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头山遗址保护办法

导读:城头山遗址保护办法 保护文化遗产的建议有哪些?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头山遗址保护,继承和弘扬历史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湖南省文物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城头山遗址保护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头山遗址,是指位于澧县行政区域内的城头山古城遗址及其历史文化遗迹遗存,包括古城垣、居址、祭坛、窑址、墓葬、稻田、护城河等遗迹遗存和附属文物。

  城头山遗址实行保护区管理制度,保护区包括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重点保护区为护城河外缘线之内的区域;一般保护区为护城河外缘线向外延伸50米的区域;建设控制地带东、北向为护城河外缘线向外延伸400米的区域,南至宝宁村灌渠,西至张大公路东侧。

  城头山遗址保护坚持“原址保护、科学规划、依法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则,保持城头山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加强对城头山遗址保护工作的领导; 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城头山遗址保护工作的监督、指导和协调。

  澧县人民政府全面负责城头山遗址的保护、建设、管理及科普教育等工作,加强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县文物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头山遗址的监督管理,可以委托城头山遗址保护管理机构(以下简称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实施相关行政处罚;规划、住建、环保、公安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城头山遗址的保护工作。

  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城头山遗址日常保护、管理和利用等工作。遗址保护区所在的镇人民政府及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遗址保护管理工作,对村(居)民开展宣传教育。第四条 城头山遗址保护工作应当遵循《湖南省澧县城头山古文化遗址总体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要求,纳入市、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并与旅游、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相衔接。

  澧县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保护规划要求,组织编制城头山遗址保护详细规划。

  保护规划及详细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修改的,应当依法报批。第五条 遗址保护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澧县财政预算。需要市财政给予支持的,可以从全市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专项资金中予以安排。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资助等方式参与城头山遗址保护。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举和制止破坏、损毁城头山遗址的行为。

  对城头山遗址保护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澧县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第七条 澧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要求公布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的范围,设置保护标志和界桩,作出标志说明。第八条 澧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公园内遗址、生态、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保护和利用。

  遗址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遗址保护区内林木植被、田园水系的维护和管理。在保护区内进行绿化活动,应当符合保护规划要求。

  城头山遗址保护区内的林木、草卉,除保护需要外不得伐、移除。第九条 城头山遗址保护区内已有的建筑物、构筑物,符合保护规划要求的,应当依法予以保留;不符合保护规划要求、危及遗址安全的,由澧县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治理或者依法组织改建、搬迁。第十条 在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工程建设的,设计方案应当征求遗址保护管理机构的意见,再按法定程序报批。

  在一般保护区和重点保 区内不得进行与遗址保护无关的工程建设或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工程建设或作业的,按前款规定办理报批手续。

  遗址保护区内的建设工程体量、高度、色调、风格等应当符合保护规划要求,不得影响和破坏遗址风貌。第十一条 在城头山遗址保护区和澧县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文物埋藏区内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应当依法履行报批手续,并向澧县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遗址保护管理机构报告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结果。发现文物应当依法予以处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发掘遗址保护区内地下埋藏的遗迹遗存和附属文物。第十二条 城头山遗址保护区内发掘出土的文物应当建立藏品档案,并分别报市、县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对发掘出土的可移动文物进行有效保护、展示利用。

保护文化遗产的建议有哪些?

保护文化遗产的建议有:健全机制、突出保护,确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正确轨道、鼓励传承,充分发挥民间自身力量、扩大宣传,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展示场所。

1.健全机制,落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法规。建议制订一系列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措施,并确保这些政策措施能够有效实施。

比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安排,一定要专款专用,并对一些濒危的和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优先提供支援;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要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支持,开发和引导其市场需求。

2.突出保护,确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正确轨道。要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方针,确保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切实有力有效的保护和抢救。

对于一些有市场效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走保护与市场开发相结合的道路,但走市场开发之路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不能片面强调市场开发,否则一方面会使没有市场效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人问津,最终得不到保护和走向消亡;另一方面会因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导致过度开发利用,使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变异和萎缩。

3.鼓励传承,充分发挥民间自身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全依赖政府出资保护是不现实的,积极开拓其他保护渠道显得尤为重要。既然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间,那么最好的保护和传承方法就是还原于民间,通过民间艺人和民间组织世代相传。

4.扩大宣传,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展示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让群众了解和接受,就应该“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群众中、在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利用集市、庙会、节庆活动,繁荣、活跃民间传统文化;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培训活动。

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要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机构的传播和展示作用,发挥新闻媒介、互联网的宣传作用,普及保护知识,培养保护意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营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Hash:02ca7bf18aacd9cb0b92ba6c0fd10f0f34dfc9ba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