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历代帝王很少把国都定在南方?
导读:为何历代帝王很少把国都定在南方? 国学到底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呢?
究其人类的发展,最初都是依赖于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
在远古时期,随着地壳运动和气候的变化,远古人类在中国才逐渐繁衍。其后,又随着农业的出现,人类才过上了定居生活,人口数量才渐渐扩大,这才有了部落和城市。所以,文明的曙光出现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而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正是这样的地方,所以,部落联盟的核心部落多聚集于此。我国的第一个朝代——夏朝是颛顼部落的一个支裔。《世本·居篇》有“禹居阳城”之说,阳城在今豫西登封。后又有记载夏族的活动地点在晋南一带。至于商朝的重要国都亳城和殷(今河南安阳),东周的镐京、西周的洛阳也都是因为这些城市处于黄淮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又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故古代的帝王选择建都于此。同时期的南方地区,多山川河流,各部落间的交流受到阻隔,部落联盟的实力发展相对没有北方成熟。再者,除长江流域之外的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恶劣,生产力低下,人口繁衍能力相对较弱,北方多称之为“蛮夷之地”,可见发展之落后。故其后的朝代除了分裂割据时代的地方政权,统一的王朝皇帝受文明起源和历史文化积淀多会选择发展更为成熟的北方。
那么,随着南方的开发,为什么还是不见历史上的国都定在南方呢?我国历史上南方开发的契机是北人南迁。西晋时的八王之乱使得北方地区破坏严重,大量人口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南方开始得到发展。而从唐末开始南宋完成的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南方的经济水平最终超过了北方。南朝时的四个朝代的都城和南宋的都城在南方多少是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但影响国都选择的因素中政治因素和军事因素占更为重要的地位。元朝统一后,选择北京作为首都,是因为北京的位置更有利于管理广大的疆土。明朝本定都南京,又迁都北京,一是出于北京重要的军事位置、“天子守国门”的政治宣扬和对北方领土更好的守护,二是为了摆脱建文帝的政治影响,重建班底。清朝选择北京是受前代文化与政治影响,以及中和了本民族的利益和文化习俗的产物。综上,就经济方面,南方的实力超过北方,饭北方的城市也多是老牌城市,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就政治方面,北方的城市政治遗产较多,在早期多为都城;就军事方面,北方的城市多是抵抗外族侵略的重要军事关隘;就文化思想方面,古人受“天下居中”思想影响较深。故古代帝王综合种种因素多选择在北方建都。
国学到底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呢?
谢邀。国学是一个国家治国、齐家、修身的所有学术、文化的总和。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普遍认为,是中国独有的传统学术;它是有别于西方学术,独具特点且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人文理念和认识方法。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释道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国家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小学主要指的是文字学,有人说隶属于经学。国学是周代时中央设立的学校,有大学和小学之分。大学以诗、书、礼、乐为终点;小学则以文字学(字形)、音韵学(子音)、训诂(释义)的基本知识为重点。
经学指儒家的经典,分为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十类。
史部包括 :正史、编年、纪事本未、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丶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録、史评。
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诸子,是指这一时期思想领域内反映各阶层、阶层利益的思想及著作,也是先秦至汉各种政治学派的总称,属春秋后才产生的私学。
文学是国学其中的一门学科,同时文学也是国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学一词最早出在《论语》,指孔门学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之一,专指古代典籍。汉朝文学指学术,就是儒学、律令、军法、章程、礼仪,都属于文学范畴,另有文章指学术之外词章。
Hash:316760b35946fb6b10d0971ac5b7eba110a24f74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