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派人下西洋,为何人选是一个太监?郑和
明成祖何止是在下西洋时重用太监,可以说明朝的宦官干政问题就是朱棣打下的基础。他不仅重用了郑和,还有如侯显、洪宝等,永乐时期就是太监集体“翻身”的时代,朱元璋立下的祖训在这个时代被打破,太监的地位就一发不可收拾。郑和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七下西洋的正使,主要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
永乐时期的太监“翻身”“其在宫禁,止可使之供洒扫、给使令传命令而已,岂宜预政典兵?汉唐之祸,虽日宦官之罪,亦人主宠爱之使然。向使宦官不得典兵预政,虽欲为乱,其可得乎?”——《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开国之后,虽然内廷规模就已形成,但太监在洪武时期并没有成为一个政治集团,这是朱元璋吸取汉唐教训,提高警惕,刻意打压宦官的结果。朱元璋规定宦官不许接触军政方面事务,只将这些人作为“服务员”、“传讯员”,当皇帝的不给他们其他权力,他们就没有机会作乱。洪武时期的宦官是由吏部管理的,朱元璋曾告诫吏部:“此辈自古以来,求其善良,千百种不一二见。若用以为耳目,即耳目弊矣;以为腹心,即腹心病矣”。也就是说在朱元璋得眼里,太监里边没什么好人,当耳目都会被蒙蔽,何况拿来当心腹呢?
总体来说,朱元璋对太监是非常提防的,所以也就在制度上形成了打压。到了洪武末年,朱元璋还为此立下祖训,规定宦官“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冠服,官无过四品,月米一石,衣食于内庭”;“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这里就点明了封建社会内外之分的权力架构,这种架构就是宦官形成政治集团的根源。
众所周知,明朝很好的解决了外戚问题,在明朝的后妃选拔制度中,不再重视门阀,甚至有些后妃只是小县令的闺女,这就将外戚集团彻底“消灭”了。封建权力架构中的内外之分往往需要第三方势力形成权力上的平衡,皇帝是唯一的中心,三方势力分别是外戚、宦官、士大夫,宦官属于内廷核心,士大夫则是掌控外朝的庞大集团,外戚被用来权衡内外廷。
洪武时期的权力架构企图拜托这种模式,朱元璋的方法就是君主专制无限加强,不需要任何权力制衡。所以他首先在制度上将外戚一棒打死,又规定了宦官不得参与军政,然后借着胡惟庸案彻底废除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看起来皇权一家独大,内外廷做好分内事务就可以了。
但与此同时,朱元璋又搞了个塞王体系,这等于说宗室取代外戚,而且是分封于地方,军政财高度自主。再加上言官体系的空前加强,又相当于外朝权力虽然削弱,但手里多了个发声的工具,而且这个工具不能随意处置,即使是指着鼻子骂皇帝,也不能随便动刑、处死。所以明朝的权力走向并没有达到预期,第二代皇帝就遭遇了塞王的反叛,皇位就此被夺;外朝的言官个个“忠言逆耳”,前期成了皇帝最讨厌的群体,后期又成了党争的工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得宦官重出江湖,形成一个三角制衡的权力架构。
建文帝朱允炆是个听话的孩子,他铭记爷爷的教导,对宦官加强了抑制,他上台后规定:内臣外出时,稍有不法行为,地方官有权力、有义务将他们绑了送往京城,交朝廷处置。朱允文的做法将太监群体“得罪”的淋漓精致,所以当塞王对皇权提出挑战时,不管外朝如何,宦官是肯定要抛弃朱允文的。朱棣靖难时,一些宦官就开始密谋投奔朱棣,很多宦官都成为朱棣的向导和内应。
朱棣虽然是藩王,但朱元璋设定九塞亲王镇边体系的时候,也对其进行了限制,主要就是征募军队 规模。所以朱棣造反的时候最却的就是人手,他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因此他身边的宦官基本上都得到了重用,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太监拿起兵器上战场。当朝中的宦官听闻燕王重用太监时,自然而然的是想迎来新的生机,所以就偷偷地给朱棣送情报。当燕军南下逼近江北时,朱允炆皇宫里一些宦官不再满足泄露机密当内奸了,而是乘人不备逃到朱棣的军营中,“漏朝廷虚实”,充当燕军南下的向导。所以整个靖难过程中,太监充当了很重要的角色。
“文为忠于己,而狗儿辈复以军功得幸,即位后遂多以委任。永乐元年,内管监李兴奉赦往劳暹罗国王。三年,遣太监郑和帅舟师下西洋。八年,都督谭青营有内官王安等。又命马靖镇甘肃、马骐镇交趾。”——《明史》
对朱棣而言,不仅仅是跟着他起兵的太监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建文帝宫里的太监也都是功臣,所以在当上皇帝后,他对于太监这个群体产生了好感。除了犒赏之外,还在朱元璋祖训的红线里寻求突破,将太监包装成文官或武官身份,委以重任。朱棣为了掩盖违背祖训的事实,还言到“朕一遵太祖训,无御宝文书,即一军一民,中官不敢擅调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遵守太祖的祖训,不给宦官任命,也不通过户部给宦官任职。事实上也是如此,因为宦官“至永乐始归其事于内”,内就是司礼监,也就是说宦官管理不再归户部,由内庭机构司礼监负责,所有的任命都是皇帝口谕的“借调”。
解决身份问题后,朱棣再破宦官读书之禁。朱元璋要求宦官不能识字,以免宦官有文化了之后更可怕。朱棣在登基之后就遭到外朝言官的口诛笔伐,他心里明白,这就是外朝文官们利用言官讨伐自己得位不正,所以他要培养内庭太监们处理政务的能力,以此对抗外朝,“听选教官入内教习之”,这就是给太监办培训班。当太监又有文化,又贴心,而且具有合法身份的时候,朱棣就可以更加放心的授予重任,比如下西洋的郑和。
(方孝孺顶撞朱棣剧照)
郑和为何能脱颖而出郑和早期的相关记载并不多,只知道他是明军在云南抓获的俘虏,被充至军中做杂役,有人说郑和的军事才能就是被蓝玉俘虏后,在军中锻炼出来的,其实俘虏很少有人能入军籍,通过郑和后来被充入燕王府服役来看,他当时应该只是奴籍。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郑和是立了军功的,所以当上了内官监太监,并且受命祭祀朱棣乳母冯氏,这个事情说明郑和是朱棣的亲信,类似这种祭祀活动,皇帝是不会交给外人的,一是信任,二是祭祀的油水大。
(朱棣、姚广孝
)
永乐元年(1403年),郑和刊印《佛说摩利支天经》,并请姚广孝撰写题记,姚广孝是何许人也?被称为朱棣的妖僧军师,能请的动此人说明郑和早年在燕王府就进入了核心圈。但这个事情为郑和的宗教信仰打上了问号,姚广孝本就是僧人,还赐郑和法号福吉祥,郑和抄经也多记载为佛经,所以有观点认为他可能信仰佛教,并对佛家经典有一定研究。
(郑和、朱棣)
但根据《故马公墓志铭》、《泉州灵山回教先贤墓行香碑》 等资料看,郑和出洋期间多是传播伊斯兰教,回归后还曾参与西安清净寺的重建,并请求重修净觉寺,要求子孙世守之,这些又不能排除他的穆斯林身份,以及对伊斯兰教的信仰。但不论宗教信仰如何,在下西洋的路线中,伊斯兰教与佛教都会成为重要纽带,他对宗教的研究与理解,可能是朱棣选中他下西洋的重要原因。
(郑和与外国君主交谈)
上面说了朱元璋最怕太监有文化, 而郑和就是个有文化的太监,据说郑和在云南接触过很多安南、印度人,因此对南亚的语言、风土人情和礼仪习俗有所了解,所以让他搞外交工作最合适不过。在燕王府期间,他又熟读汉族儒家经典,对于弘扬大明文化有所帮助。另外有一点存在争议的,就是《明史纪事本末》中提及的出使东洋,即郑和于永乐二年(1404年)出使了日本,除此之外还有出使西藏的说法。这些外交工作的经验如果能够得到印证,那么也一定是他当选下西洋正使的重要原因。
其实明朝永乐时期的外交家里不止郑和这一个太监,还有一位名叫侯显,他也是在明军征云南时抓获的俘虏。永乐元年时受命以正使身份出使西藏,他成功的将西藏诸多宗教首领带入京师,接受明朝封号,因此被朱棣提拔进了司礼监。但与郑和相比,侯显年龄要比郑和大一些,而且不具备上述的语言、文化修养,所以在郑和第二次、三次下西洋时,都给郑和当作副手。
在一系列航海经历后,侯显后来也以正使的身份为大明“出海”,如永乐十三年(1415年)独率舟师出使榜葛剌诸国(今孟加拉国)。《明史·侯显传》中评价他“劳绩与郑和亚”,至于为何资历老而不得首席,我想应该是他没有在燕王府服役的经历,由此也可以看出朱棣在下西洋的问题上是任人唯亲的。毕竟这次大型航海活动还有一个传说中的目的——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这种不光彩的事情当然是交给亲信,保不齐朱棣还密令郑和发现建文帝后“就地处决”。
综上,郑和作为太监有此壮举,还要感谢朱棣的栽培,他将宦官的地位陡然提升,使郑和这类人有了参与国政的机会。而郑和的种种优势建立在“自己人”的基础上,这个基础将他的宗教信仰、语言沟通、文化修养无限放大,成了最适合的人选。另有一点,郑和在靖难中的军事表现出色,这让朱棣有了更宽的余地,即宣扬国威时带着友好目的,因此他不能选择水军将领为使者,但远航他乡,没点军事指挥能力也可能有去无回,郑和就是“友好形象”与军事能力结合较好的人选。
Hash:5ca6fbda9117a7eac120813bff1fb6c07dcfbfa9
声明:此文由 Mike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