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都遗址公园景点分布图 元大都遗址公园导览图

导读:元大都遗址公园景点分布图 元大都遗址公园导览图 1. 元大都遗址公园导览图 2. 元大都遗址公园游览图 3. 大元都城遗址公园 4. 元大都遗址公园周边游 5. 元大都遗址公园景点图 6. 元大都遗址公园管理处 7. 元大都遗址公园占地面积 8. 元大都遗址公园全长多少公里 9. 元大都遗址公园最东端 10. 元大都遗址公园简介 11. 元大都遗址公园游览路线

1. 元大都遗址公园导览图

元大都城垣(土城)遗址公园呈狭长带状,全长9公里,跨朝阳、海淀两区。公园中“蓟门烟树”、“大都建典”、“古垣新韵”、“大都盛典”和“龙泽鱼跃”五大节点把朝阳段和海淀段连接起来,从西到东展示了元大都至今北京城市700多年的发展脉络。

遗址公园石碑

改造后的元大都城垣(土城)遗址公园创下4个北京之最和1项全国第一:最大的城市带状公园、最大的室外组雕、最大的人工湿地、最先完成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试点公园,北京也因此成为全国第一个进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和挂“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牌的城市。集历史遗迹保护、市民休闲游憩、改善生态环境、防灾应急避难于一体的,是一座“以人为本、以绿为体、以水为线、以史为魂、平灾结合”的,有文化历史内涵的经典园林。

2. 元大都遗址公园游览图

元大都城墙遗址,又名土城,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朝阳区境内,属于元代古遗址,地理坐标:北纬39°58′26.70″ ,东经116°21′9.39″ 。

元大都城墙遗址占地面积50平方千米,由若干段东西走向的元大都的外郭城墙遗址组成,东起北京市土角楼西侧服装学院以东673米处,西至昌平路,土夯筑而成,周长为28600米。

3. 大元都城遗址公园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开平为上都,燕京(今北京)为中都,将政治中心南移。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升中都为大都。1276年灭宋。至1368年,明军攻入大都,元顺帝妥欢帖睦尔退出中原。其继承者据有漠北,仍用元国号,史称北元。

4. 元大都遗址公园周边游

元大都城始建于1267年,于1276年建成,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其最北部分在明初北墙南移时,遗存城外,至今仍可以见到高达十余米的城墙遗迹,俗称“土城”。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共分为七大景区。双都巡幸、四海宾朋、海棠花溪、安定生辉、大都鼎盛、水街华灯、龙泽鱼跃景区,景点无不体现出历史文化的神韵。

·小月河是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的主体水景区。公园以小月河为中心分为河南岸土城遗址保护区,河北岸绿化景点建设区。 ·2003年为保护元大都城垣遗址,配合奥运景观建设,对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进行了整体改造。

5. 元大都遗址公园景点图

不要门票,遗址大致沿10号线地铁分布的。上周末我们是在北土城地铁下的,沿路走了很远,还没有见海棠花,因为景区分8大景点呢?在西直门直接坐地铁很方便的!

公交车在北土城西路东口或建德门桥东或安贞医院北站下,都能进入元大都公园海棠花溪段。

坐地铁10号线在北土城站下出东南、西南口都行。

6. 元大都遗址公园管理处

现在已经不开了。元大都遗址公园里的"海棠花溪",海棠花开得极盛, 西府海棠、垂丝海棠争相斗艳。每年春天,这里的海棠花节和植物园的桃花、玉渊潭樱花节一起,可算得上是北京三大花世”。

花期:4月初—4月中旬

7. 元大都遗址公园占地面积

元大都宫城

1264年八月,忽必烈下诏改燕京(今北京市)为中都,定为陪都。1267年决定迁都位于中原的中都,1272年,将中都改名为大都(突厥语称汗八里,帝都之意),将上都作为陪都。

忽必烈迁都燕京后,乃居住于城外的金代离宫——大宁宫内。至元四年(1267年),开始了新宫殿和都城的兴建工作。中书省官员刘秉忠为营建都城的总负责人,阿拉伯人也黑迭儿负责设计新宫殿。郭守敬担任都水监,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并以京 西北各泉作为通惠河上游水源。

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内复建的大明殿

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时,大都的大内宫殿、宫城城墙、太液池西岸的太子府(隆福宫)、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官署,以及都城城墙、金水河、钟鼓楼、大护国仁王寺、大圣寿万安寺等重要建筑陆续竣工。至元二十二年,发布了令旧城(金中都故城)居民迁入新都的诏书:“诏旧城居民之迁京城者,以资高及居职者为先,仍定制以地八亩为一份,其地过八亩或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据,听民作室”。

元大内大明殿

至元二十二年到三十一年,有四十至五十万居民自金中都故城迁入大都。此时期还陆续完成了宫内各处便殿、社稷坛、通惠河河道、漕粮仓库等建筑工程。元大都的营建工作至此基本完毕。此后元代各帝陆续又有添建,如孔庙、国子监、郊祭坛庙和佛寺等,但对元大都总体布局没有变动。

中心之阁以南为皇城。皇城四周建红墙,又称“萧墙”,其正门称棂星门,左右有千步廊。萧墙的东墙外为漕运河道。皇城并非以大内宫城轴线为基准、东西对称,而是以太液池为中心,四周布置三座宫殿——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这种布局反映了蒙古人“逐水而居”的特点。

元大内延春阁

宫城,又称大内。大内正门为崇天门,北面为厚载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崇天门前有金水河,河上有周桥(相传今北京故宫内之断虹桥)。大内正殿为大明殿,是元帝理政和居住的场所,面阔十一间,后有廊庑连接后殿。大明殿之后为延春阁,为皇后居所。此外还有玉德殿、内藏库、鹰房、羊圈等建筑。

整个皇宫宫殿建筑群一方面沿袭贯彻儒家建都学说的思想,突出全城的中轴线,并保证主体宫城正门、皇城正门、都城正门皆在中轴线上。另一方面,由于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其自身游牧文化与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碰撞融合,对传统意义上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做了部分创新与改造。

其中最为让人称道的一笔就是将皇宫与园林融为一体,围绕太液池形成的宫殿群与琼华岛上的广寒殿遥相呼应。

在整个元朝皇宫一期建筑群中,最为瞩目的就是于至元十年 ( 1273) 十月建成的以大明殿为主体的皇宫正殿。从规模上看,新建的皇宫正殿所含建筑数量为整个宫殿群中最大的一个,共计大明门 7 间,大明殿 11 间,寝殿 5 间,香阁 3 间,两翼室各3 间,周庑房屋 120 间。

从功能上看,大明殿类似于故宫的太和殿,是当时举行朝会、宴会及典礼的重要活动场所。元代著名诗人刘鹗就曾作诗描述这壮观的场面:“云开日上黄金 殿,地迥风鸣碧玉珂。虎豹关临仪仗肃,鱼龙海 会俊良多。”但元代的大明殿又与明清时期的皇宫正殿有些许不同。

元代大明殿不仅类似于太和殿还兼具明清时乾清宫的职能,皇帝不仅在此办公还在此作息。由此可见,元代的外朝与内廷并无严格区分,这也是相比明清宫廷的极大区别。

除此以外,元代大明殿内皇帝与皇后的座位并排设置,两侧还设有宗王及文武百官的座位。但明清时期的皇宫正殿内通常只设皇帝御座,并无皇后及百官的座位。不难看出,在元代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中,男女之间的尊卑差距并无悬殊,臣子之间也无太大差距。

元大内大明门平立面

历时近20年后,即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整个皇宫建造一期工程基本完工,其中包括了大内宫殿、宫城城墙、太液池西岸的太子府(隆福宫)、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官署,以及都城城墙、金水河、钟鼓楼、大护国仁王寺、大圣寿万安寺等附属 建筑。

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历136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遣将徐达、常遇春率军北征,全军一路上势如破竹,英勇善战,于同年七月抵达通州。元惠宗闻讯后大惊失色,下令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自己携后妃、太子、公主自健德门出城北逃避难。

此外,元大都城墙虽被废弃却未被拆除,直至嘉靖朝俺答之变时,在土城仍有明军驻守。到了明朝末年,由于年代变迁,元大都南城垣已被剥蚀为数座土丘,至清朝,大都南城垣遗迹已完全消失。

南京故宫是明朝京师应天府(南京)的皇宫,又称明故宫,旧称紫禁城,皇城面积6.53平方千米,宫城面积1.16平方千米,是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1]。南京故宫作为中国宫殿建筑的集大成者,是遵循礼制秩序的典范,其建筑形制为北京故宫所继承,是北京故宫的蓝本,明清官式建筑的母本。

南京故宫始建于元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基本完工,前后历时二十六年,布局依《周礼·考工记》中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为原则。皇城周长10.23千米,宫城周长3.45千米,洪武门至承天门两侧为中央官署区,承天门至午门两侧为太庙、社稷坛;前朝以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为核心,东有文华殿、文楼,西有武英殿、武楼;后廷以乾清宫、坤宁宫为核心,东有春和宫,西有柔仪殿、奉先殿、大善殿、九五飞龙殿、西宫,两侧为东西六宫。

南京故宫开创了皇宫自南而北中轴线与全城轴线重合的模式,这种宫、城轴线合一的模式,既是南京特殊的地理条件使然,也是遵循礼制、呼应天象、顺应自然建设的杰作。整体布局、建筑形制都成为后来明中都和北京城的设计蓝本,并深远的影响了中国明代王府、韩国首尔景福宫、越南顺化紫禁城、琉球国首里城等宫殿建筑的布局与形制。其建筑风格、装饰风格作为中国明清官式建筑的母版,影响至今。

1956年10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明故宫遗址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明故宫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宫又称紫禁城,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迄今为止已有六百年的历史。不过,你要是认为明朝时期的皇宫和我们现在看到的故宫差不多,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当时的皇宫规模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庞大很多。

明朝时期的北京城分为外城、内城、皇城、紫禁城(宫城)四个部分。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皇宫就是指紫禁城,可在当时人们的观念中,皇宫就是皇城以内的所有区域,紫禁城仅仅是皇宫的一部分。

皇城位于内城的中心区域,它南起今天的长安街,北到地安门大街,东至东皇城根南街,西达西皇城根南街,缺其西南角。南北长2.75千米,东西宽2.5千米,占地面积687万平方米,差不多有十个故宫大小。

皇城外围用一道红墙围绕起来,这堵围墙也称萧墙或红门拦马墙,顾名思义就是指皇宫禁地不允许骑马入内。皇城城墙共有两重,即外皇城和内皇城。

外皇城有四道门:南面为承天门(天安门)、东面为东安门(在今东华门大街和南河沿交口处)、西面为西安门(在西安门大街中段)、北面为北安门(地安门)。内皇城在筒子河外围,南起太庙和社稷坛墙东、西、北三面各有三道门。外皇城共设有禁军岗哨七十二座,内皇城外设有禁军岗哨三十六座,每座岗哨由十名禁军组成。这种双重城墙,步步设防的主要目的自然为了防御和警戒,确保紫禁城内皇帝的人身安全。

皇城以内皆属皇 宫禁地,不仅普通百姓不能进入,就连宫女、太监也只能在各自所属的区域内活动,如果胡乱串门被抓到,轻则打板子,重则直接脑袋搬家。

虽然皇城范围很大,但里面却很紧凑。在紫禁城以外,皇城以内分布着众多机构,比如宦官官署就有十二监(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四司(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八局(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此外还有十座库房(甲字库、乙字库、丙字库、丁字库、戊字库、承运库、广盈库、广惠库、广积库、赃罚库),用于存放从全国各地搜刮上来的各种物资。

如今的天安门广场在明朝时期被称为“千步廊”。它位于皇城以外的正南面,是整个大明帝国的行政中心。当时这里左右两边各有廊房一百多间,它们是各中央机构的办公场所。

按照文东武西的布局,六部(吏、户、兵、刑、礼、工)、鸿胪寺、宗人府、钦天监、太医院都位于东边廊房。五府(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府)、锦衣卫、太常寺、通政司位于西边廊房。两道红墙把五府、六部隔在墙外,一方面便于官员上朝和办公,另一方面也杜绝了闲杂人等进入皇宫产生的安全隐患。

“千步廊”呈现“T”型结构,一条狭长的石路直达承天门前,再向左右展开。在金水河上的五座金水桥和两座华表、石狮衬托下,承天门更显得雄伟、壮丽,这在建筑上是一种“蓄势”手段,“九重宫禁”的气势就这样被进一步烘托出来,既体现了皇宫的威严,也让人加深了皇权至上的印象。

8. 元大都遗址公园全长多少公里

正门是安贞门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甲8号,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奥运景观重点工程之一。 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西起海淀区学院南路明光村附近,向北到黄亭子,折向东经马甸、祁家豁子。公园共分为双都巡幸、四海宾朋、海棠花溪、安定生辉等七大景区。1957年,公园被列为北京市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3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建园并命名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9. 元大都遗址公园最东端

晋阳,成为了公元6世纪中叶的丝绸之路东端三起点,由于东魏北齐的相对富庶,【邺城】与【晋阳】显然要更重要一些(我们从响堂山石窟中昂贵的西域颜料大量使用便可看出)。【洛阳】则由于东西政权的屡屡对战,已然沦为交战区,而不再在这一时期成为丝路来华商人愿意去往通商的城市,自然不可能在这一时期继续做起点。

北周与隋朝逐步实现再一统后,【长安】的经济地位上升,【邺城】因为被隋文帝废毁,不再是丝路东起点之一,但【晋阳】却因为其境内留有大量【粟特商胡】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丝路东端副起点位置,私以为,这一情形,甚至持续到唐代。

而且,随着隋炀帝营造洛阳、建造运河、南下江都,【洛阳】再度崛起,【江都】也凭借运河的作用参与到丝绸之路中来(扬州方言里至今仍有“波斯献宝”之语),【长安】、【洛阳】、【晋阳】、【江都】,都可以视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这一格局自然也被唐代继承。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盛唐之世,【幽州】(今北京)、【营州】(今朝阳)的燕山南北也盘踞着大量粟特商胡,安禄山人生的第一份履历正是一个通六种语言的“互市牙郎”。甚至可以说,【幽州】在此时因其地近草原的地理位置,也是一个丝绸之路的副起 点。以大唐王朝的开放度,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应该不会仅仅拘泥于首都长安、东都洛阳,至少【晋阳】【幽州】【江都】等城也能跻身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群之中。

安史之乱以后,由于唐政权始终无法安顿好河北藩镇与吐蕃回鹘,丝绸之路通过河西走廊通往长安的商路不断被唐吐战争与唐回争端而打乱,【长安】【洛阳】在中晚唐以后应当不再像初唐盛唐时那样是丝路东端的唯二最优起点,河西走廊上的

敦煌

凉州

乃至西域东端的

高昌

可能才是更适合商队止步的东端起点。

幽州与晋阳

依然可能凭借靠近草原干道的强藩地位,而参与到丝路贸易中来。

残唐五代大乱,黄河流域动荡不堪,开封凭借漕运之利崛起,成为五代、北宋时期的丝路东起点。随着辽与西夏的崛起,更为靠近丝路干道与草原干道的夏都与辽都,自然会分【开封】之势,那么在宋辽夏三国并峙时期,

兴庆府(银川)、辽五京、开封府

便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群,与已然衰落的长安、洛阳无关。宋金夏对峙时期,由于南宋政权只能依靠茶马古道、海上航道来与陆上丝绸之路发生间接联系,所以事实上也便只有

兴庆府、燕京、开封府

并列成为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群。

蒙元时期,无论是蒙古南征时期还是元朝一统时期,

哈拉和林、元上都、元大都

无疑先后占据了东方世界的政治重心地位,且能凝聚到购买力更强也更集中的蒙元勋贵、色目商人乃至中原商人,所以在蒙古汗国与元朝时期,这三座城才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

扬州

可能依然凭借大运河的漕运而成为东端起点之一。明朝以后,丝路因为各种原因而衰落,所以明以后的情形,自不必论。

总结一下,我们会发现,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在不同历史时期,至少大致是如下情况:

西汉中后期与莽新(汉武帝-王莽):

长安

东汉、曹魏、西晋:

洛阳

十六国时期:

姑臧、敦煌、长安

北魏中期(太武帝-孝文帝):

平城

北魏后期(孝文帝-六镇起义):

洛阳

北朝后期(两魏周齐):

邺城、晋阳、长安

隋朝:

长安、洛阳、晋阳、江都

唐前期:

长安、洛阳、晋阳、江都、幽州

唐后期:

敦煌、高昌、凉州、幽州、晋阳、长安、洛阳

宋辽夏:

兴庆、辽五京、开封

宋金夏:

兴庆、燕京、开封

蒙元:

哈拉和林、元上都、元大都、扬州

可见,想要说清楚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究竟是哪里,

就必须先把时代限定好

不同的历史时期,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是在不断游移的

。毕竟,商队总是在追随一个能够

提供稳定局势的政权

,以及该政权所能凝聚的当地

权贵与富商

,这样方能带来最大的商业利益。丝绸之路的本质是商路,自然会随着商人的逐利,而

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东方都会作为其理想的东端起点,根本不会拘泥于所谓的东西两京。

10. 元大都遗址公园简介

公园东门公交站叫牡丹园站,坐地铁也可以到牡丹园站下d口出来。

也可以坐到塔院小区南门-公交车站,公交站南边就是公园 学知桥南-公交车站,东边就是公园西门,坐地铁到西土城站下b口出来,往南走。

11. 元大都遗址公园游览路线

元大都城以高梁河水系为主要水源

元大都城址的选择以大宁离宫的一片湖泊为中心,依傍高梁河水系。今天北京所称的高梁河是指紫竹院附近向东流至高梁桥这一 段河流。历史上的高梁河水系却在元大都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具体说,元大都依托的高梁河水系包括积水潭、什刹海、北海、中海以及毗邻的上下游的河流。元代把北京城的城址从莲花池水系转移到高梁河水系,主要是为了取得足够的水源供应。这个转移是元大都城市建设大获成功的自然地理基础,以至于今天的北京人还在享受着它带来的恩泽。元大都新城址处于北京小平原上永定河洪冲积扇的脊部,比起金中都地势较高,既可减轻永定河泛滥冲决之威胁,还有利于排水。

Hash:5a43bbf9aa62f42a285fe16fbdc59b7816ed9a8c

声明:此文由 lizhen002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