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消费遭欺骗怎么办?

中国公民在境外遭遇消费陷阱、强买强卖、被迫增加游玩项目等情况时,应该如何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稍加检索便不难发现,很多人在境外上当受骗后,常常陷入维权无门的尴尬。在境外消费时花了冤枉钱,如果向国外或国内相关部门求助,要么因语言不通、周期太长、流程繁琐而被迫放弃,要么会被多个职能部门“踢皮球”,还有人担心维权会给自己惹麻烦。于是,大多数人只能自认倒霉,或在网上发一些吐槽帖。   客观来说,微博、微信、论坛里那些亲历式的吐槽帖和旅游攻略,确实很有价值。如今很多人在出境旅游之前,都会结合网友的经验教训来制定购物计划、旅游路线,也会对一些可能有消费陷阱的旅游项目提前多个心眼。但问题是,计划有时赶不上变化,比如被导游偷偷拉到一家“黑店”,出门前所有的攻略都可能失灵。   更重要的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购物时遇到麻烦和问题,不应该全由公民自己应对,国内的监管部门有义务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也应当有更多积极主动作为。   首先,监管部门要严格落实《旅游法》的规定,加强对旅行社、导游的管理。从现实来看,出境旅游时选择自由行的游客,遇到的糟心事相对较少,媒体报道和网帖中反映最多的,是跟团游遭遇“低价团”“黑导游”等。如果监管部门能有效规范旅行社和导游的行为,将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中国人境外被骗的情况。   在2013年已正式实施的《旅游法》中,对于公众诟病颇多的“低价团”、强制购物、安排合同外付费项目等旅游乱象,都有明确禁令;对于“黑导游”“人头费”、导游提成等问题,也都有明确规范。但从社会舆论的反馈来看,这一部分的监管工作还有待加强。为了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营造健康的旅游行业生态,负有监管职责的职能部门,应该对各种违规的旅行社和导游出实招、出狠招治理。   其次,在维护中国游客合法权益方面,监管部门不能总是坐等游客投诉,而应有更多积极作为。一个不得不提的现象是,近几年引发轰动的旅游消费维权事件,大都是由媒体率先曝出的,有些人甚至觉得,遇到消费欺诈、强买强卖等问题,向媒体爆料比找职能部门投诉更管用。这种社会心态,值得监管部门反思。   事实上,那些被网友吐槽的职能部门,只需转变一下工作态度和方式,就很容易得到大家的好评。很多媒体看到中国人境外消费被骗的报道,都会积极与当事人联系,了解他们上当受骗的经过。比如新华每日电讯昨天就披露,游客乘坐歌诗达大西洋号邮轮停靠日本福冈到“免税店”购物被忽悠的“惨痛经历”。既然如此,职能部门何不建立舆情监控体系,及时追踪与境外消费维权有关的报道和网帖,主动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此外,监管部门还应该增强服务意识,未雨绸缪地对选择出境游的游客进行提醒预警。国人出境游的队伍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多的国家都盯上了中国游客的钱包,消费陷阱、“黑导游”利用信息不对称忽悠欺诈等负面新闻不时爆出。职能部门作为专门机构,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和信息优势,走在旅客前面主动作为,在春节、国庆等大小长假重要节点前,通过网站、政务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发布旅游提醒;同时,在车站、机场、海关等重要场所,也可通过广播、派发宣传册等方式,向游客普及各种防骗知识。   民之所呼,政之所向。相较于事后补救,做好事前防范工作,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监管工作流程前移,形成完善的监管链条,用多种手段和渠道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也是新时期监管工作的必然趋势。期待有关职能部门能为中国游客保驾护航,让每一 个人都能愉快地旅行、放心地购物。

Hash:6b641471bf3b2e2864bcd6e32199972f5d40763e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