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漕运遗迹大量出现在三门峡两岸,惊艳之余
丝绸之路发源于长安和洛阳,黄河漕运遗迹却大量出现在黄河三门峡两岸,惊艳之余,这是为什么? 西汉张骞、东汉班超开辟的丝绸之路,属于当时中国的地理大发现。张骞和班超分别从长安和洛阳出发的“凿空之旅”,使汉朝人发现了一个以前从未发现的西域乃至西方世界。从此以后,中国的使节、商人、僧侣携带着丝绸、茶叶、瓷器和书卷经籍等,源源不断地输往西方;西方人由此也开始认识到来自中国东方文明的神奇、博大与丰富,东西方的人员往来、商业贸易和文明传播渐行渐广,在公元元年前后的数百年间开始步入一个辉煌时代。两千年后直到现在我们仍在享用的玉米、西红柿、番薯、胡萝卜、葡萄等美食,就是经由陆上丝路或海上丝路传播到我国的,乃至棉花这种御寒保暖的植物,同样由丝绸之路传来。
那么,丝绸之路上的这些货物是怎么流通的?原来,汉唐时代,国家的首都在黄河流域的长安和洛阳,物产多出在函谷关以东的晋冀鲁豫和江淮一带,物流运输靠人扛畜驮木轮牛车显然不够,那时人们创造了一种十分先进的运输方法,那就是利用黄河进行船舶水运,水运就是今天的“高速”和“高铁”。船舶逆流而上,动力需要人力牵引,古人就在黄河两岸的山崖上修建栈道,供纤夫牵拉船只行走,这些古代遗留的栈道就成了古代黄河水运的遗迹。
古代丝绸之路曾经辉煌在古中国的大地上,然经过漫长的时光侵蚀,留在今天的遗址并不多,仅存的遗址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1955 年 10 月 24 日,黄河水庫考古工作队为配合三门峡水电站建设,在三门峡水庫区进行科学考察,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夏鼐副所长发现了人门古栈道。据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随后编著的《三门峡漕运遗迹》一书,关于三门峡古栈道遗存的考查与记录,三门峡开凿的栈道,其主要部分是在人门左岸。此外,在鬼门右岸还有短短一段。三门而东,已发现的栈道,在黄河南岸有七里沟东、七里沟西、狮子口三段;在黄河北岸有七里沟东、七里沟西、杜家庄、狮子口四段。这些栈道,大都是开凿于岸边壁立的山腰,
在纤道中断隙口处架木成桥,或设置木构加宽纤道,构成为一条便于行船拉纤前进的人工纤道。随后,考古工作者做了大量古栈道的科考工作,不久后出版了《三门峡漕运迹》,这是第一本交通考古的报告,树起了交通考古的标尺与范例。漕运遗址属于交通考古,古代交通是古丝绸之路的载体和工具,因此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版的《三门峡漕运遗迹》这本书,在今天看来也是古丝绸之路考古的最重要成果。
时隔五十年,2004 年 12 月,山西考古所等单位又出版了《黄河漕运遗迹》,集中报告了山西、河南两省交界处的三门峡黄河古栈道考古报告。1997 年春季至秋季,配合黄河小浪底水库建设工程,山西河南两省的考古工作者对三门峡以东的黄河两岸做了详细的考古勘查,北岸是山西平陆、夏县、垣曲三县,河南是西起三门峡的人门栈道,东到渑池县与新安县交界处的八里胡同。两岸沿河 60 公里地段内,发现古代黄河栈道遗迹 40多处,累计长达 1 米。栈道依山傍河,时断时续,气势雄伟。栈道上残存的壁孔、底孔、桥槽、历代题记与立式转筒等遗迹类型繁多,数量丰富。以上两次考古报告和研究成果,都成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为今天古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
考古资料表明,三門峡黄河天险主要集中在砥柱山至渑池东的八里胡同,长达一百二十里,坡降大,水流湍急,是黄河航程中一個十 危险的地方。中条山重岩叠蟑壁立于黄河之北,崤山群峰透迤黄河之南,两山相夹的三门峡谷,怪石嶙峋,狂涛恶浪,极为险恶。
秦汉唐国家统一,为了征服三门天险,使漕舟、运車能比较顺利地通过这里,就在三門峡一带开凿栈道、运渠、道路。在这些修建工程中,人们还遗留下許多摩崖题刻。《后汉书·献帝记》记载,汉献帝兴平二年,皇帝车驾御船,欲过砥柱出孟津。宗正刘艾谏阻说:“臣前为陕令,知其险。旧故有河师,犹有倾危,况今无师”。说明那时必须由熟悉三门峡水情的“河师”帮助航行,才能通过三门,但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常常发生舟船倾覆事故。
为了保障船只上行和下行三门峡航道的安全,船只要靠人力牵挽。上行三门峡航道,要靠纤夫人力牵引;船只顺水下行,也要靠人力拽拉以控制航速,不然就会失控撞沉。历代封建王朝,尤其是建都关中的朝代,为了利用黄河和渭河的水运,漕运粮食,维系其统治政权,一方面不顾劳动人民生命安全,极端残酷地驱使人民在极其艰险的三门峡河道,冒险航行,舍命过三门,不知多少人曾在拉纤中落栈殒命,死于浊流。另一方面也曾想尽一切办法,不断修治纤道,改善通航条件,企图征服三门天险。
沿黄河三门峡峡谷两岸山岩上的古栈道遗存,就是为拉纤行船而开凿的纤道。现在可以看到的栈道遗迹,是古人在黄河沿岸的石崖上开凿出来的路面。路面大约一米宽,栈道就依托在这窄窄的路面上。河岸的石崖如果是陡直的峭壁,路面都是凿成虎口形状,硬是从绝壁上开出一条施工的基础路面来,工程量之大,施工之难,可想而知。石崖如果稍有坡度,把坡度直,
路面就出来了,工程量会小一些,纤夫在其上拉纤,危险性也会小一些。架设好栈道,黄河巨大的水力资源就能够利用,经济便捷的内河航船就能够通过船夫牵挽,逆水行舟,通过三门峡
天险,运抵汉唐的都城长安。史书和栈道上的石刻题记都证明是这样。
三门峡黄河古栈道遗迹保留下来的主要有栈道上的壁孔、牛鼻孔和底孔。古栈道大多先依山腰向内开凿成“凹”型通道,然后在通道岩石上开凿方形壁孔、牛鼻孔、底孔等。再插以木梁,梁上铺板,形成完整的栈道。现存栈道上,虽然所有木构件早已不复存在,但遗存于栈道底部及侧壁上的各种孔穴,依然彰显着昔日的辉煌。残存栈道上,共发现大、小方形或长方形壁孔 1000 余个 ( 统称方形壁孔 ),牛鼻形壁孔 600 余个。古栈道基本呈水平状,某些地段也有起伏,反映出古代是以地形走势、节省工力材料的原则修栈道的。栈道面距河道的高度,也因具体地理环境在 2 米至 10 米之间不等。
方形壁孔,是凿在栈道侧壁上的方形孔眼。这种壁孔大都紧靠栈道底,开凿在贴近路面处的岩壁上,个别的稍高。方形壁孔的作用在于固定横列在栈道路面上的木梁,木条的一端插入孔内,便可把位置固定,不会轻易转动。宽高大多在 12 ~ 36 厘米之间,深度因保存好坏而不等。在一些地段,只有一种壁孔,而在一些地段,则是大小两种都有,反映出三门峡北岸的“凹”型栈道开凿时代前后的差异。无论大方形壁孔,或小方形壁孔,其间距都大致相等,一般在 2 米左右,但每逢栈道弯曲处,距离就缩短。
牛鼻孔,位于方形壁孔上方的栈道岩壁上。牛鼻孔开凿在栈道路面之上的岩壁,因状如牛鼻而得名。《三门峡漕运遗迹》描述的非常好:“从正面看是一个椭圆形孔穴在中间,被一根竖梁隔成两半,实际上两孔在内部穿通,好似可以穿环的牛鼻。”牛鼻 距地面栈道底约 1 米,各孔的间距为 3 至 11 米,用途是在牛鼻孔之间系上绳索,形成横亘在人手臂高度的绳栏。这样栈道的内侧,就有了一条可以借力的绳索,船夫挽船的时候能够用得上力气,更可以保护船夫的安全,以免摔下栈道掉入激流中。
底孔是在栈道底向下开凿的孔洞。栈道路面上,开凿有大小不同的方形或圆形底孔。如与方形壁孔在一条横线上的底孔,是用来支撑和固定路面横向木梁的。当初在栈道底上横置的木条,虽然一头已经插入方形壁孔内,稍有管束,但尾部很长,如不在中间插下一两个小桩,极易挪动脱落,这些小底孔大约就是那些小桩的榫眼。这就是它们和壁孔对正的道理。
以往由于缺乏资料,故对黄河三门峡古栈道知之甚少或评价甚低。配合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建三门峡大坝,和九十年代修建小浪底水库,两次对三门峡栈道遗迹的调查,这条中国母亲河两岸悬崖峭壁上开凿出的栈道,才从历史的烟云中逐渐露出真面目。三门峡黄河漕运的诸多真相终于浮出水面,震惊世人。表明古代黄河三门峡栈道工程相当艰巨,无疑是中国古代最宏伟的国家工程,它既是国家的经济命脉,也是世界的黄河丝路。
今天,中央提出“一路一带”新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赋予了“丝绸之路”这个古老话题鲜明而强烈的时代特点。研古而知今,在“一路一带”这个大课题下,在考察黄河水运遗迹的基础上,用“大河丝路”这样一个题目,把古代的河流、水运、物流联系起来,做丝路探源的文章,便有了探幽发微的现实意义。
Hash:f0038e4404fa6fe4fc52ece89f97c5a05361a029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