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一个大乱世春秋战国,外族为何没有人

春秋战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乱世,也是最尚武、最进取、最富有创新精神的年代。在春秋初期,诸夏受到外夷的严重威胁,在此背景下,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主张,在此后数百年里,华夏诸侯不断发动攘夷战争,把夷狄都基本打残了。以下我来说说几场重要的攘夷之战:

第一,秦与西戎的战争西周末期,秦君秦仲讨伐西戎败亡。其子秦庄公向周宣王借七千兵力,打败西戎,收复国土。秦庄公在位四十四年,一生只为一个使命:荡灭西戎。此后,秦与西戎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从秦庄公到秦襄公到秦文公,历经七十余年,秦国击败西戎,收复被戎人占领的周王室的土地。

随着秦国的强大,西戎蛮族已经无法抵挡秦国人凶狠的进攻了。公元前714年,秦军大举进攻西戎蛮族大首领亳王的所在地荡社,并于次年铲平荡社。公元前704年,秦军进攻荡氏,消灭这支西戎部落;公元前697年,秦武公讨伐彭戏氏(西戎的一支),一直追击到华山之下;公元前687年,秦武公再度出击,击破邽戎、冀戎。

秦国在西方的战斗,对捍卫中原文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骊山之变后,西戎崛起,形成对中原华夏族的严重威胁,如果不是秦国人无畏的战斗精神遏制并削弱西戎,西戎蛮族的势力说不定已经渗透到中原地带了。

第二,尊王攘夷,诸夏结盟共同对抗戎狄除了西戎外,在春秋初期,北方的山戎、赤狄成为中原华夏国家的严重威胁。

公元前664年,山戎军队进攻燕国,燕国向齐国求援。齐桓公毅然承担起救援燕国的使命,齐军在管仲、隰朋的率领下,进入燕国境内,打退山戎进攻。为了进一步打击山戎的势力,齐桓公向山戎盘踞的腹地挺进,以扩大攘夷成果。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攘夷军事行动,在齐军的凌厉攻势下,山戎屡战屡败,向北逃窜。管仲、隰朋率领齐军一路追击,一直打到令支(今河北迁安)、孤竹(今河北卢龙)一带。北方的山戎经此役重创后,在之后一段时间内无力发动对中原的进攻。

这是齐国“攘夷”战略的一次巨大的胜利,但华夏诸国的夷族之患远远未结束。另一支蛮族部落赤狄比山戎更为凶悍、更为野蛮,对中原的危害也更大。

公元前662年,赤狄军队进攻邢国,邢国向齐国告急求援。管仲力主支援,认为:“戎狄象豺狼一样贪得无厌,中原各诸侯国则是我们的同族,相互亲近,是不能见死不救的,要忧患与共,同仇敌忾,请对邢国进行军事支援。”齐桓公遂于公元前661年率领大军前往邢国,击败了赤狄的入侵,捍卫华夏的尊严。

两年后(公元前559年),赤狄又一次入侵邢国,齐国仍然无私出兵援助。公元前660年,赤狄侵卫国,杀卫懿公。齐桓公派公子无亏率领三百辆战车和三千名战士赶赴战场,帮助卫人戍守。

春秋初期,华夏族遭遇到外夷严重的挑战。齐桓公与管仲能在这种时候将民族矛盾置于诸矛盾之上,这正是时代进步的代表人物,这时候再回顾孔老夫子的话“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如果没有管仲、没有齐桓公,华夏诸国就不能团结一致,击败戎狄的入侵。

第三,秦穆公称霸西戎在春秋时代,秦穆公是最伟大的君主之一。秦军在崤山之战中被晋国全歼后,秦穆公深知不是晋国的对手,遂转向西方,开疆拓土,把打击目标对准西戎。

公元前624年(秦穆公三十六年)始,秦国开始对西戎各部落发动进攻。秦军总司令孟明视将军并非军事天才,但绝对是苦干类型的人物。对西戎的武力征服,似乎这种类型的人就非常用得上场了。

秦国仅仅用了两年 时间,就取得巨大的战果,吞并了西戎十二国(部落),拓地千里,成为西部名符其实的霸主。长期威胁华夏诸国的西戎被彻底打趴下了,要么屈服于秦国,要么逃得远远的。这也是春秋时代华夏攘夷战争最伟大的胜利之一,也正因为如此,秦穆公虽然没有称雄中原,却也被戴上“五霸”的帽子。

西戎衰弱后,分布在北部及中原地区的戎人势力也同样凋零。伊洛之戎、陆浑之戎等部落多依附于晋国,戎人基本上对诸夏没有任何威胁了。

第四,晋国消灭赤狄“攘夷”的口号是齐国最早提出的,但说来攘夷的成果,则首推秦国与晋国。秦穆公基本摆平了西戎,而晋国则消灭了华夏最凶猛的敌人赤狄。

赤狄主要有四个部落:潞氏、甲氏、留吁、铎辰。

公元前594年,赤狄的潞氏部落发生了一起政变。晋国乘机讨伐潞氏赤狄,总司令由中军元帅荀林父担任。荀林父率领晋军主力深入狄境,一路势如破竹,与潞氏赤狄的主力在曲梁(山西省潞城县西)展开决战,晋军勇不可挡,潞氏赤狄的军队被围歼。这一战决定了潞氏的命运,八天以后,在荀林父的猛攻下,潞氏赤狄全境都落入晋军之手。至此,潞氏赤狄部落灭亡。

晋景公决心彻底铲除赤狄其他部落势力。

灭潞之战次年(公元前593年),晋景公以名将士会为统帅,率领大军进击赤狄其他三个部落,分别是甲氏、留呈、铎辰。这些部落实力原本就不如潞氏部落,况且士会擅于用兵,进军十分顺利。这次扫灭赤狄余部的战争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甲氏、留呈、铎辰三个部落全部被晋军攻破,土地并入晋国的地盘。

自从齐桓公、管仲提出“尊王攘夷”的战略以来,晋国发动的这两次扫灭赤狄所取得的“攘夷”战果最为显著。赤狄四大部落被扫灭后,一部分逃出的赤狄人聚集到了廧咎如(河北安阳西),为了防止赤狄的重新崛起,晋国政府发动最后一役。公元前588年,晋国中军元帅郤克会同卫国将领孙良夫,共同发动对赤狄的最后一战。赤狄余部无法抵挡晋、卫联军,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至此,晋国对赤狄的扫荡大功告成,华夏之声威遂震动四夷。

第五,赵国消灭白狄、重创匈奴在秦国、晋国的猛烈打击下,春秋初期最强大的两股外夷(西戎与赤狄)都被打趴下。在春秋后期,戎狄残余势力对华夏已经构不成大的威胁。

进入战国以后,北方先后有两大外夷势力兴起,一个是白狄组建的中山国,另一个就是后来称雄北方草原的匈奴。然而,这两大势力,又遭到赵国的迎头痛击。

中山国是战国时代的第八强国,除了战国七雄之外,就属它最强。其实中山国虽然是白狄国家,到了战国时代,已经深受华夏文明的影响,实际上是一个完全华夏化的狄人国家。大家熟悉的战国名将乐毅,其先祖乐羊就是中山国的狄人。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变革后,一跃成为军事强国,遂全力征伐中山,最终灭掉这个白狄国家。

到了战国后期,北方匈奴崛起。然而,此时的华夏七雄,实力真是太强大了。赵国在长平之战被坑杀四十余万后,实力已是大衰,远不如从前。然而名将李牧仍然创造神话般的战绩,他一战消灭十余万匈奴骑兵,把新兴的匈奴给打残了。李牧这一战绩,超过后世汉匈三百年战争中的任何一场战役。所以我一直认为,中国武力最强大的时代,不是汉唐,而是春秋战国。

要是没有外族入侵的话,就不会有齐长城,燕长城,以及最后秦国把六国长城连起来修建的长城了。

要说没有匈奴入侵我觉得是不可能的,之所以没有形成规模有可能当时也 有史官专门记载,战国七雄的历史已经够大书特书的了,有人会去拿出很多笔墨记载当时的蛮夷部落。

其次也有可能是当时几个大国互相制衡,常年的征战肯定都保持着极强的兵力,在这种情况下匈奴大举入侵也未必就肯定能占到好处,更何况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当时各种的联盟,匈奴硬着头皮来入侵真不见得能捞到多大好处

匈奴想要的无非就是东西,当时华夏四分五裂,只要能满足匈奴物质上的需求,甚至可以成为威胁对手的手段,在此情况下,匈奴也用不着大动干戈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Hash:5bad59f62d6d5b224b29bbe24c40c73c8528ae84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