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旅游让上山吗 富士山现在可以上去吗
导读:富士山旅游让上山吗 富士山现在可以上去吗 1. 富士山现在可以上去吗 2. 富士山有必要去吗 3. 富士山不能上山了吗 4. 为什么想去富士山 5. 富士山能不能上去
1. 富士山现在可以上去吗
富士山是日本的国家象征,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但山中有一处绝佳的天然美景,每个旅游团队都会避之唯恐不及:青木原。
因为青木原的“树海”森林是日本排名第一的“自杀名所”(“名所”是日语景点之意),五十年来,至少有上千人选择在这里结束自己的生命。
一、
青木原,位于富士山西北麓的富士箱根伊豆国立公园,占地约25平方公里,拥有1200多年历史的“树海”,景色恬静优美,是日本的国家天然纪念物指点地。
但是,一部电影改变了一切。
1960年,日本推理小说大师松本清张的畅销小说《波之塔》被改编成电影,一度风靡日本,电影中,女主角赖子最后独自走进了青木原树海结束生命。电影带动了一些男女粉丝追随,选择在这里了此一生。而日本后来出了一本《完全自杀手册》,重点提到青木原树海,称死在这里可以“伴随雄伟的富士山安息”,导致这里终于成为日本人的“自杀名所”
青木原树海中,遍布遮天蔽日的茂密巨树,终日不见阳光,加上地形复杂,海拔高处空气稀薄,极其容易迷路。事实上,曾有一些胆大的游客慕名打算进去看看,但顺着黑色火山岩小道一进森林,就被阴森的气氛吓得退回来。
这片森林还有一个可怕之处,因为地底蕴藏磁铁矿,所以指南针无法使用,手机信号也接受不良,导致有些自杀者就算后悔,就因找不到出路而活活饿死。
二、
从60年代至今,究竟有多少人在青木原树海自杀,难以准确考证,保守估计有一千到一千二百人。人们普遍认为,世界上的著名自杀景点中,洛杉矶金门大桥死亡人数第一,青木原树海则是第二。
2. 富士山有必要去吗
代表爱她。因为富士山对爱情的寓意是说如果喜欢某人,就喜欢富士山。人们可以看见它,但是他们不能移动它。毕竟,富士山是不能移动的,所以要理解它,自己必须向前一步。即使最终不能在一起,也没关系。毕竟,已经参观了富士山。富士山式的爱的真正含义是拥有爱,即使它并不总是珍贵的。
富士山象征着偶然爬到山顶,发现山上的风景与想象中的不一样,甚至不如想象中的美丽,于是径直下山。有些人认为这座山像他们想象的那样美丽,非常喜欢这里的风景。
3. 富士山不能上山了吗
富士山海拔2700m以上会有高原反应。高原反应是指人在进入一定海拔高度的地区后,由于低压低氧的缘故,人体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如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等。
高原反应通常在人体进入海拔2700m以上的地区出现,但是否出现、何时出现,则是一件较为随机的事情。引发原因也较为广泛,如过于兴奋、夜间着凉、失眠缺觉等。此外,即使一个人经常待在高原,下山后再上山也不能确保一定不出现高原反应。
4. 为什么想去富士山
圣山,或不死山。
富士山最开头被日本人称为“不死山”,因为它还是一座活火山,而且是从完全平整的地面“生长”到现在这么高的,在明治时代因为“不死山”这个名字因为不文雅,所以改为和“不死”同样读音的“富士”(日文读音相似) 富士山是日本第一圣山,跨越静冈、山梨两县县境,属富士火山带系山脉的主峰,呈圆锥形,山麓则为优美的裙摆下垂弧度,正好位于骏河湾至系鱼川之间的大地沟地带上。
5. 富士山能不能上去
去日本旅游的人,多半都要去富士山,仿佛不去就没到过日本似的,跟“不到长城非好汉”一个理。在日本国内,民众也多半会为富士山自豪 骄傲(除冲绳县外大部分民众)。试问,一座并无太多特色、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危险性的活火山,何以受到民众和游客的广泛追捧,以至于它几乎成为日本一国和大和民族的象征?
富士山,位于日本静冈县与山梨县的交界处,海拔3776米,是日本的最高峰,也是一座活火山,山顶呈圆锥形态。2013年6月,富士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以“日本的信仰对象和艺术的源泉”。不过,富士山并非日本国内最大的火山:若将山体的海底部分考虑在内,硫磺岛、北硫磺岛的山体远远高于富士山;若论岩浆喷出量,富士山也逊色于阿苏山。在笔者看来,富士山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日本文化的符号;而不在于火山本身。日本的文学、艺术和宗教信仰,都离不开富士山。毫不夸张地说,富士山就是日本。
历史时期,富士山曾多次喷发,灼热的岩浆和炽热的火山灰给日本民众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逐步深入,火山喷发后的及时预防和躲避机制慢慢深入人心,富士山在书籍中被记录的面貌也一点一点从令人惊恐畏惧转向火山本身的审美上,比如它的圆锥顶。日本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更是称之为“大和国日本坐镇的山”,简短言语中,满是欢欣。“俳圣”松尾芭蕉更是在《野曝纪行》中写下了“云雾萦绕时,须臾绘百景”这样的名句。而后,在日本文学中,小林一茶、夏目漱石、太宰治等人都曾用不俗的笔调描绘过富士山。
刘禹锡曾在《陋室铭》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以人民,人以山显,最后谁也不清楚究竟是谁衬托出谁,谁是红花,谁是绿叶。随着文学家对富士山的描写愈发蔚为大观,富士山的名气与日俱增。眺望富士山给人以雄壮之感,而攀登富士山,则能享受到挑战和超越的乐趣。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对普通人而言,登富士山亦如是。在日本近世文学的江户时代,富士山文学的创作更为可观,且因出版业的发展而被广泛阅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人们的想象和记忆塑造了富士山。
真正让富士山名噪一时的则属葛饰北斋以富士山为题材创作的浮世绘作品《神奈川冲浪里》。画面中,滔天巨浪与静谧富士形成鲜明对比,在令人震撼不解的同时又让人为之心头一颤,静止和运动都是极致,在表面的冲突之下蕴藏着美的和谐。除《神奈川冲浪里》外,葛饰北斋还有许多表现富士山的绘画作品,在西方美术界影响深远。西方人最先深入阅读日本的,或许不是日本文学,而是日本的富士山。富士山作为日本的象征,很大程度上是在与西方的互动关系中建立的。
富士山下有许多寺庙,也栽植了漫山遍野的樱花树。每年花开时节,日本民众都会前去赏花。古朴苍凉的寺庙钟声,给人一种宁静悠远之感,转瞬之间仿佛已经超脱尘世。对他们而言,圆锥形的富士山有一种简单干脆的凝练之美,与五瓣樱花般整齐流利。花开花落,刹那永恒!凡俗人生,何尝不也是在日复一日中寻求自在与超脱呢!
Hash:06bf896d3d722d1a020e1550fa148efb0fb205e9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