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伟人命名的景点 伟人命名的城市有哪些

导读:以伟人命名的景点 伟人命名的城市有哪些 1. 伟人命名的城市有哪些 2. 历史人物命名的城市 3. 唯一一个以近代伟人命名的城市 4. 用伟人命名的城市 5. 伟人命名的城市有哪些英语 6. 伟人命名的城市有哪些英文 7. 世界人名命名的城市

1. 伟人命名的城市有哪些

河北(11个)

长安(石家庄)、迁安(唐山)、成安(邯郸)、武安(邯郸)、安新(保定)、安国(保定)、怀安(张家口)、安次(廊坊)、固安(廊坊)、文安(廊坊)、安平(衡水)。

福建(10个)

晋安(福州)、同安(厦门)、翔安(厦门)、永安(三明)、惠安(泉州)、南安(泉州)、安溪(泉州)、诏安(漳州)、华安(漳州)、福安(福建)。

江西(10个)

安义(南昌)、安源(萍乡)、德安(九江)、安远(赣州)、吉安、安福(吉安)、万安(吉安)、高安(宜春)、靖安(宜春)、乐安(抚州)

黑龙江(9个)

依安(齐齐哈尔)、兴安(鹤岗)、东安(牡丹江)、宁安(牡丹江)、西安(牡丹江)、北安(黑河)、庆安(绥化)、安达(绥化)、大兴安岭。


2. 历史人物命名的城市

中国地域辽阔,城市众多,盘点国内四个以东南西北命名的旅游城市,一起来看看

东营

东营,唐太宗东征时,曾在此安营扎寨,设东营、西营而得名,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的入海口,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城市。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和海洋资源,历史悠久,物产丰富;拥有亚洲最大的地上人工湖-天鹅湖。

市区南部的广饶县是古代大军事家兵圣孙武的故里,牛庄镇时家村是吕剧的发源地,东营历史博物馆存有最早的中译本《共产党宣言》。北部是黄河冲积的新生淤地—黄河三角洲,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驻地。

南京

南京是一座风光秀丽的现代化城市,长江从主城区西侧流过,著名的钟山风景区位于城区东侧,因此南京主要的商业和景点都在长江与紫金山之间。玄武湖则在紫金山西侧的山脚下,周边便是南京最热闹商区之一,车站、湖南路美食街都汇集于此。

城区的南部有夫子庙秦淮河风光带,这里不仅有夫子庙、江南贡院、李香君故居等一大批古建遗风,还有数不尽的美食和醉人的夜景,是到南京的必游之地。位于南京城以东约28公里的汤山温泉,也是南京闻名遐迩的热门景点。

西安

西安,古称长安,历史悠久。在这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沉淀与底蕴仍然静静地延续,文化、习俗、美德、传统、甚至糟粕都包括在其中。“长安自古帝王都”,周秦汉唐的辉煌让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世界四大古都的西安透着一丝难掩的王城气概。

这里的空气中充满了历史长河中远去的典故与传奇的味道,遥想丝绸之路起点的驼铃,世界各国朝拜的使臣,孤灯下翻译经文的玄奘,梨园里华舞霓裳的贵妃。走在街上,穿行在巍峨的城墙下,不经意之间,游人便与古老厚重的历史有了奇异的交错感

北海

北海是一个浪漫的海滨城市,洁白如雪的银滩,风光秀美的涠洲岛,波光粼粼的星岛湖,红树林,这一切组合成了美丽富饶风景如画的北海。加之空气清新怡人,负离子含量极高,堪称中国最大的城市氧吧,被称为“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北海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也是中国西部唯一具备空港、海港、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城市,更是享誉海内外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有着“中国十大休闲城市”的称号。

当然,除了这四个城市之外,国内还有很多以东南西北命名的城市,你还知道哪些?


3. 唯一一个以近代伟人命名的城市

衡阳、重庆以及昆明

1946年12月18日,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电令,正式命名在抗战中牺牲最烈、 献最宏的的衡阳市为“衡阳抗战纪念城”,衡阳自此成为中国唯一命名的抗战纪念城。

衡阳抗战纪念城是为纪念在“衡阳保卫战”中的英烈而建,现纪念城主要由衡阳抗战纪念城碑、纪念堂、抗战牌坊、记功亭、忠勇亭、和平钟、抗日文化墙、衡阳保卫战铜铸群雕像等纪念设施组成。

2002年被公布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建设历史:

鉴于衡阳抗战的悲壮,衡阳市参议会一届二次大会决议,以议长杨晓麓为首,副议长欧柄堃和参议员王继武、万衡、王炽昌等五人组成请建衡阳为抗战纪念城代表团,赴南京请愿。杨晓麓为此亲撰了请愿呈文。

请愿团一行于1946年10月20日由衡阳启程,中央新闻社即行全程跟踪,向国内外发布电讯。

10月31日到汉口,晋谒国民政府主席武汉行营主任程潜,极蒙嘉许,即为电请行政院长宋子文、国民政府文官长吴鼎昌、国防部长白崇禧、总参谋长陈诚、内政部长和国防最高委员会,给予有力之主张。程并允于晋京时力为先容,面恳蒋介石批准建设。

11月6日到南京,旅京同乡百余人集会欢宴,极为热烈,京沪各报均发布新闻,一致倡导。随后杨晓麓等又一一晋谒在京党国各元老及各院部会首长,拜请垂顾并惠允支持。

12月5日,由杨晓麓主持并演讲,召开了盛大的京沪记者招待会,赵恒惕、张炯等出席讲话,新闻界代表先后发言,均愿力促其成,以奏事功。自后京沪各报社均以显著地位或刊载新闻,或出特刊,或著社论 ,一致声援。

12月10日,杨晓麓一行至国民政府请愿,除送呈请愿呈文外,并附呈衡阳抗战之损失及建设计划和第一期建设纲要,当由文官长吴鼎昌代为接见。同日,国大代表左舜生、谷正纲、胡庶华等132人,又联名呈请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早赐核准。

蒋介石收到呈文后,深予重视。1946年12月15日,蒋召见杨晓麓,随即于18日颁发三项电令,除核准“衡阳抗战纪念城”命名外,并于同日分别电饬行政院和国民代表大会左舜生等联署代表,准由中央一次性拨付巨额建设经费200亿元,重造衡阳。

抗战纪念城的全面规划和建设,因1948年下半年国共内战进入生死决战,随之政局遽变,未及实现。

1952年,纪念堂、纪功亭的名人碑刻全部被毁;胜利牌坊上杨晓麓题署的“胜利”二字,改为“解放”;纪念塔上蒋中正题颁的“衡阳抗战纪念城”碑文被剔,改为“衡阳解放纪念塔”。

1982年,恢复“衡阳抗战纪念城”原名。

2007年对现存民国纪念建筑进行修缮,复原蒋介石题署的碑文。

英雄城市:

衡阳成为中国政府唯一命名的抗战纪念城,不但是地方人民当之无愧的城市品牌和历史荣耀,也是无地域无党派之分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集体荣耀。重拾一个城市的记忆,也是重构一个国家的完整记忆。

在八年抗战中,衡阳,是当时全国仅有的18个省辖市之一。因其处于通往西南的公路网中心,其机场又是东南和西南空中航线的中间站,且为美军在华最大的空军基地,更因地处粤汉铁路和湘桂黔铁路的接轨点,是西去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的唯一铁路通道,故为西南的门户和军事咽喉。

从抗战第二年(1938)武汉失守时起,衡阳成为与重庆、昆明并列的战时中国三大中心城市,其税收列为全国第二位,因有“小南京”、“小上海”之称。

其境内的南岳成为全国抗战的总司令台,蒋介石在此举行过四次著名的“南岳军事会议”。此外,国共合作的南岳游干班开办于此,全国最大的 忠烈祠”和抗日将士总神位也构筑于其山之麓。

同时,以湘南重镇衡阳为战时中心的湖南省,自武汉沦陷后,将妄图向西南和东南亚国家进犯的日军,死死地拖在湘北之境长达六个年头。

在这六年里,作为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最前沿的中心城市和坚强军事堡垒,衡阳城岿然屹立于世,其多年遭遇着日机的狂轰滥炸,更上演着一幕幕中国与盟军机群腾空拼杀来犯之敌,并主动袭击武汉、上海等敌占区的威武雄壮的活剧。

这些,尚不足以彰显衡阳在中国抗战史、近代史中之光荣与悲壮。

1944年和1946年,整个世界的目光投向了衡阳,并为这个英雄而悲怆的城市战栗。

在1944年即抗战胜利前一年,衡阳首当其冲成为日军“ 1号作战计划”中打通东南亚大陆交通线的攻击目标。6月下旬,这里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城塞争夺战,史称“衡阳保卫战”。

国民革命军第10军(军长方先觉)守城的爱国将士和衡阳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与10倍于我之敌血战长达48天,声崩雷电,气吞山河,惊天地而泣鬼神。毛泽东挥笔写下了“守衡阳的战士们是英勇的”,蒋介石则书之为“全世界稀有之奇迹”。

此役被誉为“论功侔于苏联史丹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场屠城之战,衡阳近5万幢房屋只剩下完整的5幢,是中国境内唯一被日军炮火全部炸毁的城市,与德国汉堡同为二战中破坏程度最大的都市。不仅如此,大兵之后,又逢凶年。

1945年抗战胜利后至次年,衡阳又遭受到百年未遇的旱灾,中国和联合国官员勘灾所见,咸认“衡阳灾情,世界第一”。以衡阳为中心的湘南地区,饿殍遍野,惨绝人寰,竟密布着战后地球上最密集的200万坐以待毙的饥民群体,其中衡阳市县即达44万之众。

这是那场民族圣战中一个最为伟大的英雄城市,又是在战时被夷为平地、战后濒于灭绝之境的最为悲惨的湖湘文化重镇和千年文明古都。


4. 用伟人命名的城市

城市道路以其他城市的地名来命名的确实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像中山路,在很多城市里都会有,这应该是一种对伟人的纪念吧!另外,像广州、上海、北京、天津等特大城市,也会被许多城市用来作为道路名。究其原因无非两点:一是两个城市是友好城市;二是大城市的名字响亮,方便记忆,是不是还有要向大城市学习的目的,就只有当初命名道路名称的决策者知道了。

另外,城市道路名以省份的名字命名的也有,像南京的山西路,江苏路;上海的浙江路、广东路等等不一而足。

以上观点纯属一家之言,欢迎大家评论、指正。


5. 伟人命名的城市有哪些英语

name

[英] [ne?m][美] [ne?m]

n.名字; 姓名; 姓; 名称; 名人; (英国)属劳埃德保险社辛迪加的承保人

v.给…取名字; 为…定名; 说定; 决定(数额、时间或地点)

adj.(人, 商品)有名的, 出名的

[例句]

my name is Parsons, John Parsons

我的名字叫帕森斯,约翰·帕森斯


6. 伟人命名的城市有哪些英文

“长沙”之名最早见于3000多年以前的西周。此后历朝历代,长沙均为湖湘首邑和南方重镇,新中国成立后,长沙作为湖南省省会,成为国务院首批颁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长沙一名是怎么得来的,历来众说纷纭,史籍记载各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说:

一、得名于长沙星

《史记·天官书》云:“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二十八宿中轸宿有一附星名为“长沙”,古人按星象分野的理论,将长沙之地以应长沙星,认为长沙地名源于星名,故长沙又有“星沙” 称。

二、得名于万里沙祠

万里沙祠一说最早见于晋阚马因所著《十三州志》:汉“有万里沙祠,而西自湘州,至东莱万里,故曰长沙。”此后,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志》援引《东方朔记》云:“南郡有万里沙祠,自湘州至东莱可万里,故曰长沙。”唐杜佑《通典》中潭洲“秦为长沙郡”的自注亦云:“有万里沙祠,故曰长沙。”于是以后的各代地方志,多引此说作长沙得名之源,并加以阐发考释,认为长沙在古代有祭礼沙土之神的活动。

三、得名于“沙土之地”

长沙的地质结构为以石英砂岩、砂砾岩、粉砂岩及页岩等为基础,经过长年的外力作用,地层崩塌的岩石,经风化和水流的冲刷,使大量的砂、石都聚积于地表,特别是现长沙市区所在的湘江河谷地带,分布着大片的沙滩,沙洲等,每当枯水时节,这些洲、滩露出,向人们展现出成片的砂土,尤其是沙粒长大,“白沙如霜雪”,这种景象很是引人注目,故古籍中多有称长沙为沙乡或沙土之地。如唐大历间长沙太守张谓著《长沙土风碑铭》引《遁甲记》云:“沙土之地,云阳之墟。”又《路史》曰:“沙,为长沙;云阳,为茶陵。”又《元和郡县志》云:“《禹贡》荆州之域,春秋为黔中地,楚之南境。秦并天下,分黔中以南之沙乡为长沙郡,以统湘川。”

四、得名于长形的沙洲

长沙湘江中的水陆洲,长约5000米,宽约100米,是一较有特色的地理景观。

五、得名于“蛮越”语“祭礼女神的地方”

在楚国“南平蛮越”之前,长沙居民属“蛮越”族。在蛮越语中,“长”是“祭坛”的意思,“沙”是“女神”的意思,而不是“沙土之神”。“长沙”在蛮越中的含义就是“祭祀女神的地方”。至今,壮、侗诸民族聚居区还有女神崇拜的风俗,他们的成语中有“未立村塞,先立长沙”之语。

结论

后经过各时代文人学者的研讨,第一、二种说法逐渐被否定。而第三说和第四说的依据基本相同,都是突出长沙的地物特征,相对较为可信。长沙地名,应是先民们根据长沙古代的自然环境特征而逐步确认,最后约定俗成,流传后世;理应“始于洪荒之世”,至西周时被确认。至于第五说,虽无定论,但亦可作为一家之言。


7. 世界人名命名的城市

省份简称,指中国一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为止,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共计34个一级行政区,之后数量一直稳定不变。

简称表

1999年以后

北京市 京 北京

天津市 津 天津

河北省 冀 石家庄

山西省 晋 太原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辽宁省 辽 沈阳

吉林省 吉 长春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上海市 沪 上海

江苏省 苏 南京

浙江省 浙 杭州

安徽省 皖 合肥

福建省 闽 福州

江西省 赣 南昌

山东省 鲁 济南

河南省 豫 郑州

湖北省 鄂 武汉

湖南省 湘 长沙

广东省 粤 广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 南宁

海南省 琼 海口

四川省 川或蜀 成都

贵州省 贵或黔 贵阳

云南省 云或滇 昆明

重庆市 渝 重庆

西藏自治区 藏 拉萨

陕西省 陕或秦 西安

甘肃省 甘或陇 兰州

青海省 青 西宁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 银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香港特别行政区 港 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澳门

台湾省 台 台北

①当省份有两个或多个简称时,车牌简称 与省份全称有同字的。如:四川简称“川”或“蜀”,车牌简称取“川”字。

②内蒙古自治区简称为“内蒙古”,不简称“蒙”,但在车牌号中,只能使用一个字,所以用“蒙”字代替。

③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进入内地车牌代码分别为“粤Z 港”“粤Z 澳”

1949年至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划分为六个大区 。

1954年以后撤销大区,大区实际上属于军事政区为主。1949年六个大区下辖50个“省级行政区”,即30个省、1个自治区(内蒙古)、12个直辖市(南京、重庆、上海、北京、天津、武汉(后改名为汉口)、广州、西安、青岛等)、5个行署区、1个地方(西藏)、1个地区(昌都地区)。

1953年分六个大区和西藏、内蒙古,共计30个省、1个自治区、14个直辖市、1个地方、1个地区。

1954年调整为31个省级行政区即25省、1个自治区(内蒙古)、3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1个地方(西藏)、1个地区(昌都地区)。

1965年全国调整为29个省级行政区,即22个省、5个自治区、2个直辖市。

1967年天津自河北省分立,恢复成立天津市(直辖市)。

1988年撤销海南行政区,设立海南省。 1997年重庆从四川省分立,成立重庆市(直辖市)。

1997年,香港脱离英国殖民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1999年,澳门脱离葡萄牙殖民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简称来源

北京市

简称:京

由来:以省、市、区名称的第二个字为简称的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中华民国时期称为北平,后复称北京。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天津市

简称:津

由来:以省、市、区名称的第二个字为简称的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1965年与河北省合并,1967年,天津恢复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上海市

简称:沪 其他简称:申

由来:以境内大河名称为简称的有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江苏省

简称:苏 省会:南京

由来:以省、市、区名称的第二个字为简称的有江苏,以江宁、苏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东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两浙西路和淮南东路;元属江东建康道、江南浙西道、淮东江北道;后分设江苏省,为江苏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苏北行署和苏南行署,后合并恢复江苏省,省名至今未变。

浙江省

简称:浙 省会:杭州

由来:以境内大河名称为简称的有浙江,以浙江(又称钱塘江)得名。唐属江南东道,设浙东观察使和浙西观察使;宋置两浙路,南宋又分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简称 浙东路和浙西路;元设浙东海右道和江南浙西道;明设浙江省,为浙江得名的开始,后改浙江布政使司;清改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安徽省

简称:皖 省会:合肥

由来:以境内山名是皖,以安庆、徽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大部属江南西道和淮南道;宋置江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元属江东建康道和淮西江北道;明境内各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为直隶,后改南直隶;清改江南省,后分设安徽省,为安徽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初分设皖北行署和皖南行署,后合并恢复安徽省,省名至今未变。

福建省

简称:闽 省会:福州

由来:以境内大河名称为简称的有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江南东道,后设福建观察使,为福建得名的开始;宋置福建路;元设福建海右道;明置福建省,后改福建布政使司;清改福建省,省名至今未变。境内有江叫闽江,以闽江为母亲河,所以简称“闽”。

江西省

简称:赣 省会:南昌

由来:以境内大河名称为简称的有江西,以江南的西部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后设江西观察使,为江西得名的开始;宋置江南西路,简称江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及江西湖东道;明置江西省,后改江西布政使司;清改江西省,省名至今未变。因境内有贯穿省内南北的河流叫赣江,以赣江为母亲河,故简称“赣”。

湖南省

简称:湘 省会:长沙

由来:以境内大河名称为简称的有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称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因境内有贯穿省内南北的河流叫湘江,以湘江为母亲河,故简称“湘”。

山东省

简称:鲁 省会:济南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南省

简称:豫 省会:郑州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河南,以在黄河之南而得名。西汉即有河南郡,为河南得名的开始。“豫”是河南的简称。出自《周礼·职方》:“河南曰豫州,豫州在九州之中,言常安逸。又云:禀中和之气,性理安舒,故云豫也”。唐大部分属都畿道和河南道;宋设京畿路和京西北路;金改南京路;元设河南江北省和河南江北道;明置河南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清改河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内蒙古自治区

简称:内蒙古 首府:呼和浩特

由来:以区名的前三字为简称的有内蒙古,以漠南蒙古得名。唐为突厥地;宋时出现蒙古部落;后建元朝,其地直属中书省及岭北行省;明分达靼鞑及瓦剌;清统一蒙古,以漠南蒙古居内地称内蒙古,漠北蒙古居边外称外蒙古,并属理藩院。民国初分属热河、察哈尔、绥远等特别区,后均改省;建国前中共以今内蒙古东部设内蒙古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湖北省

简称:鄂 湖北 省会:武汉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战国楚国在此建都,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为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宁夏回族自治区

简称: 首府:银川

由来:以西夏安宁得名。唐属关内道;宋时属西夏;元灭西夏后以旧地设西夏行省,不久改宁夏行省,治所为宁夏路,为宁夏得名的开始,后改行省为甘肃行省,迁甘州路。明属陕西省,改宁夏路为宁夏卫;清改宁夏府,属甘肃省,并设宁夏将军;民国初设甘边宁夏护军使,后置宁夏省;建国后撤消并入甘肃省,后设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简称:新 首府:乌鲁木齐

由来:新疆,意为“故土新归”。唐宋为西域;元明为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地;清统一其地,其北部称回部、南部称准部,合称回疆,设伊犁将军,又以其为新辟疆土而称新疆(其时贵州新辟疆土亦称新疆);清末设新疆省,是为新疆得名的开始;民国仍之;建国后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广东省

简称:粤 省会:广州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广东,以广南东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以旧广州辖地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为广东得名的开始;元设海北广东道;明置广东省,后改广东布政使司;清改广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西藏自治区

简称:藏 首府:拉萨

由来:以省、市、区名称的第二个字为简称的西藏,以清正式定名得名。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清初称卫藏,卫即前藏,藏即后藏;后正式定名为西藏,为西藏得名的开始;清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西藏地方;建国后仍之,后改西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海南省

简称:琼 海南 省会:海口

由来:海南,以海南岛得名。唐属岭南道;宋属广南西路;元设海南海北道,是为海南得名的开始;明属广东省;清仍之,正式称琼崖为海南岛;民国仍之,后设海南特别行政区,仍属省;建国后设海南行政区,仍属省,1988设立海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广西壮族自治区

简称:桂 首府:南宁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广西,以广南西路简称得名。唐属岭南道;宋置广南西路,简称广西路,为广西得名的开始;元设广西两江道;明置广西省,后改广西布政使司;清复设广西省;民国仍之;建国后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

四川省

简称:川或蜀 省会:成都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以省、市、区名称的第二个字为简称的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属剑南道和山南东、山南西道;宋设川峡路(注:非川陕路),后分设西川路和峡西路,再分西川路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峡西路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称四川,其间设四川制置使,为四川得名的开始,后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为利州东、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后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变。

河北省

简称:冀 省会:石家庄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河北,以在黄河之北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北道,为河北得名的开始。宋设河北路,后分河北东、西路;金分河北东路设大名府路;元设燕南赵北道;明设北平省,后废省,所有府和直隶州直属中央,称北直隶;清改直隶省;1929年民国改河北省,省名至今未变。

贵州省

简称:贵或黔 省会:贵阳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贵州 以贵山得名。唐为黔中道;宋属夔州路;元属湖广行省;明置贵州土司,是为贵州得名的开始,后置贵州布政使司;清改贵州省,省名至今未变。

重庆市

简称:渝 其他别称:巴

由来:重庆古称“巴”,商周时期为巴国首都。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49年设为直辖市,1954年并入四川省,1997年,重庆恢复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山西省

简称:晋 省会:太原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得名的开始;明置山西省,后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云南省

简称:云或滇 省会:昆明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云南,以在云岭之南得名。汉即设云南县,为云南得名的开始。唐为六诏,后为南诏;宋为大理国;元置云南行省及云南诸路道;明置云南省,后改云南布政使司;清改云南省,省名至今未变。

辽宁省

简称:辽 省会:沈阳

由来: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辽宁,以辽河流域永久安宁得名。唐属河北道;辽置东京路;金仍之;元置辽阳行省;明为辽东都司;清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 1929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伪满复改奉天省,1945收复后仍改辽宁省;建国初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省名至今未变。

陕西省

简称:陕或秦 省会:西安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陕西,以陕原之西得名。唐大部属京畿道和关内道;宋初设陕西路,为陕西得名的开始,后分设永兴军路,以军事鄜延、邠宁、环庆、秦凤、熙河五路设陕西五路经略使;元设陕西行省和陕西汉中道;明置陕西省,后改陕西布政使司;清改陕西省,省名至今未变。

吉林省

简称:吉 省会:长春

由来: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吉林,以吉林乌拉前二字得名,满语吉林乌拉意为沿江。唐属东北民族地;辽属东京路;金属上京路;元属辽阳行省;明属奴儿干都司;清设吉林将军,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变。

甘肃省

简称:甘或陇 省会:兰州

由来:以境内部分地区历史上的行政辖地名称为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甘肃,以甘州、肃州各取一字得名。唐属关内道和陇右道;宋时东部属宋秦凤路,西部属西夏;金分秦凤路为秦凤、临洮、庆原三路;元初以甘州置甘肃路(不久即改甘州路),为甘肃得名的开始,后改宁夏行省为甘肃行省;明为陕西行都司;清分陕西省恢复甘肃省,省名至今未变。

黑龙江省

简称:黑 黑龙江 省会:哈尔滨

由来: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黑龙江,以黑龙江而得名。清分吉林将军置黑龙江将军,清末改黑龙江省,省名至今未变。

青海省

简称:青 省会:西宁

由来: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青海,以青海湖得名。唐宋属吐蕃;元其土地属宣政院管辖;明属朵甘都司等;清初为卫藏地,后分设西宁办事大臣,又称青海办事大臣,为青海得名的开始;民国初设青海办事长官,后属甘边宁海镇守使,之后建青海省,省 名至今未变。

台湾省

简称:台 台湾省 省会:台北

由来:以省、区名称的第一个字为简称的有台湾,以台湾府得名。唐宋均为化外地;元在澎湖设巡检司,兼管台湾渔民;明为荷兰所占,明末郑成功收复,设东宁省及承天府;清郑氏,设台湾府及台厦道,是为台湾得名的开始,并正式称台湾岛,后改台厦道为台湾道;清末设台湾省,后为日占,仍称台湾;民国收复,恢复台湾省,省名至今未变。

香港特别行政区

简称:港 香港

由来:宋代以前,香港是海上渔民捕鱼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后,岛上有个小村,叫“香港村“,为转运南粤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1997年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取全称中的“港”字作为简称。

澳门特别行政区

简称:澳

由来:澳门名字最早记录于明朝史书,叫做“蚝镜”(濠镜),意为海湾如明镜,盛产“蚝”。后又称做“澳”,即船只停航寄泊的地方,故称“蚝镜澳”,因隶属广东香山,亦称“香山澳”。“门”字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本地内港的妈祖庙,隔海同湾仔的银坑相望,形成的海峡象门;另一说是本地南面的氹仔、小横琴、路环、大横琴四岛离立对峙,海水贯流其中呈十字门状;再一说是本地南台山(妈阁庙山)和北台山(莲峰山)相封成门。总之,既是澳,又是门,故曰澳门。1999年成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华民国自1949年为止,划分为35个省、2个地方、1个特别行政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行政区划作废。

民国时期简称表

1949年之前

绥远省 绥 归绥(今呼和浩特)

热河省 热 承德

辽北省 洮 辽源(今双辽)

安东省 安 通化

松江省 松 牡丹江

合江省 合 佳木斯

辽宁省 辽 沈阳

吉林省 吉 吉林

察哈尔省 察 张垣(今张家口)

河北省 冀 清苑(今保定)

山西省 晋 太原

黑龙江省 黑 齐齐哈尔

嫩江省 嫩 齐齐哈尔

兴安省 兴 海拉尔(今呼伦贝尔)

江苏省 苏 镇江

安徽省 皖 安庆

浙江省 浙 杭州

福建省 闽 福州

江西省 赣 南昌

山东省 鲁 济南

河南省 豫 开封

湖北省 鄂 武昌

湖南省 湘 长沙

广东省 粤 广州

广西省 桂 桂林

四川省 川 成都

贵州省 黔 贵阳

云南省 滇 昆明

西康省 康 康定

陕西省 陕 西安

甘肃省 陇 兰州

青海省 青 西宁

宁夏省 宁 银川

新疆省 新 迪化(今乌鲁木齐)

台湾省 台 中兴新村

海南特别行政区 琼 海口

西藏地方 藏 拉萨

蒙古地方 蒙 库伦(今乌兰巴托)

中华民国初期,承袭清朝旧制,依当时顺序排列,有直隶、奉天、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山西、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22省。北洋政府在22个省之外设了京兆、热河、察哈尔、绥远、川边等几个特别区域,西藏、外蒙古、青海3个地方,另保留阿尔泰、塔尔巴哈台、伊犛3地区(后均并入新疆省)。国民政府北伐后,改直隶、奉天2省为河北、辽宁,并京兆特别区入河北,将热河、察哈尔、绥远、川边、宁夏、青海改建为6个省(川边特别区改建西康省),总计28个省,另外加上西藏、蒙古2个地方,以及分自俄、英收回的东省特别区、威海卫行政区,并先后设置南京、重庆、上海、北平、天津、武汉(后改名为汉口)、广州、西安、青岛等9个特别市(即直辖市)。1945年后,国民政 将东三省划分成九省,增设辽北、安东、合江、松江、嫩江、兴安等6省及沈阳、大连、哈尔滨等3个直辖市。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政府接收台湾和澎湖,台湾成为35行省之一。并将海南岛设立海南特别行政区,作为建省之准备。 关于外蒙古问题。中华民国于1946年承认外蒙古独立,因此《中华民国宪法》行宪时的固有领土并不包括外蒙古。

简称歌

辽吉黑蒙 冀晋陕宁

鲁皖苏浙 渝沪津京

豫鄂湘赣 台闽滇琼

川黔粤桂 甘新藏青

港澳回归 举国欢庆

中国省级行政区简称顺口溜

京津沪渝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

一国两制台港澳,东北三省黑吉辽,

冀晋鲁归华北.苏浙皖赣在华东,

湘鄂豫归华中,华南还有粤闽琼,

川滇黔归西南,西北还有陕甘青.


Hash:50c6876203bbc9f02682838e1ca64701d76ae65b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