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浒风景区游览示意图 萨尔浒风景区导游词
1. 萨尔浒风景区导游词
一、本溪水洞 无论如何都要去一次的景点,辽宁五个5A级景区之一,其实去本溪水洞最好的季节是冬季,因为水洞四季恒温,冬天去不用再换棉衣,而且人少,附近饭店价格也便宜。去水洞乘船一定要给导游费,否则船就会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个来回,基本无法拍照。
二、赫图阿拉老城 赫图阿拉老城是一座集满族历史、文化、民俗于一体的历史古迹。由清太祖努尔哈赤所建,并在此称汗。除了游览历史古迹与老城风貌之外,景区里的演出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大看点。节目内容饱满,主要向游客展示满族的文化特色。
三、本溪关门山。关门山位于辽宁省本溪县南部,自古就有“东北黄山”、“东北桂林”之美誉。因双峰对峙,一阔一窄,一大一小,其状如门,故称关门山。 关门山素有“东北小黄山”之称,景色有五美:山美,山峰奇峭,拔地而起,峰顶松姿绰约,怪石林立,宛若天造地设的巨型盆景。水美,关门山水库碧波荡漾,两崖青山倒映,摇桨划船,其乐无穷。树美,关门[1] 山树木繁多,千枝竞秀,尤以枫林秋色而闻名。花美,天女木兰花和山杜鹃,漫山遍野,芬芳宜人。云美,云、山、美、雾浑然一体,分外娇娆,近年轻雾缭绕,扑朔迷离;远处云蒸霞蔚,织云弄巧;山峰若隐若现,妩媚含羞。
四、医巫闾山 绝对是东北第一佛教名山,玉泉寺、财神殿、望海寺、观音阁……自古名山多寺,看看闾山有多少寺庙!医巫闾山风景秀美,是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典范,笔者认为闾山是一定要去一次的景点。 五、千山 千山也是辽宁十大名山之一,历史、文化、风景都没得说。景区有两条登山路径,一是从天上天往五佛顶进发,山路较陡,大概三个小时。 二是从五佛顶一侧登山,直接登顶。下山建议坐缆车,因为爬千山很累。 六、猴石山 因山峰之上有耸立一块酷似“金猴拜月”的天然巨石,因此得名。猴石森林公园的山谷中间是一条小 ,两侧排布一些分景点,所以上山下山各走一侧,就不会错过景点。
七、盛京驿站(偶有免费门票) 盛京驿站属于旧址原貌重建的新建筑,主要向游客展示清代宫廷文化和东北的民俗文化。景区里的演出和活动很丰富,展馆和展品也很有特色。去过的游客普遍认为景区很用心,只是离沈阳市中心太远。注:盛京驿站经常会搞一些集赞送门票的活动,想去玩的朋友要留意官方消息。
八、华盛寺 华盛寺是沈阳最美的寺庙,寺院非常大,每一座庙宇都很有特点,且景色优美。华盛寺距离盛京驿站很近,可以和盛京驿站组成一日游计划。
九、萨尔浒景区(免费) 萨尔浒景区前身是大伙房水库风景区,因为历史上这里上演过著名的萨尔浒战役,因此更名。景区非常大,想通过一天时间都溜达一遍是不可能的。正门到水库边5公里,有游览车,建议乘坐。景区里餐饮等收费也很合理,属于良心景点。
2. 萨尔浒风景区介绍
萨尔浒风景区位于抚顺东郊的萨尔浒风景区,分八大景区。是一家全国较大的风景区。“萨尔浒”满语,汉意“木橱”,树木茂密之意。萨尔浒风景区以大伙房水库为主体,由坝前、德古湾、王copy杲山、萨尔浒、营盘、莲花岛、元帅林、铁背山等八个主要景区构成。
这里山青、水碧、洞古、石奇,既有云山淡淡,烟水悠悠的湖泊水乡风貌,又具峰峦叠嶂、溪谷纵横的山岳景观,更具得天独厚的明清历史文化内涵。附近有水域面积达110平方公里的的大火房水库,它以著名的萨尔浒风景名胜为依托,正成为辽东一个引人注目的山岳湖泊旅游胜地。
3. 萨尓浒风景区
南门属于景区正大门,来时主干道,而北门则是景区后门,属于节假日开放期间,便于分散人流。
4. 萨尔浒风景区指示图
不属于!萨尔浒属于辽宁省抚顺市.
5. 萨尔浒风景区在哪
1、游水库(大伙房水库);
2、下大坑(抚顺露天矿大坑);
3、进监狱(战犯管理所);
4、学雷锋(雷锋纪念馆)。 抚顺景点抚顺四大景的上水库、下大坑、进监狱、学雷锋上水库是大伙房水库、下大坑是亚洲最大人矿坑西露天坑大坑、进监狱是曾关押日本最重要的甲级战犯以及末代皇帝溥仪的战犯管理所、学雷锋就是望花的雷锋纪念馆、又有中华寺、皇家极地海洋世界(亚洲最大)、平顶山白骨馆、努尔哈赤滑雪场、高尔山千年古塔古寺、罗台山庄、元帅林国家公园、世界文化遗产永陵、猴石国家公园、三块石国家公园、红河谷飘流、红河谷风景旅游度假区、萨尔浒风景区、雁鸣湖风景区等很多景点。
6. 萨尔浒风景区景点介绍
从抚顺北站步行约420米,乘坐15路公交车,经过3站,到达劳动公园站步行约3公里就到达萨尔浒风景名胜区。
萨尔浒风景区位于辽宁省抚顺市东郊的萨尔浒风景区,总面积达268平方公顷,分八大景区。这里山青、水碧、洞古、石奇,既有云山淡淡,烟水悠悠的湖泊水乡风貌, 又具峰峦叠嶂、溪谷纵横的山岳景观,更具得天独厚的明清历史文化内涵。附近有水域面积达110平方公里的的大伙房水库, 它以著名的萨尔浒风景名胜为依托,正成为辽东一个引人注目的山岳湖泊旅游胜地。
沈阳车主自驾游:抚顺萨尔浒风景区-辽东大地的风景明珠! 萨尔浒
沈阳车主自驾游:抚顺萨尔浒风景区“萨尔浒”是满语,汉译为“木橱”意思是在此山森林茂密,历史上的萨尔浒一带是北方古老女真族(即满族前身)繁衍、生息和清王朝龙兴之地,161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指挥的萨尔浒山之战成为满族西进辽沈、定鼎中原的序幕。抚顺萨尔浒风景区内山青、水碧、洞古、石奇,既有云山淡淡、烟水悠悠的湖泊水乡风貌,又具峰峦叠嶂、溪谷纵横的山岳景观,更具得天独厚的明清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是镶嵌在辽东大地上的一颗风景明珠。
景区特色:萨尔浒风景名胜区以大伙房水库为中心,沿湖有按分布有白龙山(坝前)、王杲山、德古湾、莲花岛、营盘三岛、萨尔浒山、元帅林(即张作霖墓园)、铁背山八个游览区,每个游览区都独具特色,各有千秋。
沈阳银河汽服:沈阳车主养车用车全攻略!
沈阳车主自驾游:抚顺萨尔浒风景区-辽东大地的风景明珠!
沈阳车主自驾游:抚顺萨尔浒风景区-辽东大地的风景明珠!
明军以弱击强扫荡作战宣告亡国开始:1619年4月14日萨尔浒之战爆发 萨尔浒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1619年4月14日:萨尔浒之战,后金军大败明军,从而改变了辽东战略格局。
萨尔浒之战,是明军一次愚蠢的战略决战。
在对敌人虚实并不清楚的情况下,明军过于轻敌满清实力,高估自己的战力。
明军主帅胡乱指挥,分散部队兵力,加上孤军深入,导致灾难性惨败。
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
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攻占了大部分女真部落。
其实,努尔哈赤的统一几乎是必然的。
就像当年成吉思汗可以迅速统一蒙古,这是因为蒙古已经逐步发展为几个大部落联盟,各联盟都具备相当的实力。
这种情况下,很容易出现类似于三国演义那样的兼并。晋军只要打败蜀汉和东吴就可以统一全国,而不需要像当年曹操那样,征战几十年,消灭一个个小诸侯。
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之前,各部也具有了强大的力量,形成了几个巨头,才出现了迅速的统一。
实际上,即便没有努尔哈赤这个人,也会有别人来统一女真,客观条件都具备了。
然而,在女真统一以后,因为本来各部落就很强,迅速具备了强大的军事实力。
比如攻打乌拉部落的时候,努尔哈赤已经可以出兵3万;攻打叶赫时,则可以出兵4万。
众所周知,当时满清的军队战斗力很强,官兵作战不怕死且很有技巧,实战经验丰富。
客观来说,如果努尔哈赤只是有三四千人,明军想要将他彻底消灭已经不太容易,更别说已经有了好几万精兵。
实际上,此时辽东的军事形势已经急转直下,努尔哈赤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对此,大明这边茫然无知:至在1615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的前一年,蓟辽总督还向朝廷奏称努尔哈赤对大明“唯命是从”。
1618年,满清军队开始南侵,2万大军越过辽东边墙攻占清河堡(今辽宁本溪)。
清河副总兵邹储贤、游击张旗、守备张云程战死。
由此,大明辽东防御体系遭到严重冲击,也标志着满清开始公然和大明为敌。
这种情况下,大明的军事高层做出一个决定:趁着满清刚刚崛起,一举将其歼灭。
这个决定本身并不能说是错的,前提也要看你有没有这个实力。
此时已经是明朝末年,关内关外都陷入混乱和崩溃中。
关外辽东明军只有6万人,分散在各地驻守,能够使用的机动兵力只有2万多人。
明军因长期欠饷、装备低劣、训练不足,战斗力相当低下,很多部队只能勉强守城。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以后,总兵力已经增加到6万多人,战斗力相当强悍。
显然,依靠区区2万多明军,不足以打垮满清6万多大军。
这种情况下,大明只得从福建、江西、浙江、四川、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南京等地抽调部队援辽。
这些部队分属不同地区,战斗力有高有低,从没有协同作战过。
即便如此,明军总数只有8万人,仅仅比满清兵力只是略多。
加上战斗力的差距,明军的综合战斗力根本不如满清。
自然,明军还有女真叶赫部1万人,朝鲜1万人助战,可惜他们心怀鬼胎,只能壮声势而已。
明军最大的优势是大将军炮、虎蹲炮、佛朗机炮等火炮,这是满清没有的。
可惜,火炮在那个年代并没有很大的杀伤力,不是决定性力量,尤其难以克制速度很快的骑兵,也不能用于快速的野战。
北方明军的步兵火器,主要是三眼铳,而不是鸟枪。
鸟枪就是火绳枪,是当年在朝鲜缴获日寇的武器,随后大明进行仿制。
鸟枪的射程超过100米,精度一般,需要采用排枪方式射击才能对付强敌。
所谓的鸟枪,是指火绳枪的击发机构很像小鸟一样,而不是说精度可以打下小鸟。
实际上,这种滑膛枪采用圆形弹丸,超过50米就会有很大精度误差。
即便如此,火绳枪还是比较精良的武器。它最大的特点可以迅速训练,一二个月就可以培养出大量火枪手,尤其适合防御作战,射程可以压制弓箭。
不过,北方明军却很少使用鸟枪,而多使用三眼铳。
中国北方的风很大,火绳枪采用老旧的开放式火药巢,火药很容易被风吹掉。
至于三眼铳,只可以连射三枪的霰弹枪。
这武器没什么好说的,射程也就30米,靠霰弹伤人。
显然,如果敌人骑兵已经冲到30米内,使用三眼铳是极为危险的,需要火铳手具有很好的射击技术和心理素质。
换成普通人,拿着三眼铳面对骑兵,直接吓尿出来也是寻常事。
相反,满清由于是游牧渔猎民族,成年男人为了打猎和作战,大多擅长弓箭和冷兵器搏斗。
努尔哈赤都不需要额外训练,现成就有几万弓箭手和强大的骑兵步兵。
而这些满清士兵的综合战斗力甚至武器,除了火炮一项以外,都是强于当时的明军。
所以,明军在野战中的战斗力压根没有任何优势,甚至还大大不如满清军队。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明军还犯了根本性的错误。
在己方战力不足的情况下,明军还荒唐的分兵4路,每一路只有二三万人甚至一二万人。
可见,明军根本没有把满清放在眼中,它执行的是扫荡,而不是主力会战。
在明军看来,恐怕只要大将杜松的3万多人就可以击溃满清,其他几路只是防止敌人逃窜。
这边,满清则聪明的多,采用了正确的战略。
毕竟满清军队已经激烈厮杀了20多年,作战经验极为丰富,不是菜鸟。
他们集中主力,准备将分散的明军各个击破。
满清首先攻击,实力最强的西路军杜松3万多人。
杜松此时还不知死活,留下2万驻守萨尔浒山的大营,自己率领1万多人轻装渡过浑河,进攻界凡城下以北的吉林崖。
这里就要说说杜松。
杜松是一员猛将,战斗经验也比较丰富,长期在陕西和东北和胡人作战。
史书说:杜松与胡骑大小百余战,无不克捷。
杜松作战勇猛不怕死,如果是低级军官是非常优秀的品质。
然而,杜松是指挥3万多人的指挥官,过于勇猛就会成为鲁莽。
他对于女真人的战斗力比较轻视,才轻易孤军深入。
其实,杜松之前已经犯过类似的错误。
万历二十二年,蒙古骑兵大举入侵,杜松率领2000多骑兵出击,将蒙古前锋击败。
明明人家只是前锋,杜松却鲁莽的认为蒙古人已经战败,立即率部追赶。
结果,他的部队遭遇蒙古主力伏击,两个副将一死一伤,杜松自己也身负重伤,士兵损失一半。
幸亏此时明军延绥总兵麻贵的增援大军赶来,杀退蒙古人,杜松才得救。
可见,杜松并不是一个做大将的材料,性格急躁、鲁莽。
只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杜松也竟然成为明军主力的指挥官。
这边,努尔哈赤集中4万大军,首先攻破驻守萨尔浒山的2万明军,再转头对付杜松亲自率领的1万人。
明军寡不敌众,3万多人很快就全军覆没,杜松也被射死。
不过,杜松死的时候倒是颇有骨气。
中箭负重伤以后,杜松仍然坚持作战,拒不投降。
满清士兵见他是一个大将,蜂拥而上挥刀砍杀,将杜松砍成碎片。
杜松主力灭亡以后,明军损失接近一半实力,理应迅速撤退。
北路军马林的2万多大军,得知杜松战败,竟不立即撤退,反而就地防御,还将兵力分散为3股。
史书记载:马林挖掘三层堑壕,将火器部队列于壕外,骑兵殿后,又命部将潘宗颜、龚念遂分屯大营数里之外,以成犄角之势,构成一个品字形。
如果换成平时,面对的是弱敌,马林就地防御是没有错的。
可是,此时敌我力量悬殊,另外两路明军又相距较远,这就分兵固守,岂不是坐以待毙?
这里是女真人的地盘,他们对地形非常熟悉。
满清集中全部6万主力,以泰山压顶势头猛攻而来。
马林才知道情况不对,已经无法变阵。满清军队分别吃掉马林的3股部队,他们相隔几公里,不能互相救援。
潘宗颜、龚念先后战死,部队也被消灭。
马林知道不是对手,率领数千残部撤退,逃出战场。
很多人指责马林临阵脱逃,但满清战史认为马林是亲自指挥作战,在战局不利时候突围。
满清没有必要美化敌人,看来马林确实没有扔下部队逃走,所以战后他没有受到惩处,皇帝仍然让他驻守开原。
实际上,马林当时的情况危急,强行突围也未必能够逃得掉,就地防御是一种选择,只是他低估了满清的攻坚能力而已。
随后,清军继续攻打开原,马林奉命守城,最终力战而死,并没有逃跑行为。
可见,马林并不是懦夫,也是一员猛将。
马林的战败和杜松是有很大不同的,他采用防御的方法总体是对的,只是低估敌人的战斗力。
这些简易野战工事,难以挡住满清的冲击。
在北路、西路明军都被歼灭以后,剩下的明军只有3万多人,已经不可能同6万女真大军对抗。
东路军刘綎的1万多人颇有战斗力,连续前进300多里,击溃满清军队。
刘綎已经62岁高龄,一生经历了无数战争,包括缅甸战争、入朝抗日、播州之役、平定杨应龙等等。
刘綎战争经验丰富,这一路作战也没有什么问题。
关键是,他的实力太弱,只有1万多人,不可能独立和满清6万大军对抗。
然而,古代信息传递很落后,刘綎并不告知其余两路军队已经战败。
满清打垮北路军以后,以2万人牵制拦路的李如柏明军,其余4万人则猛击刘綎1万多人。
刘綎知道中计,率部一边激战一边撤退,苦战数日,被清军团团包围。
此时明军已经无法救援刘綎,刘部只能自生自灭,奋力死战。
虽然刘部造成满清军队很大伤亡,最终仍然全军覆没,刘綎也战死。
刘綎战死的时候很悲壮,身中几十箭。
刘綎有个养子叫做刘招孙,背着义父的尸体继续苦战,杀死数人后寡不敌众而死。
这对父子死在了一起。
由此,只剩下李如柏这一路了。
李如柏曾经在哥哥李如松麾下,参加过援助朝鲜攻打日军的壬辰倭乱。
同时,他的父亲辽东总兵李成梁和女真人打了几十年较多,对他们的战斗力是有所了解的。
李如柏的经验比较丰富,认为局势并不如总指挥杨镐想的那么乐观。
在其余3路高歌猛进的情况下,李如柏的2万多人始终进展缓慢。
事实证明,李如柏的顾虑是正确的。
果然,西路军杜松、北路军马林先后被歼灭,刘綎军被围。
杨镐命令李如柏迅速北上救援刘綎,但李认为自己即便能够赶到战场,刘綎早已覆灭。
而满清军队有6万,完全可以同时对付刘綎和李如柏。
所以,李如柏率兵去救援,反而会被敌人合围。
由此,李如柏迅速撤退,并没有救援刘綎,成为唯一保存完整的明军。
可笑的是,此战结束后,李如柏被扣上临阵为敌的罪名,被迫自杀。
至于胡乱指挥作战的杨镐也被关押,直到崇祯2年的1629年才被杀死。
此战明军伤亡高达4万5000多人,参战的8万人损失一半以上,损失火器2万多支,元气大伤,多年没有恢复。
此战失败,在于根本没有搞清楚战场的实力对比,误以为满清还是当年的野蛮部落,不堪一击。
明军的部署完全是围剿弱敌的态势,根本不是同强敌作战的战术。
如此荒唐的部署导致全面失败,也是情理之中。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