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怎么样养成良好习惯
浅谈高中生行为习惯养成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坏习惯能以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破产……”。中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期,正是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刻,是人的第二次飞速发展时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决定学生未来的命运。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国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例如,儿童养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后,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他同时指出,习惯形成就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形成是学习的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 从心理学的解释中,可以认识到:习惯是自动化了的反应倾向或活动模式、行为方式;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还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习惯满足了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高中阶段的学生在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中,往往具有更大的难度。此年龄段的学生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事物的认识具有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已形成一些或好或坏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帮助高中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明确要求就表现至关重要。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中的引路人,在指导高中生的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则应掌握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以身作则 在每一名教师在进行师范学习时都深深记得这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当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时,首先应当自己先做到。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刘邦也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如果学生能与自己的榜样充分共享有利条件,就能营造出一种你追我赶的氛围,形成海纳百川的胸怀。这不仅是一种学习和竞争,也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生境界。学生之间的良好榜样,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而教师则时刻都是学生的榜样。教师在给与学生知识的同时,如果也能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榜样,不仅能起到榜样作用,同时也会对自身的教学起到极大的好处。 二、制定规范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曾说过这样的话:“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可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这些练习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反复练习。但在学校环境中,由于学生的时间较为有限,一些习惯的养成必须明确规定,并形成学生监督机制。例如,在班级卫生工作中,一般情况下,班主任都会采取值日制度,即每天的卫生有一组同学负责。每天的卫生值日工作不是很多,可以减少学生学习以外的压力。但是由于学生很有可能存在懒得思想往往会造成学生之间的推诿扯皮 同时也不利于班级良好舆论的形成。但如果采取值周制度,并且明确规定值周组的责任范围,则有利于较长时间的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练习,并较易形成班级舆论,对于不能较好完成卫生值周工作的组和破坏班级环境卫生的行为有正确的认识。 三、加强沟通 学生的教育不能仅靠学校来完成,家庭的教育也一样至关重要。因为学生的父母要比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显著。学生在学校完成的相应习惯训练,如果能在家庭中得到强化,则会使学生更快的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甚至形成相反的影响,则会抵消学生在学校已经通过训练初步形成的习惯。家庭教育的不配合不仅会造成学生培养形成习惯的失败,甚至还会造成学生形成“两面派”的作风。因此,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的教师,则应主动和学生的家长保持联系,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同时争取赢得家长的支持,并协助学校培养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行为习惯。 沟通不仅局限于教师和家长,教师也应及时与学生沟通。良好行为习惯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本人,而学生也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主体。高中生的一些行为已经形成,但由于高中生的学业压力很大,有时会不太注意一些日程行为习惯的培养。因此,及时和学生沟通,点出学生现有行为的不良影响,会更加直接的让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 高中生在竞争日益激励的当代社会,往往都会把学习放在首位,同时学校、家长、社会也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但是社会需要的不仅是有知识的青年,社会更加需要的是能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高素质的新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对未来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儿童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通过培养好习惯来缔造孩子的健康人格。(1)习惯培养的第一步-----提高认识,或者说,引导孩子对养成某个习惯产生兴趣。(2)习惯培养的第二步-----明确行为规范,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的具体标准清清楚楚。(3)习惯培养的第三步-----适时进行榜样教育,让孩子对养成某个良好习惯产生亲切而向往的感情。(4)习惯培养的第四步-----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让孩子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某个良好习惯。(5)习惯培养的第五步-----及时评估和奖惩,让孩子在成功地体验中养成良好习惯。(6)习惯培养的第六步-----形成良好的环境或风气,让家庭生活和学校环境乃至社会风气成为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支持力量。
Hash:09c9e5b2af1c7f3ebd575279849968ddb7912f8c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