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之中,力透纸背、入木三分是欺人之说吗?

谢谢邀请!

书法之中,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不仅不是欺人之说,而且是对书法中笔力遒劲的非常具象的说明。

在书法实践中,我们书写在宣纸上的书法作品有没有笔力,可以把写好的作品反过来看,如果有笔力就能看看到“力透纸背”的痕迹,如果笔力发“飘”,字就“浮”在纸面上,是看不到“力透纸背”现象的,如果不信,朋友们不妨可以做个实验,或者有条件看到名家真迹的,也可以看看是不是有“力透纸背”的情况。

至于说到“入木三分”,这是一个历史故事:说的是王羲之写在木板上的字的墨迹能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能见到白底。现在我们虽然不能还原王羲之这个故事的真实场景,但对此历来书家都深信不疑,而且把它作为笔力的追求目标不断实践之。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书法中的笔力不是“蛮力”,也不是“死力”,而是有弹性的活力,有笔势的生命之力。正如孙过庭书谱中所说的“顿之则山安,导之则泉注”的力。

其实,不仅书法中对笔力有“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之说,在其他姊妹艺术中对力表现也有类似的说法。如明代的古琴家徐上瀛在《溪山琴况》说:“故古人抚琴,则曰:'弹欲断弦,按如入木。'此专言其用力也,但妙在用力不觉耳。夫弹琴至于力,又至于不觉,则指下虽重如击石,而毫无刚暴杀伐之疚:所以为重欤?及其鼓宫叩角,轻重间出,则岱岳江河,吾不知其变化也。”

我个人认为有当代草圣之誉的林散之先生书法作品的笔力是“力透纸背”和“入木三分”的典范,我极其推崇。

下面是林散之先生书法图片供有兴趣的朋友们赏析:

谢谢邀请!关于书法的“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的解释必须自身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力才能理解,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普通爱好者由于审美观的局限性无法理解,比如书法笔意中提到的“如锥画沙、屋漏痕”就是真正的书法家确实心领神会的也寥寥无几何况一般人!

根据个人练习的感觉看,力透纸背入木三分都是书写者用笔功力深厚,起笔、运笔及收笔时笔锋切入纸中所致,虞世南《笔髓论》中的八法即是对汉字点、横、撇,捺及竖画写法的具体描述,特别是在宣纸上书写时,笔锋会切入纸中,墨迹未干时字形有立体感,也是入木三分的一种表现,书法鉴定家往往会将法帖正面对光,看反面笔画中是否会出现墨线来鉴定书法的真伪,这条墨线即可代表“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同样书法作品水平高低也可通过看“墨线”的优劣来判定!

Hash:6696adcabedf2a5fcfbee9a017e0d47fd1c9e4ac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