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的生长习性是怎样的?适合在哪些地区种植?

导读:燕麦的生长习性是怎样的?适合在哪些地区种植? 泰国稻谷减产41.6%,对国内粮食价格会有什么影响?

你好我是小七妹很高兴回答您这个问题

习性:中国普通栽培燕麦在成熟期、生育期、产量性状等方面的遗传变异明显。

燕麦的生长对温度有较大要求,燕麦适宜生长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但是温度却不能太低。因为燕麦不耐寒,温度太低将会导致燕麦出现冻害现象。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是最适宜燕麦生长的,种子发芽的温度最低不可低于3度,幼苗的生长温度最低也不能低于零下1度,否则种子的发芽率与幼苗的成活率都会严重下降。

燕麦适应在高寒山区种植。

泰国稻谷减产41.6%,对国内粮食价格会有什么影响?

多谢头条君!现在猪没法炒了,又来炒米。唉!大家知道不知道,我国是水稻主产区,大米每年都是自给自足,不依赖进口的,泰国、越南水稻减产,供应紧张,不会影响国内大米价格的,消费者不要被“炒米团”忽悠了,去排队抢储大米好不好,真要把大米价格炒上去了,吃亏上当还是消费者,花钱买高价大米,万一下半年大米价格下跌,那不就亏大发了吗?

一、我国水稻库存充足,中国人可以吃三年的我国水稻连续十四年增长,每年水稻总产量1.3亿斤左右,今年也不离外,水稻总产量不会下降。中储粮库存水稻1.3万亿斤,因此,我国水稻三年内不种植,全国人民也不会饿肚子,粮食库存充足,供应宽松,市场消费疲软,价格不会上涨。这也是水稻价格为什么涨不起来的原因。近期我们当地农村人也很关注粮食供应的问题,聊天的时候,大家也在讨论网上热传大米价格“上涨”的话题,今年农民还是种植水稻,已经做好春耕备耕了,据农业农村部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消息,今年粮食春播面积达9亿亩,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0%,今年的疫情,对农业生产没有影响,农民已经开始忙碌了,小麦再过一个月就要收割了,预计小麦总产量会超过去年1.35亿斤水平。说大米涨价,完全是“空穴来风”,大家一定理智地、开动脑筋想一想。

二、越南、泰国稻谷减产,禁止出口,不会左右我国粮食价格越南、泰国面积只相当我国两个一二线城市,可以说是“弹丸之地”,年总产量也就相当于安徽省水稻总产量,怎么可能会左右中国粮食价格呢?我国从东南亚进口大米非常有限,没有依赖性,中国人吃的还是中国人生产的大米,虽然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水平,但我国水稻科研、育种技术领先世界水平,水稻新品种年年投入推广种植,水稻单产逐年增产,去年我们当地水稻单产平均1900斤/亩,比2018年水稻单产增加400斤/亩,增幅达30%以上,越南、泰国水稻减产、大米禁止出口是出于其本国国情考虑的短期行为,中国不走私东南亚大米,越南、泰国大米会降价的,只会给越南、泰国水稻种植带来不利影响,对中国水稻、大米没有丝毫影响。粮食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价格不可能出现非理性波动,说大米“涨价”、供应“紧张”完全是 “子虚乌有”。

三、今年国内水稻、小麦价格平稳,玉米、大豆价格会有上涨行情从内需上看,今年大米、面粉需求量仍然不会增长,终端消费市场较疲软,无法提振大米、面粉行情上涨。今年水稻、小麦价格水平平稳,没有上涨的可能。玉米库存量减少了,“去库存”任务完成了,今年玉米将随行就市,今年饲料玉米需求量在下半年会大增,饲料玉米需求达1.2亿吨,受全球疫情影响,医用酒精需求量达8.4万吨,乙醇玉米深加工企业今年增加100余家,今年玉米价格行情可能达到2016年价格水平。大豆深加工需求量每年1亿吨左右,90%依赖进 ,疫情对大豆进口可能带来影响,不过国家今年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鼓励农民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外需,预计今年大豆种植面积达1.5亿亩,降低外需2%,因此,今年大豆价格也会有上涨行情。

当前国际形势相当复杂,疫情防控局面十分严峻,做为农民还是安心做好春耕备耕,保持一个平常心。中国大米不依赖进口,中国粮食自给自足,有时候“危”里有“机”,国际市场粮食危机,对中国农业和粮食机遇挑战并存,但不是炒作的“噱头”!

好像没有泰国的官方数据显示减产这么多,这些可能是某些人故意播出来不实消息吧,北半球的农业生产,现在才进入生产状态,那里来的收获数据?如果讲农业收获数据也是南半球国家的事情啊。广东地区现在正在春耕生产,秧苗正在生长时期,那里来的收获评估?

Hash:cd530a77e3834cbdd27096d6725e80bfa07314b4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