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好处
、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概况
1.1西部地区潜在的资源优势
西部地区拥有12 个省(市,区),拥有广阔的地貌景观,境内有绵延起伏的高山、终年不化的冰川、广阔的草原、浩瀚的沙漠戈壁、水量丰富的江河、景色秀丽的原始森林湖泊,这些占据约70%的国土陆地面积。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其中拥有少数民族48个,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86%。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约500余项,占全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总数的70%。许多项目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观赏性。有些项目在其产生与流传过程中与动人的传说、神奇故事相结合被赋予了令游客神往的文化内涵和传奇色彩,例如:瑶族的长鼓舞、苗族的爬坡杆、仫佬族的凤凰护蛋等活动。西部是游客在追寻回归自然旅游中向往的地方。
1.2蕴含丰富的分类模式及强大的市场潜力
国内的体育旅游项目基本围绕观赏型和参与型两种形式而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根据其不同的地域风貌和神秘色彩的文化特征,形成了形式多样并具有典型特色的旅游分类模式。如:民族节日系列: 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侗族的摔跤节、藏族的望果节等;崇拜祭祀系列:壮族的师公舞,彝族的跳公舞、打磨秋;异性传情系列:哈萨克的姑娘追、苗族的射背牌、布依族的甩糠包等;传统武术系列:侗族的侗家棍、苗族的苗刀、短拳、瑶族的双刀舞、盘王拳等;丰收喜庆系列:苗族的塞芦笙、景颇族的木瑙纵歌、壮族的打郎等;水上风情有系列:傣族、布依族的赛龙舟等;雪域高原系列:藏族赛牦牛、赛马、雪顿节等;草原风光系列:蒙古族的赛马、射箭、摔跤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为西部旅游业增添了巨大活力,据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旅游群体中以消遣娱乐、健身康复为目的的旅游者占比例最大,又据调查,体验“异国情调”,了解民族风情,几乎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其比例远远超过观光、购物等旅游目的。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恰恰迎合了游客的心里需求。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2000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比上年增长12.1%,西部地区的增长幅度都达30%以上。2001年西部地区吸引游客二亿多人次,旅游收入1000多亿元。其中接待入境游客500余万人次,旅游创汇20多亿美元。拥有丰富的地理景观和独特人文景观的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使我国西部成为中国及全世界的精品体育旅游区域,同时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旅游业中一条重要而活跃的项目必将成为西部旅游市场中的知名品牌。
2、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战略
2.1 加强政府的调控力度,建立科学、稳定、规范化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体系
民族体育旅游的健康发展需要正确的市场导项。1996年西部大开发宏伟战略的实施,为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环境和历史契机。在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转化为旅游业。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支系在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面临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地区政府职能部门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手段,保证民族传统旅游的健康运行。措施如下:
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及中介组织,并且大力加强体育法制、法规建设,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正常运行建设良好的政策环境。
(!)建立系统的专门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制度。在培养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
多种渠道,培养一纸道德素质较高,又懂专业经营管理队伍,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市场的顺利运行给予优良的人力资源环境支持,这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宣传,尤其是提高民族体育旅游地居民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优良的自然环境。
(3)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产品开发的管理。在扩大旅游业产品宣传,拓宽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品的同时,必须注意强烈的民族性,突出浓郁的历史、乡土气息,展现独特的文化代表性,尤其是旅游初级产品的开发要避免杂乱,过于泛滥的不良现象。
2.2 采用多种形式的宣传途径,扩大影响
西部地区要加快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速度必须要加强对西部民族体育旅游的宣传力度,积极促销。宣传形式如下:
(1)分利用新闻媒介。如报刊电视、广播、国际互连网等,这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诱惑力,能激发人们的身心需求与运动欲望。
(2)与学校同样教育接轨。学校体育有一定的影响深度并且教育的时间长。它不仅能增强师生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休闲方式,并且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奠定基础,使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中成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骨干力量。
(3)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表演活动,扩大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力。如每隔4年一届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2001年我国在青海省成功举办的“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挑战赛”都具有很强的国际吸引力;又如1990年在呼和浩特举行的首届国际级的大型“那达幕”,使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走向国际化。
(4)另外转变坐以待毙的思想,主动将具有强烈民族色彩的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走出西部,推广到都市百姓的娱乐观赏、参与活动中,或采取派出外交使团的形式进一步扩大宣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2.3 创建系统、合理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时空结构
西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多彩,但是目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利用仍处于零散分布状态,致使一部分民族的旅游开发比较盲目、粗糙。因此,作为当地政府职能部门或其它的旅游商业团体应该在结构体系的开发建设方面大胆规划并且尝试,促其合理有序地发展。(1)在时间结构体系创建中根据日、月、季节的时段情况,针对不同的工作人群和消费群体制定不同时间段的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线,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线,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3日游,秋季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线等。在空间结构体系中考虑到地域的跨度因素,并结合各地自然资源、精心策划局部区域和广阔(跨省)区域的内阻传统体育旅游专线。局部区域专线如:昆明——西双版纳旅游线路推出傣族、景颇族、基诺族的热带丛林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线,昆明——大理——丽江旅游专线推出白族(本主文化)纳西族(东巴文化)——摩梭人等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线。广阔区域线路可结合历史文化足迹推出丝绸之路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线,江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专线等。
3、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现状
3.1 开发利用的力度不够,缺乏规模效应
西部少数民族项目众多,但实际应用在体育旅游中的项目相对较少,即使有也只是在部分景区开展一些民族传统体育表演,由于规模小,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特色和内涵的挖掘,因而也不能科学系统地形成特色和规模效应。例:广西在已开发的景区和
点中主要设置的民族体育旅游项目有芦笙踩堂、多耶、抛绣球、打铜鼓、跳竹杠、舞狮子、板鞋舞、板鞋竞走、等二十几个,并取得了一定的业绩和经验,初步形成了市场规模和经营规模。但这二十几项与广西所拥有的150多项相比显得太少。当然在西部其它地区也存在同样的状况。
3.2 发展不平衡,整体经济效益并不乐观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开发利用与地方政府生息相关,由于缺乏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认识和正确的管理、引导,致使民族体育旅游暂时出现开发粗放和不平衡现象。
据调查在云南省诸多民族体育项目中只有50余项较为常用,而在旅游中真正发挥经济效益的只有13项,并且发展也不平衡。如:路南石林在景区开展的斗牛、斗羊、摔跤表演一年可为当地政府增收280多万元,丽江的云杉坪景的骑马活动,每年带来的收入超过300万元,这仅是少部分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带动的经济效益。像这样能够给地区经济带来显著利益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是一小部分,而且主要依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而发展。由于西部大多数地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经济效益缺乏正确认识,所以还没有广泛的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商业发展轨道。
4、总结
中国成功加入WTO以及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的成功,这使我国的体育旅游业面临更加开放、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西部地区应该抓住历史机遇,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广泛联系,在积极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充分利用其地域、人文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综合优势,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产业,为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检举
Hash:1094f3cdfcbaf8e688748f0fbb52a30cb86f482a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