特性,后世女子皆敬重蚕母嫘祖。在四川地区出土的战国嵌错宴乐水陆攻战纹壶图上,明显刻有女子采桑的纹样;而直到满清时期,后宫内廷仍保留着皇后代表天下女子行“亲蚕礼”的习俗。这都体现出蚕桑业在农耕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由于嫘祖之子青阳和昌意都在古蜀境内,专家学者据此推断,嫘祖也应当在古蜀境内生活过。《大戴礼·帝系》有明文记载:“(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山海经·海内经》也有这样的文字:“黄帝妻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居若水,生韩流。……娶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从《山海经》等古籍中可以看出,中原之主黄帝、蚕桑鼻祖嫘祖两人的后代,与蜀山氏有着密切联系。蜀山位于古蜀境内,古蜀开国之王蚕丛,从其名字上已明显体现出他和蚕桑业之间的关系。由此,我们可以大胆推测,蚕丛与嫘祖、黄帝,或是存在亲缘关系,或是存在技艺传承的“师徒关系”。
可惜,由于史料记载的严重缺失,目前一切对于古蜀国与中原文明之间的关联性,皆处于猜测阶段。三星堆出土的青铜人像,昭示着古蜀国人与中原人明显的外形、文化差异,如果古蜀国王蚕丛真的是黄帝后人或中原血统,那么,又是什么令古蜀人的外形在繁衍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呢?这一切,还需要更深入的考古发掘与文献解读,来为我们解开谜底……
科普时间:
蚕桑业的起源
《礼记·礼运》:“(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治其麻丝以为布帛。”《易·系辞下》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关于嫘祖始蚕的说法,亦每可见诸其他典籍,如明罗欣《物原·衣原》:“有巢始衣皮。轩辕妃嫘祖始育蚕缉麻,以兴机杼而成布帛。”宋人罗泌《路史·后纪五》“黄帝命西陵氏劝蚕稼,月大火而浴种。夫人融褂而躬桑,乃献蚕丝,遂称织维之功。因之广织,以给宗庙之服。”王祯《农书》:“黄帝元妃西陵氏,始劝蚕事。”
这些文献材料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从嫘祖开始,就已经有蚕事了。而嫘祖为黄帝之妃,这就和黄帝时期穿衣的革命性变化相互照应。由此看来,古今文献一致认为,嫘祖为丝绸之祖。这点如今也得到了考古学上的证明。
——《从神话考古看古蜀的历史文化内涵》 程熙 2007年3月四川师范大学学位论文(指导老师:段渝)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古蜀熊猫(Gushu-Pa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