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隋文帝杨坚?

古得国之易,无有如杨坚者——隋文帝杨坚北周随国公杨忠之子,弘农郡华阴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鲜卑小字那罗延,鲜卑姓氏普六茹,掌权后恢复杨氏。开皇元年(581年)至仁寿四年(604年)在位。隋文帝杨坚在位二十四年,期间锐意改革、政绩卓著,晚年昏庸多疑,杀害功臣,废黜太子杨勇立晋王杨广为太子,埋下了亡国之祸,仁寿四年在仁寿宫离奇驾崩。庙号高祖,谥号文皇帝,葬于泰陵。

隋文帝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的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开创三省六部制,完善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体系,制定《开皇律》。发展经济,鼓励农桑,厉行节俭,整顿吏治。使中国成为盛世之国,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史称“开皇之治”。美国学者迈克尔1978年所著《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隋文帝杨坚排名82位。隋文帝在国际上被广泛认可其历史功绩,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

帝体貌多奇,其面有日月河海,赤龙自通,天角洪大,双上权骨,弯回抱目,口如四字,声若钏鼓,手内有王文,乃受九锡。昊天成命,于是乎在。顾盼闲雅,望之如神,气调精灵,括囊宇宙,威范也可敬,慈爱也可亲,早任公卿,声望自重。”——《天命论》李德林“地凭宸极,天纵神武,开运握图,创业垂统,圣德也;拨乱反正,济国宁人,六合八纮,同文共轨,神功也;玄酒陶匏,云和孤竹,禋祀上帝,尊极配天,大孝也;偃伯戢戈,正礼裁乐,纳民寿域,驱俗福林,至政也。”——朱熹“高祖性严重,令行禁止,勤于政事。每旦听朝,日昃忘倦。虽啬于财,至于赏赐有功,即无所爱;将士战没,必加优赏,仍遣使者劳问其家。爱养百姓,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令补用;自非享宴,所食不过一肉;后宫皆服浣濯之衣。天下化之,开皇、仁寿之间,丈夫率衣绢布,不服绫绮,装带不过铜铁骨角,无金玉之饰。故衣食滋殖,仓库盈溢。受禅之初,民户不满四百万,末年,逾八百九十万,独冀州已一百万户。然猜忌苛察,信受谗言,功臣故旧,无始终保全者;乃至子弟,皆如仇敌,此其所短也。”——《资治通鉴》总结,隋文帝结束了中国历史上长达数百年、最混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亲手缔造了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时代,重构了以隋朝为中心的东亚秩序,重视文教,开科取士,创立了延续一千多年的三省六部制。因此,隋文帝可称千古一帝。

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们聊,聊到了隋朝,李世民就问大臣们说,你们觉得隋文帝是怎么样的一个皇帝?

有的大臣说:隋文帝这人,拼得很。他每天处理政事,都处理 很晚,和大臣们开会探讨事情,也往往不知道疲倦。有的时候,大家开会开得太晚了,隋文帝就叫人把饭菜都端上来,大家一边吃饭,一边继续探讨。

所以,像隋文帝这样的人,即使不能算是仁厚的领导,也算是励精图治的君王吧。

唐太宗李世民就说:那是因为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像隋文帝之所以这么拼命,就是因为他这个人,太不相信人了,不相信人,所以就觉得大家做什么事情都会辜负他,所以便事事不放心,什么都要亲力亲为。可是人是肉长的,不是铁打的,什么事情都管,就容易形神匹配,精力不济,精力不济,就容易出差错,出乱子;可是他又不信任大臣们,于是大家就只好唯唯诺诺,说“领导您决定的,都是对的;皇上你做的事情,都是英名的”;这样,他自然就听不到反面的声音;听不到方面的声音,就容易越发觉得自己英名,这样子就更喜欢什么事情都由自己来做决定,而不是征求大臣们的意见。

大家都觉得隋朝灭亡,是因为隋炀帝的过错,其实隋朝二世而亡,隋文帝也是要担负责任的。

如果从这点来说,隋文帝这人,就不能够算得上英名的君主了。

Hash:35703b835b29053ad0b7cf118034202258334458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