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户外出行方式选择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简单、经济、易行的绿色健身运动可以使人远离城市喧闹,沐浴山林的新鲜空气,身心舒畅。但究竟该去做什么呢?不妨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最心仪的运动方式 
春天,万物复苏,户外踏青时节到来。出行户外不但对身体有益,最重要的是能缓解冬季的压抑心情。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无论是郊游、爬山,还是其他室外运动项目,都会比在室内健身有更大的收获。  
简单、经济、易行的绿色健身运动可以使人远离城市喧闹,沐浴山林的新鲜空气,身心舒畅。但究竟该去做什么呢?不妨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最心仪的运动方式。春季户外出行  
方式篇  滑雪  
时至3月,美丽的春天悄悄向我们走来,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出去走走,呼吸新鲜的空气。然而对于北方来说,春天的脚步似乎还是慢些,美丽的雪儿也不愿就这样离去,那还等什么?滑雪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很多人觉得冰雪运动只属于年轻人,其实,中老年人也同样可以加入到滑雪队伍中来。很多人因为安全问题害怕参与,其实,只要把“功课”做足,休闲滑雪是很安全的运动项目。  
除了必要的雪鞋、雪板、手杖,滑雪最重要的行头是头盔。有些滑雪者要么自认为水平不错,要么不在乎冷,就是不爱戴头盔或帽子,这样是很危险的。滑雪过程中,人一旦摔向旁边的护栏,头部安全就会受到威胁。  
滑雪锻炼一个人的心肺功能、平衡能力与胆量。休闲滑雪是很好的有氧运动,能增强腿部、上肢力量。由于雪鞋很重,又需要掌握平衡,再加上紧张,很多初学者在平地走几步就会满身大汗。滑雪的运动量较大,相当于快速游泳。  当然上雪道前,应该将髋、膝、踝、腕等多处关节活动开。另外,即使有滑雪基础,也要先从初级道开始练习,逐渐升级到高级道。  
徒步快走  
在春意初露的日子里,徒步是个不错的选择。徒步指步行,根据穿越区域的不同,可以分为城郊、乡村、山地、江河徒步。但是,徒步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城郊和乡村间进行。徒步者,在进行中长距离的徒步活动时,通常需要穿专门的徒步鞋以保护脚底。  
对于平常缺少锻炼的人来说,刚开始就练跑步可不太科学,容易对膝关节造成冲击。快走就不同了,在空气新鲜的郊外逛逛,既呼吸了新鲜空气,又达到了运动耗脂的效果。专家建议,一个人每天运动量的最低限度应该是消耗3000大卡的热量,这正好与步行一万步所耗热量相当。准备好防寒的衣物、舒适的鞋,做一做适度的伸屈运动,漫步5分钟之后,就可加快步伐了。走路速度较快的人,每分钟约能行120~130步。每天一万步的量需要1.5小时,可以分次完成,每次至少应快走30分钟。  
登山  
登山是一项极佳的有氧运动,山中的空气异常新鲜,对于改善肺通气量、增加肺活量、提高肺的功能很有益处,同时还能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山间道路坎坷不平,有益于改善人体的平衡功能,增强四肢的协调能力,尤其是行走在没有经过人为修饰的非台阶路段,可使人体肌纤维增粗、肌肉发达,增强肢体灵活度。另外,在山巅之上极目远眺,可以解除眼部肌肉的疲劳,还可使紧张的大脑得到放松和休息。
提示:登山一般选择在清晨,但强度不宜过大,以心率保持在120~ 140次/分钟为宜。登山要循序渐进,要先做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然后按照一定的呼吸频率,逐渐加大强度。锻炼结束时,要放松一下,使血液从肢体回到心脏。运动时要注意补充水分,以尽快减轻疲劳感、恢复体力。  
骑行  
一种健康自然的运动旅游方式,能充分享受旅行过程之美。一辆单车一个背包即可出行,简单又环保。驶过颠簸的路途,超越黑暗的隧道,在不断而来的困难当中体验挑战,在遥远的他乡体验风情,在旅途的终点体验成功,体味一种心灵放逐的愉悦。  
常识篇  
水源  
山上通常都可以找到水源,我们应当借着地图或地形,学习寻找水源的方法。一般的露营地都可以找到水源,它是露营时不可或缺的东西。在国内的山地里,到处可见清澈的水源,不但干净而且味道甜美。  
通常用来评鉴露营地的水源是否理想的条件有两个:  
1.清洁的程度  
2.水源离露营地的远近  
无论多么充沛的水源,其上游如果有小屋,或者水源附近曾经作为营地的话,那么水源一定被污染过,所以千万不要直接饮用。我们都知道湍急的流水有自净作用。可是由于露营季节时,人们都涌向山地,因而污染了水源,使得河流的自净作用消失殆尽。  
登山时,应该充分研究地图,以了解山中水源的状况。通常沼泽山谷中,没有铺设道路或人工设施的地方,其附近的水源比较干净。假如发现河流中凸出水面的沙土上,附着锈状物或油污时,或者有异味发出的话,就不适合饮用了。  
在水源极少时,不妨考虑饮用池塘的水。如果水面没有水泡或呈现污浊状时,就不必担心清洁问题。如果还是不放心的话,可以先过滤、煮沸后再饮用。  
冬季下雪量多的地方,即使到了仲夏时分,棱线上仍然留有残雪。棱线下方滴下来的水是生津止渴的好东西。露营时,万一找不到可以补充水源的地方,这就是最佳的水源。到融雪的山上露营时,由于早晚温度比较低,因此要留意储存用水,以免水被冻结而缺水。又因夜间温度偏低,雪层有时候会冰化,所以要避免滑落的危险。  
护眼  春季眼睛预防和保护至关重要。雪盲症是一种由于眼睛视网膜受到强光刺激引起暂时性失明的症状。雪地对日光的反射率极高,可达到将近95%,直视雪地正如同直视阳光,因此这种症状常在登高山、雪地和极地探险者身上发生。城市中,光照不足时,大雪反射的光线尚不能造成雪盲症,但降雪间隙短暂的阳光照射仍可能对人眼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果天气放晴,积雪反射的光线仅需半个多小时就可导致人眼受到严重损伤。  
由于北方特殊地理位置的原因,特别是东北地区,在冬季人们的饮食当中很少出现新鲜蔬菜,加之餐桌上大鱼大肉类的出现和个人饮食习惯影响,很多人的维生素摄取量很少,临近春季大地上的雪花并未融化,而阳光强烈照射,所以在春季出现雪盲症的现象很多。这是由于身体内叶绿素也就是维生素的缺乏造成的。众多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中,松针最特别 因为松树这种植物在北方很常见,既不花钱也无公害,纯绿色。采摘适量的松针也不至于破坏树木本身,可煎服或泡水喝。平时调整饮食结构,注意用眼休息,在阳光强烈的日子里出行适当佩戴墨镜,雪盲现象就能缓解了。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

Hash:6dc184b402909ae5797c0a74a1c22e21d84f4c36

声明:此文由 BitettFan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