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景点是华山之巅 华山之巅是哪里

导读:哪个景点是华山之巅 华山之巅是哪里 1. 华山之巅是哪里 2. 华山之巅在哪里 3. 华山之巅在哪个峰 4. 华山之巅是什么意思 5. 华山顶峰是哪里 6. 华山之巅的图片 7. 登顶华山之巅 8. 华山之巅是哪里的景点 9. 华山之巅是哪里的景区 10. 华山之巅在地图的什么位置 11. 问鼎华山之巅

1. 华山之巅是哪里

五岳之首:泰山

五岳分为:

1、泰山(Mount Tai),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华山(Mount Hua),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和"华夏"之"华",就源于华山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在省会西安以东120千米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华山是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衡山(Mount Heng),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为中国"五岳"之一,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主体部分位于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衡山的命名,据战国时期《甘石星经》记载,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名衡山。

4、恒山(北岳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其中,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1米。

5、)嵩山,AAAAA级景区,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成称为 “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面,西邻古都洛阳,东临郑州,属伏牛山系 。介于东经112°56′07″~113°11′32″,北纬34°23′31″~34°35′53″。

五岳之首:泰山。

2. 华山之巅在哪里

射雕英雄传之华山比武,只是看几大高手比武,其他的只是看热闹。

3. 华山之巅在哪个峰

以高山之顶峰比喻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一般用来比喻学问、技艺等。

五岳,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中国最高的5座名山。

泰山又称五岳之颠,泰山崛起于华北大平原东侧的齐鲁古国,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

纵览东部沿海广大区域的地理形势,泰山踞高临下,成为万里原野上的“东天一柱”。

“中有岱岳”即说明泰山居中,为天下的中心。这里气候温润,土地肥沃,成为古人类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及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4. 华山之巅是什么意思

鼎峰就是指一个物件的高度。 巅,本身就有山顶的意思,不必在后面再跟上一个“峰”字,比如“华山之巅”、“泰山之巅”等等颠,就是顶的意思,后面可以跟“峰”字,比如“颠峰”、或者“山颠”都可以。 巅峰比顶峰的意义大,巅峰是已经到达无人再可以比拟的地步,已经是最高点了。而顶峰就只代表在一定领域高,不属广义上的。

5. 华山顶峰是哪里

据相关史料记载,华山自元代以来就有人长期居住在山顶之上。华山是以雄、秀、险、奇著称于世,可说是险中之险。华山顶峰海拔2154.9米,在古代能够登上华山顶峰,其难度绝不会比现代登珠穆朗玛峰容易多少。据说华山派第一代宗师贺志真为远离凡尘静修成仙,不仅住在华山之巅,还在华山南峰东侧山腰修筑长空栈道。

贺志真为了自己也为了后人能够登上华山,竟在悬崖绝壁中修筑了一条长空栈道。在如此条件之下修筑长空栈道,贺志真勇于挑战大自然。这条有700年长空栈道,可谓是华山险中之险,古往今来,探险者络绎不绝,如今也成为有名的景点。

6. 华山之巅的 片

巅就是巅峰,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五岳之巅就是指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以高山之顶峰比喻达到了很高的高度,一般用来比喻学问、技艺等,寓意是这个行当里登峰造极的存在。

五岳,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中国知名度最高的5座名山。

7. 登顶华山之巅

一、只有一个,是西岳庙。

二、西岳庙简介:

西岳庙是供奉西岳大帝华山神的庙宇,在华山以北5公里的岳镇街上。庙始建于汉武帝时代,后成为历代帝王祭祀华山神的场所。西岳庙坐北朝南,庙门正对华山。在由北至南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灏灵门、五凤楼、棂星门、金城门、灏灵殿、寝宫、御书楼、万寿阁。整个建筑呈现前低后高的格局。 西岳庙建筑相当宏伟。五凤楼建于高台上,高达20多米,登楼望华山,五峰历历在目。正殿灏灵殿建筑为琉璃瓦单檐歇山顶,坐落于宽广的“凸”字型月台之上,面宽7间,进深5间,周围有回廊,气势宏伟,历代帝王祭祀华山多住于此。殿内悬挂有康熙、道光、慈禧所题“金天昭端”、“仙云”等匾额。整个院落林木繁茂,山石嶙峋,饶有园林之趣。

西岳庙内碑刻极多,现存后周“华岳庙碑”,明重刻“唐玄宗御制华山碑铭”,明万历刻“华山卧图”,图首附王维、李白、杜甫、陈抟等唐宋名人有华山的题诗和华山图。这里还有乾隆御书“岳莲灵澍”石额。

三、西岳庙的兴建时期——汉魏晋南北朝

雄才大略,亦好神仙之术的汉武帝,集古代祭祀制度之大成,在华山脚下创建了祭祀西岳神的第一座庙宇――集灵宫。然频繁的对神的礼敬,没有使他本人的生命更长久,也没有使西汉王朝长治久安,反而被那些风来一身土,雨来一身泥,生活日益穷困的劳动人民奋起倾覆了汉高祖刘邦建筑起来的皇室大厦。

东汉王朝建立后,仍未忘记祖宗成法,继续奉祀西岳之神。只是由于“集灵宫”离华山较近,又是在山下,难以完全体现“望”祭的要求,也不能达到祀神的目的,加上道路崎岖难行,封建帝王及达官显贵自然也不愿受此辛苦上山,故也不管“西岳神”享受香火时需走的道路要比以前多,便将这一座神庙迁到了靠近长安通往洛阳大路的今址,但华山之神似乎也乐意如此,传说它还为新建的庙宇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传,迁建的庙址选好之后监造大臣和工匠们对庙宇的建筑形式犯难了,各有所想,然皆不成熟,长久决定不下来。这样对大家都没什么好处,因为如果建筑形式太差或逾期不完工,大家都有性命之忧。愁得大家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时值炎炎酷暑。有一天,忽然狂风大作,从华山之巅生出团团乌云,迅即遮天蔽日……由于突然,人们无不惊骇,以为是建庙不力,得罪了岳神。顷刻又见狂风稍息,骤然天空又降下了鹅毛大雪。要知道这是在酷暑盛夏!雪后,又见一只矫健得兔子,在雪地上飞奔,并且所走路线怪异,人们惶恐普定,又愈加愕然了……等到清醒过来,白兔似融化在雪里,已不见踪影。仔细一看,白兔抛出得路线居然是一幅疏密有度、布局严谨得建筑图样!无疑这是岳神所赐!人们欣喜若狂,就按着这一图样,开始了建筑。

更有趣得是,在建筑开始时:人们的苦恼又来了——缺少木材。附近华山上固然木材成林,然却可望而不可及,不要说华山势险难以登攀,即使可以,那也是“神木”呀!从外地运来,既费时又费力,恐难以按期竣工。正当木匠们无计可施而望山兴叹时,隐隐约约从山上传来砰砰的伐木声和树倾倒的声音,还天天听到“够 了没有”的问话声,然却无回话声。工匠们面面相觑,莫名其妙。一天,又听到了问话,不知是出于惊奇还是渴望,一个师傅便大着胆子回答:“够了。”奇怪得很,伐木声立即停止了,顷刻间狂风四起,阴云密布,瓢泼大雨铺天盖地而来,一大堆大小木材随着风雨之势滚滚而来,且每根木材的两端 ,都是一个“岳”字。这又是岳神相助了。为了尽快享受人间香火,也真难为“他”了。工匠们用这些“神木”,很快建成了西岳庙。

多么美丽的传说,多么善良得人民,自己的劳作,智慧,总要归功于神的创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西岳庙蒙上了更浓郁的神秘色彩,难怪它深受历代帝王的青睐,多次予以修葺。但不管怎么说,西岳庙是东汉时迁建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年代的久远,文献的缺损,修葺的频繁,西岳庙的原始模样已很难稽考了。对它的迁建时代也是说法不一。唐书说迁于元光初年(公元前134年――前132年)。但汉武帝即位于建元元年(前140年),至元光元年不过五六年时间,即便其一即位就建集灵宫,按其规模并非短期可竣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刚建又迁,似乎不可能。也有人说它迁建于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02年),还有的说它迁于北魏文成帝兴光年间(公元454年)。幸赖近代考古事业勃兴,这个问题总可以昭然于世了。这就是在庙内现代建的平房基石上发现的汉桓帝延熹八年(公元168年)所立,清代重刻的“”残石和庙内出土的汉代石人、砖等。特别是那个汉代石人不知从何时起,解除了他洒扫庭院、迎送前来祭祀的皇帝及其派遣大臣的职责而沉睡至今,这无疑告诉人们,若汉代未将庙迁建于此,汉碑、汉砖、石人是不会出现在这里的, 中也有东汉桓帝延熹八年、灵帝光和二年、献帝建安年间曾在此立碑的记载,也是证明。

经过一百多年的人间沧桑,特别是农民大起义及三国时期军阀割据的战火,这座庙宇确实有神灵的庇护,抑或是人们对它的畏惧、崇奉,依然屹立于华山之阴的官道旁,虽未遭什么创伤,但在这个动乱的年代里,华山之神恐怕未享受到什么香火,尤其是统治阶级的比较“实惠”的香火,试想,当时每个政权多面临着外敌压惊、内部倾轧的纷乱局面,有谁还能顾及事实上并不存在的西岳之神的香火呢?难怪文献中没有这一时期皇帝或派遣大臣祭祀西岳神的记载。

直至晋武帝统一全国后,才使西岳庙中的香火又旺盛起来。这并不奇怪,因为统治者往往以为自己的统治使借助于天或天神所授的,即便又个别明白事实上是否存在“岳神”或什么天帝的帝王,为了使自己的统治稳固并江山永传,也要把自己的“帝位”所得和天神联系起来,以使人民无反抗之心,听凭天帝的摆布。故一俟太平,便要开始祀天祈神之举,最常见的实际表现形式则莫过于修葺庙宇了。晋武帝太康年间,还在西岳庙至华山的路旁植下几千棵柏树。这种树四季常青,质地坚硬,生命长久,常用于庙内。墓地,是生命、精神的象征。大概和冥冥世界有关,栽上柏树更增加了西岳庙的庄重、森严的气氛。这些晋柏历经一千多年,至新中国建立后尚有不少存活。自西岳庙经兴建堡、小张村、云台观(华山中学)至玉泉院到华山的路上均有。惜惨遭破坏,已所剩无几了、想来令人心寒,我们现代人用远在千年以前的先祖留下来的东西做资产,若他们确实天上(或地下)有知,定会慨叹其子孙之不肖吧!

然而晋武帝为华山神所植柏树,并未使自己的江山受到多少荫庇,经过短暂的统一,很快又在内部的讧乱与阶级斗争的风浪 中消逝了。之后又是五胡十六国的长期动乱,他们逐鹿中原,政权走马灯似地更换,加上此时佛教地逐步内渐,各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中国传统之神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之一,未免要和佛教发生激烈的冲突。很可能在这个阶段,西岳庙建筑遭到入主中原的信奉佛教的少数民族政权的毁灭性破坏――几乎荡然无存了。若如此,就难怪他们难以长足中原,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况且是未将在中原地区食了几千年香火的天神放在眼里,怎能长久立足――它所要“左右”的中原大地呢?故其政权只能是匆匆的过客,一恍即逝,或被汉族传统之神所融化。也正是由于此,后来入主中原、并统一了北方的鲜卑族北魏政权,特别是魏文成帝、孝文帝等,尽管也都笃信佛教,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之神的原有地位而加以礼敬,不仅采取了许多汉化措施,而且重修了西岳庙,以结“与神之欢心”。这就是清代王宏撰所说的“北魏文成帝即位三年正月,遣使诣华岳修庙”,并将西岳庙的迁建年代定于北魏的原因。前面我们已说过,西岳庙迁建于东汉,由于五胡乱华,可能使西岳庙遭到重创,北魏时重新进行了修建,但并非新建的。

终北朝之世,虽战乱频繁,但西岳庙未再遭到重创,对西岳神的祭祀愈来愈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北魏孝武帝太昌元年(531年)就有遣使祭华岳之举,南朝梁敬帝太平二年八月(557)车驾西征到陕西时,也曾派宰臣杜晓祭华岳。而祭祀最频繁的,则莫过于北周时期了。武帝保定三年(563年)大旱,命同州刺史达溪武祭西岳;武帝天和二年又修庙立碑;万纽于瑾还在此撰写碑文,勒石纪念,颂扬西岳神灵……此碑还以其俊逸独特的书法艺术,似花招蝴蝶般引来后世不少文人墨客在它身上留下了题记、诗赋。不过这已是唐宋时的事了。

更有趣的是,北周保定三年(563年)天下大旱,敕令达奚武祭西岳神时,达溪武为了显示自己对岳神的虔诚,不顾华山的险峻和自己年逾花甲的高龄,带领几个人披荆斩棘,攀藤援枝而上,因天晚又未得及时下山,在山上茅草中住了一夜,并且梦见了一个白衣老者握着他的手,称赞他们的英勇无畏与对神灵的虔诚。这更使达武对岳神肃然起敬,悉心敬祭,祈求降雨,结果很快就下起了雨,解除了旱灾,并受到了周武帝宇文邕的嘉奖。下雨之事可不信,或系巧合,但这告诉我们,奉旨祭祀攀登华山的第一人,比较确切点名的,应始于北周达奚武。当然这是就我们所见材料而言。

又据《峰麓名胜》所载:“御道在仙掌峰北,升岳要路也,汉武帝、唐玄宗曾游此,因名。今两旁有石臼,乃当时栽栏,以遮危险者。”根据这一段记载看,那么汉武帝和唐玄宗曾上过华山,可谓创历代帝王之先声。更可看出这两位皇帝对西岳神之虔诚。汉武帝有建庙之功,又有华山上恭谒岳神之礼,可见他“尤好神仙术”之诚心,后来是否真的成“神”了。虽然在“神仙传”礼有所记载,事实却很难稽考了。唐玄宗上华山,没有时间记载,不知唐玄宗冒披荆斩棘之苦,上山恭谒岳神,是为感谢岳神两次迎谒、护送之情呢?还是华山神被唐玄宗上山之诚所感动而后迎谒和护送?这又是个谜。总之,汉武帝和唐玄宗,既亲睹了华山的雄姿,又礼敬了岳神,要比明太祖梦游西岳实惠多了。这是后话。

8. 华山之巅是哪里的景点

登临顶峰,只有蓝天笼罩着华山之巅,群峰环绕,再没有山峰与华山平齐。

站在峰巅上,抬头看红日,很近很近。回头看白云,只觉得它就在脚下缭绕。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 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上联以华山为基准,表现天字、群山与华山的关系,突出华山高耸峭拔。下联以“我”为中心,先写抬头仰望,再写回首俯瞰,所见景象,色彩明丽,气势非凡。《华山》很有气势,颇具内涵。少年寇准的内心追求与华山奇景不谋而合,于是壮丽的诗篇脱颖而出。

9. 华山之巅是哪里的景区

华山是五岳之一,山势复杂,地势险峻,华山之巅更是不少江湖侠士最爱的论剑比武之地。不过如今的华山因华山派的没落已几近荒芜。

  天刀门沿路往上走就是华山,或者敦煌往下走。

  华山资源:

  雪银(10.37)、枸杞(11.1)、松木(25.26)、牛(31.14)。

10. 华山之巅在地图的什么位置

应该是泰山,五岳有华山,泰山恒山。衡山嵩山泰山是首位

11. 问鼎华山之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黄山之美、泰山之雄、衡山之秀、恒山之奇、嵩山之绝都引人入胜,但它们显然都不符合武林人的个性,只有华山的险峻与爽直,才是对武林人最好的诠释。站在华山之顶,“当今世界谁主沉浮。

1、神物亦自閟,风雷护此扃。欲传山中宝,回策忽已暝。

2、云起太华山,云山互明灭。东峰始含景,了了见松雪。

3、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4、荆山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亲破蔡州回。

Hash:c597b8b0081253dafc7402b7d64fbf8cf18ea757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