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的艺术表现和拍摄技巧有什么区别

导读:摄影中的艺术表现和拍摄技巧有什么区别 如何体现摄影的艺术性

摄影中广义的拍摄技巧,包括能不能艺术的表现拍摄对象。
狭义的拍摄技巧,仅仅是指操作相机拍摄的技巧,是艺术表现的基础。艺术表现需要拍摄者的艺术素养,用拍摄技巧来实现艺术的表现拍摄对象。
希望采纳。

如何体现摄影的艺术性

儿童摄影的心得体会与技巧分享

最开始我要先好好说说器材,其实对于器材我了解的并不多,只是比较熟悉自己手里使用过的一些,基于自己的经历来聊一下,也有一些小伙伴提问了关于器材的事情,在这里给予解答。

在我看来,器材在摄影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不贪多,贪好,但也一定是要够用,不能将就,条件允许,就买自己喜欢的最好的器材,有钱绝对可以任性。我条件有限,但我也买齐了够用的器材。我现在手里的器材是,佳能5d3,镜头,佳能50,1.4和35,1.4还有一个om55,1.2,一个八羽怪。电脑是苹果的15寸MacBookpro。

我在大三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是佳能400d,当做傻瓜机一样用了好几年。真正开始钻研人像摄影应该是在孩子出生以后。那是六年前,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变得好动,发现用400d的各个方面都不尽人意,拍摄起来越来越困难。孩子十八个月时我就任性的换了一台全副相机,买了全新的镜头24-70.501.4.手上还有85.1.4.后来又入了16-35.70-200.不过到现在,很多镜头已经卖掉了。换了新相机后对摄影更加喜欢,这算是我学习摄影上的一个新的开始。

当时换的是佳能5d2。其实当时5d3已经出来了,价格相对较高,于是我自以为省钱还是买了5d2.这个决定在两年后,让我后悔不已。由5d2升级到5d3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对焦系统,由于我使用的大都是定焦头,拍摄小朋友居多,所以在我完全忍受不了5d2地跑焦时,变卖器材升级了5d3,而这个时候二手的5d2已经掉到了五千左右,又添了一万多元买新机。还不如两年前不省钱直接买,这样还可以早几年用上好太多的新机。

关于更换后期修片用的电脑,其实也是一样经历了很多。大家都知道,后期上电脑屏幕对于片子色彩的影响有多么大,它就好像自己的眼睛一样,如果屏幕的色彩层次打不到要求,那就好比自己戴了一副有色眼镜,无论你在后期上付出多少的努力与辛苦,恐怕都很难收获到想要的。所以在我不停更换了几台显示器以后,老师笑我,催着我买苹果电脑。因为苹果电脑价格高,我一直犹豫。在色差苦恼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感觉再用下去会发狂时,就向好朋友借了一笔巨款,背着老公买了一台新电脑。用了新电脑以后,视觉上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色感在这一年中有了很大的提升,工作效率也提高特别多。所以,我做了太多傻事,犹豫,苦恼,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钱。

我记得以前和老师聊天时提到,看到一张好作品会想要知道这个作品是什么机器镜头拍摄的,也会询问一些优秀的摄影师他们所使用的器材。我想只有在器材上达到了同一起跑线,才可能有机会去追赶他,甚至超越他。现在我喜欢的摄影师,都在用大法和徕卡,我又要努力存钱了。

我的摄影态度

有了足够使用的器材后,我们就要开启啪啪啪的模式了,你想要在摄影上有所收获,那么你在啪啪的同时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态度。我个人来说是希望自己在拍摄中能坚持拍自己喜欢的,可以用心拍好自己喜欢的。可是要拍出心中想要的片子,调出喜欢的色彩,并不简单,所以这四年里,我花在摄影上的时间,更多的是在学习。

想起初期学习摄影时,以为摄影主要靠的就是后期,忽略了很多前期 问题。那时候花太多时间来钻后期,总是忘记吃饭,睡觉是常有的事情,有个很不好的毛病,就是不爱与人交流,只低头拍自己的学自己的。会在淘宝上买各种教程,滤镜插件也没少花钱,走了很多弯路买了很多没用的东西,同样浪费了不少钱。在我老公眼里,简直是个天天趴在电脑前的败家娘们。这条弯路走下来也让我有所收获,一个是后期软件基础上的学习,积累了经验,一个是我认知到了前期远比后期更重要。

在自主学习初期时我其实对摄影有了一些自己简单的想法,也在按心中喜欢的思路去拍着,却总是拍不到心中想要的画面。那时候很沮丧,迷茫,焦虑,甚至对自己失望。幸运是我那时候遇到了老师gyeonlee,他刚开始做教学班,我当时就好像在黑夜里看到了一盏指路的明灯,义无反顾的加入了他的私教班,在这个班级里,他的引导对我帮助实在太大,也是他让我对摄影有了新的理解,我明确了内心的目标和坚定了心里最初的想法。

早段时间,喜欢的摄影师j神和海螺壳开班教学了,我应该是第一个报的名。在这里我又学习到了新思路,认识一群好玩又优秀的小伙伴们。在我看来,学习的平台和氛围非常重要,摄影的学习也一定要和他人交流探讨,这样的环境足够影响到你的心态,你的审美,你的生活。好的老师和高审美的环境氛围会让你改变,差的摄影氛围低审美的氛围也会让你改变,一个是变的越来越好,一个是变的越来越糟。一个能给你指引正确的思路,一个很有可能带着你越走越歪。

总的来说,我的态度是要虚心学习,开心拍摄,保持热情,认真的对待。总觉得作品是可以看到摄影师内心的,你对拍摄的态度,在你拿着相机时会一直影响着你,引导着你,从而体现在你所拍摄的画面里。

客片拍摄和摄影爱好的平衡点

前面介绍过,我在周末会拍摄一些客单,来维持生活与摄影这个高消费的爱好,也正因为如此,我走进了很多个家庭,去为他们记录,并得到认可。作为一个兼职摄影师该怎么找到客片拍摄和摄影爱好的平衡点,相信很多小伙伴有这样的疑惑。我还是从自己的经历来和大家说说吧。

先说下我处在的城市,营口市不大,是一个二线小城市,整体的文化氛围也不算浓厚,几年前,独立的创作型摄影模式在这里算是一个新生事物。大家认知的还大都是传统的影楼拍摄模式和报价。当我刚开始拍摄时,我自己也是一个懵懂的爱好者,并不是一下就像现在这样坚定现在的拍摄思路,很是走了一些弯路。好在我坚持下来了,并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

在我成长过程当中有几个关键点我觉得很重要。第一,认真拍好每一次,每次拍摄都是在现有条件基础下达到目前阶段能达到的最好水平。第二,制定合理的价格,当我觉得自己进步和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会调整拍摄报价,有一年里涨了三次,毕竟最开始拍摄时实在是太便宜。第三,没有用商业标准来束缚我的拍摄。第四,也是最重要一点,我找到了正确的思路,坚持下来。一切拍摄以接受报价和拍摄理念为前提。不会讨价还价,也不会接拍不符合自己思路模式的任何客单,只等拍懂我的人来,只拍可以理解我的人。

由于自己摄影的态度影响,所以摄影对于我来说,从来不是商品,我也注定做不了商人,我需要用她来维持生活与爱好,在此基础上,去用心拍摄,仅此而已,也是为什么我的拍摄模式与其商业摄影不一样的地方。每一次拍摄出片多少我也不知道具体数量的,客人不选片,我只按照自己心中的作品标准来修片选片制作。

说实话,这其中的平衡很难掌握,让大家认知并接受也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我付出了太多,但是到今天为止,我因为摄影结识了好多的朋友,也是因为她们请我拍摄,才让我能坚定的在摄影之路上走下去,我非常感恩,能回报大家的,就是不断学习努力让自己进步。当我可以没有任何压力的拍摄时,我在客片拍摄中进步了,越来越喜欢克服各种困难去完成拍摄,同时也有了一些收入可以维持爱好和生活。每个月拍摄有限,赚的不多,也会辛苦,可是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收获,这是摄影带给我带给大家的快乐,我很幸运的找到了这样一个平衡点,虽然花费的时间这样长。

讲了这样多,后面我会再给大家讲关于儿童和大人的一些拍摄思路,这中间会配不少图片,也会把大家的一些疑问融入到分享中去。先说说儿童家庭式拍摄的思路。在去年我有写一个关于儿童拍摄的长篇分享,应该有小伙伴看到过,2016年5月的《人像摄影》也有登我的分享文章,里面还有我喜欢的妈妈摄影师延延的关于拍摄自己两个可爱女儿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买来看看。

儿童摄影的镜头使用和拍摄中器材上的设置

平时的拍摄我不用闪光灯,依靠自然光完成拍摄,儿童拍摄中,室内我会用35,1.4,户外会用50,1.4.有小伙伴觉得我这样的搭配不太合理,提出两个镜头只存在一个就好,不过在我长时间的使用中,发现这两个镜头的区别其实是挺大的。35在家里可以让我近距离与孩子沟通,边玩边拍,大光圈配合相机高感可以不担心室内光线的多变,拍摄时能带入更多的家中环境。35的拍摄,在后期时也有很多二次构图的空间。50用在户外,它的焦外效果很棒,还可以与孩子保持比较近的距离,他们稍跑远一点也不用担心。

我喜欢用AV档拍摄,光圈优先模式。在室内光线不够充足时经常会提高感光度来保障足够的快门速度,保持片子的明亮。白平衡会根据环境手动设置k值,环境变化时我也会快速调整。使用raw和jpg两种格式,Wi-Fi卡,可以方便分享jpg原片到手机。光圈经常保持在1.6-2.8,有时候光线较暗时会全开光圈。

儿童拍摄的时间和快门数量

每次的拍摄时间大概是半天,早上根据孩子起床时间,会比较早去到小朋友家里。从孩子的精力和我自己的精力来看,半天时间正好。每次完整的拍摄大概的快门会在800-1000张,甚至更多,我会从里面精选我觉得好的有故事的片子来修。有小伙伴提出拍的片子太多了,其实,当你拿着相机关注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相机就成了你的眼,我经常和孩子们指着相机说,这就是阿姨的眼睛,我在这后面能看到你的所有。如果这时候你还在意快门的次数,那真的不知道,你会错过多少。

为孩子做真实的故事记录

故事性拍摄的关键点:好玩,真实,分镜头记录。

儿童的拍摄,我喜欢的摄影师是日本的滨田英明,他用胶片给两个孩子所记录的生活日常,非常有爱。还有川岛小鸟花几年时间拍摄朋友孩子未来酱的写真也是我的收藏之一。我欣赏他们对于记录生活的态度,这样真实好玩,让人温暖。内心觉得这才是应该留给孩子们的记忆。今天要说的其实大概的思路没有改变,但是这次我再重新的整理了一些新内容,从最近的作品来和大家分享,怎样为孩子们做有故事感的拍摄。作为一个妈妈摄影师,我没少拍小宣一,他从小就很搞逗,我为他的拍摄,几乎都是黑照,一贯的风格是这样的。他的片子我不常修,原片储存。

对于我来说呢,这些片子里都有当时的小故事,看到就令人怀念。

他出生的时 候,我带着我的400D去的,当时因为特殊原因我做的剖宫产手术,等到了医生说可以下床走动时,我第一时间下地开始为他拍摄。

现在大都是为他记录的日常,相机确实比较重,不方便,所以我也经常是手机帮他拍。

客片拍摄,融入家庭之中

给其他小朋友的拍摄,我的身份有了变化,在他们的家庭中,我变成了他们的朋友,有时候,也是一个隐形人。如果一个摄影师想要做到隐形,那就要看这个家庭和孩子是不是能给予足够的信任。当孩子信任了你,你一定可以记录到他们有趣的事情。前提是你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因为性别的原因,自己也有了孩子,对于孩子的心理我是比较了解的,这种了解会让我在与孩子的沟通上顺利很多。我还是觉得良好的沟通技能,与个人性格,经验,包括用心有关。

有小伙伴问我可不可以推荐儿童拍摄的道具,其实我现在每一次拍摄,都只带着相机去到孩子家里,玩具和场景都是孩子自己的,只有最真实生活。如果没有很特殊的原因,比如家在外地的这样情况,我是拒绝做全外景拍摄的。我很坚持走进家里拍摄。家里有太多太多爱的承载,这里才是孩子一切故事的发源地。分享一些我拍到孩子们在家里的有趣事。

孩子的那些小举动,都是天性使然,还有挖鼻屎吃鼻屎的,超萌。我一直不喜欢刻意给孩子摆姿势,更爱拍他们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所以我大部分的画面孩子都不是看我镜头的,有时候家里的老人会说,快快,看阿姨镜头笑一个,我都会委婉告知不用这样和孩子说,让他自己玩耍就好了。

关于拍摄中的光源

拍摄中常利用的是窗户的光源,也会用家里的物品来进行补光,增加画面的光感。如果遇到多云阴天,其实提高感光度,利用窗户。一样可以拍到明亮的照片。不过这样的天气需要年龄段上可以配合的孩子。

孩子手里的杯子就是一个补光体。还有浅色沙发垫子都是可利用的。当时孩子可以在其他任意地方喝水,我引导他到我觉得适合的窗户沙发上。

孩子的澡盆颜色舒服,可以给身体上补上柔和的光线,平衡光比。我的处理是把澡盆的位置放在了跟窗户之间一个合理的位置,我有足够的空间活动,又不让孩子处于会有过于强烈的光线下。

这个孩子的拍摄当天是阴天,她在窗边认真看我给她带去的礼物,一本立体书。书的位置正好给她的面部形成了补光。有小伙伴说孩子的脚颜色不像面部那么白,会不会不整体,需不需要要后期调整。其实我是不会调整的,因为这是一个合理的光线分布,孩子的脚本就处在暗的环境里,没有必要违背自然规律去调整到和面部一样。

当时房间比较暗,开了房间的灯,做一个整体的补光,孩子面部面向的是墙壁,墙壁反射了窗户的光道她的眼睛。

这是下午的强烈的窗户光下,孩子的白色沙发垫在孩子回头时,补了光。其实光线的控制,真的不像大家想象的有那么多花俏的技巧,你所要做的就是在明亮或者暗的环境中都能保持正常的曝光。这些是相机使用的基础,而不是很难的技巧,在与你对机器的各功能理解和按键配合的熟练度。我经常利用曝光补偿这个功能,可以在过于亮的时候降低补偿,在暗的时候增加补偿,大家可以自己尝试摸索。

孩子睡着了

很多小一点的孩子都会有早午睡的习惯,这时候其实也是可以拍摄的。我个人很喜欢的一组。小妞的玩偶非常可爱,当她午睡的房间里北面窗户有光线过来,房间里颜色简洁,孩子盖的小被和身下的铺被颜色都不错。我移除了当时放在窗户边的一些其他刺眼颜 的物品,把颜色比较重的窗帘尽量藏起来一些,让画面变的简洁。

这是一个连贯的拍摄,用孩子的玩具和她互动,形成有意思的画面,这里就是一个小故事。我用手机给她拍了照片,她看到哭成这样,估计是不满意的。哈哈哈,其实只是起床气而已。

1 纪实性特征   帮助达盖尔确立摄影术的法国国会议员阿拉戈,在摄影术发布的当天发表感言:“考古学家将从这项新技术中得到多大的好处呀!光把刻在底比斯・孟菲斯及卡纳克等地的巨大石碑上的象形文字摹写下来,就需要花20年的时间,还要有大批擅长描绘的工匠,而假如利用银版摄影术的话,那么只需一个人就能完成同样规模的任务……”在这段激昂的陈词里,阿拉戈所着重推介的是摄影术精确摹写客观事物的能力,也就是摄影艺术的“纪实”能力。“纪”,同“记”,所谓“纪实”,就是逼真、精确地表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事物或现象,摄影艺术的这一特征来源于透镜成像的共轭关系和感光材料的光敏特性,是摄影艺术的技术性所赋予的。在摄影术诞生之初,一名记者向没有见过摄影术的读者解释摄影为何物时,曾经形容为:“就像在马路上拿着一面镜子,周围的景物都极细致地反映了出来,然后把镜子带回家中,这些景物就永远留在上面了”。①这是对于摄影艺术纪实性特征的形象阐述。   摄影艺术的纪实性有着三个层次的不同内涵:首先,摄影艺术能够精确地复制客观对象,这时的纪实性表现为真实与逼真;其次,摄影主体必须亲临活动现场,即便是用摄影艺术表达摄影艺术家自我的情感,也必须在一定的现场拍摄其中的事物或现象,这时的纪实性表现为一种现场性;最后,摄影艺术只能表现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事物,对于过去和将来的事物没有表现能力,这时的纪实性又表现为一种现实性。②摄影艺术纪实性的这三个方面的内涵,对摄影艺术的本质和创作手法作出了规定,但在某些时候,如果刻意坚守纪实,又会对摄影艺术创作造成一定的阻碍。对此,摄影艺术界曾有过激烈的论争,部分新闻摄影专业人士坚持“写真纪实”的观点,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摄影,是因为它是对于真相的记录,照相机面对的必须是真人、真事、真景、真情,否则就不是“照相”,而是“照假”。他们还认为具体可视形象的记录,是摄影艺术的特点乃至生命所在,是摄影艺术自立于艺术之林的依据,摄影艺术的真实性和其他艺术的真实性是有区别的,其他艺术的真实性是概括的,可以虚构编造;而摄影艺术的真实性必须实现真人、真事和真场景这“三真”的统一,才能实现摄影艺术作品的美。另一些以艺术创作为主要方向的摄影人则坚持“技术纪实”的观点,他们认为写真纪实论只适用于新闻摄影,对艺术摄影而言,纪实只是一种自然属性,是由摄影艺术的技术条件所带来的,但这种纪实并不等于真实,真实也未必需要纪实才能实现,摄影艺术的真实性和其他艺术所要求达到的真实性一样,是必须发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的。从摄影艺术的发展历程来看,如果没有萨洛蒙、布勒松等坚持写真纪实的摄影艺术家们的努力,今天的读者就享受不到那些决定性瞬间赋予眼球的冲击;而如果没有曼瑞、哈尔曼斯等摄影艺术家的奇思妙想,读者也就感受不到图片中异想天开的广阔世界。正当写真纪实论者与技术纪实论者争论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些折中主义的理论家抛出了“广义纪实”和“狭义纪实”这两个概念。他们把“狭义纪实”界定为事实和形象真实的一致性,要求照片的内 容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必须忠实地记录当时特定的环境和人物的真实情景;“广义纪实”则是指在艺术摄影中,摄影艺术的真实性有着更广泛的含义,只要拍摄者选择的题材具有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就可以在创作过程中对素材进行加工,并创造条件完成创作。③   关于摄影艺术究竟应该具有怎样的纪实性,相信每位读者都有自己的见解。对于新闻摄影而言,纪实无疑就是“写真纪实”,图像与事实之间不能存在人为的、主观造成的差距。当然,由镜头特性或特定条件下的快门速度、光圈大小所造成的变形是可以理解的。对于艺术摄影来说,摄影艺术家必须在记录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图像进行一定的艺术变形,从而将自身的思想情感、审美理想和艺术情趣渗透到摄影画面的艺术形象中去。   新闻摄影的写真纪实是建立在技术纪实的基础之上的,在很多情况下,照片中的“真”只是一种表象,要真正地使纪实等同于真实,还需要摄影艺术家的精心选择、提炼与概括。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真善美和假丑恶总是交织在一起,有些看起来是真的事物或现象,却来自人为的操纵与控制,这时的“纪实”只能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对此,法国摄影理论家吉泽尔・弗伦德在著名的《摄影与社会》一书中曾指出:“它(照相机)看起来既精确又公正。摄影比起其他任何媒介来都能更好地表达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以那个阶级的观点来解释事件,因为摄影虽然极为逼真,但却具有一种虚幻的客观性。镜头,这只所谓没有偏袒的眼睛,事实上允许对每一事实进行可能的歪曲……。”而有些在我们看来再虚假不过的画面,却从宏观层面上表现着生活的真实,《穿着军装的天使》就是鲜明的例证。这张图片是侵华日军占领广东时摆拍出来的,表现的是一位“将难民视作自己母亲背往避难所的皇军勇士”,还附了这样一段文字说明:“这是我皇军真正的写照:占领广东当日夜晚,由于敌军放火焚城后逃逸,全城许多地方都陷于火海之中。在大火及浓烟密布下,许多城里的居民都收拾细软衣物开始逃难。在此情况下我军本着‘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人道精神,在尚未开始享受胜利的果实之前,就立刻卷起衣袖于海珠公园建立避难所,协助收容难民。”如果单从技术纪实的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张纪实照片,但照片的内容却是日军为了欺骗世界舆论而耍出的卑鄙伎俩。   摄影的纪实性特征还常常使其成为一种鲜明、有力的证据。1906年,著名的“南昌教案”发生后,法国传教士诬称县令之死实为自刎,北京《京话日报》在3月29日的第570号刊登了南昌知县江召堂的遗体特写,并附文字说明――“江西南昌知县江大令召堂被天主教请酒谋杀,凶手便是劝人为善的教士。教士既下毒手,又肆口捏造情形,说是自刎。本馆再四辩白,今特把江大令受伤的照像,做成铜版,印入报内,请大众看看这样自刎的有没有。”这是中国第一次真正用照片报道重大新闻事件,也是中国新闻照片参与民族斗争的第一次。在现代法庭审判中,以摄影照片为代表的影像资料已成为重要的“呈堂证供”,因此,如今各家司法鉴定机构都在积极地招募、培训具有影像司法鉴定资格的专业人才,以鉴别这些影像证据的真实性。   2 瞬间性特征   摄影艺术纪实性特征的第三大要义,乃是“只能表现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事物,对于过去和将来的事物没有表现能力”,不论是在传统胶片时代还是今天的数字时代,这都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照相机所记录下的被摄对象,只能是 快门从开启到闭合这一短暂时间内被摄对象的瞬间状态。摄影艺术的这一瞬间性特征,既赋予了自己一定的优势,也为自己带来了一些缺陷。   首先是与电视相比较而言的。20世纪40年代,电视从问世到风靡世界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到了70年代,它已经对报纸造成了强烈的冲击。1972年,曾因出色的摄影报道而拥有4 000万读者的《生活》杂志“36岁而亡”(《国际先驱论坛报》语)。电视的冲击,是其消亡的主要原因。与摄影相比,电视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有声的动态图像上,而电视可以现场直播的特点,也使其比摄影报道更具时效性。   其次,摄影艺术的瞬间性特征也为摄影造假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事物的真实性是在时间的流动与空间的转换中体现出来的,例如丘吉尔在卡什的相机面前表现出狮子般的愤怒,并不意味着愤怒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征(其实愤怒是每个人性格中都具有的一面),而摄影图片的造假者也可以利用摄影艺术的这种瞬间性特征,去摆布、导演出各种各样的瞬间,以证明某种现象或某件事物的真实性。   再次,摄影艺术的瞬间性特征给摄影艺术创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人们常说摄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也是针对摄影艺术的瞬间性而言的。画家和文学家可以凭借对现场的回忆或他人的口述来重现现场,而摄影艺术家一旦错过一个精彩的瞬间,就再也不可能挽回了。玛格丽特・伯克・怀特曾说过:“当我在拍摄照片时,如果忽然有人跳出来挡住我的镜头,我会为此急得发疯――甚至会气得立刻把他杀掉!要知道,在一次采访中,最精彩的镜头往往只有一个,稍有延误,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虽然瞬间性会为摄影艺术带来上述缺陷,但它赋予摄影艺术的优势仍然是主要的。摄影的“代名词”――布勒松将摄影艺术中的瞬间称作“决定性的瞬间”,并以一生之精力来实践这一口号。摄影史上优秀的纪实类作品,大多以抓取了情态生动、富于张力的瞬间取胜。具体来说,瞬间性特征给予摄影艺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类似于中国绘画中的“留白”,摄影艺术对于瞬间画面的截取,能够引发观众对于这一瞬间的前后两个时间段的联想,从而赋予摄影作品无穷的张力。   第二,作为唯一的一种能够以高度清晰的静止、凝固的形象来定格社会生活的技术手段,摄影艺术能够高度集中观众的注意力,使他们有时间、有条件也有兴趣对画面中的形象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摄影艺术家郑鸣的《望长城内外》就是一幅用凝固的形象来定格历史的经典之作,画面中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和丈夫在长城观光时,不停地出现左顾右盼、目不暇接的动作以及不一致的惊喜表情,当两人再一次“分道扬镳”时,拍摄者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快门,一个耐人寻味的经典瞬间便被永远地凝固下来了。   第三,摄影艺术的瞬间性能够将三维空间的社会生活凝固在一个二维平面中,从而使作品比电视更易于阅读,也更易于保存。   瞬间是转瞬即逝的,正所谓“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也正是因为美好的瞬间一旦失去,就不可能上演第二遍,所以摄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对摄影艺术家抓取瞬间影像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般来说,以手脚麻利、眼光敏锐、思维敏捷为基础的抓拍是获得精彩瞬间的前提,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的章节中具体阐述。   3 图像性特征   摄影艺术之所以是摄影艺术,是因为它使用一种不同于文字的特殊的视觉语言来诉诸观众的眼球,这种视觉语言直观生动,容易为观众所接受。与文字 比,摄影艺术的视觉语言还具有一个极为重要的优势――超越地域界限,能够为不同国家、民族的观众所理解。在2006年3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活动中,来自俄罗斯的评委菲力克斯・施马格尔・阿拉诺维奇曾说:“图像不是方言,图像可以作为一种国际语言让人交流,这很有趣。”④   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视觉图像传播在大众传播媒体上的广泛兴起,人们开始把今天的社会称作“图像时代”或“读图时代”,“图像取代文字”、“一图胜千言”等说法也应运而生,这实际上是人们对于摄影艺术图像性特征的一种误解。不管是视觉语言还是文字语言,传递的都是信息,图像或文字只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和媒介,究竟是用图像还是文字来传递信息,要根据信息本身的特点来进行选择。譬如会议新闻报道,我们可以选择文字来传递其中的重要信息,如决策、决议等。摄影的手段则主要用于表现会议中的一些新人物、新现象,或是抓取会场上的精彩瞬间以改变会议报道冰冷、僵硬的传统面孔。   要想充分发挥摄影艺术的图像性特征赋予其自身的优势,摄影师必须在拍照时通过各种方法来强化照片的视觉效果。之所以讲求构图、用光与色彩,为的也正是这个目的。在这里,着重介绍“视觉冲击力”这一重要概念。从画面的视觉效果这一角度来看,优秀的摄影图片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意境深远,回味悠长的,这类图片的画面并不是十分“惹眼”,但由于具有深刻的主题,观众能够在细细品味中发现它的艺术魅力;另一种是不需要观众进行什么思考,直接在画面的结构上就能获得强烈的视觉感受的,摄影图片所具有的这种能力就是视觉冲击力。   在竞争态势异常激烈的现代媒介环境中,发挥摄影艺术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已经成为平面媒体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大幅封面版图片的运用就是强化视觉冲击力的手段之一。   要强化摄影艺术作品的视觉冲击力,需要摄影师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着手,而惊心动魄的内容能够引人入胜,即使不具备奇特的形式也能够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如亚当斯的《枪毙越共》和迈克・韦尔斯的《乌干达干旱的恶果》。这就要求摄影师注意选择那些信息量大、感人至深并具有强烈象征意味的瞬间;富有情调、幽默诙谐或是气势恢弘的场景也能够强化摄影艺术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而使用广角镜头、靠近拍摄、转换视角等技术手段,同样能够使画面产生奇特的效果。   除了纪实性、瞬间性和图像性之外,摄影艺术还具有一种物质性或称技术规定性的重要特征,在第一章“摄影艺术必须以技术作为依托”一节中,我们曾对科技与摄影艺术发展的关系作过详细的论述。简而言之,摄影艺术是一门对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有着高度依赖的艺术,摄影艺术的发展,始终与摄影器材的发展密切相联,这是任何人也无法更改的必然规律。

Hash:838ac1d81a9fb76313816d46289aa1352c2b5f85

声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