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乡最传统的景点 壮乡民族文化有哪些
导读:壮乡最传统的景点 壮乡民族文化有哪些 1. 壮乡民族文化有哪些 2. 壮乡的民族文化 3. 壮乡民族文化有哪些地方 4. 壮族的文化有哪些 5. 壮乡民族文化有哪些特点 6. 有关壮族文化 7. 壮族的民族文化 8. 壮乡民族文化有哪些内容 9. 壮乡传统文化
1. 壮乡民族文化有哪些
竹竿舞
竹竿舞又称竹杠舞,是少数民族的一种舞蹈,所表达的情感不一样。现今比较流行的有京族竹竿舞、瑶族竹竿舞、壮族竹竿舞、佤族竹竿舞、苗族竹竿舞、黎族竹竿舞、 畲族竹竿舞。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
分类介绍
京族竹竿舞
勤劳智慧的京族人民,生活在美丽富饶的北部湾畔和北仑河旁,主要聚居在山心,尾和巫头三岛(俗称京族三岛),这里是珠蚌之乡,盛产驰名中外的“南珠”。京族人民感情丰富,性格豪放,无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跳舞。
竹竿舞
京族传统的民间舞蹈主要有“跳竹杠(竹杆舞)”、“跳天灯”、“跳乐”和“花棍舞”等,其中有些源于民间宗教舞蹈,有 些是京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娱乐方式,具有明显的娱神或娱人的文化功能。“跳竹杠”是一种具有浓郁的民间体育游戏色彩的舞蹈,表演时,将两根长木杠平行排放,两杠之间相距约9尺,其间横放8条竹竿,分为四对,每对间隔2尺左右,操竹竿者为8位男子,分为两边,每边四人,蹲在地上操作竹竿,一手一根,对面相向,一鼓手有节奏地打着鼓点,操竿者按鼓点节拍,敲一下木杠,合一下竹竿,或是敲两下木杠,合一下竹竿,发出“的的打打拍拍”的响声,青年女子便在竹竿之间跳跃。“跳竹杠”分“单跳”、“双跳”两种,单跳的方式为:由各人在竹竿中间,一个跟着一个沿着4个空格一步一跳,边跳边舞,向前向后往复不止。双跳的方式为:两人一组,双方的动作必须协调,彼此相互照顾,按照一对竹竿的开与合,在间歇中巧妙地跳动,跳完上个空格后,又重复返回,如此往返不停,直到尽兴为止。
瑶族竹竿舞
瑶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几个省区的山区,是我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
每到瑶族传统的重大节日,村中师爷们就自发组织一些传统的“拜王”“耍歌堂”等娱乐或登记活动,场面壮观,别具一格,有较高的欣赏和研究价值。在必背镇,有一座具有浓厚瑶族特色的接待楼,游客在这里可饱尝瑶族风味,畅饮瑶胞自制的苦桑酒,也能欣赏到瑶家小伙子和瑶族姑娘为你表演的瑶族竹杠舞、顶杠、丰收舞和瑶族婚嫁等民族节。
壮族竹竿舞
壮族竹杆舞是一种可以与客共舞的娱乐性较强的舞蹈,一般是由十多几十个演员敲击竹竿,在演员的领舞下让客人参与, 规模较小。从1985年起,在我国壮乡——广西武鸣县,每年都举办“三月三”歌圩,每年都吸引数万人参加,千名壮家青年男女以跳竹杆舞来庆祝自己的节日,形成了千人齐跳竹杠舞的壮观景象。
佤族竹竿舞
竹竿舞
佤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在中、缅、泰三国都有分布。中国佤族近三十万人,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的沧源、西盟、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澜沧等县和西双版纳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中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佤族的主 要聚居区,两县的佤族人口约占我国佤族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中国境内的佤族分布在澜沧江和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南段展布的地段。在这一地段里,山峦重叠,平坝极少,故又称阿佤山区。
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竹竿舞,过去是有福分的老人死后跳的一种舞蹈,现已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
舞蹈形式与我国海南省黎族竹竿舞相同。即两根大竹 竿平摆在地上,在两根大竹竿外面,人们两人一对,面对面持小竹竿,沿着大竹竿来回滑动碰击,舞者在两竿滑动相撞的空隙中跳动。舞蹈动作为模仿蚂蚁、斑鸠、豹子、画眉等动物形态起跳,活泼欢快。
竹竿舞,一般在寨中有威望、有影响的老人死后举行,以碓杵击打竹竿而舞,寨中男女老幼均可参加。当地老人说:“人虽然死了,但灵魂不死,它到另一个世界后同样离不开歌舞,所以人们要唱歌跳舞欢送他。”正是这种旷达的生死观,造就了佤族诸多的丧事舞蹈。
苗族竹竿舞
竹竿舞是贵州省南部罗甸县董王乡一带苗族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创的一种自娱性舞蹈,主要是表现苗族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的追求与理想,一般在重大节庆日与迎接贵客时演出。
苗族竹竿舞
竹竿舞的演出要求并不十分苛刻,道具要求也相对简单化。只要有一块平坦的草地,就可以进行演出。一般是8对男女青年进行,演出时男子著短衣,腰系红绸缎;女子著苗族特有的手工大摆裙,由苗族大堂鼓伴奏打节拍,和以一阵阵的欢呼声,与红绸缎、彩裙一起烘托出一种朴素洒脱的美。
竹竿舞一般分山间偶遇、搭桥过河、相恋、抬新娘回家四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都流露出苗族青年男女真挚的情感与饱含着许多原生态的审美元素,古朴自然。
黎族竹竿舞
“跳柴”原是黎族一种古老的祭祀方式。数百年前,当黎家人经过辛勤耕作,换得新谷归仓时,村里男女老少就会穿上节日盛装,家家户户炊制新米饭、酿造糯米酒,宰杀禽畜,祭祀祖宗和神灵。酒酣饭饱后,众人就会来 到山坡上,点燃篝火,跳起竹竿舞。竹声叮咚,庆祝稻谷丰登,祝愿来年有更好的收成。“跳柴”每年从开春之日起,直至元宵,几乎夜夜篝火通明,欢跳不息,热烈气氛充溢着山坡村寨。
随着时代的变迁,“跳柴”习俗在黎族中逐渐流传演变。如今,它的祭祀色彩逐渐消失,已成为一种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体育健身活动。过去那种只限“女打男跳”的习惯,如今也换成“男女混合打跳”。跳竹竿已经成为“三月三”黎寨山恋节中一项健康的活动内容。青年男女凭借跳竹竿活动,寻找“搭档”,增进情谊。小小竹竿为青年男女架设起了“鹊桥”。
畲族竹竿舞
据说畲族在立夏或平时亦会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跳竹竿舞。且节奏为:“开、合、开、合、开开合。”
2. 壮乡的民族文化
广西叫八桂是因为广西盛产桂树,所以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以广西的特产桂树而单独设立了桂林郡,广西气候适宜,四面八方的山岭上都有桂树,故而称作八桂。其实,这里的八绝非八处,而是指多的意思。由此可见,以含多桂的意思的八桂来代称广西是很自然的。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壮族人民能够行使民族自治权,壮族人民当家做主,管理壮族民族的内部地方事务。可以说,壮族自治区正是“广西为什么被称为‘壮乡’”的主要原因之一!
3. 壮乡民族文化有哪些地方
所谓“壮乡”,从地域讲,普遍认为即广西壮族自治区,但从民族等角度讲,“壮乡”不等同于“广西”,广西境内还有汉族等民族。
广西的人口主要是少数民族,史称僮族。“僮”这个民族名称,是南宋时出现的。米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议”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进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瑶、口嘹、曰僮、曰仡佬”。以后历代均多沿用“僮”名,到明代“僮”名引用逐渐增多,但往往与“瑶”并举。到清代对“僮”名的引用 已遍于广西各地
4. 壮族的文化有哪些
壮族文学有着反对农奴制、土司制和封建压迫剥削的传统,与汉族文学的关系比较密切。明清以来,出现过不少壮族诗人,他们大多用汉族旧体诗词的形式写作,韦丰华的《宾阳杂感》、黄焕中的《苦农行》、黎申产的《朱仙镇道上书所见》、黄君钜的《易门任内感事》都反映了人民的疾苦与不平。此外,比较著名的还有农赓尧、韦天宝、郑小谷等。
5. 壮乡民族文化有哪些特点
看见不懂装懂的解答真是无语,什么大号全是乱吹
广西的民族特色:
1、广西是以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对的没有写错,广西60%以上是汉族人口,特别是桂东南一带汉族人口密度大于90%。所以有很多时候直到参加考试时才会发现身边有一些同学是少数民族。因为民族的高度溶合性
但是全国壮、苗、瑶、侗、仫佬族、毛南族、水族、仡佬族和京族这几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也是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也是民族融合性最好,最团结,全国标准模范省(区)。
世居民族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回族、京族、彝族、等12个,另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白族、藏族、黎族、土家族等40多个其他民族成分。壮族是广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为广西的主体少数民族占人口比约30%。
2、民族民俗节日丰富,但是大部分都很小众在小区域内流行。
宾阳炮龙节,有百龙舞宾州炮龙之夜文艺晚会和烟花燃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及书画、摄影展等活动。
“三月三”歌圩,原名“三月三”,为南疆很多少数民族共有节日,包括壮族。因近年要弘扬民族文化而搞得声名大振。但原来有过三月三风俗的地区,可能不到半个广西地域。所以现在当三月三成为广西法定假日以来,很多地区的人选择的活动都是跟国庆五一一样无区别,在这段时间里广西会很难买到车票。而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样,回去过节对歌。
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有开幕式、布洛陀之夜晚会、布洛陀民间祭祀大典、壮民族山歌歌王大赛、国际雄狮大赛等活动。
环江毛南族分龙节,主要有敬祭仪式、民族体育竞技表演、山歌对唱、民族特产、千人傩面狂欢篝晚会等。
龙胜红瑶晒衣节,红瑶(瑶族的一个支系)文化讲古、劳动场景展示、红瑶习俗展示、民族歌舞表演等活动。
瑶族盘王节,有瑶族歌舞专题晚会、开幕式及大型文艺表演、三省十三县节目展演、瑶族服饰大赛等。
3、民族语言丰富,种类多
广西的11个少数民族,除回族使用居住地的汉语方言外,均有自己的语言,分别是壮语、京语 、瑶语、苗语、侗语、仫佬语、毛南语、京语、彝语、水语、仡佬语。而且同种少数民族语之间也存在多种不同方言问题,例如壮语,南壮语与都安壮语达到相互不能沟通。而汉语方言大类也有白话、桂柳话(属西南官话)、客家话、平话四种,其下分支无数。所以任何一个广西人都无法明解到底有多少种广西话。甚至有时就连一个地方的土生当地人也不能保证能将所有当地话全部听懂,有的村与村之间都不能直接用自己的土语交流,但有的村却又有几种语言同时在使用。
主体方言均为汉语方言,为白话和桂柳话,分布大约桂西北桂柳话,桂东南白话,平分整个广西地域,为主体区域流通使用的通用语言,而各种多种的各种不同方言则在这个大区域内形成一个个的岛状区域重叠使用。所以一个广西人同时会二种以上方言是常态,精通三四种方言的大有人在,这是语言环境确定的。 p>
4、广西有多种地方剧种在不同区域内流行,但并无主要剧种,不存在跨地界流行剧种。
主要有桂剧、彩调、粤剧、京剧以及一些地方戏种:壮剧、苗剧、毛南剧、壮族提线木偶戏、壮族师公戏。
6. 有关壮族文化
壮族文化是壮族人民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壮族的语言、文化艺术、风俗和伦理道德等,是每一个社会人可以通过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取一种能力和习惯。壮族文化很有特色,壮族人民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习俗、生活习惯并继续传承发展。
7. 壮族的民族文化
传统服饰展
美丽广西,多彩民族。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12个广西世居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服饰作为衣食住行之首,与每个民族源流、地域、历史、审美等息息相关,带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民族风格,又寄托着美的情思,是民族文化凝练的物化符号和有色表达。
为彰显民族特色,记录民族情感,传承民族文化、寄托民族期盼,在“三月三”民族传统节日即将到来之际,广西图书馆邀您一道体验广西世居民族传统服饰,共赏这云上飘来的美衣裳!
壮族
壮族是广西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服饰颜色以蓝、青、黑色为主,也有白色、灰色。在保持主体端庄大气的同时,往往以刺绣、花纹、布料等在衣襟、袖口、领口等细节处做文章,精雕细刻,简约而美观。
壮族女子擅长纺织、刺绣。壮锦以图案精美、色彩艳丽著称,其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历经千余年的发展成为自成体系的三大种类、20多个品种和50多种图案,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8. 壮乡民族文化有哪些内容
1、文化艺术
歌谣是壮族民间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他们的歌谣种类繁多,有古歌、酒歌、情歌等。歌谣格律形式,有短歌、勒脚歌、俳鉴和叙事长诗等。其韵律都是腰脚押韵、有别于汉族诗歌押韵,这是壮族诗歌特点。
2 .居住
壮寨村寨多是依山傍水,多楼居,属干栏式建筑。房屋构造形式有二,在黔东南地区,壮家房类侗族模式,木质结构,多为四列三间搭偏厦。
3. 服饰
居住在黔南的壮族服饰与当地布依族基本相同。一般青年男女多穿普通服装,尚有部分妇女还常戴一端绣花的挂胸围腰,扎辫子盘于头上,或加戴各色头帕,显出民族特点。
5、节日
壮乡节日活动,多是文娱或宗教迷信活动结合。传统节日有壮年、牛神节、六月十四或七月十四节。
9. 壮乡传统文化
壮族有美丽的风情,龙脊梯田景区内居住着壮、瑶两种民族,以壮族为主,龙脊的壮族是北壮的代表,服饰独特,风情独具,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朴的壮族民间舞蹈和保护完美的壮族服饰,可听到优美的壮族山歌,享受原汁原味的壮族风情,传统习俗壮乡民居,香纯味美的龙脊铜鼓舞,师公舞,打扁担令人耳目一新,此外,还有古朴的壮乡民居,香纯味美的龙脊茶和龙脊辣椒,沁人心肺的“东方魔水”。
Hash:9ada47cda7c673c9a4c9417dfa2e16b16462869e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