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读书笔记怎样写?

导读:历史读书笔记怎样写? 结合历史和现代人物,谈谈你对中庸之道的理解 如何评价姚启圣这个历史人物?

读书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看书时将自己在读书时获得的资料或感受记下来,这就是读书笔记。
历史或者其他的读书笔记并没有什么固定写法,因人而异,也就是只要对自己学业有用,都可以用。比如做记号,做摘要,读后感,读后评论,重点,疑难,不同的观点(对历史事件或人物不同评价)都可以写或者记。

结合历史和现代人物,谈谈你对中庸之道的理解

事采取调和、理性的方法,不过分,不偏激,恰到好处。如古代雅典的梭伦改革,一方面采取措施打击贵族的专权,维护平民的利益,满足新兴工商业奴隶主分享政治权利的要求,以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但为了减少贵族的激烈反抗,又采取了一些安抚贵族的措施,拒接了平民要求实行激进改革的愿望。

如何评价姚启圣这个历史人物?

浙江会稽人姚启圣,为前明秀才,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物。顺治初年,清军占领江南。姚启圣前往通州,被土豪侮辱而投效清兵,被任命代理通州知州。姚启圣随即将土豪抓捕杖杀,后辞官离去。同时,他又是一个路见不平敢夺刀相助的英雄汉。顺治十六年,他一次郊游,遇见两个兵卒抢掠女子,上前佯装好语相劝,夺取佩刀杀了兵卒,救下女子送还其家。

《康熙王朝》姚启圣剧照

他于是前往归附族人,被给了一个汉军镶红旗的户籍,并以康熙二年的举人被授予广东香山知县。此次仕清后的姚启圣,在朝廷颁禁海令的情势下,擅开海禁,被罢免当了六年的知县。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姚启圣看到康亲王杰书统兵进讨,于是自费招募兵丁,前往军前效力。杰书委任他为诸暨代理县官。姚启圣卖力厮杀,康熙也不吝啬,论功行赏,在耿精忠投降后,任命福建布政使。

康熙帝的平藩大战,给姚启圣的复出和崛起创造了机会。姚启圣忠于职事,不惧凶险,在郑锦和吴三桂联合进军下,他迎难而上,将吴系大将韩大任说降,得到其部卒三千人编入亲军。

康熙十七年五月,福建总督郎廷佐向中央报告他战功卓著:一、自领一千多人马,安排其子姚仪统率,随大军进剿郑锦,屡立战功;二、他筹措甲胄、弓箭,以备军用,用了白银五万两,“皆出私财”(《清史稿•姚启圣传》)。

康熙十七年七月,新任福建总督姚启圣,偕海澄公黄芳度从永福进兵,收复平和、漳平。刘国轩等紧逼至泉州蜈蚣岭。姚启圣调度多路大军夹击,连破郑锦营寨,斩杀其部将十余人。刘国轩兵败逃遁海澄,姚启圣乘胜攻克收复长泰县。康熙大喜,马上下诏,将姚启圣进封正一品。清朝的总督,多以兼部院主官如兵部尚书,高配到从一品,而姚启圣被直接进封极品,自是罕见。姚启圣更是一鼓作气,再次连败刘国轩的卷土重来,并遣军渡海,攻下金门、厦门。康熙帝将其封兵部尚书、太子太保。

荣耀巅峰的姚启圣,有了破格的品秩官职,却来了被弹劾的问题。弹劾他的左都御史徐元文,是康熙身边的重臣,很得圣心恩宠,以正直廉洁著称。徐元文说:姚在香山,“秽绩彰闻,革职提问,永不叙用”(《清史列传•姚启圣传》),趁耿精忠叛乱,“孑身戎行,遂冒军功”,“以虚词为实事,以干没为己赀”。

《康熙王朝》陈道明版康熙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施琅攻克台湾,姚启圣还兵福州,不久病逝,享年六十岁。

姚启圣死于背疽,人生亦如悲剧。康熙并未因他的死,按例赐祭葬,给谥号。第二年九月,朝廷追究姚启圣修造船舶、 军械亏欠四万七千两银子,应追缴。康熙帝感念其生前劳苦,免于追缴。而对于他殉职任上,却始终没有盖棺论定。

Hash:ce38dc1d4e3f610ed5fad16e2ce61abdf8649c04

声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