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上,有哪些治国平天下的事例?

在中国历史上范仲淹的人生经历,最能体现儒家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的所有追求。

一、范仲淹虽身望族,但二岁丧父,为了生计,母亲带着他改嫁到山东,从他二十多岁要认祖归宗,而范家不接收他,以及后来他考中进土,以不继承产业才换得范家的认可来看,范仲淹的少年经历生活痛若是何等重,以及这种痛苦在心理上烙印是何等深,而正是这种不幸使他求学更用心,做事更执着,生活更自律。他一生生活节俭,如果不在家里请亲朋吃饭,不许做二道荤菜,即使贵为参知政事,也亦然如此。这可以看出他在修身齐家方面的自觉与成功。

二丶他曾带兵镇守西北,屯兵军垦,充满豪情呤诵着“塞下秋来风景异”,他又能针对当时现实积弊,进行了载入史册的“庆历新政”改革,尽管改革历时一年多失败,但这次改革不仅在北宋的历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后来王安石的变法埋下了伏笔。

三丶如果我们为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夭折而叹惋的话,而他首倡的范氏义庄,在中国的历史上跨越了种族,朝代差别,延续八百余年,不仅仅造福于范氏,而且引导并丰富了宗族文化的发展,实实在在地为社会稳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一个人凭着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依托朝庭,知难而上改革时弊,这是何等样难能可贵又令人欣慰的事。一旦被朝庭疏贬,又凭一己之力,捐出十余顷土地,兴义庄,助族人,易乡俗,办教育,振灾荒,造福社会八百余年!这是才是实实在在,真真正正地做到了治国平天下。

这个问题提得不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唯物史观的光辉论断。翻开此前的古代史,都是“英雄人物”的历史,无论中外,他们的传奇可谓汗牛充栋。

但既然讲“治国平天下”,当然是指中国古代史了。此语出自《礼记.大学》:“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对“治国平天下”,我的理解就是“建功立业”,这种事例翻开史籍也可谓多如牛毛。大体可分为三类:圣君、贤相以及圣君女人们的故事。英雄君主最著莫过毛泽东同志《沁园春》所言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贤明相辅最著莫过于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言之“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以及后世津津乐道的姜尚、萧何、张良、诸葛亮、刘伯温等。君主的女人们也不少,妇好、芈八子、吕雉、武则天、马大脚、孝庄等等。

楚国之兴并非偶然,长江文明璀璨夺目也不忽焉,那是各民族共同智慧的结晶。咱们来说孙叔敖助楚庄王立威定霸的事例。

楚国能从汉江南岸、南漳荆山边的(见清华简《楚居》)“子男之田五十里”(《史记.楚世家》),最终发展成为北至黄河、东至海,西有汉中、南到交州的大国,与一代代楚王“筚路蓝缕”、“观政中国”、“三年不出兵,死不从礼”的传统息息相关,也与诸多王族著名令尹的辅佐是密不可分的。比如,成王有子文、子玉,庄王有孙叔敖,昭王有子西、子期、子闾,等等。楚国贤相的最大特点,就是他们本身就是王室成员,但他们甘当绿叶,帮助幼王成就中原霸业。楚国的成功,是黄帝火正祝融之后,与南方土著蛮夷、中原姬姜方国融合成楚民族的产物。他们创造的瑰丽、浪漫的长江文化,与平实理性、“不言怪力乱神”的黄河文化,终因汉朝的建立,共同构成中华文明的主干。

孙叔敖是我因历史上著名的贤相,他忠心辅佐使楚庄王成为与“齐桓晋文”齐名的最无争议的春秋五霸之一。司马迁作《循史列传》,把他 为第一人。司马贞《索隐》赞其“奉职循理,为政之先”。《吕氏春秋·情欲》说“世人之事君者,皆以孙叔敖之遇荆庄王为幸”,《韩诗外传》则言楚庄王、孙叔敖“主明臣贤”,皆不乏溢美之词。毛泽东主席在视察淮河时也多次提到孙叔敖,说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治水专家。

孙叔敖并非孟子说的“举于海”,司马迁说的“处士”,而是楚庄王未出“五服”的王族成员,显赫的“蒍氏”之后

春秋时期的楚国,以“若敖氏”与“蒍氏”两大家族最为著名,它们其实是王族近支。敖者,楚王或王室专称也,带有楚族氏族首领的鲜明色彩。若敖熊仪在位27年,传子霄敖熊坎6年,传子蚡冒熊眴17年,弟熊通废其子自代即位武王51年,子文王熊赀13年,子堵敖5年、成王熊恽51年,子穆王熊商臣12年,子庄王熊侣23年。若敖封其子伯比于斗邑,故若敖氏也称“斗氏”。斗伯比、斗廉佐武王,楚首任令尹由斗祁担任;成王时斗班结束乱政,斗谷於菟(子文)、斗子良兄弟分任令尹、司马,后荐同族斗子玉、斗子西兄弟任令尹、司马。城濮之败,子玉代过成王而自杀,斗子上继任;子西被贬为商公,后叛乱被穆王所杀。穆王时,子玉之子成文心、子孔也任令尹。至庄王,子文之子斗子扬、斗子良之子子越分任令尹、司马。这就是功勋卓著的若敖氏家族,他们为楚国强盛都立下汗马功劳。

随着权势炽热,若敖氏与楚王、其他王室成员的矛盾日渐突出。“蒍氏”为蚡冒之后,其后楚王实为蚡冒之弟武王熊通一脉,故为近支。为平衡王室利益、牵制若敖氏,蒍氏也受重用。两支争斗由来已久。早在成王时,子文荐子玉接任令尹,孙叔敖之祖父叔伯(蒍吕臣)就以“子若国何”(你与国家孰轻孰重?),表示怀疑与非难。城濮之战前夕,子玉在蒍治兵,孙叔敖之父蒍贾又在子文面前抨击说:“子玉刚而无礼,不可以治民,过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断定子玉必败。子玉冒险求战,也有侥幸取胜封堵蒍氏之口的成分。楚庄王即位不久,子仪(斗克)与公子變发动叛乱,庄王蛰伏三年、“不飞不鸣”后大刀阔斧地整顿朝政,子扬、子越任令尹、司马,重用伍举(伍子胥祖父)、苏从参政,若敖氏的政敌蒍贾也被任为工正。楚庄王讨伐洛阳陆浑戎、“问鼎周室”凯旋时,若敖氏、蒍氏这两大姓之间的斗争开始爆发。蒍贾看透子越豺狼之性,便诬陷子扬,子扬被楚庄王所杀,子越得以晋升为令尹,蒍贾亦升任为司马。子越的野心并未因升任令尹而熄灭,因憎恶蒍贾攻击,集若敖之族杀了他,又怕庄王诛杀,索性挺而走险攻击庄王以图自代。

孙叔敖(或称蒍敖、蒍艾猎、蒍饶),父蒍贾被子越所杀,只得从蒍地(郢都附近)躲到期思(今河南固始境,一说今河南淮滨县境)之野,过着“处士”(即隐士)的生活。所以,孙叔敖的故里当在“蒍地”,“举于海”不实,“处士”更多是励志成分。庄王启用孙叔敖为令尹,除因其在野已有“圣人”名望、令尹虞丘力荐外,还与其本是令尹蒍吕臣之后、其父被残杀有关,绝非偶然。

楚庄王在位二十三年,孙叔敖(约公元前630年~公元前593年)任令尹时也不再年青,但“孙叔敖治楚,三年而楚国霸”(《韩诗外传》、《列女传·樊姬》),“孙叔敖相楚,期年而楚国大治,庄王以伯”(桓谭《新论·国是》)。

1.兴建水利工程,发展农业生生产

孙叔敖在出任令尹前,就带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灌溉农作物(《淮南子.人间训》“决期思之水,而灌云雩之野”)。这项水利工程,就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期思陂”(《太平御览・地部》)。

孙叔敖任令尹后,继续兴建水利工程。据《史记·循吏列传》裴骃集解引《皇览》说:“或曰孙叔敖激沮水作云梦大泽之池也。”古沮、漳水入江通云梦泽,此项工程在沮、漳水下游,建成后对以郢都为中心的农业水利灌溉带来极大方便。另据《七国考·楚食货》载:“孙叔敖为楚相,截汝坟之水,作塘以溉田,民获其利。”这样,楚国南之沮漳水流域,北之汝水流域,都兴建了水利工程,形成了南、北灌溉网络。《绎史・孙叔敖碑》说:“宣导川谷,陂障源泉,灌溉沃泽,堤防湖浦,以为池沼,钟天地之美,收九泽之利,以殷润国家,家富人喜。”

孙叔敖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的方针与实践,不仅为楚庄王争霸中原奠定了物质基础,而且也为我因水利建设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有着深远的影响。

2.自律廉洁,注重法治

孙叔敖出自“期思鄙人”,与乡里父老群众相处较密切,如《说苑.敬慎》载,他出任令尹时,吏民皆来祝贺,有一位父老却穿粗衣、戴白帽来吊,孙叔敖立即正衣冠出迎。父老见孙叔敖态度诚恳,语重心长地告诚说:“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淮南子·道应训》则记有一狐邱丈人告孙叔敖说人有“三怨”:“爵高者士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处之。”孙叔敖答以“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这说明孙叔敖出任令尹,受到吏民的关怀,纷纷告诫,孙叔敖亦能虛怀若谷,认真听取,任令尹后勤于职守,处处自律,留下了许多历史佳话。

如《新论·国是》载:“叔敖妻不衣帛,马不食粟,尝乘栈车,牝马,披羊之裘。从者曰:‘车新则安,马肥则疾,孤裘则温,何不为也?’叔敖曰:‘吾闻君子服美,益恭;小人服美,益倨,吾无德以堪之矣。’”《韩非子》、《盐铁论》等亦有类似记载。《孙叔敖碑》则称他“专国宠权而不崇华,一旦可得百金,殁齿而无分铢之蓄。破玉块不以宝财遗子孙。……病其临卒,将无棺槨”。据据《史记·滑稽列传》载,孙叔敖卒后不久,其“妻子穷困负薪而食”,足见孙叔敖生不宠权,死无积财,堪称念国忧民、“奉法守职”的“廉吏”。

孙叔敖在执政中注重法治。据《说苑・至公》载,荐孙叔敖为令尹的虞丘(庄王封为国老),家里有人犯法,孙叔敖法不徇情,“执而戮之”。虞丘亦喜,称赞孙叔敖“奉国法而不党,施刑禄不骫,可谓公平”。由于孙叔敖奉公律己,带头执法,楚国吏治清明,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史记·循吏列传》载,孙叔敖执政后,“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秋冬则劝民山采,春夏以水,各得其所便,民皆乐其生”。《列女传》里更称其时“道不拾遗,门不闭关,而盗贼自食”。

3.整顿军制,增强战斗力

《左传·宣公二十年》载:孙叔放选择楚国行之有效的军政典令,进行军事改革。在行军时,右军从将军之辕所向而进退,左军保障后勤、宿备,前军探道,以旌为标识告知后军,以防不测。中军制谋,精兵殿后,百官各建旌旗以表明其地位与职司,并依此而行动。这样,孙叔敖将军队分为五个部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组织严密,灵活作战,做到“军政不戒而备”,具有更大的战斗力。正因为孙叔敖进行了有效的军事改革,故在楚、晋鄧邲之战中,楚获大胜,楚庄王因而得以称霸。

为了加强北境国防,孙叔敖又筑沂城(今河南正阳境)。他遣封人(具体筹办者)筹划工程,上报司徒。封人计量工程、时间 、人员、材料、干粮,结果三十天完成,顺利地实现了预定计划。这项工程不仅建立了北进之基地,加强了与晋争战的实力,而且也说明孙叔敖重科学技术,具有突出的治国才干。

4.求实务实,开楚国一代政治新风

据《史记・循吏列传》载:楚庄王认蚁鼻钱太轻,改铸大钱,百姓不便、损失巨大,都停业关门。市令向孙叔敖报告说:“市场混乱,老百姓不安心,做生意的不开门。”孙叔敖听后,立即命令罢去新币,恢复旧币,然后向楚庄王作了禀报,楚庄王赞同。结果“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又载,“楚人流行庳车,底座矮下,不方便使马,庄王欲下令抬高车身。孙叔敖说:“令数下,民不知所从,不可。大王一定要改成高车,我教闾里抬高城门门限即可。有车的都是有身份的,不能从车上下来下去。”庄王许可。不到半年,老百姓都自行改用高车了”。司马迁评论说:“此不教而民从其化,近者视而效之,远者四面望而法之。”《皇览》记载说:“民传孙叔敖曰:“葬我庐江陂,后当为万户邑。”可见孙叔敖求实务实作风,深受吏民欢迎,树立起一代政治新风。

孙叔敖是深入民间的楚国王族,他走的是群众路线,他是亲民、务实、不教而化、重视法制的技术官僚,重点抓农田水利、军队建设。这样的人物居然在两千六百年前的楚国就已出现,让我们在深受“严夫人”现象困扰的今天,对这位一代圣相一一孙叔敖,不得不由衷致以深深的敬意!

Hash:897cdfad37ac1fc536fde4ba2b51971c2b290696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