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的著名景点介绍 - 天坛的景点有哪些

导读:天坛的著名景点介绍 - 天坛的景点有哪些 1. 天坛的景点有哪些 2. 天坛的几个景点 3. 天坛的景点有哪些地方 4. 天坛的景点有哪些图片 5. 天坛里面有哪些景点 6. 天坛几个景点 7. 天坛的景点有哪些是需要付费的 8. 天坛最主要的旅游景点是哪个 9. 天坛最有名的景点是什么?

1. 天坛的景点有哪些

天坛公园景点有:祈年殿,回音壁,祈年门,圆丘,皇穹宇皇乾殿,回音壁,三音石等。

2. 天坛的几个景点

天坛附近有 具服台, 燔柴炉, 丹陛桥, 祈年门, 祭天乐舞馆, 祈年殿东配殿, 成贞门, 七星石, 祭天礼仪馆, 祈年殿西配殿, 东天门, 花甲门, 柏抱槐, 神厨, 甘泉井, 祈年殿, 皇穹宇, 九龙柏, 天坛公园, 长廊 等景点,距离天坛最近景点是具服台。

具服台距离天坛119米,在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路甲1号(天坛公园) 。附近有地铁5号线,54路,525路,128路,957路,39路,958路,599路,116路,684路,6路,72路,34路,60路,36路,43路,35路,41路公交车。

天坛附近还有下面这些景点。

长廊距离天坛323米,在北京东城区天坛路甲1号(天坛公园) 。附近有地铁5号线,36路,72路,34路,957路,35路,525路,128路,39路,116路,684路,60路,6路,41路,43路,599路,54路,958路,106路公交车。

天坛公园距离天坛317米,在北京市东城区天坛路甲1号,可拨打010-67022617,010-67028866进行咨询 。附近有地铁5号线,35路,599路,60路,41路,34路,525路,128路,116路,684路,72路,36路,39路,43路,6路,54路,957路,958路,106路公交车。

3. 天坛的景点有哪些地方

天坛公园有斋宫、圜丘坛、祈年殿、长廊、万寿亭、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和古柏等景点古迹。

4. 天坛的景点有哪些图片

北京历史上的中轴线是指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汇集了帝都古代城市建筑的精髓,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长约7.8公里。沿路古今风景多多,一显皇城千年风范!

1.永定门:始建于1553年,寓意为“永远安定”。城楼为两层,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城楼下为城台,前为1544年增建的瓮城,东西宽42米,南北深36米,该城楼为2004年复建。

2.天坛公园:始建于1420年,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

3.前门大街:是北京非常著名的商业街。明嘉靖二十九年是皇帝出城赴天坛的御路,民众俗称前门大街。 大街长845米,行车道宽20米。明、清至民国时皆称正阳门大街。

4.天安门广场:是北京的心脏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地面全部由 经过特殊工艺技术处理的浅色花岗岩条石铺成。天安门广场每天清晨的升国旗和每天日落时分的降国旗是最庄严的仪式。

5.天安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坐落在北京市的中心、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隔长安街相望。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巨大的毛泽东主席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

周围景点: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山公园、太庙。

6.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

7.景山公园:位于故宫北面,坐落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宫苑园林之一。公园中心的景山为堆土而成,景山中峰高44.6米,是旧北京内城的中心,也是当时最高的地方。

周围景点:北海公园南锣鼓巷什刹海酒吧街

鼓楼:坐落在中轴线北端钟楼、鼓楼前后纵置,是明、清两朝北京城的报时中心。钟鼓楼始建于元代,因多次毁于火灾,1984年国家拨款对钟鼓楼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在城市钟鼓楼的建制史上,北京钟鼓楼规模最大,形制最高,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顺着中轴线一直向北就到了中华民族园、鸟巢、水立方、奥体匹克森林公园等景点。

5. 天坛里面有哪些景点

天坛是皇帝祭天,祈谷用的。

北京天坛地处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用来“祭天”、“祈谷”的建筑。

在现代,天坛是著名的景点,而在古代,天坛就是为了古代君主进行祭天消灾用的,祭天这种方式是从明朝开始的,而明朝的帝王就将祭天的地点定在天坛,其历史非常悠久,而且直到辛亥革命,祭天这种消灾解或的行为才被废除,自此,天坛变成了公园,也就是现在北京著名的景点。

6. 天坛几个景点

1、天坛

地址:在崇文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

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之制,于十三年改称天坛。

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之处。天 坛占地273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2、皇穹宇

地址:在天坛圜丘坛以北。

是存放圜丘祭祀神牌的处所。

正殿圆形以象征天。明嘉靖十七年十一月改称皇穹宇。

明代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重建,改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有东西配庑各5间,存放圜丘配祀神牌。其正殿及东西配庑,共围于一圆墙之内,由于内侧墙面平整光洁,声音可沿内弧传递,故俗称回音壁。另外在皇穹宇南台阶前还有3块奇妙的回音石。

3、祈年殿

地址:在天坛北部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

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改建。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今名,次年将三层檐改用蓝瓦。光绪十五年(1889年),殿遭雷击焚毁,次年重建。现存祈年殿为1970年重修。现有东西配殿各9间。殿高38米,直径32.72米,中央四柱代表四季,外圈两排柱子各有12根,分别代表12个月和12个时辰。

4、袁崇焕

地址:在崇文区东花市斜街广东义园旧址。

袁崇焕(1854-1630),是明末抗击后金、保卫山海关和北京的著名将领。

后因崇祯帝听信谗言,被冤杀。

袁崇焕祠建于清代中期。坐北朝南,大门上悬挂“明代民族先烈袁崇焕墓”匾额。祠堂正房5间,前廊两端及室内墙壁上嵌有李济深撰《重修明督师袁崇焕祠墓碑》,屋檐下是叶恭绰敬题《明代粤先烈袁督师墓堂》匾额。祠堂后为袁崇焕墓,原有坟丘,高2米,墓前立有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湖南巡抚吴荣光题写的“有明袁大将军之墓”石碑及石供桌。

7. 天坛的景点有哪些是需要付费的

天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

8. 天坛最主要的旅游景点是哪个

天坛地处北京,在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位于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南,正阳门外东侧。始建于明朝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我国古代历代皇帝祭天之地。

以上是关于天坛介绍的50字左右的内容。

可是今日头条的平台要求解答问题的有效字不少于100字。

下面这一段是我摘要的关于天坛的具体介绍说明:

天坛位于北京天安门的东南。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原名“天地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在北京北郊另建祭祀地神的地坛,此处就专为祭祀上天和祈求丰收的场所,并改名为“天坛”。

天坛的建筑设计十分考究,“圜丘”、“祈谷”两坛同建在一个园子内。圜丘坛在南部,是天神的地方。祈谷坛在北部,是祈求丰收的地方。依照古人的思想观念,认为天地的结构是“天圆地方”,因此 坛围墙平面南部为方形,象征地象,北部为圆形,象征天象,此墙俗称天地墙。天坛的主体建筑均集中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圜丘”、“祈谷”两坛也在这条中轴线上,各个单体建筑之间用墙相隔,并由一座长360米,宽30米的石桥相连。

天坛的主体建筑是祈年殿,每年皇帝都在这里举行祭天仪式,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年殿呈圆形,直径32米,高38米,是三重檐亭式圆殿,宝顶鎏金,碧蓝琉璃瓦盖顶;殿内九龙藻井极其精致,富丽堂皇,光彩夺目。大殿结构十分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檐顶以柱和枋桷承重,中央的四根立柱高19.2米,代表一年中的四季,外围两排各有12根柱子,分别代表十二月和十二时辰。大殿建于高6米的三层汉白玉石台上,使大殿产生出高耸云端的巍峨气势。

9. 天坛最有名的景点是什么?

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天坛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坛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或神道)相连。丹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Hash:2c65072cc7258d03e6e7fecf13e000f3d8324e42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