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旅游最佳处
不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景点,把我觉得不错的景点介绍给你吧!
给你介绍离上海不远的吧,不要把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
崇明岛
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明代建造的崇明学宫、寿安寺、唐一岑墓和清代所建的金鳌山等名胜古迹,还拥有堪称华东地区最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东平森林公园。这里森林茂盛、湖水澄碧、野趣浓郁、景色迷人,以幽、静、秀、野为特色。公园内有造型别致的“蟹”式别墅、多功能会议中心、森林沙滩浴场、网球场、青少年野营基地、森林酒家、森林吊床、帐篷、野炊烧烤、跑马场、彩弹射击、野外攀岩等,已成为繁花似锦、水果丰盈、翠林如画、鸟语花香的江畔绿洲。在崇明岛的西南端有一个面积达200多公顷的大水潭,当地称之为“崇明西湖”或“明潭”。明潭水面开阔,景色如画。潭内养有鲢鱼、鲫鱼、鳊鱼、鲈鱼、草鱼、青鱼、鳙鱼、桂鱼、鳗鱼、甲鱼、鳝鱼、蟹等,最大的鱼重达50余公斤。游览者可在明潭划船、垂钓。岛的东部是以团结沙、东旺沙为基础的水、滩、林、鸟相结合的国家级候鸟自然保护区。
在我国河口冲积岛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崇明岛了。它三面环江,东临东海,伏卧在长江口海面上,东西向长76公里,南北宽度在13公里~18公里,面积为1083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也是世界著名的河口冲积岛,被誉为长江口的一颗明珠。
崇明岛从形成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唐代(618年)涨露出水面,五代设镇,宋代设场,元代建州,明清以来设县,1958年12月划归上海市。由于长江大量泥沙淤积,崇明岛的土地东、西两端淤涨很快,以每年143米的速度向东海延伸。岛上良田沃土,河流纵横,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崇明岛在发育过程中经历了多次变化。唐朝
年(618年),长江口位于现在的扬州、镇江一带,江面上出现了东、西两个沙洲,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公里。随着移居岛上人口的陆续增多,到了10世纪的五代时期,开始在西沙上设崇明镇,这就是崇明的由来。由于长江主流南北移动和潮汐波浪的影响,岛陆屡有坍塌。随着长江口的东移,崇明岛不断沿江下迁。 11世纪时,西沙西北又出现了一个新沙,叫姚刘沙,东北也出现了三沙,西沙和东沙则坍没被江水冲走。由于长江主水道不断摆荡,三沙在经历发展扩大后又南坍北涨,向北迁移日渐缩小;同时在它的东面,先后出现了平洋沙和长沙。1583年,县城又迁至长沙,也就是现在崇明城的前身。近400年来,崇明岛经历了多次沧桑之变和迁移。仅1583年以前,崇明县城就搬迁了5次。直到现代,崇明岛也是不稳定的,长江口北支水道逐渐变窄变浅,也许将来崇明岛会与苏北平原连在一起。
在崇明岛的东南面,还有长兴岛和横沙岛两个沙岛,这两个岛形成的时间更短。100多年前,它们还是几片分散的河口沼泽,到现在两岛面积已约70平方公里。将来一旦崇明岛与苏北大地合为一体,今日的长兴和横沙二岛就要变成新的崇明岛了。 崇明岛的景色是冲积岛风光最优秀的代表。崇明岛上土地肥沃,水网密布,田绿林青,招来大批候鸟在此群栖,因此,崇明岛被国家列为候鸟重点保护区。一望无际的原野,绿油油的庄稼,小船在水网间南来北往、东游西移,一派江南水乡风貌。
在崇明岛边的泥滩上,到处是小螃蟹,黑压压地布满滩面。如果人走上去,那些小蟹就会立刻钻进滩面的洞穴中藏身,原来密密麻麻的螃蟹转眼间荡然无存,即使你以最快的速度去抓,也只能两手空空,这奇景令人惊叹不已,因此崇明岛又有蟹岛的美名。在岛北岸 与东南岸一带泥滩上,芦苇密布,一望无际,好像一条绿色长城筑在岛边。
图片参考:
苏州园林
有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这些园林可分为宅地园林,市郊园林和寺庙园林三大类。苏州园林多为宅地园林,由贵族、宦官、富商等所建,精致优雅。这些园林反映出历代园林的不同风格,同为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的程度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苏州园林又以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耦园为代表。
图片:
曲园
曲园坐落于苏州市马医科巷43号,始建于清同
十三年,是清末著名文学家、朴学大师俞樾的故居。俞樾是在友人资助下买下这块废地的,他亲自设计,利用弯曲的地形凿池叠石,栽花种竹,建屋30余楹,取《老子》“曲则全”句意,俞樾将其命名为曲园,并自号为曲园老人。
走进曲园门楼,经过一个遍植修竹的天井,就是小竹里馆,屋内四角悬挂宫灯,中间是俞樾的油画像,在左右墙上挂着多幅描绘俞樾生平故事的国画。壁上还嵌着俞樾《曲园记》的砖刻。
经过一个廊屋,就可以看到一座轩敞明亮的厅堂春在堂。这是曲园主要建筑之一。据说俞樾在北京保和殿参加翰林考试,试卷的诗题为“谵烟疏雨落花天”,俞樾依题作诗,首句为“花落春仍在”,由于蹊径独辟,深得阅卷官曾国藩的赏识,考试结果,名列前茅。因之俞樾以“春在”作堂名,并且把自己250卷著作称为《春在堂全书》。堂内陈设简朴,中间一具坑床,左边置一书桌,上有文房四宝,现在还陈列着俞樾著作的书箱及木刻版片500余片。这里原是俞樾读书著作的书斋,也是接待宾朋、谈诗论文的所在。春在堂之东是乐知堂,是全园的正厅,取“乐天而知命”之意,堂中一副楹联为俞樾所撰、当代书法家张辛稼书写:三多以外有三多多德多才多觉悟;四美之先标四美美名美寿美儿孙。这是俞樾人生观的表露。
曲园是一座普通住宅与古典园林浑成一体的小园。春在堂西北乃是一个花园,西边一条长廊,廊中有一曲水亭,廊下便是一泓清水,名曲水池。东面一座假山傍池崛起,山上花木隐翳,山石崚嶒,山上筑有回峰阁和在春轩,据说俞樾常在此间小坐玩月。下山则有达斋与认春轩南北相对而立。认春轩是因白居易“认得春风先到处”的诗句而得名的。这些景观布置得自然天成,玲珑剔透,令人赏心悦目。俞樾自己对曲园多有题咏。如在一首诗中写道:“园中一曲柳千条,但觉扶疏绿荫绕;为惜明月无可坐,故于水面强为桥。平铺石板俨成路,俯倚红栏刚及腰;处置梯桄通小阁,差堪布席置茶铫。”由此也可窥见俞樾建造曲园的初衷和构想。 俞樾辞世后,曲园作为祖产传给了曾孙俞平伯,早在1953年,俞平伯先生就专程从北京到苏州,将曲园故宅捐赠给政府,经多次整修现已开放。
图片:
桃花涧
在锦屏山南麓,有一道峻岭夹岸、九曲回折的桃花涧。1979年,考古人员在此清理汉墓时,在地表以下55厘米处的黄土层里,发现了十几块用燧石打制而成的的旧石器,其加工方法可以追溯到50万年前周口店北京猿人的加工技术。后来,又在黄土层和基岩之间发现了以石英石为主要原料的100余件旧石器和文化材料。经过专家鉴定,桃花涧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唯一的有明确层位关系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反映了四、五万年前古人类的生活情况。
Hash:6bcad9656f2ba05fb16242c2be9924d28be48944
声明:此文由 区块大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