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黄鹤楼!是不是古代有黄色的鹤?

古有“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蛇山的黄鹄矶,临长江。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历代屡毁屡建。

那么,古代真有黄色的鹤吗?

仅从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诗句描述说起: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天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语绎:从前有一个仙人,他骑了黄鹤,向那白云中飞去了,这里只留下了一座黄鹤楼。那黄鹤一飞去,就不回来了,只见空中白云,千年以来独自飘来飘去。远望睛郎的川上,可以看到汉阳地方的树,芳草茂盛,是武昌城外的鹦鹉洲。天晚了,家乡在那里?江上烟波浩渺,陡然使人心忧罢了。)

诗人在诗中所说的“黄鹤”,则是从黄鹤楼故名而由来的。古代传说,有仙人子安尝乘黄鹤过此。(见《南齐书》.〈周郡志〉下。)

另世传,蜀.费文袆登仙,驾黄鹤而返憩,故建楼于此。(见《太平环宇记》.一一二〈武昌府〉。)

其实,古代是没有黄色鹤的,只是古代的传说。诗人描述皆楼中所望之景,但乡关迢隔,惟看江之烟波,动人愁思而已,又欲乘所谓的“黄鹤”来鸟瞰武汉的全景罢了。

不管昔日唐代开元进士、司勋外郎崔颢的《黄鹤楼》诗句所涉“黄鹤”是对“一去不复返”的失落,还是欲“鹤”仙瞰的美好愿望;但古今诗人题咏“黄鹤楼”者甚众,以唐.崔颢、李白所作最著名。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大家知道黄鹤楼,很多人是通过崔颢的这首《黄鹤楼》,它是历代写黄鹤楼的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建夏口故城城西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

但当时是军事戍楼;后来晋灭东吴,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黄鹤楼才逐渐成为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的游玩宴请之所,成了颇有名气的观赏楼,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网红打卡地。

之所以叫黄鹤楼,并不是因为古代有黄色的鹤,因为我们都知道,鹤,只有灰色和白色的;黄鹤楼能叫黄鹤楼,是另有原因:

一、口误所致。是黄鹤楼所在的大石滩叫黄鹄矶,人们以讹传讹,口口相传,叫成了黄鹤矶,自然而然地把建于其上的楼叫成了黄鹤楼。

二、是源自于桔皮画黄鹤的传说。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述异记》和《江夏县志》里讲的虽然细节不同,但大致是一样的故事:一个姓辛的人开酒店,他心地善良,供一个衣着褴褛的落魄人又吃又喝许久;那个人为了回报恩情,用桔皮画了只鹤在墙上。

这只带着桔子皮的黄色的鹤不是一般的鹤,用那个人给的笛子一吹,能 从墙上下来翩翩起舞给客人助兴。所以辛氏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几年后,当年的客人来取走了笛子,骑上仙鹤飘然而去,大家才知道他是个仙人。为了纪念,酒楼遂命名为黄鹤楼。

三、是仙人曾于此骑黄鹤的传说。《南齐书》里说一个叫子安的仙人曾骑黄鹤路过此地;《太平寰宇记》里说一个叫费文袆的仙人曾骑黄鹤在此休息。

总之,黄鹤存在于传说里,是仙人的坐骑,并不是古代真的有黄鹤。

现在的黄鹤楼,有文化底蕴做依托,加之现代元素,更加的流光溢彩,笑迎八方客。历史上的黄鹤楼因为战火频繁,在1700年里,屡废屡建屡建屡废,光是明清两代就七废七建。现在我们看到的建于1981年,已经离原址一千米,因为武汉长江大桥的引桥占用了原址,目前是5A景区。

黄鹤楼和滕王阁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不乏历代名人吟咏的诗词佳作,除了崔颢,王维和李白也曾泼墨挥毫,或飘逸洒脱,或寻仙问道,为黄鹤楼增色添彩。

而我们的伟人也在黄鹤楼写下瑰丽诗词《菩萨蛮·黄鹤楼》: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雄浑壮阔,虽有些苍凉悲壮,又不失澎湃的激情和豪迈的气概,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黄鹤楼,并不是说明古代有黄色的鹤。但是黄鹤楼所蕴涵的人文色彩非同一般。如果有机会,值得一观!

(图片如侵权,联系删除)

(图片如侵权,联系删除)

Hash:3b0eb118d5b0f324ca59c87ba47d5398211c6cbe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